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慧琳
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規(guī)劃項目“《周易》美學研究”(15BZX118)研究成果之一。
張乾元,畢業(yè)于安徽師范大學美術系、瑞典卡拉斯考咖人民大學世界語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東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美國夏威夷大學哲學系訪問教授,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專家,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2011年被中國文聯(lián)、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遴選為“中國中青年美術家海外研修工程”十名派出美術家之一。
其美術作品多次參加原文化部、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主辦的國家級展覽活動,其中國畫作品《大楚興,陳勝王》獲原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辦的“世界華人書畫展”銅獎,在瑞典、芬蘭、奧地利、俄羅斯、土耳其、美國等舉辦個人畫展和學術講座50余次。作品被天安門城樓、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中國藝術研究院、美國喬治布什總統(tǒng)博物館、美國卡特中心等收藏。其學術論文發(fā)表在《文藝研究》《美術》《裝飾》《美術觀察》《藝術百家》《周易研究》等重要期刊50余篇,多篇論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藝術學報》等全文轉載,出版學術著作多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項目多項。
在一個“短平快”后現(xiàn)代文化占據(jù)主流的時代,還有多少對傳統(tǒng)理論的研究和堅持?當代藝術與消費主義的合流,甚至使藝術界出現(xiàn)了一味求新、求快、求利的傾向。越來越多平面化的、注重感官體驗的、大肆炒作的作品出現(xiàn)在市場上,其平淡和膚淺無法激起人們對道技的思考和善美的敬仰。創(chuàng)新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必須要有幾十年如一日的研究與堅守。
中國文人畫的歷史悠久,論證、使用率較高,但真正能像王維、荊浩、郭熙、蘇軾、黃公望、董其昌、惲壽平、王原祁、石濤等這樣的文、理、畫兼優(yōu)的文人畫家,還是極其少有的。有的學高畫卑,有的畫精學微,各有所偏,很難全精。當代學術研究、文學修養(yǎng)、藝術實踐更是很難做到全面和深入,潛心研究、踏實治學的藝術家更為難得。張乾元教授就是這么一位治學嚴謹?shù)奈幕瘜W者、文人畫家。他經常告訴我們,不管是繪畫還是做學問,都需要以大量的造型練習和廣博的古籍經典閱讀做基礎,精讀古典理論、探賾傳統(tǒng)技法,然后才能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觀點,顯露出自己的風格。這樣“甘愿坐冷板凳”的精神在這個飛速發(fā)展的后現(xiàn)代主義市場經濟中是極為稀缺的。做學問本就是一件長期而艱苦的事業(yè),想要做好則需有恒心、精誠、道義。
張乾元教授多年來致力于對道家、儒家、宋明理學的哲學、美學研究,對《周易》《論語》《大學》《中庸》《老子》《莊子》有全面而深入的探討。他十多年來一直教授中國古代畫論、古代書論、古代文論、書法歷史等研究生課程,能夠把儒道玄理與書畫實踐的技法的結合與運用講得很生動、很透徹。他大學時期就能背誦《老子》《論語》,至今在課堂上仍能為同學們做熟練背誦的示范,也是激發(fā)學生研讀古文經典興趣的重要資源。近年來他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哲學類課題“《周易》美學研究”,已經發(fā)表相關研究的C刊論文十余篇,已經完成近40萬字的《周易美學研究》一書,這是他繼《象外之意——周易意象美學與中國書畫美學》著作之后的又一重要的易學美學研究成果。
張乾元教授同時對西方美學、西方藝術有全面的研究。他教授中文系的西方美學史課程十多年,對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笛卡爾、博克、鮑姆嘉通、康德、黑格爾、席勒有專項的研究。張乾元教授對現(xiàn)代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當代藝術也有深入的探討。他的著作《“后現(xiàn)代”語境下的中國藝術海外傳播》更多地聚焦尼采、弗洛伊德、海德格爾、薩特、??隆⒌吕镞_、詹姆遜的哲學研究,以及當代藝術國際雙年展的研究,而這部著作重要的現(xiàn)當代藝術作品評論內容是他第一手的翻譯資料。他精通英文、世界語,在瑞典、美國、土耳其等國學習和工作近十年,能夠從事中英文互譯和全英文教學。2011年,他被中國文聯(lián)、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遴選為“中國美術家海外研究工程”十位派出學者之一,派遣至伊斯坦布爾文化藝術基金會駐會調研亞歐地區(qū)的國際雙年展。他在美國夏威夷大學哲學系做訪問教授一年,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擔任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多年,從事中國文化傳播和中國書法、中國繪畫全校公選課英文教學,在美國高校、中小學開展各類中國文化體驗、中國藝術講座近百場。
張乾元主張古今中西文化融通,提出“不融即障,不兼則偏”的學術觀點。他的融合觀點不僅表現(xiàn)在中西文化交流、古今文化傳承方面,更集中于他的中國畫創(chuàng)作和教學。筆者曾詢問他如何在他的國畫作品中體現(xiàn)出與西方美學、西方繪畫、當代藝術的融合。他解釋說,在他的繪畫中人體解剖學的運用是最明顯的,如果沒有深入的人體解剖研究和刻苦的寫生速寫訓練,不可能有嚴謹而生動的造型特點。學習米開朗基羅、席里柯、費欽、伯里曼等大師,并不意味著背離中國畫,相反這是提升中國畫創(chuàng)作水平的關鍵。同時,當代藝術更多的啟迪是在思想和創(chuàng)作觀念上的運用,而不是對拼貼、裝置和表演的形式模仿。張乾元的國畫藝術從形式和體制上看是非常傳統(tǒng)的中國畫,但卻含有西方美學的崇高精神和理性思維,同時關注現(xiàn)實、關注生活、與時偕行的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理念,也都從多個方面體現(xiàn)出他中西合璧、中體西用、古今通用的觀點,這些與傳統(tǒng)文人畫家相比,又多出了西學和西語。是實在,不是浮夸;是汗水,不是榮顯。
融通、貫通、統(tǒng)一、一統(tǒng)是藝術家的整體思維的體現(xiàn),就像太極生兩儀、天地生萬物、萬物統(tǒng)歸本原一樣。這使筆者想起宋元時期儒學家、易學家、書畫家郝經的一句話:“萬象生筆端,一畫立太極?!睍嫾冶厝灰ü沤駥W理,鍛煉天下之事,順應時代之變,淡然無欲,潛心治學,以理正心,以文養(yǎng)氣,以畫顯道。這樣萬象、萬理生于筆端,筆墨陰陽剛柔皆具太極生生之理。這些對當代藝術學界理論與實踐的偏頗和研究的浮躁性有深刻的啟迪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