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
6月1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fā)布會,發(fā)布《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guī)定》并介紹加強未成年人學校保護工作舉措。為保護學生隱私和自尊心,減少攀比、避免歧視,緩解應試壓力,《規(guī)定》禁止學校、教師公開學生的考試成績和排名,但是要求學校采取措施,便利家長知道學生的成績等學業(yè)信息。
(6月3日《新京報》)
禁止在校成績排名,教育部早已有規(guī)定。但是,具體到現(xiàn)實中,公開學生考試成績和排名的做法,還是屢禁不止。要切實做到不公開考試成績和排名,既需要嚴肅問責,追究違規(guī)學校和教師的責任,更需要改革教育評價體系,緩解教師、家長的“名次焦慮”。
與之前的《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相比,《規(guī)定》對于不公開學生的考試成績和排名,有一定的調整。之前是“嚴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學生考試成績及排名”,而現(xiàn)在是“禁止學校、教師公開學生的考試成績和排名,但是要求學校采取措施,便利家長知道學生的成績等學業(yè)信息”。
這一調整是比較務實的:保護學生隱私,防止攀比、歧視,確實不應該公開學生的考試成績和排名,但連學生家長也不告訴,就有些過了。
不當眾公開而向家長公布,一定程度回應了家長的關切。但也有人覺得,都向家長公布了,家長也會互相打聽,最終會知道全班的排名情況。針對這些問題,就有必要進一步推進評價改革,擺脫當下存在的“唯分數(shù)論”。
于教師而言,“分數(shù)焦慮”源于上級教育部門、學校用學生的平均分數(shù)、排名考核教育教學,有的地方、學校甚至就按學生統(tǒng)測成績排名對教師進行獎勵或者處罰。所以教師要通過公開分數(shù)、排名的方式,要求家長重視學生成績。
于家長而言,“分數(shù)焦慮”則源于今后的升學,就是按名次高低進行評價,在這種語境下,家長不可能不關注排名。
要消除教師、家長的“分數(shù)焦慮”,就需要建立多元教育評價體系,不再用單一的分數(shù)評價學生,要給學生提供多元選擇。只有構建多元評價、多元成才的教育生態(tài),才能緩解“名次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