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坤 張慶社 閆妞 趙玉玲 盧嬌嬌 高燕
導(dǎo)讀:濟源市80%屬于丘陵山區(qū),平均海拔500 m左右。近年來,山區(qū)成功探索的十字花科蔬菜制種+高山越夏番茄種植模式,因效益好,成為山區(qū)農(nóng)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高山越夏番茄生產(chǎn)中,選擇金粉1號、黑貓、中番1017等中熟番茄品種,采用基質(zhì)穴盤育苗,加強田間管理,硬熟期采收后分級包裝上市。
濟源市地處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屬暖溫帶季風(fēng)氣候,80%屬丘陵山區(qū),平均海拔500 m左右,是國家十字花科蔬菜繁種基地[1],常年繁種面積3萬~4萬畝(0.20萬~0.27萬hm2)。近年來,山區(qū)應(yīng)用十字花科蔬菜制種[2]+高山越夏番茄種植模式,667 m2效益穩(wěn)定在1萬~2萬元,該模式已成為山區(qū)農(nóng)民脫貧致富的重要渠道,現(xiàn)將高山越夏番茄栽培要點總結(jié)如下。
選擇優(yōu)質(zhì)、抗病、連續(xù)坐果能力強、葉大的中熟番茄品種,如金粉1號、黑貓、中番1017等。
5月中下旬育苗。
采用小拱棚穴盤育苗。
采用72孔穴盤育苗。
將草炭、蛭石和珍珠巖按1∶1∶1的體積混勻,也可以采用已配好的商業(yè)基質(zhì)。
番茄育苗
基質(zhì)加水到手握成團,松手即散的狀態(tài)時裝盤,穴盤裝滿基質(zhì),刮平,然后整齊壘放在一起,共10~15層,用手擠壓,每個穴盤中央孔深1 cm,備播。
采用人工點播或機械播種,每穴1粒,播后覆蓋基質(zhì),澆透水。
出苗前溫度白天28~30℃,夜間20~25℃;出苗后,白天23~25℃,夜間15~18℃;定植前一周進行煉苗,白天18~22℃,夜間12~15℃。注意水分管理,基質(zhì)見干見濕,適當控水,培育壯苗。壯苗標準:苗齡30天左右,植株4~5片葉,株高15~20 cm,葉厚、子葉完整、無病蟲害。
6月中下旬定植。
定植前施足底肥,每667 m2施生物有機肥1.5 t或廄肥5~6 m3、三元復(fù)合肥(N-P2O5-K2O=15-15-15)40 kg,起高壟,壟高15~20 cm,壟寬50 cm,壟的方向與夏季風(fēng)向一致,壟上鋪2條滴灌帶。
定植寬行行距90 cm、窄行行距40 cm,株距35 cm,種植密度2 900株/667 m2,定植后澆透底水。
此期間主要是查漏補缺,保證齊苗,遇到高溫干旱天氣,可以澆2次水,以利緩苗。
此期間主要是促根控秧,采用單稈整枝,地面見干見濕時中耕1次,及時除掉主干上的枝杈,控制澆水。
及時上架、綁蔓,及時檢查坐果情況,畸形果和第一穗超過5個的小果應(yīng)及時疏除。
第1穗果核桃大時開始施肥,每667 m2施平衡肥5~6 kg,7~10天1次,隨澆水施肥;第3穗果開始膨大時施高鉀水溶肥,每次每667 m2施6~10 kg,7~10天1次,隨澆水施肥。8月中下旬摘心打頂,每穗留果4~5個。
高山番茄主要病蟲害有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及白粉虱、棉鈴蟲等,防治以“預(yù)防為主,綜合防治”為原則,采用物理、農(nóng)業(yè)、生態(tài)方法防治。早、晚疫病可用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2%甲霜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防治;病毒病防治關(guān)鍵在選用抗病品種,苗期可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硫酸鋅750倍混合液預(yù)防;白粉虱防治主要早期預(yù)防,番茄定植后每667 m2掛黃板30~50片,化學(xué)防治可用25%阿克泰(噻蟲嗪)水分散粒劑2 000倍液或25%撲虱靈(噻嗪酮)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棉鈴蟲可用性誘劑預(yù)防,也可用600億PIB/g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或Bt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防治。
果實硬熟期及時采收,采用無污染的包裝箱分級裝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