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睿 蘇冠元
摘要:阿爾寨石窟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西部鄂托克旗境內,被譽為中國長城以北草原地區(qū)“碩果僅存的晚期佛教石窟遺址”,窟內現(xiàn)存近千平方米的彩繪壁畫,一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才被世人發(fā)現(xiàn)。當?shù)厝朔Q該石窟為“百眼窟”,山上有大小石窟108個,千百年來受到風沙和人為的侵害,現(xiàn)僅存60余窟,其中比較完整的有43窟,13窟繪有壁畫,以精美著稱于世,第28窟、30窟、31窟壁畫大量使用青、綠、藍色顏料描繪獨特草原生活,不僅記錄了佛教對草原地區(qū)的影響,更體現(xiàn)了在元朝統(tǒng)治下,阿爾寨石窟地區(qū)各族人民的政治、文化、藝術交流,是研究該地區(qū)民族融合的重要物質資料。
關鍵詞:阿爾寨石窟;壁畫;元朝;民族融合
阿爾寨石窟現(xiàn)存近千幅壁畫,總面積近一千平方米,主要題材內容包括傳統(tǒng)神佛像、歷史事件和世俗人物。其中部分壁畫榜題含有回鶻式蒙古文、梵文、八思巴文、藏文,是研究元朝時期生產生活與文化藝術的重要資料。
一、阿爾寨石窟壁畫的形成時期
阿爾寨石窟歷史源遠流長。1981年考古學家田廣金先生在《百眼窟石窟》中認為,阿爾寨石窟建成的整體年代可能為元朝或者稍晚些,石窟研究院巴圖吉日嘎拉、王大方、張文芳學者在撰寫的《百眼窟的營造年代及壁畫主要內容初論》中認為,阿爾寨石窟始建于北魏時期,又經(jīng)歷了西夏、元、明3個時期,1632年連同建造于山頂?shù)膹R宇、宮殿被大火焚毀,前后經(jīng)歷1 200余年。
考古學家李逸友、魏堅認為:“百眼窟是成吉思汗戎馬生涯遺留的一處至今既有地名可考,又有準確地點可尋的故址?!备鶕?jù)史料記載,1247年,成吉思汗行軍至蘇奎格地區(qū),經(jīng)考證此地為今天鄂爾多斯鄂托克地區(qū)。鄂托克旗的蘇里格敖包傳說是為紀念成吉思汗而留下的遺跡,立有碑文“鄂托克旗蘇里格敖包為紀念成吉思汗征戰(zhàn)西夏途中祭奠軍旗—蘇勒德祥瑞之地”,多方專家認為阿爾寨石窟為成吉思汗養(yǎng)傷療疾及與西夏作戰(zhàn)之地。
可以確定的是,阿爾寨地區(qū)為成吉思汗時期重要的軍事駐扎地,并有蒙古先民遺留此地繼續(xù)生產生活,開展祭祀活動。
二、內容題材廣泛
阿爾寨石窟壁畫題材內容廣泛,形式變化多樣,壁畫人物特征鮮明。根據(jù)人物造型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神佛造型藝術,包括佛、菩薩、度母、羅漢、護法金剛、天王等,另一類為歷史人物造型藝術,包括大成就者、成吉思汗全家福、大汗忽必烈及家族、薩迦派五祖八思巴國師,描繪了當時藏傳佛教對蒙古上層的影響。具體案例如下。
(一)《薩迦法王八思巴為忽必烈灌頂受戒圖》
第31窟繪有宏大壁畫,命名為《薩迦法王八思巴為忽必烈灌頂受戒圖》。畫面整體背景為綠色,有駿馬飛馳,中心有一高僧身穿僧袍,做講經(jīng)狀,高僧身后有紅色山體石窟,眾人或坐或立于兩側,由高僧為其受戒。有學者認為高僧背后的紅色山體正是阿爾寨石窟,高僧為薩迦派教主八思巴,壁畫描述內容為八思巴讓忽必烈帝與王妃察必灌頂受戒,右側為忽必烈之子,壁畫用寫實手法記錄了這一歷史事件。
(二)《各民族僧俗人禮佛圖》
第28窟主龕左壁繪有八思巴宣講佛法的盛大場面,畫面長約1米,高0.45米,人物多達百人,八思巴被繪于畫面左上方,形象高大,頭帶薩迦派法王帽,有背光,身披袈裟。右側群山疊嶂,眾僧與俗人穿山谷而來,雙手合十目視前方,神態(tài)虔誠。畫面人物形象鮮明,僧人著紅、黃袈裟,頭戴僧帽,有漢族官吏形象,其頭戴幞帽,著緋色團花紋官服,眾隨從為漢族平民形象,梳挽發(fā),畫面下方有蒙古人形象,著綠、黃、紅、黑色蒙古袍,可見當時多民族和諧相處的場景。
在宗教上,蒙古上層奉藏傳佛教為國教,藏傳佛教在元朝獲得了極高的社會地位。1253年,忽必烈駐軍六盤山,與薩迦派法王八思巴會面,兩人結施主與福田關系,忽必烈向八思巴請教了許多問題,八思巴一一作答,八思巴學識淵博、態(tài)度謙遜,忽必烈大悅,日日見禮,隨后忽必烈皈依藏傳佛教?!斗鹱鏆v代通載》記載:“癸丑(1253年),師十五,世祖皇帝龍德淵潛,師知真命有歸,馳驛徑詣王府世祖宮闈,東宮皆受戒法,特加尊禮?!?270年,八思巴被晉封為帝師大寶法王,《薩迦世系史》記載:“皇天之下、大地之上、西天佛子、化身佛陀、創(chuàng)造文字、輔治國政、五明班智達八思巴帝師。”在八思巴帝師的幫助下,蒙古人完善了蒙古文字。
在文化上,忽必烈推崇儒家治國。史書中記載,忽必烈十八歲以后政治思想趨于成熟,在王府中廣納賢士,當時忽必烈身邊聚集了一批漢族知識分子,如竇默、姚樞、劉秉忠、史天澤等人。元太宗十一年(1239年),24歲漢臣劉秉忠入金蓮川幕府,為忽必烈謀策。忽必烈非常信任劉秉忠,委以治國理事,“參帷幄之密謀,定社稷之大計”。劉秉忠推崇儒學治國,這對于元朝初期國家政權的穩(wěn)固與民族融合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1271年,忽必烈在劉秉忠建議下稱帝,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少數(shù)民族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元朝建立。
三、民族文化融合的印記
阿爾寨石窟壁畫展示了多民族文化融合,反映了元朝時期尤其是忽必烈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宗教、藝術等諸多內容,為研究該地區(qū)民族融合提供了非常寶貴的實物資料,主要表現(xiàn)如下。
(一)政治制度的融合
忽必烈深諳儒家思想和藏傳佛教思想是治理國家的良策,因此,西藏地區(qū)的統(tǒng)治采用了政教合一的辦法。根據(jù)藏文史籍記《薩迦世系史》記載,忽必烈供養(yǎng),將“吐蕃”土地連同僧與俗人賜給八思巴,“蒙古的薛禪皇帝(忽必烈)治下有十一個行省,吐蕃三區(qū)……算作一個行省奉獻”。此外,忽必烈根據(jù)漢臣建議,設置宣政院,主要負責全國佛教事物和藏區(qū)行政服務,管理甘肅、青海、四川阿壩以及寧夏部分地區(qū),這種政教合一的制度有助于迅速穩(wěn)固元代初期西北地區(qū)的政治建設。
阿爾寨第28窟壁畫采用寫實的手法對八思巴宣講佛法進行了描繪,其場面宏大,人物眾多且服飾各異。
(二)經(jīng)濟社會的融合
元朝時期,草原絲綢之路成為蒙古草原地區(qū)連接中亞的商貿通道,成為增進各蒙古汗國之間交流、貫通亞歐草原南北交通的干線, 元朝設立交通驛路,西北地區(qū)的經(jīng)濟交流頻繁。專家在阿爾寨石窟遺跡考古工作中發(fā)現(xiàn),壁畫中有來自中原地區(qū)的麻纖維組織成分,還有來自西域的藍綠色顏料,并在建筑遺跡的挖掘工作中發(fā)現(xiàn)了與西夏王陵出土相似的手印紋磚。多項證據(jù)證明了阿爾寨石窟曾經(jīng)的繁榮。
(三)文化藝術的融合
在阿爾寨第31窟未完成的壁畫中,有用蒙古文字記錄的“綠”“藍”字樣,說明當時已經(jīng)有一部分蒙古人掌握壁畫技術,并且根據(jù)壁畫風格可以看出繪畫者受到了傳統(tǒng)壁畫的影響。學者蘇萬循認為,阿爾寨石窟壁畫線條受到了西夏畫風和北宋畫風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阿爾寨石窟壁畫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壁畫反映了阿爾寨石窟地區(qū)獨特的地理和民俗環(huán)境特征,將蒙古族的祭祀、喪葬文化融入了壁畫創(chuàng)作,展現(xiàn)了當?shù)厣贁?shù)民族對傳統(tǒng)文化的吸收與創(chuàng)造,這是對傳統(tǒng)藝術的繼承和發(fā)展。
此外,阿爾寨石窟壁畫有回鶻蒙古文、藏文、梵文、八思巴文榜題100多處,共1 000余字,多為佛經(jīng)箴言,其中部分回鶻式蒙古文榜題比敦煌莫高窟壁畫上的蒙古文榜題還要早。民族融合不僅體現(xiàn)在政治經(jīng)濟上,也體現(xiàn)在文化藝術當中。
四、結語
阿爾寨石窟壁畫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民族題材和歷史寫實手法,描繪了元朝時期各民族、社會各界推崇佛法、共同生活的場景,為研究元朝時期阿爾寨石窟地區(qū)蒙、藏、漢多民族政治、經(jīng)濟、文化提供了實物資料,是研究該地區(qū)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依據(jù)。事實表明,阿爾寨石窟藝術推動了蒙古草原地區(qū)文化藝術的發(fā)展與交流,代表元朝初期漠南草原文明的藝術成就,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智慧結晶,是一座研究該地區(qū)民族文化藝術的寶庫。
作者簡介
錢睿,1988年生,女,蒙古族,內蒙古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人,碩士,研究方向為中國少數(shù)民族藝術。
指導老師:蘇冠元。
參考文獻
[1]史金波.西夏佛教史略[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8:43.
[2]謝繼勝.漢藏佛教美術研究[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蘇魯格,那本斯來.簡明內蒙古佛教史[M].呼倫貝爾:內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93.
[4]郭俊成.阿爾寨石窟壁畫之山水畫元素的應用[J].鄂爾多斯文化,2008(2):29-31.
[5]哈斯額爾敦,嘎日迪.阿爾寨石窟回鶻蒙文榜題概述[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4):42-51.
[6]丹森,布仁巴圖,巴圖吉日嘎拉.阿爾寨石窟佛教文化遺址概述[J].內蒙古社會科學(文史哲版),1991(3):87-91.
[7]潘春利,侯霞.內蒙古阿爾寨石窟壁畫的題材特點與藝術特色[J].內蒙古藝術,2017(2):76-78.
[8]張冰冰.元代宮廷崇佛史事考[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