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俊
頭骨是一個很復雜的結構,有多重功能,主要包括:(1)容納和保護腦以及感覺(嗅覺、視覺、聽覺等)器官;(2)提供頜部開合所需肌肉的附著點以及空間;(3)容納上下頜、牙齒等進食器官。
最早的四足類組成頭骨的骨片多,因為生活在水中,功能比較單一,頭骨形態(tài)大多相似:扁平,頂視呈拋物線形。在四足動物演化過程中,頭骨骨片逐漸簡化。因滿足不同的功能需求,也因適應多樣的環(huán)境以及性選擇的需要而出現(xiàn)形形色色的頭骨。這里先簡單介紹一下因為滿足上述功能頭骨在幾個演化關鍵環(huán)節(jié)產生的變化。
頭骨形態(tài)以及相關頜肌從肉鰭魚到羊膜類的變化
早期獸孔類恐頭獸類
脊椎動物演化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魚類登陸,逐漸擺脫對水的依賴,成為真正的陸生動物。一般認為直到羊膜卵的出現(xiàn),脊椎動物才完全擺脫了繁殖中對水體的依賴,成為真正的陸生動物。在此過程中體型顯著縮小,頭骨形態(tài)隨著頜部開合所需肌肉也發(fā)生顯著變化。在肉鰭魚(如Ectosterorhachis)中下頜內收肌為一系列的纖維,從前向后從傾斜到近直立排列。在石炭蜥(Palaeogyrinus)中,頭骨后緣的鱗骨有耳凹,大多數(shù)肌肉傾斜向后;故只有在大張嘴時咬合力量才最大。在早期的羊膜動物古窗龍(Paleothyris)中,翼骨形成了橫向凸緣,頰區(qū)后端近于直立,所以閉頜肌可以分為近直立的和近水平的分支。這樣在大張嘴時翼肌產生最大作用,而垂向肌肉在嘴快閉合上時產生最大作用。這樣每次進食沒有必要張大嘴,進食效率得到提高。這與現(xiàn)生的蜥蜴肌肉排列類似。
小型二齒獸類——雙刺齒獸頭骨及復原圖
蟒蛇頭骨
從原始犬齒獸到基干的哺乳型類頭骨,顯示演化中容納腦的間顳區(qū)增大
出于增強咬合力量的需要,頭骨演化出穿孔(例如顳孔)從而可以容納更大的頜肌,在很多類群中顳孔附近骨骼也得到加強,如二疊紀的恐頭獸類中。顳孔的產生顯著促進了頭骨形態(tài)多樣化(見《化石》雜志2019年第4期《羊膜動物顳孔漫談》)。例如,二齒獸類不僅吻部短、顳孔大,而且鱗骨向兩側顯著擴張,形成一個供肌肉附著的大側窩。頭骨上新增加窩/孔不只是為了容納肌肉,如在主龍類(鱷魚、恐龍、鳥類)中眼眶之前出現(xiàn)一個獨特的眶前窩,其功能可能是為了容納氣竇。
攝食差別產生了頭骨大量的多樣性。頭骨的差異很大一部分可以歸于吻部(嘴)(包括牙齒)的形態(tài)差別。在鯊魚、硬骨魚中,頭骨并不是一個整體,而是有可以活動的關節(jié)。到早期四足動物,頭骨只在腦顱與腭骨組合間有可動關節(jié)。在大多數(shù)四足動物中頭骨是一個牢固的整體,后來在蜥蜴及鳥類中又重新演化出了可動關節(jié)。最常見的可動關節(jié)是讓上頜以及方骨有更大的活動性。蜥蜴的可動關節(jié)最多,在蛇中上頜的獨立性最高(左右兩邊上頜能夠獨立活動)。蛇是嘴張得最大的動物,角度可以達到130度以上,而人類只能張開大約30度。
除了攝食,滿足腦發(fā)育需要也是塑造頭骨的重要因素。在原始類群中腦不發(fā)達,所以腦匣體積很小。哺乳動物為了容納發(fā)達的腦,頭骨形態(tài)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尤其在人類的頭骨中達到極致。
鴿子及大眼魚龍頭骨
兩類頭骨腫大的類群
視力對于絕大多數(shù)動物很重要,通過對哺乳動物與輻鰭魚類的研究,眼的絕對大小理論上與視覺的敏度相關。一般大眼球動物,視力發(fā)達,例如鳥類;而眼球退化則視力不發(fā)達,例如鼴鼠。在化石中很難確切知道眼球大小,只有根據(jù)眼眶的大小來推測,除非有鞏膜環(huán)保存下來。在生長中,一般眼眶大小與頭骨占比在幼年個體中更大,而在成年個體中相對較小。不同物種間小個體的眼一般也要相對大些。在鳥類中腦體積大、眼特別發(fā)達、牙齒退化,所以鳥類頭骨上眼眶大、腦部膨大。在魚龍中大眼魚龍就具有超大的眼睛,說明它的視力很好,在黑暗的深海中能夠看得清楚。
除了這些功能,頭還有其余的功能,例如展示、挖掘、撞擊等等。在二疊紀植食的貘頭獸類中頭骨后部高,骨骼加厚形成一個穹頂。推測它們有在同一種群中互相撞擊頭骨的行為,可能為了爭奪地盤或者交配權?;辛硗庖粋€更出名的加厚頭骨的例子是恐龍中的腫頭龍類,這也可能起到防御捕食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