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鷺雁
新疆石子河市人民醫(yī)院藥劑科,新疆 石子河 832000
子宮肌瘤是臨床上常見婦科疾病,并且該疾病發(fā)病率較高。同時該疾病發(fā)病人群多為育齡期婦女,其主要原因是該時期婦女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1]。此外子宮肌瘤臨床表現(xiàn)為出血、疼痛、腹部有包塊、白帶增多等癥狀,對患者日常生活產生嚴重影響。目前米非司酮是臨床治療該疾病常用藥物,并且在治療上有一定效果。但對米非司酮用量上存在爭議,因此本研究選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對其使用12.5mg/d劑量的米非司酮與25mg/d劑量的米非司酮,分析不同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效果以及安全性,具體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法將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86例子宮肌瘤患者分為2組,研究組(n=43)與對照組(n=43),其中研究組43例患者最大年齡56歲,最小年齡31歲,平均年齡(40.61±1.95)歲,平均病程(3.21±1.26)年。對照組43例患者最大年齡54歲,最小年齡30歲,平均年齡(41.15±1.62)歲,平均病程(3.18±1.15)年,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使用米非司酮治療,其中醫(yī)務人員給予對照組對照組患者給予25mg/d劑量米非司酮(國藥準字H20000629、上海新華聯(lián)制藥有限公司),研究組患者給予12.5mg/d劑量米非司酮,每天服用1次,持續(xù)服用90天。
1.3實驗指標 對比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效果,評判標準:經(jīng)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并且經(jīng)B超檢查后腫瘤體積縮小50%以上,為顯效;經(jīng)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并且經(jīng)B超檢查腫瘤體積縮小20%以上,為有效;經(jīng)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未發(fā)生變化,并且經(jīng)B超檢查后腫瘤體積縮小20%以下,為無效。觀察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并進行記錄。
2.1對比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效果 研究組采用12.5mg/d劑量米非司酮患者,總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采用25mg/d劑量米非司酮患者,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1)
表1 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2.2對比研究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不良放應發(fā)生率 研究組采用12.5mg/d劑量米非司酮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采用25mg/d劑量米非司酮患者,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2)
表2 研究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不良放應發(fā)生率對比(n%)
子宮肌瘤是臨床常見女性良性腫瘤疾病,并且該疾病臨床表現(xiàn)出血、疼痛、腹部有包塊、白帶增多等癥狀,對患者日常生活產生嚴重影響。因此要選取有效治療方案。手術治療是以往臨床常用治療手段,但是手術切除患者子宮后,會使其內分泌絮亂,進而導致患者出現(xiàn)更年期以及骨質疏松等綜合癥狀[2]。而使用藥物保守治療,可以防止患者出現(xiàn)內分泌絮亂。經(jīng)相關資料顯示,子宮肌瘤疾病發(fā)生于患者體內孕激素水平有密切相關。米非司酮是一種合成固醇藥物,并且米非司酮對孕激素水平有抑制作用,進而可以抑制患者子宮肌瘤增長。此外米非司酮可以結合P受體,改變構型,進而可以使熱休克蛋白與P受體加強結合,最終抑制患者體內孕激素[3]。然而過量使用米非司酮可以使患者出現(xiàn)惡心、頭痛、腹痛等不良反應。經(jīng)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治療效果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小劑量米非司酮可以有效減少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進而可以促進患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