天津市第一醫(yī)院(300000)曹毅
糜爛性胃炎(Erosive gastritis,EG)為臨床常見胃部疾病類型,且近年來發(fā)病率不斷上升。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應激、酒精以及飲食習慣不佳等均可能引發(fā)EG,同時,幽門螺桿菌類型感染同樣是該病發(fā)病的重要因素[1]。以往臨床對于該病治療,通常針對患者實際病情,進行胃黏膜保護以及抗酸等對癥治療。此方式雖然能夠獲得較理想近期效果,但是病情易反復,且對患者身體產(chǎn)生較嚴重不良影響。中醫(yī)經(jīng)過長時間研究積累,發(fā)現(xiàn)該病主要發(fā)病原因在于患者飲食不節(jié),導致素體脾虛,進而引發(fā)脾胃失常[2]。同時情志抑郁使得濁毒內蘊均可作為該病的重要病機之一。因此,通過清熱解毒方式將熱毒化解,以此獲得去邪歸安的效果。有相關研究指出,升陽益胃湯在臨床治療EG方面,療效顯著[3][4]。本文通過研究升陽益胃湯對糜爛性胃炎患者HGFc-Met信號通路調控效果的影響,旨在為臨床治療提供監(jiān)測靶點,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從2018年4月~2020年5月在我院診治的98例EG患者進行觀察。所有患者均符合EG診斷標準,并且經(jīng)胃鏡確診[5];并且患者或其家屬已知情同意此次研究,并已簽署同意書。按隨機數(shù)表法將EG患者分成觀察組及對照組各49例,其中觀察組男31例,女18例。年齡30~74歲,平均(53.48±1.24)歲。病程12~50個月,平均(33.96±2.34)個月。病理情況:慢性炎癥25例,腸化生21例,異型增生3例。對照組男30例,女19例。年齡31~76歲,平均(53.51±1.33)歲。病程13~48個月,平均(34.02±2.28)個月。病理情況:慢性炎癥23例,腸化生20例,異型增生6例。上述兩組的資料數(shù)據(jù)相比,差異不顯著(P>0.05)。此次研究已得到醫(yī)院內的倫理委員會授權。
1.2 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基礎治療,主要包含規(guī)律飲食和調節(jié)水電解質以及機體的酸堿平衡等對癥措施。對照組另給予奧美拉唑,劑量為1粒/次,2次/d。鋁碳酸鎂,劑量為1片/次,3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的用藥基礎上另給予升陽益胃湯治療,基本方為:黃芪計30g,白芍計15g,半夏計15g,紅參計12g,白術計9g,炙甘草計9g,澤瀉計9g,獨活計9g,茯苓計9g,防風計9g,橘皮計9g,羌活計9g,柴胡計9g,生姜計9g,黃連計3g,大棗計4枚。上述藥材以水煎至500mL,日服1劑,早晚服用。兩組均治療4周。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療效,HGF及c-Met表達,分析各指標間的相關性。分別在治療前以及治療4周后為患者采集其晨間的空腹靜脈血約4mL,給予15min 1000r/min的常規(guī)離心之后,將血清提出。通過反向競爭的酶聯(lián)免疫法以及購自深圳晶美公司的試劑盒實施血清HGF的檢測。分別在治療前以及治療4周后為患者采集其胃鏡下處于胃竇糜爛區(qū)域的2~3塊組織,確保深度至黏膜肌層。而后通過10%的福爾馬林進行固定并脫水,常規(guī)封片,并通過免疫組化SP法實施染色,對胃黏膜組織所含的HGF及c-Met進行檢測,HE染色后進行結果評定。其中HGF多克隆型兔抗人抗體產(chǎn)自Abgent公司,而c-Met多克隆型兔抗人抗體產(chǎn)自proteintech公司,DAB及兔SP試劑盒產(chǎn)自北京的中杉金橋公司。
1.4 療效評價[6]顯效:經(jīng)治療后臨床癥狀已基本消失,且食欲正常;有效:經(jīng)治療后臨床癥狀有所緩解,食欲也有所改善;無效:經(jīng)治療后臨床癥狀未改善,甚至加重。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計數(shù)數(shù)據(jù)用(n,%)表示,其比較實施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其比較給予t檢驗。相關性的分析采用Pearson法進行評價。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對比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是97.96%,較對照組的85.71%明顯更高(P<0.05)。
2.2 兩組HGF及c-Met表達的對比 治療前兩組的HGF及c-Met表達水平相比,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的血清HGF、組織HGF及c-Met表達水平均較治療前更低,且觀察組也較對照組明顯更低(P<0.05),見附表1。
附表1 兩組HGF及c-Met表達的對比(±s)
附表1 兩組HGF及c-Met表達的對比(±s)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
組別 例數(shù) 血清HGF(ng/mL) 組織HGF(IOD) 組織c-Met(IOD)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9 0.78±0.23 0.39±0.12* 37112.24±10239.37 16239.48±5488.73* 59463.55±19842.47 15145.77±5129.63*對照組 49 0.77±0.19 0.57±0.11* 37205.56±11315.20 25949.26±8465.73* 60133.42±20084.39 31379.41±10253.82*t - 0.235 7.740 0.043 6.737 0.166 9.911 P - 0.815 0.000 0.966 0.000 0.868 0.000
2.3 各指標間的相關性分析 根據(jù)Pearson法分析相關性發(fā)現(xiàn),患者的血清HGF與其組織HGF和c-Met均呈正相關(P<0.05),見附表2。
附表2 各指標間的相關性分析(r,P)
在消化內科的臨床上,EG屬于一種胃炎癥狀的常見類型,其通常是指由于各類不同病因所引起的發(fā)生在胃黏膜上皮的破損癥狀,但未傷及到胃肌層的胃炎。在祖國醫(yī)學當中通常將EG納入胃脘痛的范疇,選擇升陽益胃湯對EG進行治療符合中醫(yī)治療思路,為更好地掌握此種治療方案的作用機制,在信號通路層面分析其對EG患者HGFc-Met這一通路的調控效果的影響意義較大。
祖國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EG主要和患者飲食無節(jié)以及情志不暢等密切相關,其主要體現(xiàn)為濕、滯以及虛、瘀等。升陽益胃湯在臨床治療EG方面應用較廣泛,且其療效得到較大認可。分析其方劑組成可發(fā)現(xiàn),人參、黃芪以及白術和甘草四味中藥作為要藥,能夠良好發(fā)揮補益脾胃的功效;而柴胡、防風和羌活、獨活等則能夠升舉清陽,進而達到祛風降溫的效果;同時,半夏、陳皮以及茯苓、澤瀉和黃連等均具有清熱除濕的作用;此外,將以上諸藥并用,能使患者升陽益氣,進而獲得祛濕清熱的理想療效。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是97.96%,較對照組的85.71%明顯更高(P<0.05),這也再次證實了升陽益胃湯的作用效果較好。
本文治療后兩組的血清HGF、組織HGF及c-Met表達水平均較治療前更低,且觀察組也較對照組明顯更低(P<0.05),根據(jù)Pearson法分析相關性發(fā)現(xiàn),患者的血清HGF與其組織HGF和c-Met均呈正相關(P<0.05),由此可知,升陽益胃湯在改善患者胃黏膜受損狀態(tài)的同時,也幫助其黏膜恢復,使得患者自身免疫機能得到顯著提高。且主要合用升發(fā)患者陽氣,同時養(yǎng)胃健脾,進而阻止HGF和c-Met等發(fā)生異常性表達,有利于阻斷HGF和c-Met二者出現(xiàn)異常結合,進而降低相應異常性酶促反應發(fā)生率,以獲得控制炎癥的效果。換言之,升陽益胃湯治療EG,患者調控細胞在周期以及干預基因方面的表達均得到有效恢復。這在相關學者的報道結果中也存在類似的結論。
綜上所述,升陽益胃湯對于糜爛性胃炎患者HGFc-Met信號通路的調控效果較為明顯,臨床診療過程中可考慮以此靶點實施監(jiān)測,從而為患者的預后提供相應的數(shù)據(jù)和思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