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父母都有這樣的體會:生娃前很佛系,生娃后很焦慮。
面對教育焦慮,有的家庭蓄勢揚帆,“狼爸”“虎媽”“雞娃”成風;有的家庭轉移注意力,降低期待,放棄攀比,佛系面對。
身為爸爸媽媽的你們,是否正在經(jīng)歷著教育焦慮?面對教育焦慮,是選擇“佛系養(yǎng)娃”還是加入“雞娃大軍”?又是通過什么方式來緩解這種焦慮?
話題一經(jīng)拋出,吸引了許多讀者朋友們通過《心理與健康》雜志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xinliyujiankang)進行留言,分享了他們的觀點。
正陷于教育焦慮。孩子高一,上的也算重點高中,入學后致力于參加各種社團與活動,成績一路下滑至墊底,擔心在高考競爭中落敗。不敢佛系養(yǎng)娃,怕娃以后怨我,正在制訂計劃雞娃,勒令退出社團,控制手機與社交活動。希望高考能考個好成績。
和孩子一起學習是解決教育焦慮秘訣。在教育孩子上,流傳這樣一句話:“不談作業(yè),母慈子孝,連摟帶抱。一談作業(yè),雞飛狗跳,嗷嗷直叫”。我把這句話讓正在讀大四的女兒看,她驕傲地說:“我小時候做作業(yè)就沒有讓你們操心過,你們可省心了。”
我的教育理念是:“父母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在孩子沒有出生前,我們就開始學習養(yǎng)育孩子的書籍。孩子出生后,我們和她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一起進步。從孩子上小學開始一直到高中,我把她所有的課本和輔導資料全部買了回來,孩子在學校學習,我們就在家里學習。孩子放學后,我們在書房一起學習。開始孩子不會的知識我們教,后來一起探討學習上的問題,最后孩子教我們知識。當一些父母為陪娃寫作業(yè)急火攻心時,我們家卻可以其樂融融。孩子順利考上了心儀的重點大學,更重要是各方面發(fā)展也很優(yōu)秀。
目前娃還在幼兒園,我對教育問題比較佛系,不知道娃上學了會不會變成“虎媽”??紤]到我的火爆脾氣,為了以后能和平相處,打算送托管班了。免得自己“中風”。
我和娃爸爸小時候都不是學霸型的,所以也沒有期望過娃會在成績上有多么突出,但是必要的技能都是認真對待的。不跟風,不橫向跟別人家孩子比吧。
娃22個月,看到這個標題不自主就點進來。其實我不知道自己屬于佛系養(yǎng)娃還是雞娃大軍,從娃出生后,我就購買了各類早教課程、繪本等。隨便一問,所有的娃都那么優(yōu)秀,自家娃也沒覺得多突出,當然,各方面也還算是穩(wěn)步發(fā)育。但是回顧一下,教育成本蠻高的,教育焦慮還是有的,只不過自認為沒錯過什么重要階段,所以沒有那么焦慮。緩解焦慮最好的方法:一是放平心態(tài),接受孩子的平庸。二是行動起來,改變孩子的平庸。我想,未來,我還需要繼續(xù)修煉。
焦慮的家長應該自己先讀懂人生,讀懂自己的娃,而不是盲目從眾,不要被那些教育培訓機構忽悠,賠了錢,焦慮了自己,更苦了娃。
作為媽媽,從前的我有滿滿的急躁和對孩子的掌控欲,期待讓孩子表現(xiàn)優(yōu)秀。然而現(xiàn)實卻是啪啪打臉。備受煎熬之后反思自身,加強自我學習,重新認識和孩子的關系,重新定位對孩子的期許。現(xiàn)在的我希望孩子每天有快樂和收獲,遇到困難能勇敢地面對,嘗試努力解決?;蛟S佛系,但我就想做孩子身后的支持,在孩子身后點一盞燈,照向前方。
這是個全民教育焦慮的時代,時代的焦慮讓家長無所適從。孩子入園了,別人家的孩子琴棋書畫都會,自己家孩子啥也不會怎么辦?孩子上小學了,還不會寫字怎么辦?孩子小升初能不能考上或排位上一個好初中?孩子能不能考上重點高中?能不能考上985大學……育兒焦慮無時不在、無處不有。家長把這些焦慮傳給了孩子,而這些焦慮對孩子的成長弊大于利,所以我們要及時化解焦慮。如何化解?作為生命化教育推廣人,我認為至少可以從生命本身去理解孩子,從孩子的身心健康、安全角度去陪伴孩子,在焦慮的縫隙里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勢,為孩子點亮前行的路。
中小學生輕生的新聞實在不算是什么新聞了。這樣的事件似乎經(jīng)常性地在全國各地的學校、家庭上演。痛定思痛,家長們不能無動于衷,因為每個有孩子的家庭都可能面對這樣一種風險,那就是孩子在當前應試教育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不堪重負,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都可能面臨危險。家長不能坐等大環(huán)境的改變,這個改變尚需時日,而且是那么艱難且曲折。而我們的孩子天天都在長大,時不可待。所以,我認為,家長要有覺醒的智慧與決斷的勇氣,珍視生命,看見孩子,做焦慮情緒的稀釋者。
首先,對孩子的期待不要過高,要合理期待。不要被虛榮心蒙蔽雙眼,不要把光宗耀祖的“偉大任務”壓在孩子稚嫩的肩上。要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與孩子商量,制定一個適合他的目標。其次,如果學校學業(yè)負擔已經(jīng)很重,我們不能再加壓,而要給孩子減壓。補習班少報一些,給孩子留一點喘息的空間和放松的時間。再次,少拿孩子和其他人比,孩子是你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如果你真正“看見”了孩子,你就能牢記“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信念,就不會讓焦慮情緒泛濫成災。
很多家長熱衷于“外求”,給孩子找名校名師,請家庭教師,卻忘了自己才應該是孩子最好的陪伴者。我在我的《陪伴的力量》一書中呼吁家長們要親自陪伴孩子。那些自卑的父母認為:“我自己很一般,我不能給娃什么,我不知道如何陪伴孩子,所以我不如把娃送進培訓班?!逼鋵崳瑏碜愿改傅呐惆槭亲钣辛α康呐惆?,很多父母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巨大能量,覺得自己不足以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其實只要你愿意放下手機,愿意蹲下身子,愿意凝視孩子清澈的眸子,愿意傾聽孩子稚氣的童言,愿意給孩子多一點耐心與欣賞,也愿意為了孩子而提升自己,不斷地學習與反思,那么,陪伴不僅是有力量的,陪伴還充滿了溫暖和智慧。
我們不妨放下虛榮心和攀比心,放下“我是為你好”的執(zhí)念,尊重孩子的意愿,發(fā)自內(nèi)心地接納孩子,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支持孩子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讓孩子在一種比較寬松的家庭環(huán)境中成長,長成身心健康的快樂的普通人。
我們在用理性與悲憫,與這焦慮的時代抗衡—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我們選擇無視世俗的評價與現(xiàn)實的競爭,選擇真實地“看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