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芳
摘要 主要介紹了大豆葉片病害大豆葉斑病、大豆條紋病及大豆紋枯病的鑒別方法,闡述了3種病害的危害癥狀,并論述了其防治措施。
關鍵詞 大豆;葉片;病害
中圖分類號:S435.6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1)01–0012–02
大豆是安徽省定遠縣的主要經(jīng)濟作物之一。大豆營養(yǎng)豐富,含有豐富的優(yōu)質(zhì)蛋白、不飽和脂肪酸、鈣及B族維生素。其氨基酸的組成和比例與動物蛋白相似,富含谷類蛋白質(zhì)缺乏的賴氨酸,是與谷類蛋白質(zhì)互補的天然理想食品。大豆脂肪含量為15%~20%,其中不飽和脂肪酸占85%,亞油酸含量為50%。大豆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為25%~30%,含豐富的膳食纖維。大豆食用方式多樣,且是飼料、肥料及食用油的主要原料[1]。大豆在生產(chǎn)栽培過程中經(jīng)常遭受病害侵襲,安徽省定遠縣大面積生產(chǎn)大豆,一旦大豆病害發(fā)生將會造成較大的損失[2]。為減少大豆病害造成的損失,根據(jù)生產(chǎn)經(jīng)驗,對大豆葉片的主要病害鑒別方法進行闡述,并詳細對比其癥狀,同時,論述其防治措施。
1 鑒別方法
1.1 大豆葉斑病
大豆葉斑病是大豆常見病害之一。正確鑒別病害種類有利于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對病害進行防治[3]。大豆葉斑病多發(fā)生在生育后期,引致早期落葉;個別年份發(fā)病重;秋大豆發(fā)生較多。
1.2 大豆條紋病
大豆條紋病在安徽省定遠縣發(fā)生較普遍,常導致大豆減產(chǎn),影響大豆品質(zhì),降低大豆產(chǎn)值。正確鑒定該病害可選擇有效的藥劑及防治措施,減少生產(chǎn)投入。病原為花生條紋病毒(Peanut strip virus,PStV),屬馬鈴薯Y病毒組。大豆條紋病毒由花生種子傳播,不通過大豆種子傳播。因此,在種植花生的地區(qū)條紋病菌較普遍。毒可通過豆蚜、桃蚜、大豆蚜、洋槐蚜、棉蚜等傳播,且傳毒效率較高。此外,麥長管蚜、禾谷縊管蚜、蘿卜蚜也能傳毒,但傳毒率較低。
1.3 大豆紋枯病
大豆紋枯病在各大豆產(chǎn)區(qū)均有分布,其寄主有大豆、油菜、白菜、馬鈴薯、棉花、紅麻、黃麻、甜菜、煙草、花生、茄子等160余種植物。該病害寄主較多,因此,在生產(chǎn)中應重點防治,避免病害侵染,影響產(chǎn)量與質(zhì)量,降低農(nóng)民收入。大豆紋枯病病菌可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在病殘體上越冬,并可在土壤中寄生,成為第二年初的侵染菌源。
在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下,菌核萌發(fā)長出菌絲繼續(xù)為害大豆,后病部長出菌絲繼續(xù)向四周擴展。7—8月田間往往一條壟上一株或幾株接連發(fā)病,病株上下大部分葉片均被感染。該病還可通過風雨、灌溉水、肥料或種子傳播蔓延。
2 危害癥狀
2.1 大豆葉斑病
大豆葉斑病主要為害葉片,葉上初散生灰白色不規(guī)則形病斑,擴展后大小為2~5 mm,中間淺褐色,四周深褐色,病、健部界限明顯,后病斑干枯,生成黑色小粒點,即病原菌子囊殼(圖1)。
2.2 大豆條紋病
大豆條紋病病害主要癥狀為系統(tǒng)黃斑或枯斑,葉脈壞死、莖上有褐色條紋或頂枯,也可產(chǎn)生皺縮花葉。大豆條紋病屬于病毒病,在我國,花葉病、頂枯病、條紋病發(fā)生較普遍、危害性較大。
2.3 大豆紋枯病
大豆紋枯病為害莖部和葉片,也可侵染豆莢。病株生育不良,莖葉變黃逐漸枯死,莖上病斑呈不規(guī)則形云紋狀,褐色,邊緣不明顯,表面纏繞白色菌絲;后漸變褐色,生成褐色米粒大的菌核,葉上初生水漬狀不規(guī)則形大斑,濕度大時病葉似燙傷狀枯死,天晴時病斑呈褐色,逐漸枯死脫落,并蔓延至葉柄和分枝處,嚴重時全株枯死。
3 防治措施
3.1 農(nóng)業(yè)防治措施
大豆葉片病害的發(fā)生和流行與品種的抗病性、氣候條件和栽培管理措施都有密切關系。不同類型和品種對紋枯病的抗性有較大差別。苗期低溫多雨、低洼積水時,發(fā)病重;高溫高濕、光照不足也易發(fā)病。(1)地勢低洼、土壤排水不良,土壤濕度和株間濕度加大,有利于病菌發(fā)育,且土壤通氣不良,影響根系發(fā)育和吸收能力,植株生長不健壯,降低抗性,發(fā)病重。(2)播種過密、施氮肥過多,發(fā)病重。(3)連作易造成病原菌積累,有利于發(fā)病。因此,生產(chǎn)中應該選擇不容易積水的地塊進行種植,種植密度合理,不采取過密的種植模式,并盡量避免連作導致的病害暴發(fā)。
3.2 化學防治方法
3.2.1 大豆葉斑病 大豆葉斑病防治應在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性的基礎上,采用生長期噴藥保護為重點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70%惡霉靈可溶性粉劑3 000~4 000倍液,或70%安泰生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隔10 d噴施1次,連續(xù)2~3次,可以有效降低病害的發(fā)生。
3.2.2 大豆條紋病 大豆條紋病的化學防治方法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殺滅傳毒媒介。蚜蟲是該病害的傳毒媒介,在生產(chǎn)過程中應積極防治蚜蟲。當田間有蚜蟲墩率20%~30%,每墩蚜20~30頭時,應馬上噴灑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3.2%氯·苦參乳油。另外,當病害已經(jīng)發(fā)生時,就需要噴灑有效的藥劑進行針對性的病毒防治??梢試姙⒖苟矩S(0.5%菇類蛋白多糖水劑原名抗毒劑1號)300倍液或10%病毒王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抑制病害的發(fā)展。
3.2.3 大豆紋枯病 種子處理:用種子重量的0.3%的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或0.3%的40%拌種雙可濕性粉劑拌種。拌種可以有效減少種子帶菌率。當病害發(fā)生時,可噴灑百菌清、多菌靈、甲基硫菌靈、井岡霉素、菌核凈等藥劑,以控制病情。發(fā)病初期噴施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7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或40%菌核凈
1 000倍液,或用5%井岡霉素水劑1 500倍液。隔10 d左右再噴施1次,連續(xù)1~2次。采用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進行防治的時候,因其含有福美甲胂,易產(chǎn)生藥害,注意安全間隔期需要達到21 d,
且不能與含銅、汞、鋁的藥劑混用。
參考文獻
[1] 黃仁軍,晏承興,李承端.三峽庫區(qū)玉米紋枯病發(fā)生規(guī)律及影響因素研究[J].農(nóng)業(yè)災害研究,2011(1):37-40.
[2] 張繼強.大豆紋枯病與菌核病的發(fā)病特征及防治技術要點[J].農(nóng)民致富之友,2018(7):139.
[3] 婁義浩,鮑菲.大豆常見病毒性病害的防治綜述[J].知識經(jīng)濟.2011(12):93.
責任編輯:黃艷飛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n Main Leaf Diseases of Soybean
ZHANG Yuan-fang (Dingyuan Coun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Dingyuan, Anhui 233200)
Abstract The identification methods of soybean leaf spot, soybean stripe disease and soybean sheath blight were introduced, the harmful symptoms of three kinds of soybean leaf diseases were expounded, and the prevention measures were discussed .
Key words Soybean; Leaf; Dise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