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問太公曰:“君務舉賢,而不能獲其功,世亂愈甚,以至危亡者,何也?”
太公曰:“舉賢而不用,是有舉賢之名,而無用賢之實也。”文王曰:“其失安在?”
太公曰:“其失在君。好用世俗之所譽,而不得真賢也。”文王曰:“何如?”
太公曰:“君以世俗之所譽者為賢,以世俗之所毀者為不肖,則多黨者進,少黨者退。若是則群邪比周①而蔽賢,忠臣死于無罪,奸臣以虛譽取爵位。是以世亂愈甚,則國不免于危亡?!?/p>
文王曰:“舉賢奈何?”
太公曰:“將相分職,而各以官名舉人,按名督實。選才考能,令實當其名,名當其實,則得舉賢之道也?!?/p>
(原文據(jù)中華書局2007年版《六韜·鬼谷子》)
【注釋】
①比周:結黨營私,朋比為奸。
【譯文】
文王問太公說:“君主致力于推舉選用人才,卻不能獲得功效,世局越來越混亂,以致使國家面臨危亡,這是為什么呢?”
太公說:“推舉選用賢人而不任用,這只是有舉賢的虛名,而沒有得到重用賢人的實效。”
文王問:“那么過失在哪里呢?”
太公說:“過失在于君主。君主喜好用世俗之人所稱譽的人,而沒有得到真正的賢人?!?/p>
文王問:“為什么會這樣呢?”
太公說:“君主把世俗所稱譽的人當作賢人,認為世俗所詆毀的人是不賢之人,所以,集結朋黨多的人就得以被任用升職,集結朋黨少的人就會被降低職務。這樣,結群的奸邪之人就會朋比為奸遮蔽賢人,忠臣枉死,奸臣以虛名騙取爵祿高位。所以社會更加混亂,國家就不免遭遇滅亡的災難了?!?/p>
文王問:“那該怎么推舉賢能之人呢?”
太公說:“使將、相各守其職,依據(jù)官名選舉人才。按照不同官名監(jiān)察實際工作情況,選用人才,考核他的能力,使選拔條件與官職相符合,使官職名稱與實際能力相符合,這樣就掌握了選用賢才的方法了。”
【簡析】
《六韜·文韜》在《守土》《守國》兩篇之后,緊接《上賢》《舉賢》,就是為了強調(diào)重用賢能對于守衛(wèi)國土的重要性?!渡腺t》重在論述君主應當尊重德才兼?zhèn)涞娜?,舍棄無才無德的人,提倡誠信,反對虛偽,禁除暴亂,制止奢侈。認為傷害德治、傷害教化、傷害王權、傷害威信、傷害功臣、傷害百姓是國家的六種奸賊,告誡文王對于輕率之人、鉆營之人、虛偽之人、奸詐之人、諂媚之人、技藝之士、巫蠱之士的使用要慎重。《舉賢》進而具體討論舉賢過程中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比如有時候所推薦的人聲譽很高,卻是無用之人。認為用世俗評價為衡量標準,難以得到真正的人才,解決辦法在于認真按照名聲來考察實質(zhì),注重考核人才的工作能力,檢驗其真實水平與所能擔任官職是否符合。從論說藝術上來看,主要使用了鮮明的正反對比與簡要的邏輯遞推,比如將世俗毀譽與按名督實、多黨與少黨、忠臣與奸臣做出鮮明對比,強調(diào)舉賢不能成功是因為沒有用賢之實,不能用賢是因為舉賢使用了世俗毀譽這個錯誤的標準。因此要想避免國君因采納舉賢制度后引發(fā)更加混亂的官場局面,必須使用“按名督實,選才考能”這個實事求是的標準,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推進,才能名副其實,實現(xiàn)理想大治。道理、邏輯、文辭都簡明易懂,具有很強的說服力,這正是《六韜》各篇一以貫之的樸實風格,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的憂患意識與通透智慧。
隨筆:
?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