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艷 黎希澈 劉天宇 楊毅 方樂 宋傳洲 黃傳安
用傳統(tǒng)的“中國故事”解構當下的世象人心
廣東湛江/洪艷
讀完王好獵的《午夜的泉水與大象》,確實驚嘆于他講述故事的才能。也一并留意了他的其它作品,發(fā)現(xiàn)他還是一位善于不斷試驗的作家?!蹲髌贰穼⑺摹段缫沟娜c大象》歸立于“中國故事”,我禁不住會想他筆下的這則《午夜的泉水與大象》跟“中國故事”之間有著怎樣的互證關系?一眼泉、一頭大象,聚合了一家澡堂、各色人物,在看似平淡的筆調遮掩下的“壯闊”該如何細數(shù)才好?偶然間在《北京文學》第2期里發(fā)現(xiàn)王好獵有《捻開一座大城,處處都是故事之泉》,才知道要開掘他的“壯闊”有一個很微妙的點,那就是“明清筆記”。再結合19位評刊團朋友的發(fā)言,選取這個切入點似乎也有那么一些契合之處,且以中國故事的堅守與創(chuàng)變?yōu)榉较蛘務勎业囊恍┫敕ā?/p>
一、復魅與賦魅的思考實踐
茫茫宇宙,日出東方。東方的中國大地衍生出的故事堪比天上星宿之繁,也可比腳下土地之渾厚。囿于歷史進程中現(xiàn)代性的時代癥候,我們也對世俗文化進行過“祛魅”,但所幸在工具理性和文化工業(yè)所造成的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文化斷裂中,中國有著厚重的傳統(tǒng)文化作為強大的黏合劑,喚來了“復魅”的合理性與必然性。王好獵的《午夜的泉水與大象》也可看作是對于當代小說做“賦魅”的試驗與貢獻。
劉天宇在“祛魅”與“復魅”的形而上學的哲學層面考察了小說引子導出的對于“后現(xiàn)代社會作為孤獨原子”的思考。他以文本人物的孤獨底色為“復魅”尋獲了作者創(chuàng)作的出發(fā)點,以及人物在排解孤獨尋找人生意義的心路歷程中肯定了“復魅”的合理性,和小說的哲思骨骼。
熊煥穎將《午夜的泉水與大象》看作是一個在現(xiàn)代性進程中拯救心靈的寓言,在這種類寓言文體中看到啟蒙的光輝,即以對被理性和物欲蒙蔽的雙眼如何才能看到傳統(tǒng)手藝中“道”比之于“器”的宏大。
阿探在分析小說從對隱匿于市井日常中的傳奇元素中,看到了古與今、中與西合力構建出的北京城跌宕的歷史是如何穿透現(xiàn)代文明的虛浮,以切近當代生活要素的人物覺醒給予敘事以溫情、仁心與希望。
二、天時觀念與敘事機制的互釋演繹
中國的敘事文學在唐以前并不很發(fā)達,而后發(fā)展起來的敘事性作品都為史傳著作所孕育。史傳傳統(tǒng)影響中的中國古代小說是史之支流,補史之遺,或是對正史進行演繹,這恰為其中的筆記體小說在史傳傳統(tǒng)中營生出了虛構的合理空間。通過細讀文本后的深思,也不難發(fā)現(xiàn),《午夜的泉水與大象》并不是信息敘事的拼合,它的內蘊豐富非常。單就筆記體小說而言,它的內在形式是多樣性,我們今天的討論大體在“志怪”和“志人”兩個維度。但其中有一個核心,那便是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一個顯性的觀念——“天時”,它以敘述功能的獨特性影響著中國故事的文本建構。無論是故事演繹還是史實推演,天時觀念成為我們對于興亡律循環(huán)因果的邏輯起點,甚至會像小說中“六月六”的多次出現(xiàn)而成為某種時間意象,帶上深厚的象征意蘊。
冉令香從小說的謀篇布局中,將敘述時間軸上出現(xiàn)的刮痧板、吉大先生、象牙等以“六月六”這個時間點所埋藏的特殊、詭秘性為收攏線索的繩結,同時以作家語言之“器”而對不拘泥于“器”的文本內在豐富性進行了肯定。程向陽在小說的語言張力之網(wǎng)中,捕撈到了“天時”中的午夜象泉里父與子的不同生命旅程、共同生命堅守所現(xiàn)出的那沉甸甸的寫作質感。張勇飛將時空的共時性和歷時性的變遷,考察小說的結構安排的內在學問與技巧。
崔克敏在關注共有的“天時”視野下,人物不同命運與歸宿引出個體存在價值的思考。楊毅把小說對于北京地域民風民俗的景觀,將空間的文本虛構感消解在時間的流轉中,以發(fā)現(xiàn)家族傳統(tǒng)對于社會個體如何能促使現(xiàn)代城市在時間中重構其精神價值的奧秘。
趙淑偉從超現(xiàn)實的視角來鋪平小說的時間線,將粉墨登場的各色人物在歷史鏡像和現(xiàn)實倒影中見出社會眾生相。方樂用一種比較視野,將意象營構出的小說底色在京味腔調的盤磨中,洞見了被西方文化與價值侵蝕后的自我救贖意識,說明了小說在回環(huán)結構中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價值進行認可的現(xiàn)實意義是何其重要。
曹文軍用“澡堂”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縮影,將人淪變?yōu)椤捌鳌钡膯我滑F(xiàn)實中,思考傳統(tǒng)文化的流變與中國哲學所堅守的深厚對于人倫、性命的溫潤呵護。
三、取材民間與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共生邏輯
伴隨西方文化中心論的消解,中國當代文學也凸顯出對于民族文化特異性的挖掘與研究的迫切性。我很相信民族民間藝術作為文化中最為鮮活的部分,也終將是一個族群或民族的整體文化的索引,所以我們的“中國故事”必定在地域性、內隱性、功能性和傳統(tǒng)性中彰顯了“中國”的審美趣味和人文情懷?!段缫沟娜c大象》在民間傳說與民俗文化中還原了生活的本真,但王好獵并非以亦步亦趨的論證去補白被歷史塵埃掩埋的真實,而是在拂塵靜思之后,以一種現(xiàn)實生活衍生出來的現(xiàn)代主義,并連同那些散落在歷史角落的碎片做了文本空間上的整合,重新去發(fā)現(xiàn)那些被遮蔽、被忽略甚至被遺棄的人情與人性。
孔德旗在自我經(jīng)驗的基礎上對于民族民間故事何去何從,以及其中深埋的魅力與意義本身就深含著的自信力,有待我們運用不同的認知方式去啟蒙當下小說對于傳統(tǒng)的傳承與開拓。黎希澈以《聊齋志異》的志怪來比對《午夜的泉水與大象》情節(jié)中彌漫的傳奇色彩,探尋東西方人在公共空間的某種相和又相離的狀態(tài),而顯出我們的傳統(tǒng)在現(xiàn)代性中的價值與意義為何的思考。宋傳洲以“君子不器”為結,指出其為作者深埋的情感寄予,在新一代“萬泉堂”掌門人的管理變革中看到了“君子”對于“器”的運用。
黃楠認為小說以明暗兩條敘述線索來結構出其魔幻主義色彩,借以禪宗的參禪境界來說明萬家澡堂幾代人的各自堅守。葉瑞芬以魔幻的北京城孵生的故事,揭開小說亦幻亦真的歷史鏡頭下中國文化中善惡終有報的價值觀念。謝厚也關注到了小說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中國特色,從人物關系中看見文化認同、文明歸屬的問題之重要性,從小說構建的奇幻情節(jié)安排,看到中國傳統(tǒng)小說與魔幻現(xiàn)實主義所共有的奇幻魅力。
四、意象構建與意義鋪設的存在之思
《午夜的泉水與大象》聚焦“午夜”中“泉”與“象”的兩個有時間線性綿延的意象,從而見出王好獵賦予其存在意義的思考。它在北京城那富有京味言語與地域特色的空間背景中,以中西的文化對話與沖撞引出故事。王好獵是借由諸多可供參悟的意象來勾連人物和情節(jié),構筑了小說的內在結構和多重意義的衍生。當然,存在及其意義的問題是由自我這個存在者提出來的,所以,小說主線中的核心人物萬小泉這個自我就是“此在”。而小說中的“吉大人”確實是有種“大象無形”的彼岸之思,使得此在的人不自覺地步入對終極歸宿路徑的選擇與思考。這個“大象”也給予了對困頓中的人的精神皈依賦予符號性的價值和意義。
楊晨從小說標題性的兩個意象中開掘出了人若重生如何獲得意義的思考。黃傳安將小說打碎時空的文本意義探尋,降落在一個家族、一個人的時代變動中進行深入思考,也看到了中國故事在重拾文化自信中,對于自然予人的開悟是務必要保留的傳統(tǒng)。
討論中,很多朋友提到《午夜的泉水與大象》尾聲里萬小泉“栽石榴,養(yǎng)蟈蟈,支上老唱機,熬上秋梨膏”的生活狀態(tài)有些陡轉的意味,但是作為中國故事的結尾它是合理的。這一策略恰恰為尾聲之前,王好獵那質樸、簡單、通達的語言所富含的蘊藉性,始終有一種靜默的流動之感,但又給他的敘述帶來了很強的節(jié)奏激蕩感。而這一個結尾設計得也很符合莎倫·斯達科說的:“小說結尾時柔和的震撼,應該像是兩扇對稱的翅膀在朦朧中展開時那最后的一顫?!?/p>
如果,我們以古人所持“筆記體小說”的基本文體觀念,可以考察到不同歷史時期筆記體小說各異的特質。但“據(jù)見聞實錄”的不可磨損性的寫作原則之下,“廣見聞”“助談柄”“游心寓目”為主的夢幻式匠心所運,而又兼有“寓勸誡”“補史之闕”的道德訓誡性功用價值卻未曾變更。一如《午夜的泉水與大象》留下的可供討論空間也是寬闊未知的。或許,王好獵的這種“中國故事”的試驗為當代小說、“故事中國”提供了一種新的文體的成功嘗試。
北京澡堂與巴黎拱廊
法國/黎希澈
對于讀過《聊齋志異》的中國讀者來說,王好獵這篇《午夜的泉水與大象》的世界觀大概不難理解,畢竟我們從小就多少“相信”志怪的存在。從人類文明的最初我們借助神話解讀世界到明清時期民間志怪小說盛行,甚至人類積極探索外星生命的熱情都在說明同一個問題,我們相信自己不是唯一孤獨存在的智慧生命。
不同于《聊齋志異》中常以不經(jīng)意誤入現(xiàn)實世界的異世界人物為主角,《午夜的泉水與大象》中的認識主體是一個現(xiàn)實世界地地道道的無神論主義者,一個有夢想的北京土著。故事始于一段現(xiàn)實主義的文化不自信對談,熱愛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中國通和蔑視“下九流”家族傳統(tǒng)的海歸游民,對“萬泉堂”有著不一樣的解讀。萬唯一自視清高目標明確,憑借人脈關系、對中國文化獨具只眼的解讀和北京人天賦異稟的聊天技能得以在美國這片傳統(tǒng)文化最為匱乏的土壤如魚得水。萬唯一的成功“逃離”與美國社會對他的“接納”在本質上都是對本國文化的不自信和對外來文化的向往,然而萬唯一于美國終歸是來自異世界的外來者,脫離中國傳統(tǒng)文化源頭的萬唯一就像沒有泉眼的萬泉堂,缺少了一點帶有神秘色彩的持久吸引力。
從鶴年堂到劊子手畢家,從義和團奶奶到南海艦長,從南城之花到象牙刮痧板,漫長而充滿傳奇色彩的鋪陳仿佛阿里阿德涅的毛線終于將讀者引到迷宮中心,繁復的人物關系和百余年來紛亂的歷史故事為讀者呈現(xiàn)了北京乃至中國于混沌中重新塑造自己的痛苦蛻變過程。讀者順著這團綿延百年的毛線找到的不僅是萬泉堂這一個小家的緣起,還有為我們賦予身份標簽的中國的舊與新的交替,午夜子時,這一充滿象征意味的時刻,同樣標識著更迭與驚變。
萬唯一的生命被鎮(zhèn)南將軍(吉大先生)在六月六的午夜時分兩次搶救過來,一同撿了一條命的蕭爵爺卻在重獲新生后香車美女得意忘形丟了性命,在生命面前沒有特權卻有因果。我們對獸中之神——大象的崇拜早已成為集體無意識的外化,而鎮(zhèn)南將軍贈送錢財和贈送象牙等幾次報恩是對普通人小小善舉的回饋與稱頌。萬德光一家和蕭爵爺、劉小辮的命運正呼應了《周易》中“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惡之家必有余殃”的善惡因果律。
北京的澡堂文化能夠在現(xiàn)代社會保留下來并非因為它的實用性和功能性,而是出于社交的需求。不同于西方文化強調個體與隱私,中國人則更喜歡在熱鬧的氛圍中分享喜悅,包括赤身裸體一起洗澡這樣挑戰(zhàn)個人安全距離的行為。人們卸掉一切偽裝,平等地坦誠相待,在浴池這樣的公共空間,人們卻可以將對陌生人的戒備都消融在溫熱的蒸汽中。
安格爾以罕見的圓形呈現(xiàn)的《土耳其浴室》給觀者一種從鎖孔中偷窺的私密感,東方的誘惑構成了西方藝術的一個經(jīng)典母題,東西方文明立于認識的主客體的兩端,時常交換位置相互窺視,互不理解卻又相互吸引,差異或許是促成相互吸引的由頭。本雅明曾在其未完成的著作《巴黎拱廊》中探究現(xiàn)代社會中人與人的關系:人們存在于同一公共空間,卻彼此并無交流,沒有交談甚至沒有交換一個眼神。正是這種遵循公共規(guī)則的默契使我們獲得了在城市空間的匿名性?,F(xiàn)代西方人“只求一致,不求深刻”的文化與北京的澡堂文化形成鮮明對比。澡堂文化的頹勢不僅是年輕一代對傳統(tǒng)文化的摒棄,也是現(xiàn)代性的趨勢,讀者不得不思考現(xiàn)代性與城市化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沖擊和對我們心理空間的考驗。由此在疫情的沖擊下,我們對社交距離和公共空間是否有了新的認識。
從萬小泉到萬唯一只需要幾分鐘,從萬唯一到萬小泉卻隔了16年。萬小泉對萬泉堂的態(tài)度是中國年輕一代對傳統(tǒng)文化態(tài)度的一個剪影,年輕一代面臨太多西方文化的沖擊,混合著成長的焦慮和身份危機,對傳統(tǒng)文化難以產(chǎn)生深刻認同,于是我們總以為生活在別處,總以為自己是茍且生活中格格不入的一個,我們都曾是萬唯一,但我們終究要重新接納自己,擁抱生活。
從結構來看《午夜的泉水與大象》尾聲的意義大概等同于《聊齋志異》的異史氏曰,尾聲一與二的對立不免讓人聯(lián)想到布爾加科夫在《大師與瑪格麗特》中關于善惡二元論的思考:如果不存在惡,你的善有什么用?如果地上的影子都消失了,大地會是什么樣子?影由物和人而生,凡樹木和諸生物皆有影子。難道你妄想剝光地球,掃除一切樹木和生物去欣賞一個光禿禿的世界嗎?人類大概只能在對立中確認自己吧。
復魅的京味傳奇
上海/劉天宇
馬克斯·韋伯在《經(jīng)濟與社會》中將西方宗教的理性化過程尤指救贖手段的去巫術化稱為“祛魅”,這一概念后來被拓寬為對現(xiàn)代社會祛除神秘主義并走向世俗化的描述?!办铟取北臼秦灤┯诂F(xiàn)代社會始終的,然而當人類邁入后現(xiàn)代的門檻,亦即成為《午夜的泉水與大象》引子中坦言的“后現(xiàn)代社會的孤獨原子”,一種為世界重新蒙上神秘面紗的觀念暗暗涌起——這種思潮往往被表述為“復魅”,而王好獵的小說《午夜的泉水與大象》無疑正是一篇“復魅”之作。
用“復魅”來評價這篇作品并非是強行征用理論,如果我們摘去情節(jié)的構思來透視主人公萬唯一的心路變化,不難發(fā)現(xiàn)開篇中的萬唯一原本是對傳統(tǒng)與神秘所構建起的價值不屑一顧,而在結尾他選擇擁抱深沉的歷史和幻象繼而接受了作為“魅”之場所的萬泉堂,正是對復魅過程的微觀再現(xiàn)。更進一步,萬唯一的兩次更名也頗值得玩味,他陷在被“祛魅”之后的茫然無知中,出于對自我獨特意義的追尋而改名為“唯一”然后留學海外、進入新媒體行業(yè),坐擁網(wǎng)絡流量,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聚集了當代中國社會最具現(xiàn)代性的標簽。但是這些并不能滿足萬唯一對“唯一”的向往,反而是經(jīng)歷了吉大先生帶來的生命奇觀之后將名字改回“萬小泉”,完成復魅,脫離庸眾之海并且找到了獨立生命體的自覺。作者王好獵顯然是長于思辨的,他將文本的意義寄于“尾聲二”里萬唯一的明悟,一般而言,小說創(chuàng)作常常會將文本的意義隱于書后進而為讀者留下闡釋的空間,王好獵卻反其道而行之,以近乎純粹的理性對沖文本營造出的神秘,達成行文審慎的平衡感。
雖然我們可以沿著“復魅”的路徑摸索出這篇小說的哲思骨骼,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作品本身只是思想的堆砌,王好獵的文本實踐遠不同于西方理論界探討的后現(xiàn)代“復魅”路徑,如宗教重建或是鮑德里亞的符號消費,《午夜的泉水與大象》展現(xiàn)出的是一種非常中國化的、京味的傳奇復歸方式。作者延續(xù)了《天食,地食》中便展現(xiàn)出的將日常生活與文化哲理相聯(lián)系的書寫,小說全文充溢著菜市口、鶴年堂、鼓樓等京城氣息濃厚的元素,這些京味名物的背后同時還蘊藏著傳統(tǒng)與傳奇的意味。除此之外,作者虛構的傳奇在小說文本中尤為關鍵,如鎮(zhèn)南將軍由象化人這一核心傳說,之后的吉大先生夜訪、象牙刮痧板、萬小泉死而復生都衍生于此,鎮(zhèn)南將軍作為一個神秘之“魅”的符號嵌進了萬家的生活邏輯,傳奇就如這般在歷史中形成并最終成為傳統(tǒng)的一部分,浸入了小說的文化肌理。尾聲中,萬小泉“栽石榴,養(yǎng)蟈蟈,支上老唱機,熬上秋梨膏”,他的時間與生命向著京味傳統(tǒng)緩慢流淌,“復魅”由此而結。
時間的詭計,或城市辯證法
北京/楊毅
王好獵的《午夜的泉水與大象》其實是一篇很難歸類的小說。它雖然寫的是北京城,但又不是狹義上的城市題材小說,似乎更像是城市風物與風俗的摹寫。小說以萬家?guī)状私?jīng)營的萬泉堂為中心,寫了它的由來和變遷,由此牽引出萬家和北京“老泡”們的歷史和現(xiàn)實境遇。在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敘述中,小說有條不紊地交代了萬泉堂自萬德光接手以來,所遭遇的種種過往,在呈現(xiàn)百年家族史的同時,也成為北京城市史和地域民風民俗的微縮景觀。
有趣的是,小說并非以純然寫實的筆法敘說家族歷史,而是賦以傳奇經(jīng)歷來烘托這個百年老字號的不同尋常。從光緒年間萬德光接手萬泉堂,到萬福澤意外獲得象牙刮痧板,再到萬小泉的大難不死,萬家?guī)状说拿\充滿了傳奇色彩。但細究起來,這種傳奇經(jīng)歷又與當年萬德光侍奉鎮(zhèn)南將軍有著冥冥中的聯(lián)系,甚至就連吉大先生的屢次相救也與之不無關系。不過,這并不是說小說講了一個善惡終有報的故事,恰恰相反,小說中的這些傳奇故事很難得到一個貌似合理的解釋,而是說這種帶有傳奇性的寫法本身蘊含了作家深刻的寓意。事實上,小說的核心沖突是圍繞萬泉堂的爭奪展開的。畢九等人之所以覬覦萬泉堂和那塊象牙刮痧板,正是因為這些看起來神秘莫測的掌故帶來的神奇功效。但是,作家看似傳奇寫法的背后,卻有著相當“現(xiàn)實”的考慮:靈異之物并未在他人身上應驗,似乎只有萬家人方可享受來自祖上的福蔭。
事實上,圍繞萬泉堂的爭奪從來就不是空間意義上的,而是時間意義上的。正如萬泉堂不是屬于空間,而是屬于時間的。萬家?guī)状怂刈o的,與其說是萬泉堂這個家族營生,不如說是它歷經(jīng)百年而流轉至今的那種筋骨氣韻,那種歷經(jīng)滄海但善心巋然不動的精神。如果說空間概念乃是基于社會內部差異的區(qū)隔化表征,那么作為時間的萬泉堂則有可能指向家族乃至城市的精神史的生產(chǎn)。這種精神史不僅包括觀念的流動,也包括觀念的梗阻。因此,作家對家族歷史的打撈與敘寫就成了他試圖運用時間的詭計。當“六月六”的日子成了萬家?guī)状吮幼o的福祉,這就將時間置于空間之上,象征性地抵抗了空間對時間的埋葬。萬泉堂攜帶的經(jīng)驗沒有被空間化的城市分割得支離破碎,而是葆有整全而不曾區(qū)隔的不可剝離性。萬福澤和他經(jīng)營的萬泉堂帶有一種來自民間傳統(tǒng)的本真性,既與外在城市有著不同的打開方式,又能凝聚起足夠的文化共同體的想象。
這也就解釋了小說的結尾,起初對家族傳統(tǒng)不以為然的萬小泉何以徹底改變了想法,“從一顆社會原子一下子變成了真正的生命體”。作為社會原子的個體是現(xiàn)代城市的產(chǎn)物,而真正的生命體則包含了自我的無限可能。萬小泉的陡然反轉再次印證了這絕非城市題材小說,毋寧說是一篇“反城市”的小說。通過對家族傳統(tǒng)的追認,小說在時間的意義上重構了城市精神和主體經(jīng)驗。這不再是現(xiàn)代作家筆下罪惡的城市和精于計算的個體,也不是小說開篇提到的碎片化的后現(xiàn)代主體,而是新的自我與社群想象。
小說的底色與象征意義
上海/方樂
好的小說總被作者賦予一份獨一無二的韻味,如同在文字架構的虛幻故事中鋪上一層帶有個人烙印的底色。例如沈從文的《邊城》,字里行間流淌著湘西山水的靈動和浪漫、生動與多情。或如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北疆的冰雪和粗獷,糅合著鄂溫克族的歷史與風情,譜就了一段滄?;趾甑膫髌?。可以說小說的底色與地理和人文環(huán)境息息相關。
在研讀《午夜的泉水與大象》時,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便是小說的底色。作者通過語言的表達方式,具體說是兒化音的處理,比如肚仁兒、北京人兒、跌面兒等,首先抖落出一派地道的京味兒。再加之帶有明顯地域特色詞句的運用,比如:仿雍正豌豆黃的盤子、東單夜市路邊小攤兒、雍和宮的頭一炷香等,穿綴出一個老北京的故事的外殼,并將讀者一把拉入作者所構建的精神世界中。與此同時,作者也將許多北京的文化與民俗融成血水,澆灌在故事的框架里,筑成具有獨特地域色彩和個人風格的藝術品。
另一點讓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大象與泉水的意象的運用,如同《白鹿原》中一晃而過的白鹿精靈,承載著整部小說的精魂。年紀輕輕的萬唯一在世界很多地方漂泊游蕩,經(jīng)受著西方文化與價值的侵蝕,想要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但一直未能如愿。然而,當他回到祖祖輩輩生活的北京之后,經(jīng)歷了泉水的洗滌和大象的拔除沉疴,他感受到如有神賜的幸福,也體會到富有底蘊的人生所帶來的平和與愉悅。無論大象還是泉水,都代表了深厚的中國文化與傳統(tǒng),代表著自然神力與完美人性的結合,它們能夠滌蕩人們心底的污濁與輕浮,讓經(jīng)受洗禮的教徒找到人生的意義。結尾處,萬唯一學著老派做法,栽石榴,養(yǎng)蟈蟈,支上老唱機,熬上秋梨膏,沉淀下來,仔細品味文化與生活,這是他找到自我和人生意義的表現(xiàn)。同時,他將名字改回了萬小泉,與前文他厭棄“澡堂子氣味”而改名為萬唯一形成鮮明的對比和呼應,這代表了他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價值徹底的認可。總的來說,一個國家的文化與價值是人生航行的羅盤,指引著每一代人的人生方向。接納與認可傳統(tǒng)文化與價值,使人獲得心靈的洗滌,找到人生的意義,不再是一個個心靈無所棲居的孤獨的原子。
論小說的“君子不器”觀:
給澡堂畫了個魂兒
山東煙臺/宋傳洲
一篇優(yōu)秀的小說終究離不開一個吸引讀者持續(xù)閱讀到最后的故事。王好獵的《午夜的泉水與大象》就是這樣一個令讀者一口氣讀完的有趣故事,整篇從引子開始到尾聲共14節(jié),有始有終,以京腔幽默的筆觸運用插片式的以關鍵詞為中心的多重敘事結構向我們娓娓道來。小說以“大象與澡堂子”的傳說,將跨越一百多年的故事片段拼合,產(chǎn)生了令人迷眩的時空感和魔幻感,且處處有著強烈的沖突,是歷史與現(xiàn)代、傳說與現(xiàn)實、父輩與子孫、等待與出擊之間的對壘,更是愚昧與睿智、死亡與新生、普通與神奇、平庸與獨特之間的交鋒。
作者通過小說不但給名為“萬泉堂”的澡堂子畫了個像,更為其畫出了魂兒,堪稱妙筆超絕,這既是故事敘事的力量,更是隱含在故事中哲思的力量,而作者所要表達的“君子不器”就是其中之一。雖然“君子不器”這個詞只在引子里出現(xiàn),后文不再提及,但筆者從故事中所領悟最多的地方就在于此。
小說的開篇通過萬唯一和中國通麥克唐之間的對話引出“老店式經(jīng)營”這一是否繼承和管理“家族產(chǎn)業(yè)”的話題打開了小說的“魔幻之門”,更是通過萬唯一的嘴講出了“君子不器”這個出自《論語·為政》的名句?!熬硬黄鳌钡囊话憬忉屖牵骸熬釉撔膽烟煜拢粦衿骶吣菢?,作用僅僅限于某一方面。”最開始由萬唯一說出這個名詞很容易讓人想到他的關注點就是“不要只局限于一個方面”。這是他用來支撐他所說的“一個人不能被一塊金槍魚壽司、一碗米飯或者一片天婦羅給定義了”的言論,顯然,這是萬唯一對“君子不器”最初理解的完整表達,并對此信誓旦旦“用在古人身上正確,對現(xiàn)代人來說,更正確”。而萬唯一的“斷章取義式”理解遭到了麥克唐的嘲諷,作者也恰恰通過麥克唐的嘴說出了“君子不器”該“比較正確”的釋義背景,特別將“光宗耀祖——加強家族聯(lián)系,繼承和發(fā)揚家族傳統(tǒng)”的儒家“君子”的大前提思想告訴了讀者。
倘若我們仔細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萬唯一和麥克唐兩個人對“君子不器”的關注點是不一樣的,前者關心的是“器”,而后者更強調“君子”。麥克唐的理解和說法無疑是正統(tǒng)的,整句話的中心應該在“君子”上,“不器”該是“君子”所處的狀態(tài)和所追求的境界,可那終究是封建社會儒家思想中的“君子”,而萬唯一的理解,也是作者想要表達的具有現(xiàn)代人特色的“君子”該是指“具有獨立自我且個性獨特有創(chuàng)造精神的人”。正如引子的最后,萬唯一說:“我就愿意做一個后現(xiàn)代意義上的個體,價值和意義都是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不是遺傳的,不是繼承的?!敝钡叫≌f最后,死而復生的萬唯一從微渺平庸的“社會原子”變成了一個擁有“自覺使命”和“獨一無二的價值”的生命體。這已是全書的結尾,筆者才終于領悟到作者對“不器”的真正理解,該是“不能像器皿工具那樣缺乏自我意識,缺乏獨特性和創(chuàng)造性”。
回到引子最后,麥克唐說中萬唯一的心思,你不愿意繼承萬泉堂,“那是因為你覺得澡堂子不夠體面”。再仔細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萬唯一追求個性解放與繼不繼承萬泉堂關系不大,反過來可以問,難道繼承了萬泉堂的萬唯一就“不能獨一無二”“泯然于眾生”了嗎?這也正是麥克唐作為小說人物最關鍵的地方,他無意間提醒了萬唯一,要去繼承一個“不再普通”的“decent”澡堂子。萬唯一的睿智就在這里,也足夠冒險,“他可不愿意像爸爸、爺爺那樣把一生敬獻給時間,等待某種降臨”,當他發(fā)現(xiàn)他家澡堂與一個傳說有關,他要“通過自己的運作,置之死地而后生”。這與最后死而復生的萬唯一不但欣然主動地繼承萬泉堂而且改回原名萬小泉相呼應了。因為“萬泉堂”不是普通的澡堂子了,它以前有傳說,現(xiàn)在在萬唯一策劃運作后又產(chǎn)生了新的傳說,就像蓬萊閣有“過海的八仙”,西湖有“白素貞與許仙”,尼斯湖有“水怪”……“萬泉堂”有了“象神和神泉”。因此,這“君子不器”的“器”毋寧說是對“君子”——人,不如說是對萬泉堂——“器”,發(fā)揮人的主動創(chuàng)造性地去改造這個“器”,給它按上“傳說”,就賦予了它“靈魂”,也正是作者給“澡堂子”畫出了魂兒。作者的“君子不器”觀便呼之而出:做人就要追求獨立,不僅不能像器具那樣作用單一,更要發(fā)揮人的主動性積極去創(chuàng)造事物的意義和價值。
此外,縱觀全文,值得玩味的是,與其說重獲新生的萬唯一是故事的終點,不如說,應該是故事的起點,正如文中寫道“每天都有些變化,卻不是朝著新潮的方向,而是往舊日的時光里走”,時光逆轉,整個故事莫不是這個睿智風趣風光無限的留洋海龜“萬唯一”從那頭越南大象駐足的時刻開始一手策劃的“萬泉堂”嘛!如此,他真正做到了“君子不器”——這個會炒作的澡堂子產(chǎn)業(yè)的繼承者!
逃離式歸家
河南信陽/黃傳安
萬福澤為救小歘找到畢九,用自己家的象牙刮痧板換畢家的刀用,故事由此拉開序幕,幾個家族牽扯其中?!段缫沟娜c大象》有著多個故事和多重時空,作者將這些時空切得細碎,進行一種新的組合,每個故事間又存在著緊密聯(lián)系(萬德光),使之結合為一整體。
小說中萬唯一相信的是價值和意義都是由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不是遺傳、繼承。正基于此,他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擺脫家族的影響,甚至企圖切斷和家族的聯(lián)系。文章的最后,他卻改變了自己的觀念。我在思考,倘若將中國比作這個大家族,我們又會做出怎樣的決定?我們是在逃離,還是在自覺繼承?很顯然,我們與萬唯一是一樣的,面對傳統(tǒng)與古典,我們毫不在乎,甚至是嗤之以鼻。我們對于西方或新潮文化,卻趨之若鶩。
小說的主題我想可以理解為繼承傳統(tǒng)與民族性,涌出的泉水象征著傳統(tǒng)的本真力量,萬小泉的生命力象征著民族的延續(xù)性。我們的民族之所以能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為世代傳承下來的精神不滅,我們需要這份精神,同時,這份精神也需要我們作為她的繼承者。因為種種原因,我們可以遠離家族,但我們做不到漂泊無根可依。
從文中可以看出,萬唯一對待家族是不斷認知的過程,最開始萬唯一對家族是充滿了不屑與排斥,雖然有過思考,懷疑過到底要不要對他一百多年的家族努力抱有足夠的敬意,但顯然,他并沒有做到。當重新了解自己的家族過往,他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改變。最后他主動接手萬泉堂,又將自己的名字改回了萬小泉,這才完全接納了家族。我們似乎正處于重新認識傳統(tǒng)文化的階段,等到重拾文化自信,我們會如萬小泉般做“家族”忠實的繼承者。
語言和描寫的老北京味,是小說的一大特色。此外,讓我驚艷的是作者將自己的想象放置在對日常生活的營造中,利用傳說、幻想的力量創(chuàng)造出一個新穎、奇妙的世界。作家莫言曾在復旦大學創(chuàng)意寫作班上做過一次演講,題目為《想象的炮彈飛向何方》,在這篇演講中有一句:動物和人之間實際上是可以交流的。這一點我覺得在吉大先生(鎮(zhèn)南將軍)身上得到了非常完美的顯現(xiàn)。小說中有一段描寫:有好幾次,大象竟然看著他流出眼淚來。從這刻起,大象便不能簡單地以對動物的眼光來看待。萬家、歘家和林家,皆因萬德光的一念之善而綁在一起。若將大象視為萬家精神的命脈,那萬德光便是傳承的先鋒者。
責編:梁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