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平 李曉林
無花果,又名奶漿果,落葉小喬木,屬于??崎艑?,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具有極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無花果容易生根,扦插成活率高,采取春季硬枝扦插栽培方法,便可達到早產(chǎn)豐產(chǎn)優(yōu)質的目的。
1 園地選擇
無花果建園應選擇在交通便利,坡度較緩、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背風向陽的壤土或者壤砂土。地勢低洼積水、土壤過黏重、土層瘠薄的地方,不宜發(fā)展。
2 整地
2.1 深翻
整地時間最好在前一年11月,施農(nóng)家肥2000千克/畝,進行深翻,深度在30厘米以上。通過深翻改良土壤,改善土壤結構,使土壤疏松、透氣、保肥、保水,以促進根系發(fā)育。入冬后灌水,以便凍垡、曬垡,促進土壤風化(圖1)。
2.2 耙 地
也叫耙耢,是耕地后進行的表土耕作措施。其目的是粉碎垡塊,使地表細勻平整,清除雜草,防止地表結皮,切斷土壤毛細管,保蓄土壤水分。耙地的時間根據(jù)氣候和土壤等情況具體確定。在春季2月底結合墑情施三元復合肥30千克/畝后進行耙地,達到松平的標準。
2.3 土壤消毒
每畝用50千克生石灰粉,耙地前撒在地表。
2.4 起 壟
耙地后起壟,用小型挖掘機按照壟寬2米,畦溝1.5米寬,壟高25厘米。
2.5 覆 膜
用2米寬黑色地膜覆蓋壟面,四周用土壓實,保墑,保溫保濕,防止雜草生長,節(jié)約除草費用。
3 大田扦插
3.1 扦插時間
一般在3月中旬進行。
3.2 插穗準備
最好是在樹液流動前,即在3月初進行采剪,采剪完要進行沙藏,防止失水。在扦插前幾天取出插穗,選擇發(fā)育成熟且粗度為1.5~2.5厘米的枝條,剪成15~20厘米長,最少要剪成有4個芽的插條。上端離芽1厘米左右的地方剪一個平口,插條下面剪一個45°的斜口,使插條與土壤的接觸面變大,又能很清楚地分辨哪邊是頭。插條準備好浸泡在加入殺菌藥的水中12小時左右根據(jù)園地準備情況可立即扦插,也可沙藏后再待時扦插。
3.3 枝條扦插
大田扦插密度3米×3.5米,每畝64株。扦插的時候,盡量與地面有30°~45°的斜角,應把插條插入土壤中2/3的長度,露在泥土外面的最好有一個節(jié),之后澆透水,這樣有利于無花果的存活。
4 管理要點
4.1 排灌水
無花果根系發(fā)達,比較抗旱,但葉片大,夏季高溫,水分蒸發(fā)多,因此需水量大。在正常降雨不能滿足的情況下,應及時補充水分。需水量大的時期主要有三個:發(fā)芽與新梢抽生期、新梢快速生長期和樹體越冬之前。無花果耐澇性差,如果排水不暢,輕則引起葉片凋萎脫落,細根死亡,重則整株死亡。在果實成熟期,如濕度過大會降低果實含糖量,影響品質,甚至造成裂果。
4.2 放 膜
發(fā)芽長苗期,每天檢查,及時除膜、漏出芽苗,防止芽苗灼傷(圖2)。
4.3 施 肥
無花果生長量大,需肥也多,特別要注意補充鉀肥和鈣肥,以補充樹體之生長和保持土壤中性微酸。年施3~4次肥,基肥一般落葉后的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施廄肥為佳??稍谛虚g或株間,開出寬30厘米、深30~50厘米的施肥溝,施入基肥。追肥在無花果發(fā)芽期,枝條生長期、果實膨大期追肥,第一次以氮肥為主,每畝施用量50千克。在果實膨大期以復合肥為主,每畝用量50千克。采取條溝施、穴施、放射狀溝施等施肥方法。
4.4 修剪
無花果樹體長得快,苗木在40~50厘米高處定干,以后全樹保留4~6個主枝,中心干有或無均可。各主枝間保持一定的間距,主枝每年剪留40~60厘米,其上再按適當間隔配置2~3個副主枝,擴大結果部位。早期無花果容易倒伏,注意用木竹竿支撐(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