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華瑩
摘 要:《黃河東流去》是李準的茅盾文學獎作品,也是其經(jīng)歷新時期初《大河奔流》批評的壓抑,重回農(nóng)民問題的長篇巨制。文章通過考證創(chuàng)作過程,發(fā)現(xiàn)李準的寫作與家史、地方史、民族史的關系,作為跨界作家和劇作家在不同文體間的吸收與借鑒,從而擺脫既有“跟政策”的批評范式,發(fā)現(xiàn)其如何通過不斷地糾正寫作方式,創(chuàng)作出符合不同時期文學規(guī)范的作品。
關鍵詞:《黃河東流去》;家史;文學新人;文學改寫
李準被認為是“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為政治服務最有成績的作家”,1953年憑借《不能走那條路》成名,后在電影劇本、小說領域取得諸多成績,《老兵新傳》《龍馬精神》《李雙雙》引起全國范圍的轟動?!拔母铩焙蟮膹统鲋穮s頗費周折,《大河奔流》經(jīng)過反復修改作為1979年國慶重點獻禮片,上映之后遭到諸多批評。根據(jù)《大河奔流》改編的長篇小說《黃河東流去》,寫作長期陷入困頓,上下卷的出版間隔五年之久,但還是獲得第二屆茅盾文學獎。既有的研究多從大的歷史場域考察其與“十七年”文學的轉(zhuǎn)折和延續(xù),以及新時期的復出之路等問題。本文嘗試從創(chuàng)作本源出發(fā),通過梳理《黃河東流去》的寫作過程,發(fā)現(xiàn)李準的創(chuàng)作與個人史、地方史、民族史的關系,作為跨界作家和劇作家在不同文體間的吸收與借鑒,以及擺脫“跟政策”的批評范式,發(fā)現(xiàn)其對于讀者接受的重視,以及如何通過不斷地糾正自我寫作方式,創(chuàng)作出符合不同時期文學規(guī)范的作品。
一、家史、村戲與《黃水傳》
《黃河東流去》的寫作最初動機是李準對河南黃泛區(qū)歷史的熟悉。1938年6月,南京國民政府為阻止日本軍隊西進,采用“以水代兵”策略,在鄭州花園口掘開黃河大堤,人為造成5.4萬平方公里的“黃泛區(qū)”。洪水淹沒沖毀村莊3000余座,房屋數(shù)百萬間,死亡民眾達89萬人,逃離家園達391萬人,受災人數(shù)超過1200萬。至1947年堵口成功,黃河泛濫長達8年9個月,為亙古未有之人間慘劇。
李準與黃泛區(qū)難民的交集發(fā)生在1941年。因河南大旱,家境陷入貧困,讀了一年初中的李準被迫輟學。13歲的他和本村幾個小伙伴一起隨難民步行赴西安投奔表叔,準備報考當時的國立五中。從洛陽啟程,背著行李,帶著干糧,擠上西去的火車。在隴海線上,李準看到從黃泛區(qū)逃出來的成千上萬的難民推著小車,挑著坡筐,挎著籃子,形成一條饑餓的走廊。到處是乞丐,到處是餓死的難民尸體。他曾看到一位青年婦女,為了救活將要餓死的丈夫,自賣自身,換一點糧食給丈夫吃。臨走還脫掉布衫,換了兩個燒餅塞到丈夫手里。當時是李準第一次離開家,因中途沒有扒上火車,和同行的四位同學失散,被留在站臺上,拖著4人行李,被大雨淋透,夜間站在一個席棚下避雨,還被索要五角錢。當天夜里,李準長大了許多。第二天黎明雨停了,李準看到地上不少死尸。他向幾位剛下車的逃難叔伯訴說遭遇,他們幫他擠上火車,還把4個行李遞給他。到西安后,報考國立中學未遂,在西安度過近半年的流浪生涯,于秋天返回家鄉(xiāng)。這段觸目驚心的經(jīng)歷給他留下深刻印象,后來還談及“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流民圖,但規(guī)模最大,歷時最長的恐怕要數(shù)這一次”。1949年,李準作為農(nóng)村銀行信貸員,到黃泛區(qū)為返鄉(xiāng)農(nóng)民發(fā)放麥種和農(nóng)具,看到很多慘不忍睹的情景。有個村子在黃河決口中死絕的有28戶,被黃水淹死和因旱災餓死的有208人,還有72人找不到下落。在一所倒塌的茅屋里,一家大小5口人的骨骸堆在一起。這些歷史記憶都刻在李準的心里,部分情景寫入《黃河東流去》。
1969年“文革”期間,李準“被打倒”,下放到黃泛區(qū)西華縣屈莊“勞動改造”。村民知道他是文化人,熟悉之后,就有人來找他寫祭文。最初是所在屈莊的兩兄弟要求為大哥寫祭文,說大哥一輩子受苦,把兩個弟弟帶大,自己沒有娶媳婦,卻分別給弟弟娶了媳婦。大弟弟曾被抓壯丁,從軍隊逃回來又被抓住,按照規(guī)定,逃兵是要被槍斃的。大哥聽到消息,愿意去替弟弟死,說弟弟家里老婆孩子一堆人,自己光棍沒有負擔,就帶著錢走了門路,將弟弟換回來。后來人家出于同情,也沒有槍斃他。李準聽了很受感動,就把祭文寫得很有感情,開追悼會那天很多人都哭了。還有村東頭一位老貧農(nóng)的祭文。他逃荒到陜西后,靠宰牛生活,每天把一大鍋牛肉湯分給逃荒去的同鄉(xiāng)們喝,就這樣救活了100多口人。自己一輩子沒有討過老婆,卻操持著三個兄弟都成了家。有個小弟弟,被他娘賣出去兩次,他追去抱回兩次。有一次,他找了三天,才發(fā)現(xiàn)弟弟的印花布小棉褲搭在一家門外繩子上曬著,就這樣找到了弟弟。李準把這些事寫成悼詞,主持人在會上一念,很多人都哭了。以后就傳出去了,都知道有個寫祭文的老李。從此,三里五村不斷有人找他,陸續(xù)寫了幾十篇,都是一部部真實感人的難民家史。
李準搬到前高大隊后,村里住著一位叫留建的人,在業(yè)余劇團演過戲,在當?shù)匦∮忻麣?。當時只有幾個樣板戲,群眾都不愿意看了。留建多年不演戲,也想唱,就鼓動李準寫部戲,在村子里演。大隊支書也支持他寫戲。李準心有忌憚,就在大兒子的幫助下寫出《榆樹記》?!爸鹘鞘莻€老太太,她孩子是生產(chǎn)隊長,撂挑子不干,她憶苦思甜,教育兒子?!睉蚺藕煤?,大年初一正式演出,村里還搭個臺子,演出很成功。外大隊的也請著去演出,一直唱到十五之后?!队軜溆洝繁徽J為是李準創(chuàng)作《大河奔流》的雛形。
李準1973年“解放”后,被允許回到鄭州寫作。次年開始創(chuàng)作《大河奔流》,曾到黃泛區(qū)的通許縣、中牟縣、淮陽縣、鄭州花園口公社,收集的家史不下200家,但一直找不到寫作方向,還沿黃河到濟南,搜集黃河兩岸人民的生活和地方風情等資料,后又到煙臺、威海等地采訪。為了搜集“花園口決堤”時河南逃荒難民情況,還曾赴武漢、四川、西安、咸陽、延安等地。1975年完成劇本《大河奔流》的寫作。
劇本重點突出了李麥的形象,人物原型集戰(zhàn)斗英雄杜鳳瑞的母親和日常接觸的陳大娘等為一體。杜鳳瑞是河南方城縣人,曾任云南剿匪司令員,1958年和臺灣國民黨空軍激戰(zhàn)時不幸犧牲,年僅25歲。戰(zhàn)斗英雄杜鳳瑞的母親作報告時,李準被打動,隨即采訪了她。他還曾在靈寶縣發(fā)現(xiàn)一個老太太,丈夫是個賣豆腐的,為了十八畝地,跟地主打了一輩子官司,第三年打到了南京。李準跟她談了三天三夜。
提及李準的黃泛區(qū)歷史書寫《大河奔流》與《黃河東流去》,不能忽略新中國河南第一部長篇小說《黃水傳》,作者馮金堂是扶溝縣崔橋鎮(zhèn)人。1938年黃河花園口決堤后,他靠撐船擺渡為生,后逃荒到陜西黃龍山,在外流浪八年,直到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黃水回歸故道,才重返故里拓荒種地。馮金堂能說會唱,曾是村業(yè)余劇團的骨干分子,解放后在《翻身文藝》《人民文學藝》《長江文藝》等發(fā)表多篇作品。1957年至1959年,他以黃泛區(qū)為題材,寫出了35萬字的長篇小說《黃水傳》,由長江文藝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饵S水傳》采用話本小說的形式,描寫了黃泛區(qū)人民在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到全國解放三個歷史時期的生活畫面。
早在1954年4月,馮金堂參加了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見到因?qū)憽恫荒茏吣菞l路》而聞名全國的李準,二人成為好友。1959年初,30多萬字的《黃水傳》終于寫出來?!盀榱顺霭娲藭鶕?jù)出版社的意見,來到北京進行修改,恰巧和李準住在一起。李準在寫稿改稿之余,第一個讀了《黃水傳》,對作品內(nèi)容和表現(xiàn)手法都極為欣賞,同時也提出了修改意見。”馮金堂“在李準幫助下將作品潤色后交給了編輯部。1959年底,新中國成立后河南省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黃水傳》正式出版”。小說塑造了武強、黑妮、二怪、油錘等人物形象,是最早反映黃泛區(qū)歷史的文學作品,為黃泛區(qū)人們譜寫了家史。賀敬之專程從北京來到扶溝,代表中國作家協(xié)會宣布接收馮金堂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
馮金堂、李準是黃泛區(qū)災民的親歷者,李準少年時期的逃難經(jīng)歷、馮金堂多年作為災民的流浪生涯使得他們對這段慘痛歷史有著深刻的記憶。文學書寫多以個人經(jīng)歷為主,雖然筆法不同,但都能做到真切感人。即便李準創(chuàng)作于“文革”時期的《大河奔流》,不免于“三突出”痕跡,作者對于人物、故事亦是信心滿滿。按照歷史學家的研究,“若是兼顧了幸存者的聲音、他們對往事進行的文學形式的構(gòu)建以及他們對自己經(jīng)歷的解釋,我們恰恰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他們當時的反應和行為。如果我們懂得幸存者自己的回憶和敘述對他們的生活曾經(jīng)起過何種作用,我們就還能看到,他們對經(jīng)歷和歷史的不斷敘述加工,本身就是歷史現(xiàn)實的一部分”?!饵S水傳》以章回體小說形式,為黃河立傳?!洞蠛颖剂鳌芬噪娪靶问剑茉炖铥湹挠⑿坌蜗?,突出新舊社會黃河岸邊翻天覆地的變化?!饵S河東流去》回歸民間書寫,講述七戶人家的流浪史,其中春義打算到黃龍山開荒種地本身就帶有馮金堂逃難經(jīng)歷的影子。他們既講述了黃河帶來的民族苦難史,也寫出了黃河孕育出的生生不息、倔強堅韌的民族品格。
二、劇本、影片與小說
1974年李準寫出17萬字的《大河奔流》初稿,讓一些同志和朋友看了看,都說:“還是不拿出來好。因為你這個和現(xiàn)在流行的作品不一樣!”他又拿到北京,得到謝鐵驪、田方、崔嵬和很多老同志的熱情肯定,而且主張拍寬銀幕上下集。謝鐵驪、趙丹建議李準把原稿中說教的部分全部刪掉,修改本只剩下十萬字左右。一方面是因為電影的長度限制,另一方面就是原稿中有不少敗筆。如曾有李麥在黃泛區(qū)打游擊、支援淮海戰(zhàn)役的情節(jié),寫得比較概念,謝鐵驪讓刪去了。趙丹初讀《大河奔流》劇本時批評李準:“套話太多!”水華講得更具體:“劇本中的黃河決口、逃荒、農(nóng)民相互間的階級感情、對土地的感情,以至于解放后重建家園和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斗爭等情節(jié),你都達到一個水平了。但是寫黃泛區(qū)打游擊、土改等情節(jié),還沒有超過‘文化大革命前一些作品的描寫。”這些章節(jié)也都刪掉了。崔嵬曾告訴李準,他不喜歡“金谷酒家”中和國民黨第一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蔣星文斗爭的那幾場戲。他說:“不是你的風格?!薄拔耶敃r還舍不得去掉,總覺得有戲劇性。”“后來曹禺同志把劇本看了三遍,說:‘從整個劇本看,是他創(chuàng)作中一個高峰。就是‘金谷酒家那幾節(jié)戲有點跳出他的風格?!痹谥x鐵驪的建議下,李準還采訪了黃委會主任等,在下集中增加了毛澤東、周恩來視察黃河的場景,也是新中國影片中第一次出現(xiàn)領袖形象。
《大河奔流》是粉碎四人幫之后問世的第一部電影劇作和影片,由謝鐵驪、陳懷皚聯(lián)合執(zhí)導,張瑞芳、王心剛、陳強、張金玲主演,又是出自久負盛名的李準之手,業(yè)界給予很高的期望。作為國慶30周年獻禮片,1979年春節(jié)隆重推出。影片在投映前就被宣揚得沸沸揚揚,電影界也試圖借該片打翻身仗,激活創(chuàng)作空氣。電影宣傳海報為滔滔洪水與李麥的形象照。李麥表情肅穆莊嚴,眼神果敢剛毅,與背景中黃河肆虐奔流的情景互相呼應,展現(xiàn)出“不管驚濤駭浪,我自巋然不動”的非凡氣勢。
《大眾電影》1979年復刊后的第一期封面就是《大河奔流》的劇照,選取的是游擊隊員天亮和未婚妻梁晴的劇照,還以大量篇幅刊載《一曲黃河兒女的頌歌——贊影片《<大河奔流>》,指出“是部史詩式的影片”,“是電影創(chuàng)作撥亂反正的新成果”。但在開始放映時,卻門庭冷落?!皳?jù)有關材料顯示,其中一次放映,700多張票只賣出了300多張,作為一部全國重點影片,在電影仍是全民熱點的時期(1979年的觀眾人次,是中國電影史上觀眾人次之最),這是十分罕見的。”在放映期間,“《大河奔流》的觀眾并不那么踴躍,而《三笑》的售票窗口卻經(jīng)常長龍一條”?!度Α肥窍愀塾捌?,取材于唐伯虎點秋香的才子佳人老舊故事,但娛樂性強,影片中的民歌、小曲對于長期只能聽到進行曲的觀眾來說,也很別致。這也反映出剛從“文革”桎梏中解脫出來的人們對輕松娛樂的渴望,以及對刻板說教的反感。
很快,專業(yè)評論界出現(xiàn)大量批評和質(zhì)疑的聲音?!洞蟊婋娪啊?979年4期發(fā)表多篇討論文章,包括《影片評論要實事求是》質(zhì)疑《大河奔流》作為國慶30周年獻禮的重點電影,在拍攝前后,報紙和雜志一再宣傳,給予極高的評價,但看了影片之后,卻不免失望。李麥“非常突出”,是一位高踞于群眾之上的“群眾領袖”,一大群黃泛區(qū)的群眾靠她來保護和教導,她能在一個又一個關鍵時刻“扭轉(zhuǎn)乾坤”。不客氣地說,她很像前些年電影中出現(xiàn)的“一號英雄”,根本談不上“完全跳出了‘四人幫創(chuàng)作的模式”?!度藶榈暮圹E》認為影片虛假造作,缺乏藝術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端蚊襞R終前能說那么多話嗎?!》指出諸多細節(jié)不真實?!队行﹫鼍安徽鎸崱焚|(zhì)疑影片不自然、不合情理,“三突出”的痕跡仍然存在。更多批評集中在李麥形象“給人半神半凡的感覺”。
也有評介雜志刊出群眾來信,指出《大河奔流》拍這樣的長片,國家投資大,效果不好,上座率低,得不償失,“勞民傷財”!有的觀眾覺得是“看了部紀錄片,不叫藝術片。沒有享受到美的藝術,作家沒有掌握適當?shù)谋憩F(xiàn)形式,未引起觀眾的共鳴,電影技巧運用得不好,形象語言不夠,特別是李麥”。
這些批評意見李準始料未及,也給他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在一次接受訪談時,被問及如何評價在改革開放之前所寫的作品,李準說:
很慚愧,很內(nèi)疚,我以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打倒“四人幫”后也沒有意識到,當時還為自己以前的作品沾沾自喜,自以為是。到了1979年春天,《大河奔流》這部電影的失敗,才使我感到震驚,冷靜下來,在痛苦之中反思,否定自己。我才真正意識到,《大河奔流》仍未擺脫“高大全”“三突出”的陰影,仍然沿襲了“樣板戲”的創(chuàng)作原則,把真實的人物夸大了,把復雜的生活簡單化了、公式化了。所以啊!千萬不能人為去拔高或壓低小說人物,生活里是怎么樣就怎么樣。沒有這一次徹底的反思,我可能就完了。正是因為否定得好,我才跳出了老框框,才寫出了《黃河東流去》。
對1979年問世的長篇小說《黃河東流去》上卷,李準做出了重大修改?!半娪皠”尽洞蠛颖剂鳌分皇侵貙懥死铥溡患胰说拿\,小說寫了七家。幾乎有四分之三的情節(jié)不同了。更重要的是我在創(chuàng)作上作了一些探索?!蹦蔷褪恰吧罾锸窃趺礃泳驮趺礃?。”“我絕不再拔高或故意壓低人物了。”
新時期“跟政策”的批評,對其作品的全部否定,也給李準帶來很大的壓力。畢竟,李準的名字是跟“十七年”文藝創(chuàng)作的成就聯(lián)系在一起的,“作為以擅長描寫農(nóng)村斗爭生活”的作家,新時期之后,由于評價標準不同,他的作品受到了批評和否定。因此,他對自己的創(chuàng)作又有了另一種總結(jié)。他說“人沒死,作品已經(jīng)死了,或者上半年寫的,下半年就死了”,并一再檢討自己“是一個不成材的作家”,“愧對人民,第一、十年沒給人民干活兒,沒寫一個字;第二、三十年來寫了不少作品,有生命力的不多;第三、《大河奔流》寫得不及格”。
在這樣的背景下,《黃河東流去》的上卷情節(jié)有了大量改動。電影劇本開篇就是“黃河滾滾奔流的雄姿”,“民族的搖籃”。小說開篇先是推出世界上偉大的河流,亞馬孫河、尼羅河、密西西比河、湄公河、伏爾加河、多瑙河、泰晤士河,然后介紹中國的大江大河,再引入黃河是“祖國五千年悠久歷史和人民勤勞勇敢性格的象征”。劇本重點突出李麥的英雄氣質(zhì),以及領袖對黃泛區(qū)的重視,舊社會的苦和新社會的甜。小說則淡化政治色彩,重點寫出七戶人家的悲歡離合。李麥則從一個叱咤風云的英雄,成為一個樸實、熱情、能干、吃過大苦、見過世面的農(nóng)村女性形象。
廣受稱道的是小說中塑造的徐秋齋形象,作為底層農(nóng)村知識分子,集中代表了中原農(nóng)民狡黠的“侉氣”。他懂藥理,識陰陽,機智勇敢。他替王跑把被搶的驢子按價碼要回來,對方感激他,給了5塊錢,他只收了一塊錢喝羊肉湯。在西安的破茅草屋中,他教育梁晴:“我們?nèi)烁F義不窮……什么叫良心?良心就是一個人的德行,一個人的膽氣,一個人的脖筋和脊梁骨,人有良心就活得仗義,活得痛快,什么都不怕,他沒有虧心!”回到故土后,編著“感謝故鄉(xiāng)土,除病又消災”的快板,仰望星月,安然入睡。此外,小說還有長松、海老清、藍五、王跑、春義、鳳英、陳柱子、四圈、雪梅、愛愛等人物形象,寫出了農(nóng)民群像,且極具個性化色彩。
小說還注重描寫中原風土人情。即便在災荒面前,還有詩意的鄉(xiāng)村風景,以及吹嗩吶的藍五的浪漫愛情。如“九盡春來”,“楊花落地了,杏花開放了”,“黃河水淹沒過的荒村野攤上,土地開始變得松軟起來”,“這里成了蘆葦?shù)氖澜?。它占?jù)了幾乎所有的荒水野灘。偶爾有幾株紅蓼和青蒿,長在破落的荒村斷垣殘壁下,把這些荒村點綴得更加荒蕪、凄涼”。藍五有幾出拿手好戲——《秦香蓮》《二進宮》《對花槍》《穆桂英掛帥》。正是在一次白事上吹河南墜子《林沖發(fā)配》,吸引了雪梅——“藍五那悲憤的表情,男性粗獷豪壯的聲氣,使這個少婦完全沉浸在八百年前的開封街頭,她好像看見那個披枷帶鎖的落魄英雄林沖在仰天長嘆”。嗩吶聲也吹進了雪梅的心里,引出了之后的私奔和愛情悲劇。劇本中革命加愛情的寫作讓位于民間并不合倫理的樸素情感。還有大量民歌的借用,烘托了作品的氛圍。同時也有寫作方式的變化,改變了之前常用的“白描”手法,“吸收了必要的和讀者所能接受的‘心理刻畫”。藍五和雪梅在秦經(jīng)理家重逢時的復雜感情等,也體現(xiàn)出李準對新時期多種藝術手法的吸納和借用。
三、新人、新事與改寫之路
1953年,李準憑借《不能走那條路》成名,寫出了當時面臨的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的兩條路線問題,成為“寫方向”的重要作家。次年,李準響應號召,帶領家人來到滎陽縣司馬村安家落戶,在一個農(nóng)業(yè)合作社當了三年的副社長。其間,文化部電影局舉辦“電影劇本講習班”,李準去學習三個月。在被問到解放前看過什么電影時,他說自己一部都沒有看過,大家都哄地笑了。在講習班上,蔡楚生講了小說和電影的區(qū)別,洪深講寫劇本的方法,對李準的啟發(fā)很大。1958年初,李準被下放到登封縣馬寺莊勞動鍛煉,在生產(chǎn)大隊擔任農(nóng)業(yè)試驗場場長。
正因為此,他對于農(nóng)村農(nóng)民很是熟悉,作品充滿生活氣息,但對自己塑造的人物形象并不滿意。曾反思《不能走那條路》東山這個新人形象沒有寫好?!皩懙帽容^概念”,“性格不夠鮮明”,反而宋老定這些“舊社會過來的”人物自己很熟悉,寫出了落后農(nóng)民在黨的教育下戰(zhàn)勝私有制,走上集體化的社會主義道路。此后,隨著形勢的發(fā)展,他發(fā)表的《灰色的帳篷》《蘆花放白的時候》,被認為“有毒素”“不健康”。李準趕緊自我批評——“看不到群眾的力量和偉大業(yè)績,甚至思想感情變質(zhì),寫出有嚴重錯誤的東西”,也因積極的自我批評躲過了反右斗爭。
當時的社會語境,也決定了創(chuàng)作思想觀念和政治立場必須與主流意識形態(tài)保持一致,承擔歌頌國家和人民的使命。1956年,李準到北大荒采訪了中國首個機械農(nóng)場的場長周光亞,并以他為原型,創(chuàng)作了劇本《老兵新傳》。創(chuàng)作動機是“毛主席最近有個講話,大意是建國后,環(huán)境改變了,我們很多人閑起來了,一些戰(zhàn)爭中熟悉的東西忘掉了,如今全國大搞建設,工廠農(nóng)村要發(fā)展,老兵要新傳。李準說,看到這個指示以后寫了劇本,把當前社會的思想焦點反映一下”。劇本提交給上海海燕電影制片廠不久,在蘇聯(lián)學習彩色寬銀幕故事片拍攝方法的導演沈浮和攝影師羅從周回國,一起將劇本變成了電影。
《老兵新傳》故事取材于解放初期我國在北大荒建立的第一個國營農(nóng)場的故事。劇本初稿只寫出一萬多字。寫第二稿時,情況發(fā)生了變化,趙松筠被放到不恰當?shù)牡匚?,李準也自我批評“反映了我的政治水平差”,直到1958年1月寫出第四稿。老兵戰(zhàn)長河,是一位“和天斗,和地斗,和風斗,和雪斗,還得和狼斗,和自己的落后頭腦斗”的英雄形象,但李準也寫出他性格的多面性,如愛護青年,又粗暴干涉他們的生活——性格急躁,愛爭吵,但不失為“一員親切可愛的‘闖將”。老兵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找到新的戰(zhàn)場,發(fā)揮著更大的作用。影片上映后引起了熱烈的反響,被評為建國十周年優(yōu)秀影片,并在第一屆(1959)莫斯科國際電影節(jié)上獲得技術成就獎銀質(zhì)獎;1960年在英國播放后,《泰晤士報》評論該片“在某些方面使人聯(lián)想到旨在向俄國人民進行宣傳教育的、有關他們革命的俄國影片。但俄國影片給人的印象幾乎是嚴肅的救世主式的,而《老兵新傳》卻有生氣、有風趣、親切而熱情”。
影片的成功也使得李準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發(fā)生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想寫一些農(nóng)村新人物,想在農(nóng)村新人的精神面貌上,新的性格形成上,進行一些摸索”。這一時期,創(chuàng)作出李雙雙(《李雙雙小傳》)、肖淑英(《耕耘記》)、韓芒種(《兩匹瘦馬》)、耿良(《春筍》)、吳忠信(《三月里的春風》)、高秀貞(《兩代人》)等一系列新人形象。他們在新時代的變化,正是我們新中國經(jīng)過共產(chǎn)黨的十多年的教育、勞動人民接受教育產(chǎn)生出來的花朵,他們是新人。李準認為文學創(chuàng)作“就是要積極地、熱情地反映新的時代,新的人物,新的精神”。
根據(jù)形勢創(chuàng)作出來的新人形象,也因為新形勢的發(fā)展變化需要不停地修修補補,如《李雙雙》從小說到電影,就發(fā)生了很大的改動,將中心事件“辦食堂”改為“評工記分”。李準說:“改動的目的第一是為了符合更廣大群眾的需要;第二是為了能夠更廣闊更多方面地塑造李雙雙的新性格和新品質(zhì)?!备本€為金樵當副隊長之后和李雙雙的沖突,以及二春、桂英的婚姻問題,增添了民間的喜劇色彩。李雙雙雖然是“模范環(huán)境中的模范人物”,但形象親切,有生活氣息,代表了婦女解放運動以來意氣風發(fā)的受益者,“有著社會主義時代所需要的所有優(yōu)秀品質(zhì)”。全國迅速掀起“李雙雙熱”,成為獨特的文化景觀。
在創(chuàng)作《大河奔流》時,李準長時間找不到方向,“訪問了很多黃泛區(qū)的地方。通許縣、中牟縣、淮陽縣、花園口公社。收集這種家史不下二百家,我仍舊寫不成一個作品。我覺得現(xiàn)在單是寫寫舊社會受的苦,有什么大意思呢”?后來,他來到了扶溝縣海崗大隊和通許縣百里池大隊?!疤貏e是到了海崗大隊,一下子激動得我?guī)淄砩蠜]有睡著覺”,從這里,“我看到了黃泛區(qū)的變化,從前最窮的地方,變成中原大地的糧倉。從前的要飯孩子,變成公社書記、拖拉機手、農(nóng)業(yè)技術員、赤腳醫(yī)生”。寫新的變化、新的歷史成為李準的寫作著力點。李準對舊人物、舊故事不感興趣,著意寫新社會的成長、光輝,卻造成寫作以來的最大困境和敗筆。人們認為他的作品只不過是“政治運動的應時之作”,“談不上現(xiàn)實主義”。
在此之前,李準一直是新中國文化生產(chǎn)的積極參與者,他能夠?qū)⒄我庾R形態(tài)轉(zhuǎn)化為自覺性的追求,轉(zhuǎn)化成自身的使命、義務與責任,也一直是備受好評的主流文學家。作為劇作家廣受觀眾喜愛,《李雙雙》曾得到周恩來的高度肯定。據(jù)李準回憶,自己寫東西一直很順利,收到的反饋多是感動、受教育之類,而寫《大河奔流》卻“收到不下十封罵我的信,人家說你這個作家不行,你干脆回家啃紅薯吧”!“《大河奔流》給我上了重要一課。劇本是在‘四人幫時期寫的,我總覺得,還是寫了人物吧?還允許人物哭,還寫了一點人情的東西吧?但放映的效果,很使我吃驚。當年那些看過《李雙雙》《老兵新傳》《龍馬精神》的觀眾,忽然沒有了。這在我可說是很意外的?!毙聲r期文學場的改變,文學觀念的轉(zhuǎn)軌,觀眾和讀者審美視界的革新,使得李準既有的寫作在不同的歷史語境中失卻了曾經(jīng)的價值和意義,他感覺自己“就像是一個從前沿陣地上被抬下來的戰(zhàn)士”。
這期間,有人給李準推薦了賽珍珠的《大地》。小說于1928年在南京創(chuàng)作,較為真實地寫出江蘇、安徽農(nóng)村,農(nóng)民在水、旱、匪、蝗災下的悲慘遭遇,后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讀完這部小說,李準的感情很復雜。作為一個中國作家,他對中國農(nóng)民的了解,總比賽珍珠要熟悉得多,他應該寫出比《大地》更為深刻、更富有社會意義、更能代表中國農(nóng)民的作品?!按蠛印钡慕?jīng)驗,“大地”的催促,使李準全力投入到《黃河東流去》的創(chuàng)作,想“重新估量一下我們這個民族賴以生存和延續(xù)的生命力量”。
《黃河東流去》上卷于1979年出版;下卷于1984年完稿、1985年1月出版,開篇二十五到二十八章續(xù)寫藍五、雪梅的愛情、殉情,之后寫春義、鳳英咸陽安頓、海老清尋妻女、李麥尋女等,故事結(jié)尾寫到難民的返鄉(xiāng),重新成為“土地的主人”,退回到《不能走那條路》的史前史。曾經(jīng)如火如荼的社會主義建設、新人新事、集體化道路消隱了。李準在反思歷史和自己的寫作,刻意規(guī)避“運動文學”的帽子,重回審美法則和歷史譜系,尋找民間與土地的力量。在作品后記中,他寫道:“《黃河東流去》這部小說可能會受到電影《大河奔流》給人的印象的影響,暫時不會受到廣大讀者注意,但這只是暫時的,我相信只要把小說讀下去,讀者就可以知道我不是草率地把一個電影故事變成小說,而會感覺到我是在誠實地、全力以赴地在探索,在前進。這些探索包括我對革命現(xiàn)實主義向前推進一步的思考,也包括我對賦予民族化以新的生命的嘗試。”細究起來,這段話也是頗為中肯的。程光煒曾在《為什么要研究七十年代小說》中指出:“研究應該具備兩種視角,一個是新時期文學視角,另一個是70年代視角。它們是在一種新的辯證關系中出現(xiàn)的新的歷史視野?!睂顪实膭?chuàng)作和評價,更是如此,只有從這個意義上,才能理解同樣的經(jīng)歷、故事在不同時期創(chuàng)作的“復生”。
反觀李準的寫作,他作為新中國培養(yǎng)的作家,“作家自己就應該屬于新時代的人物”——熱衷于寫新人新事,自覺與社會現(xiàn)實密切聯(lián)系,積極呼應著各個時期的政策與號召。到新時期之后,他因《大河奔流》的失敗重審自己的寫作道路,發(fā)現(xiàn)讀者群的變化,也對自我身份重新定位。他開始書寫真正的農(nóng)民故事,寫出了他更為熟悉的底層人民生存史、苦難史。李準的一再轉(zhuǎn)型不能僅僅歸咎于個人的“跟政策”,在各個歷史時期,他總在不斷地調(diào)整、改寫,力圖創(chuàng)作出反映時代新貌的作品,成為社會主義文化的生產(chǎn)建構(gòu)者。即便在新時期被甩出軌道之后,他還在重新調(diào)整寫作范式,參與《牧馬人》等電影編劇工作,寫出長篇小說《黃河東流去》,在西方現(xiàn)代派和本土文化之間吸收借鑒,拓展藝術審美表現(xiàn)空間。我們無法要求寫作者都能夠超越歷史,畢竟任何書寫都會被特定的歷史境況所制約。無論從反思層面還是創(chuàng)作層面,李準的《黃河東流去》回到他所熟悉的民間生活場景,塑造出眾多有光彩的農(nóng)民形象,寫出了民族的苦難與詩意,不失為“一部真正反映中國農(nóng)民問題的小說”。
注釋:
翟國勝:《說世短語書系:黃泛區(qū)往事》,新華出版社2015年版,第1頁。
李準:《黃河東流去·后記》,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第778頁。
李毓梅、蔣曄:《成功者訪談》,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68頁、第366頁。
董冰:《老家舊事——李準夫人自述》,學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24頁。
馮梅芳口述、李郁整理:《第一代“農(nóng)民作家”馮金堂的凄然人生》,《縱橫》2012年第10期。
[德]韋爾策編,季斌、王立君、白錫堃譯:《社會記憶:歷史、回憶、傳承》,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58—59頁。
李準:《<大河奔流>創(chuàng)作札記》,《十月》1978年第1期。
李準:《一個純真見性的人——悼趙丹同志》,《電影創(chuàng)作》1981年第1期。
徐峰:《裂解與期望的年代——新時期初年的中國電影景觀速寫》,《當代電影》1998年第6期。
羅藝軍:《風雨銀幕》,中國電影出版社1983年版,第186頁。
秦裕權:《<大河奔流>——從劇本到影片》,中國電影出版社1980年版,第509頁。
王鏗:《關于“ 上、下集” 的一封來信》,《電影評介》1979年第10期。
《觀眾對影片<大河奔流>的反映》,《電影創(chuàng)作》1979年第4期。
李準:《黃河東流去·上》,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第2—3頁、第148頁、第45—46頁。
馮牧:《在生活的激流中前進——談李準的短篇小說》,《文藝報》1960年第3期。
《“文藝的社會功能”五人談》,《文藝報》1980年第1期。
劉景清:《李準創(chuàng)作論》,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5頁。劉認為《黃河東流去》中徐秋齋形象最成功、最有典型性。
李準:《李準談創(chuàng)作》,中國文藝聯(lián)合出版公司1983年版,第136頁、第25頁、第74頁、第149頁、第133頁。
李準:《我怎樣寫<不能走那條路>》,《長江文藝》1954年第2期。
李準:《群眾是最好的老師》,《光明日報》1960年8月24日。
《徐桑楚回憶上影廠1959年獻禮片》,《電影藝術》1999年第4期。
陳清泉:《我給李凖、葉楠當編輯》,《上海采風》2015年第5期。
1947年冬天,東北人民政府農(nóng)業(yè)部派周光亞等三人到通北縣趙光地區(qū)勘察荒地,白手起家,建立起通北農(nóng)場,隸屬東北人民政府。不到兩年時間,就開墾荒地3.9萬畝,有拖拉機140多臺,職工隊伍也發(fā)展到260多人。建場一開始,就十分重視農(nóng)業(yè)科學技術和發(fā)揮科技人員的作用,由農(nóng)學家主持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領導干部積極學習現(xiàn)代化農(nóng)業(yè)技術和科學管理知識。在1950年代,名揚全國的女康拜因手劉英,就是在這個農(nóng)場成長起來的。張聰:《北大荒的第一批農(nóng)場》,《中國農(nóng)墾》1984年第2期。
李準:《我怎樣寫<老兵新傳>》,《人民日報》1960年3月2日。農(nóng)學家趙松筠最終的熒幕形象帶有知識分子因循守舊、教條主義等諸多問題。
《“泰晤士報”載文談我影片“老兵新傳”》,《參考消息》1960年9月22日。
李準:《向新人物精神世界學習探索》,《人民日報》1962年12月16日。
[美]唐小兵:《流動的圖像:當代中國視覺文化再解讀》,復旦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第157頁。
光明日報新聞研究所編:《中國知識分子四十年掠影1949—1989》,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年版,第249頁。
吳光華:《李準和他的<黃河東流去>》,選自《黃河東流去·下》,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第789頁。
程光煒:《為什么要研究七十年代小說》,《文藝爭鳴》2011年第12期。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新中國國慶獻禮片的視覺經(jīng)驗與文化審美研究”(項目編號:20BZW151)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