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融
書畫的創(chuàng)作實踐或理論研究,有的做得好,有的做得不太好,原因何在呢?
一類,是因為首先出自他個人的愛好、喜歡,愛書畫入骨髓,除此之外,別無他好,或他好皆不如此好。這實際上牽涉到天賦的問題,系先天所生的稟性。其次,在日常對某一方面有所認識并積累了心得,如發(fā)現(xiàn)自己對蘇軾有共鳴,或?qū)δ骋粫撚畜w會,于是用功于此,或臨習,或深研,提升自己的水平。再次,他必須有大量的空余時間和精力,否則即使有天賦、有心得,也不可能使研習深入,水平提高。這兩條,牽涉到在適合自己的方向上用功的后天努力。最后,恰好有人需要,如官方的或非官方的展覽會、學術(shù)會議、評獎活動之類,你本用來“消日”的書畫作品和論文入選了,而且評上了獎。這牽涉到后天的、你的能力控制范圍之外的機遇。
這樣,一位書畫家的作品或論文便可以稱得上做好了。它不僅利己,而且利他。什么是利己呢?首先,滿足了自己的愛好,因為自己的愛好得不到滿足,是很痛苦的;其次,滿足了自己的生活樂趣,因為你所關(guān)注的問題雖然并不重要,卻使你個人其樂無窮;最后消磨了你的空余時間,因為空余的時間沒事做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什么是利他呢?就是使一個展覽會、學術(shù)研討會不冷場,使主辦方有成功感;何況,主辦方對參選的作品、論文進行了評選,更使他有一種握有話語權(quán)的快感。
另一類,是因為首先出自他人的需要,如你需要拿學位,評職稱,別人就要求你參加展覽會、學術(shù)研討會并獲獎,要求你撰寫學位論文、職稱論文。其實自己根本不想寫,但沒有辦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痛苦得很。其次,自己根本不喜歡、不愛好書畫,只是愛好學位、職稱。再次,于是挖空心思想出一個課題來,通過“選題報告”的評審。最后,拖啊拖,實在到最后的交稿期限了,擠出時間來,草草應(yīng)付,通過評審了事。
這樣,一位書畫家的作品或論文便不可能做得太好,甚至很差。它不利己,也不利他。撇開拿到了學位、職稱似乎“利己”不論,他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毫無樂趣,浪費了大量寶貴的時間。而這樣的成果,大多毫無價值,通過了評審便沒有人看了。唯一利他的,便是廢品收購人員有事做了。我們看每年書畫專業(yè)的碩士、博士論文,應(yīng)該不少于3000篇,這3000個學子為了弄出這個東西來苦得不得了,真可謂“壓力山大”、水深火熱!真正喜歡弄、弄得有樂趣、覺得這些時間精力的付出有意義的,不會超過百分之五。而這些百分之九十五不利己的東西,于旁人又有什么用呢?
包括走出中國、走向世界到聯(lián)合國總部或盧浮宮旁邊的酒吧搞書畫展覽,就像在金色大廳里開演唱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實在既不利己,又不利他。但他們通過這樣的活動,為個人贏得了榮譽?。∵@不是雖不利他卻利了己嗎?這個“利己”就像學位、職稱的取得一樣,因為所利的,僅僅是滿足了他無厭的虛榮心、名利心,而絕不是提升學術(shù)心。所謂“名利之心一日不死,學術(shù)之心一日不活”,而名利之心愈熾,則學術(shù)之心愈死。由個人的學術(shù)之心愈死,推而廣之,則整個社會的學術(shù)之心愈死。
圣人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意為有的人搞學術(shù)、藝術(shù)是為自己的愛好并提升自己的水平,有的人搞學術(shù)、藝術(shù)是為取得別人的好評并提升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不說“古之學者”,20世紀五六十年代,老一輩的書法篆刻家,似乎并沒有什么“毛主席詩詞書法篆刻展”之類的活動,但他們出于對書法篆刻深入骨髓的喜好,和對毛主席及其詩詞發(fā)自內(nèi)心的崇敬和熱情,以書寫或篆刻毛主席詩詞“消日”提升自己的藝術(shù)和思想水平,其作品何等高明!而今天,為了應(yīng)付活動而搞的各種“重大主題”書畫篆刻展,又有幾件作品能真正傳諸后世呢?
以“為己”之心從事書畫藝術(shù),則作品往往能利己并利他;以“為人”之心從事書畫藝術(shù),則作品往往不利己不利他。
我多次講到,根據(jù)今天的學術(shù)規(guī)范,古人的著述,從孔子的《論語》到司馬遷的《史記》、司馬光的《資治通鑒》、顧炎武的《日知錄》,以及潘天壽的《聽天閣畫談隨筆》、錢鍾書的《管錐編》等等,都是不及格的。
“重復(fù)率”的核查,而且是毫無人為因素、完全嚴格科學地由機器電腦來核查,是今天學術(shù)規(guī)范的又一條。只要把你的論文輸入電腦,電腦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檢查出你論文中的文句同其他人的論著有何重復(fù),重復(fù)率有多少,且用紅字將你文中與他人重復(fù)的文句特別地提醒出來,你是絕對賴不掉的。如果重復(fù)率不超過30%(一說10%),比如說29.9%,便放行可以參加評審;如果超過了30%,比如說30.1%,便被“槍斃”,不可參加評審。
具體而論,你的論文是《謝赫“六法”研究》,總共是兩萬字,其中引用了謝赫《古畫品錄》中的文句300字,又引用了張彥遠《歷代名畫記》、郭若虛《圖畫見聞志》中的文句700字,以及明人的、清人的文句2000字,加上《周易》《老子》《莊子》、佛經(jīng)、《文心雕龍》《詩品》2000字,乃至西哲的1000字,再加上今人的1000字,互為引申、比較、發(fā)揮,以形成你對“六法”與眾不同的見解。電腦的檢索不是看你的見解與別人有沒有不同、有沒有價值,而是勾紅你的這些文句,是與《古畫品錄》等等重復(fù)了!而且總的重復(fù)率達到了35%!所以,根本沒有資格參加評審。
重復(fù)率的檢查,本來是為了制止剽竊,引用別人的文句而不注明作者,這是不允許的!后來是為了倡導(dǎo)原創(chuàng),引用別人的文句就不是自己的原創(chuàng),這也是不允許的。
但孔子說:“述而不作。”顧炎武說:“著書不如抄書。”什么叫剽竊?什么叫原創(chuàng)?古人的著述,大量地抄錄他人的著述而且不注明作者的多了去了,能說它們都不是原創(chuàng)而是剽竊嗎?
《論語》,我們今天公認為孔子的弟子所記下的孔子個人言語的原創(chuàng)成果。我認為,其中應(yīng)有不少于80%的文句都是引用周公的,20%則為孔子對周公所言的個人講解。無非周公的著述沒有留下來,所以我們無法核查。
《史記》,我們公認為司馬遷個人的原創(chuàng)成果。但只要查一查《戰(zhàn)國策》等今天還見得到的著述,可知其中的文句尤其是人物列傳的幾乎全部文字,都是抄錄他人的,僅“太史公曰”為司馬遷的原創(chuàng),在其全部文字中所占不到10%,也即重復(fù)率超過90%。
《資治通鑒》更是如此,除“臣光曰”之外,全部文字,95%以上都是抄錄于前代的史籍,而且俱不注明作者。
《日知錄》的引文超過70%,顧炎武自己的文字不到30%。其引文不僅大多不標明出處、作者,甚至在文字上多有錯舛但意思不錯,據(jù)說是顧憑博聞強記所致。
《管錐編》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要檢查重復(fù)率的話,絕不會低于80%!但與前人不同,他引用他人的文句,一定是注明作者、出處的。
一篇有價值的論著,可以不引用任何他人的文句而獨抒己見,也可以引用,甚至大量地引用他人的文句而得出自己的見解。引用他人的文句代替自己的觀點當然是不妥的,但如果以某一名著為研究的對象,你能不引用該論著的作者在本著和其他著述中的相關(guān)文句嗎?能不引用其他人對該名著的評價文句嗎?如果你認為該名著的觀點與其他名著中的觀點可以相為啟發(fā),又能不引用其他名著中的文句嗎?根本的是,你引用了大量的他人文句,通過對比、分析,要得出你自己的認識。而且,這個認識同你所引用的所有文句既有相關(guān)又有獨創(chuàng)的。這個獨創(chuàng)的幅度,則既可以大也不妨小。例如,啟功先生研究《千字文》究竟先有一千個王字,然后再成文,還是先成文,再去找一千個王字?引用并綜合分析了各家之所見,最后得出的結(jié)論是“弄不清”!毫無創(chuàng)見吧?然而這正是其最大的獨創(chuàng)。因為,之前信奉先字后文的,認為先文后字說證據(jù)不充分;信奉先文后字的,認為先字后文說證據(jù)不充分。現(xiàn)在,雙方的證據(jù)基本搜全了,人人都看得明白,都不充分。
今天的學術(shù)規(guī)范,有好的方面,但總體上不好的方面更多,尤以“重復(fù)率”最為愚蠢。文化的敗壞,學子的遭殃,學術(shù)規(guī)范之危害,尤甚于八股文也!
主觀主義是人類包括個人犯錯誤的根本原因,這被眾所周知。但由于人的本性之一是自以為是,即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真理掌握在自己手里,膨脹而為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自己,地球就不轉(zhuǎn)了。啟功先生以前講過“蓋有之矣”的故事,考生的答卷第一句便是“人皆有蓋”,即人人都有主觀主義的障礙;考官不悅,馬上批曰“我獨無”。再看第二句:“凡自言無蓋者,其蓋蓋大?!弊砸詾椴蛔砸詾槭堑娜?,恰恰是最大的自以為是!
主觀主義在科學中、生活常識中可能犯錯誤的概率較小,而且容易被糾正過來。比如說甲乙兩人各造了一顆人造衛(wèi)星,讓評委們批評一下哪一顆好,哪一顆差。主觀主義的評委們說甲好,而且給它評了個優(yōu)秀工程獎;乙不好。一發(fā)射,甲的落地了,乙的上天并正常運轉(zhuǎn)工作了。所以,科學界一般不講批評,而講試驗,看試驗的結(jié)果。因為在科學和生活常識中,好不好的標準是客觀的,任何主觀主義不可能改變它。
然而,在文化藝術(shù)中,卻是主觀主義的用武之地。對于藝術(shù)家,主觀主義有助于其個性的創(chuàng)新取得成功;對于批評家則不然,主觀主義必然導(dǎo)致由批評而爭執(zhí),雖激烈地爭執(zhí)而往往不可能有結(jié)論,有之,也要待五十年之后。比如說甲乙兩人各畫了一顆人造衛(wèi)星,讓評委們批評一下哪一顆好,哪一顆差。因為哪一顆都不會落地,不同的評委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即使評委們眾口一詞,兩位畫家也不可能都口服心服。這是因為藝術(shù)的標準含有極大的主觀成分,而絕不是純客觀的。
今天的書畫界提倡批評。廣義的批評,包含了講其優(yōu)點的表揚和講其缺點的批評;狹義的批評,則專指講其缺點的批評。如果提倡廣義的批評,我贊成;如果提倡狹義的批評,包括“書畫門診室”之類,我不贊成。對缺點,我以為更應(yīng)該提倡自我批評。因為任何一個批評家,都不可能真正了解其批評的對象,你所認為的優(yōu)點,未必是他自己所認可的優(yōu)點,你所認為的缺點,更不可能是他自己所認可的缺點,所謂“覽者所見,未必秉筆人之本意也”。他的認識沒有達到與你的一致,你的意見小則不起作用,大則從此結(jié)仇;他的認識達到了與你的一致,并改進你所認為、他也自認的缺點了,其實也不是因為你的批評,而是他自己的自我批評使然。
我多次講到過去在政協(xié)時不少委員對政府的批評,大多不得要領(lǐng),這類提案,無不是主觀主義地想出來、提出來的。我對他們說,我們對政府的工作根本不了解,所以我實在提不出什么提案,只覺得我所想到的,政府都已經(jīng)在做甚至做到了,我所沒有想到的,政府也已經(jīng)在做,甚至做到了。即使政府沒有做的事,也不是因為它想不到,而是因為做的條件不成熟。后來,每到提案啟動之前,相關(guān)的政府部門必到政協(xié)來,為委員們作報告:今年政府準備做什么事,你們可以提這方面的議案。委員的提案也因此而得了獎,被評為“優(yōu)秀提案”。但這樣委員對政府的批評所起的作用,實在是政府自我批評所引起的??!
世無十全十美之人,亦無十惡不赦之人。書畫作品同樣如此。王羲之的《蘭亭序》,我們今天奉為經(jīng)典,筆筆都好,沒有一點不好。但王羲之本人卻不是這樣認為的?。∷J為寫得不夠好,還有許多缺點,所以又重寫了三四遍,結(jié)果改正了第一稿的缺點卻又喪失了其優(yōu)點,水平都不如第一稿。而“二王惡札”實在也并非真的一塌糊涂。所以,任何批評都是批評家個人的主觀,而不可能是完全的客觀。它或許可以為眾所公認,也即大多數(shù)人所認可,卻不可能為全部人認可,尤其不可能為批評者所認可。至于有些極端個人主義的批評家,固執(zhí)地認為只有自己是對的、是懂的,別人都是錯的、不懂的,只有自己是全對、全懂,別人最多只是對一部分、懂一部分,那就只能讓他自以為“這個世界上如果沒有自己,地球就不轉(zhuǎn)了”吧!事實上,地球還是照常運轉(zhuǎn)。
儒學要我們“克己”“毋我”,自有豐富的內(nèi)涵,但克服主觀主義實為其中的重要一義??上н@很難做到。
批評家喜歡主觀主義地批評別人,當然是出于“恨鐵不成鋼”的熱心和好意,以幫助被批評者的進步。那么,被批評者又該如何面對這樣的批評呢?
這里專論今天流行的書畫批評。
如果被批評為寫了錯字之類,無論是出于我的大意疏忽或確實無知甚至賣弄聰明,那就應(yīng)該公開地認錯感恩并自我反省,而絕不可裝聾作啞,若無其事地不了了之,更不可心懷怨恨,恨他揭了我的短。
如果屬于觀點上的,而且這個觀點不合我心,我不能接受其批評。最好的辦法是不作回應(yīng),萬不可去爭論,兩個不同的觀點,肯定是爭不清的。其次的辦法,是回應(yīng)以感恩,同時又申說一下自己的觀點,但絕不是反駁他的批評。但這樣的做法,有時會把小事鬧大,簡單的事弄復(fù)雜。最下的做法,便是回應(yīng)以反駁,并反批評他的觀點。這就不僅把小事鬧大,而且把大事鬧到不可收拾了。其實,我的書畫好不好,與別人的批評或表揚沒有半點關(guān)系。我水平高,即使有人批評我也無害我的好;水平不高,即使有人表揚我也無助我成為好。反過來也一樣,有些批評家認為只要指出別人的不好,就能證明自己的好,實在是很無聊。
我們事實上都看得很清楚,不少批評家之所以批評某人,并不是為了幫助被批評者進步,而是為了彰顯自己的水平之高。因為批評可以有自我批評,表揚則從來就沒有自我表揚的,自我表揚,歷來被看作是一種拙劣的行為。所謂“做好事不留名”是也,做了好事大肆張揚,就不是做好事了。所以,為了讓大家知道我水平高,通過批評別人的水平不高,就成了最正義的一種做法。這就更需要被批評者正確地面對批評的聲音。
綜觀古代的書畫批評史,如各種“書畫品”,大多是臧否已經(jīng)去世的古人,幾乎沒有月旦同時的今人的。偶有之,如黃庭堅批評蘇軾書如“石壓蛤蟆”,蘇軾批評黃庭堅書如“樹梢掛蛇”,那也只是面對面、戲謔性的玩笑,而不是背對背、學術(shù)性的形諸論文。這里面原因何在呢?我想第一,因為古人知道對一個人書畫成就的評價,在“蓋棺定論”,而不在其生前。在其生前,對他的任何批評都是不可能起作用的;如果起了作用,也不是因為你的批評,而是因為他在你批評的同時已經(jīng)有了同樣意見的自我批評。第二,就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的美德,因為某人書法寫得好不好,畢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比某人的政治施得好不好,關(guān)乎國計民生,必須及時地予以批評指正。事關(guān)大義,對施政的不好不作批評是失德;無關(guān)大義,對書畫的不好惡言相向同樣是失德?!睹献印分兄v到對父母的不是,作為子女,有的必須提出批評,有的不必提出批評,是同樣的道理。第三,對古人的批評作為歷史的鏡子,批評的是古人,實際上也是在批評今人?!吧砗笫欠钦l管得”,人間是非莫搬弄。所以,借批評古人來批評今人,更準確地說,是借批評古人為今人提供自我批評的鏡子,是書畫批評的最好方式。這樣,也就不存在怎樣面對批評的問題。
但今天書畫界的批評卻不同了,它引進了自古以來對政界今人的批評方式,也開始了對書壇今人的批評,并以此作為推動書畫健康發(fā)展的良好風氣。你居于藝壇的廟堂之高,我便批評你寫得這么爛,怎么好意思坐上高位?你處于藝壇的江湖之遠,我便批評你竟敢以胡涂亂抹招搖撞騙!總之,一切得到好處的書畫家,我都看不慣,都要不留情面地批評。這就使不少書畫家,當然主要是遭到批評的書畫家,面臨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問題:怎樣面對批評?這就是“言者無罪,聞?wù)咦憬洹薄坝袆t改之,無則加勉”。無論批評者的動機何在,我都坦然待之。我們可以改變自己,不去批評而是包容別人;卻不能左右別人,讓他不批評我;更不可被批評而左右,盲目地接受批評而放棄自己,或沖動地反駁批評而激怒對方。
吳昌碩 花果圖之八 白荷
那么,沒有被批評者有沒有怎樣面對批評的問題呢?也有的。就是如果我是“批評者”,如何去批評別人?如果我是“被批評者”,如何去面對批評?
從這一意義上說,如何面對批評,是今天的批評者、被批評者、未被批評者所需要共同面對的一個問題?!白咚麄兊穆?,讓別人無路可走吧!”“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因此,則批評就不會演為爭執(zhí),更不會演為災(zāi)難。
人類的知識總量正呈急劇增長的趨勢。有專家引聯(lián)合國的某報告稱:近三十年人類的知識總量已為之前幾千年的十倍!隔幾段又引西方某學者的成果稱:19世紀開始,人類的知識總量每五十年翻一倍;20世紀開始,每十年翻一倍,70年代開始每五年翻一倍,近十年(指2005—2015)每兩年翻一倍。這兩份報告,我們誰也沒有見過。但據(jù)后者,近三十年的人類知識總量已是之前幾千年的三百倍!
或言,這是兩份報告調(diào)查角度不同所致。我說:這兩份報告的提出者,誰也沒有像自然科學的數(shù)據(jù)那樣做過什么調(diào)研,而都是想當然的,反正誰也沒有辦法去核對它的準確性。就像我們到國外去搞書畫展,一定都是“引起強烈轟動,廣泛好評,在國際上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贏得了極大的聲譽”。但專家把兩份報告同時寫進自己的論文,卻不知兩個結(jié)論相去如此之大,就令人不可思議了。
人類的知識總量是否在不斷增長?說是,當然是令人可信的,雖然其具體的倍數(shù)無法證實。但說否,當然是人皆不信的,不過同樣無法證實。這里試說否。
每一個人,包括整個人類,對知識總量的儲備一定有一個無形的容器,而這個容器也一定有一個相對固定的容量,而絕不是可以無限增長的。我們試把它的最大容量定為100毫升。
當人類從混沌初辟走向文明,好比這個100毫升的容器中儲備了20毫升的知識,而這個知識好比牛奶。文明不斷進步,知識總量不斷增加,容器中的牛奶由20毫升達于100毫升。再進步,再加入知識,而這時的知識不再是牛奶,而是咖啡了,比如說再加入20毫升咖啡,你能說這時人類的知識總量達到120毫升了嗎?不會的,它還是100毫升。不過此時容器中的內(nèi)容,已經(jīng)溢出了20毫升的牛奶,變成80毫升牛奶加20毫升的咖啡。再進步,再加知識,總量一定還是100毫升,但內(nèi)容中牛奶愈少而咖啡愈多。當然,加入的內(nèi)容還可以是茶、酒、水等等。也就是說,新的知識加進去,舊的知識一定會溢出來。
具體而論,蘇軾具備舊詩文的功底,我們則除舊詩文之外還具備英語、電腦的知識技能。能說我們的知識總量遠遠超過了蘇軾嗎?我以為不能,至少,對于舊詩文的知識,我們不到蘇軾的萬分之一!甚至可以說,蘇軾的知識總量有100毫升,而我們只有70毫升。我們之所有,固然為蘇軾之所無,但蘇軾之所有,更多的為我們所無!
眾所周知,人類的知識永遠都是相對真理。又說,無數(shù)相對真理之總和雖然永遠達不到絕對真理,但可以不斷趨近絕對真理。前一句話,我完全同意;后一句話,我只同意一半。我認為,相對真理在某一個范圍內(nèi)可以有總和,超過了一定范圍就不可能有總和,而只能是“部分之和”,且任何“部分之和”都是不可能趨近絕對真理的。換言之,“無數(shù)之總和”永遠是不可能有的,不僅人腦承載不了,就是大數(shù)據(jù)也承載不了;即使大數(shù)據(jù)承載得了,也沒有人閱讀得了。不要說大數(shù)據(jù)了,就是紙質(zhì)的圖書,無數(shù)的人類,什么事情也不干,一生只是閱讀它們,能閱讀得完嗎?閱讀不完,又怎么能形成什么“總和”呢?
所以,人類的知識,其內(nèi)容是不斷變換的,其總量卻是有極限,所以到了一定時候并不增長的,新的知識加進去,舊的知識一定相應(yīng)地被減少。甚至,我們以為新的知識有益于人類,舊的被淘汰的知識無益于人類,也是不一定的。有時,新的知識似乎有益于人類,實質(zhì)更有害于人類;舊的知識似乎無益甚至有害于人類,實質(zhì)恰恰更有益于人類。
長期以來,我們奉“知識就是力量”為格言,以不斷地增長個人的、人類的知識總量。其實,真正的力量,就是明白到力量的渺小,恃強大為力量,更是非常渺小可憐的。我們更需要的是知識的質(zhì)量而不是它的總量。只有質(zhì)量得到了提升,知識才真正有益于人類。但能認識到這一點的人是非常之少的,整個人類,更不會明白這個道理。于是,我們在開發(fā)新的、更“有益”的知識數(shù)量的同時,不斷地拋棄著舊的、無益的、真正有益的知識數(shù)量,離“返璞歸真”的絕對真理不是愈來愈趨近而是愈來愈遙遠。就像在某址,拆毀了一座古建筑,造起一座新建筑,并不能說此地增加了一座建筑總量,也并不意味著新建筑一定比古建筑更好、更有文化。那么,不拆毀舊建筑,而在林地上造一座新建筑,建筑的總量不就增加了嗎?是的,但森林的總量一定減少了。
今天的書畫界,籠統(tǒng)而論,一片否定之聲,被視作一塌糊涂、一敗涂地、全軍覆沒。具體而論,雖也有批評否定,但更多的是贊揚肯定,“大師”“當代十大家”“百杰”“德藝雙馨”層出不窮,總數(shù)不下3000人;即使精益求精,真正用嚴格的標準,眾所公認且為政府權(quán)威部門認可的優(yōu)秀書畫家也不少于50人!
如果肯定了籠統(tǒng)之論,具體之論便不能成立,更直接否定了50位優(yōu)秀書畫家的成就。這不僅為50位書畫家本人所不能接受,更為眾所公認所不能接受。如果肯定了具體之論,籠統(tǒng)之論便不能成立,因為既然有如此之多的優(yōu)秀書畫家,便證明今天的書畫界不僅不是一塌糊涂,反是前所未有地輝煌。這種矛盾,正如上文所述近三十年人類知識的總量,究竟是此前的10倍還是300倍,實在是令人困惑。
或言,籠統(tǒng)地否定,并不是針對50位優(yōu)秀書畫家的,更不是否定他們的優(yōu)秀,而是針對一萬位蹩腳的書畫家的。所謂“一粒老鼠屎搞壞了一鍋粥”,何況蹩腳的書畫家不是一位而是一萬位!而且,事實上,持籠統(tǒng)否定論的人中,發(fā)聲最響亮、最有力的便多有50位優(yōu)秀書畫家中人。他們,當然不可能是在否定自己,而一定是在否定別人。
然而,竊以為,“一粒老鼠屎雖然可以搞壞一鍋粥”,一萬個蹩腳的書畫家絕不可能搞壞整個書畫界。只要這個時代的書畫界,有四位優(yōu)秀的書畫家,則即使有十萬個蹩腳的書畫家,這個書畫界也還是輝煌的!何況我們時代的書畫界,優(yōu)秀的書畫家竟有50位,而蹩腳的書畫家只有一萬位!這可是史無前例地輝煌??!
眾所周知,宋代的書壇,以“宋四家”為標幟,真正優(yōu)秀的書畫家只有四位,次優(yōu)秀的大約有30位。但宋代寫書法的人肯定不止這幾十人,至少也得有20萬人吧?但我們不知其名,為什么?肯定是因為他們寫得實在太差。但并不影響宋代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座高峰。
元代的畫壇,以“元四家”為標幟,真正優(yōu)秀的畫家只有四位,次優(yōu)秀的大約有20位。但元代畫壇上的人肯定不止這幾十人,至少也得有五萬人吧?但我們不知其名,為什么?當然還是因為他們畫得實在太差。而這,同樣不影響元代是中國繪畫史的一座高峰。
近睹上海書畫出版社編纂的《海派繪畫全集》。過去,我們談到海派繪畫,認為是一個高峰,所看到的只是吳昌碩、吳湖帆等十幾個畫家。但這本“全集”,卻搜羅了1600多位畫家的名單,并收入了800多位畫家的作品,除了十幾位畫家的優(yōu)秀,最多再有50位畫家的次優(yōu)秀,而其余有作品的700多位,畫得之差,甚至不及今天的街道水平;另外未收入作品的近千位,想必還要差!但即使如此,我們還是認為,海派是中國繪畫史的一個高峰。
回到今天書畫界的優(yōu)劣評價上來。今天的書畫界,究竟是中國書畫史上一個輝煌燦爛的高峰呢,還是一個慘不忍睹的低谷呢?我的看法,還是要讓歷史來評判,而不是由今人來評判。今人雖可為歷史作預(yù)判,卻不一定能保證它的準確性。因為后人將怎樣看今人,這是誰也不知道的。今人所公認為優(yōu)秀的,后人可能也認為優(yōu)秀,也可能認為不優(yōu)秀;今人所公認為蹩腳的,后人可能也認為蹩腳,也可能認為不蹩腳。何況事實上,根本就沒有什么“公認”。
多少藝術(shù)家,講了一大通道理,包括一些理論家,也幫他講了一大通道理,所講的具體內(nèi)容是什么?我們根本弄不懂,總之是非常高深的。但意思卻人人都懂,無非是:一、我所講的這個道理非常重要;二、對這個道理的認識,只有我是對的、優(yōu)秀的,其他人的觀點都是錯的、蹩腳的。而且,盡管50位都這樣想,結(jié)果卻是50人都得了優(yōu)秀的國家獎。根據(jù)書畫市場上“打包買賣”的十分之一原則,我們不懂不要緊,留給后人打開來,肯定有五人是可以為歷史認可為優(yōu)秀的。則今天的書畫界,整體形勢顯然不是“糟得很”,而恰恰是“好得很”。當然,這需要保證“打包買賣”的十分之一原則是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