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霞 吳秀嫻
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人民醫(yī)院,山東 淄博 256100
慢性胃潰瘍主要是胃消化液對胃粘膜的自身消化引起的潰瘍,臨床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便血、噯氣[1]等。該病通常具有慢性、周期性、病情反復的特點。
胃潰瘍病史長短不一,部分慢性胃潰瘍病人病史的時間長達六到七年之久,嚴重者甚至達到三十到五十年之久,病史短者只有幾天或幾周。慢性胃潰瘍疼痛與進食通常有明顯的關(guān)系。因此,制定科學細致化的飲食方案對于胃腸道疾病患者的恢復具有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1.1一般資料 觀察組40例患者平均(49.9±7.3)歲,病程(3.2±1.1)年;對照組40例患者平均(51.2±6.6)歲,病程(3.5±1.3)年。兩組符合統(tǒng)計學意義上的對比條件(P>0.05)。
1.2臨床納入與排除標準 (1)所有患者均有腹痛、惡心、反酸等癥,經(jīng)臨床診斷及胃鏡等檢查發(fā)現(xiàn)胃壁內(nèi)有明顯潰瘍面,確診為慢性胃潰瘍;(2)排除胃癌、食管息肉、腸炎等其他嚴重消化系統(tǒng)疾病患者;(3)所有患者均遵醫(yī)囑進行嚴格治療與完整周期護理;(4)本次研究均征得患者及家屬同意,符合倫理規(guī)范標準。
1.3護理方法
1.3.1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治療護理。 遵醫(yī)囑針對病因來進行治療,如服用抗幽門螺旋桿菌的藥物,同時服用法莫替丁等抑酸、保護胃黏膜的藥物聯(lián)合治療。在平時的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日常生活中應(yīng)食用易消化、高蛋白質(zhì)和富含維生素食物,不宜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時忌煙忌酒。
1.3.2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護理的基礎(chǔ)上,運用個性化飲食護理方案。具體方法為:(1)健康宣教:護理人員通過播放視頻或講座等方式向患者闡述日常飲食對胃潰瘍恢復的重要性。(2)分階段飲食干預:對于胃潰瘍急性期患者,需避免高脂肪食物,其次針對有癥狀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患者,可以遵醫(yī)囑進行根除HP治療,治療方案一般為質(zhì)子泵抑制劑+頭孢+胃黏膜保護劑。中度胃潰瘍患者在少食多餐等基本飲食原則上也要少食用牛奶等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利于潰瘍面愈合。同時在粥里面加入小蘇打等以抑制胃酸;對于愈合期患者,盡量在飲食中加入富含鋅、維生素B、維生素U的食物[2]。并叮囑患者適當增加堿性食物的比例。
1.4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 (1)護理效果:顯效:患者未出現(xiàn)胃痛反酸、胃脹等明顯臨床癥狀,經(jīng)胃鏡檢查顯示胃潰瘍面愈合,HP呈陰性;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有所好轉(zhuǎn),偶有飯后反酸胃脹等不適癥狀,潰瘍面大多愈合,HP呈陰性;無效:臨床癥狀未改觀,潰瘍面也未明顯修復甚至出現(xiàn)擴大態(tài)勢,HP呈陽性;(2)護理滿意度;(3)癥狀恢復情況:指患者護理后腹痛、泛酸等癥狀結(jié)束時間。
2.1護理效果
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效果高于對照組 (P<0.05),具體見表1。
表1 治療效果對比(n,%)
2.2護理效果與護理滿意度 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胃痛胃脹等癥狀消失時間明顯較快速,效果較為明顯 (P<0.05),具體見表2。
表2 護理效果與護理滿意度
慢性胃潰瘍的防治護理,主要是減少胃酸對潰瘍面的刺激,通過口服藥物將胃酸和潰瘍面隔離開,所以治療胃潰瘍時常采用聯(lián)合用藥的方式。同時要盡量避免長時間使用一些對胃粘膜有刺激的藥物,比如非甾體類抗炎藥、激素類藥物等等。而對于不同階段的胃潰瘍患者來說,在飲食護理上也要有所調(diào)整。個性化飲食護理是指在護理時對患者的個體差異進行著重分析[3],以達到較好的護理效果。一方面,個性化飲食護理更具有層次化,分病情、分年齡、分階段對患者調(diào)整飲食,使護理更有針對性和科學性。另一方面,在對患者進行照護的同時也糾正了患者某些不良飲食習慣,對于日后的家庭護理以及其他基礎(chǔ)疾病的預防護理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在本研究中,通過應(yīng)用不同方式進行護理,觀察組恢復情況及護理滿意度均較好(P<0.05)。綜上所述,飲食護理在胃潰瘍患者的臨床治療及日常護理中占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臨床護理慢性胃潰瘍患者工作中,需針對患者體質(zhì)、病史等因素制定個性化飲食方案,以避免癥狀反復,促進患者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