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升衛(wèi)
師:同學們,閱讀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我們不但感受到作者深重的憂慮和一腔的悲憤,同時亦能感受到人生暮年生命的壯美。正是這種生命之美,“燦爛”了中華5000年文明的上空。(很多學生表現(xiàn)出驚訝之狀)
生(疑問):老師,作者的憂慮與悲憤,我們很容易感受到。生命的壯美,從何說起呢?
師:疑問得好!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所研討的主要內(nèi)容!我們可以借用杜甫在《暮春江陵送馬大卿公恩命追赴闕下》 中的兩句詩:“天意高難問,人情老易悲”,來概括今天這堂課的學習任務(wù)?!疤煲狻安弧彪y問,人情老易“美””。
生:這兩句詩,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蒼天的意圖,太高遠了,難于問清理解;人間的情,時間久了(老),容易(讓人)感到悲傷。
師:理解得非常準確。從詩意來看,基本上可以這樣理解。時間越久,年齡越大,人生的體驗就越深。對于生活的把握,也就越準確。換個角度說,人也越容易從生活的瑣事中,感悟出不一樣的“美”。
生:老師你說過,從生命美育的角度來欣賞古詩文,我們往往有很多驚奇的發(fā)現(xiàn)。
師:正是這個意思!欣賞辛棄疾這首詞,如果我們從關(guān)照生命,從體悟作者字里行間所流露出來“生命之美”的角度出發(fā),我們對于詩詞的理解,不但深入,收獲會更大,而且也給我們自己的成長,涂抹更多的文化色彩。
生:老師,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首詞,所體現(xiàn)的生命之美,有哪些呢?
師:這首詞所體現(xiàn)的生命之美,我們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一是,形象之美;二是,情感之美;三是,靈魂之美。
生:形象之美,是不是說,他長得很帥?他那么老了,都六十六歲了啊?。▽W生哄堂大笑)
師:提問得好!同學們,見過當代著名畫家羅立中的代表作《父親》嗎?(學生絕大多數(shù),都搖頭。老師,隨即在屏幕上展示出畫作)。
生:老師,畫面刻畫的是一位老農(nóng)的形象吧?你看他頭裹白布、手端舊碗且在陽光照射下滿臉黝黑,尤其是臉上的皺紋,如刀割一樣。老師,這美嗎?
師:欣賞這副畫,單叢相貌而言,確實不好看。但是,我們仔細分析其肖像畫面處理技巧,就不難發(fā)現(xiàn),老農(nóng)凸出的眉弓、凹陷的眼睛、高挺的鼻梁、寬厚的鼻翼以及鼻梁右側(cè)粗黑大顆的苦命痣,僅剩一顆門牙、半張的嘴、干裂的唇和手中端著的這碗渾水,這一切都形成了畫面內(nèi)容的有效呼應(yīng)。特別是濃厚的油彩,精微而細膩的筆觸,再加上畫面背景運用土地原色呈現(xiàn)出的金黃,來加強畫面的空間感,更給人以強烈的震撼之感。這不就是我們的農(nóng)民父親嗎?這一切不就是體現(xiàn)了他們外在的質(zhì)樸美和內(nèi)在的高尚美嗎?(一些學生,點點頭)
生:老師,我們明白了,辛棄疾這首詞,其實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66歲的辛棄疾,在寫作《永遇樂》這首詞時,已經(jīng)處于人生的暮年,頭發(fā)胡子都白了,背部也駝了,特別是在登臨長江邊上的北固亭,懷古追今,感慨萬端,那種憂國憂民的悲戚之色,讓人是那么的心疼,那么讓人肅然起敬!特別是“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和“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這兩句不就是作者“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把一生奉獻給祖國的寫照嗎?這不就是千百年來中華仁人志士們的偉大形象嗎?他們的這種形象,雖然沒有青春的靚麗,沒有鮮艷的色彩,但卻是那么的感人,那么的壯美!(有學生鼓掌)
師:說得好極了?。ɡ蠋熦Q起大拇指,予以贊揚。此時學生的情緒,也開始被調(diào)動起來。)同學們,看到這里,我們不禁想起曹操的《龜雖壽》。這首詩寫于北伐烏桓勝利的歸途。此時,曹操已經(jīng)五十三歲,在古代,這已是將近暮年的年齡。雖然剛剛?cè)〉昧吮狈趸傅膭倮?,踏上凱旋的歸途,但詩人想到一統(tǒng)中國的宏愿尚未實現(xiàn),想到自己已屆暮年,人生短促,時不我待,怎能不為生命的有限而感慨!但是,詩人并不悲觀,他仍以不斷進取的精神激勵自己,建樹功業(yè)。
(學生一齊背誦初中篇目《龜雖壽》。詩歌氣勢昂揚,豪邁奔放,瞬間點燃了學生的情緒。)
師:同學們,《龜雖壽》里最激蕩人心的名句是什么?
生(齊答):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師:同學們說得好,同學們說得對!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這首詞,最激蕩人心的是哪句話?
生1: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生2: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大家試想一下,為什么這兩句話最能打動你的衷腸?請從生命審美的角度,嘗試分析一下。
生1:“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表面上描寫了孫權(quán)年少時年輕有為、英姿勃發(fā)、氣勢如虹,實際上也追憶了作者自己年輕時抗擊金兵時,保家衛(wèi)國時的豪邁與壯美的雄姿。
生2: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雖然也有作者年邁被棄、懷才不遇的憤懣,但是也刻畫了作者自己老當益壯、白首不移的大美雄心!雖然自己已經(jīng)年邁,但是只要祖國一聲令下,他會毫不猶豫地奔赴前線!
師:同學們分析得非常精彩!本首詞最美麗的地方,就是它所抒發(fā)的情感。這種情感最集中的表現(xiàn),就是對祖國無限的熱愛!就是作者一再宣揚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愛國精神!這種情感,驚天地,泣鬼神!它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前赴后繼,奮不顧身,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壯美詩篇!它的美麗,奪人耳目,它的美麗,動人心肺!用王勃的話來說,“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此時,學生的情緒已經(jīng)被點燃,很多人躍躍欲試)
生1:辛棄疾,這種美麗的愛國情感,其實就它本身而言,就是中華文學里最壯美的詩篇!愛國,美在永不過時、永不褪色?!爸唤馍硤鰹閲?,何須馬革裹尸還?”這是它的最高境界?。で榘簱P)
生2:辛棄疾的愛國情感,是我們出發(fā)的起點,也是我們奮斗的支點。這種情感、這種精神,始終與時代同行、與夢想相伴。
師:同學們的概括,很是到位準確!辛棄疾在本詩的壯美情感,用它同題的另外一首詞,來注釋補充,就更加好理解!這就是——《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在平臺上,打出這首詩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