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華
湖北省廣水市婦幼保健院,湖北 廣水 432700
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是兒科中常見的一種疾病,多發(fā)于秋冬季節(jié),臨床表現(xiàn)主要有發(fā)熱,腹瀉,腹脹等并伴有腸鳴音亢進。治療方法主要是以藥物治療為主,如何減輕患兒的痛苦,縮短癥狀表現(xiàn)的時間,提高該病的治療效率[1],已經(jīng)成為一種研究課題,本次研究觀察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的治療效果,選擇了部分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相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4月至2020年8月期間本院收治的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患兒資料共計114例,依照入院治療順序分組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各57例。對照組患兒男31例,女26例,年齡6個月至4歲,平均年齡(2.51±0.26)歲,病程1d~4d,平均病程(2.02±0.33)d;觀察組患兒男32例,女25例,年齡6個月至4歲,平均年齡(2.48±0.24)歲,病程1d~4d,平均病程(2.13±0.25)d。組間常規(guī)資料相近,可以對比(P>0.05)。
1.2方法 全體患兒均接受積極治療。對照組患兒采用蒙脫石散劑(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690)及益生菌等緊急治療手段進行治療,口服補鹽液進行糾正電解質(zhì)失衡等治療。觀察組需要在這個基礎上增加使用葡萄糖酸鋅(澳諾(中國)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3241)口服用藥,使用劑量為:6個月以下患兒每天10mg,6個月以上患兒為每天20mg[2]。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治療前后心肌酶譜的變化情況等進行詳細對比。顯效:72小時后,大便次數(shù)明顯降低,基本恢復正常的每天1~2次水平,大便形狀正常,飲食恢復,精神狀態(tài)明顯好轉(zhuǎn);有效:72小時后患者的大便次數(shù)有微量減少,恢復至每天3~5次左右,飲食恢復正常,精神狀態(tài)微微好轉(zhuǎn);無效:經(jīng)過72小時的治療后,患兒的臨床癥狀沒有明顯改善,甚至出現(xiàn)了加重的現(xiàn)象[3]。
1.4統(tǒng)計學方法
SPSS18.0分析計量資料、計數(shù)資料,各自使用均數(shù)±標準差、率表示,之后分別實施t檢驗、X2檢驗,P<0.05差異顯著。
研究顯示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總療效率差異
由于輪狀病毒性腸炎的感染性是很強,再加之嬰幼兒的消化免疫系統(tǒng)并未發(fā)育成熟,所以嬰幼兒極易感染輪狀病毒性腸炎,該病在秋冬季節(jié)發(fā)病率是很高的,已經(jīng)成為兒科中常見的一種疾病。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的傳播方式是以消化道為傳播為主,會對小腸黏膜的上皮細胞有侵害,會導致小腸粘膜微絨毛受到損傷,小腸吸收及乳糖酶的活性受到影響。在患該病后,往往由于腹瀉等原因,容易引起水電解質(zhì)紊亂,酸中毒等一系列問題。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也屬于世界范圍性的一種兒童疾病[4]。鋅作為人體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患兒,在腹瀉的情況下會導致鋅元素大量流失,進而造成細胞功能降低。有研究顯示,在人體缺鋅的情況下,上皮細胞會產(chǎn)生損傷,造成機體免疫力下降,會導致病毒入侵人體,并對人體組織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導致肝臟無法正常合生維生素,致使維生素減少就會引發(fā)嚴重的免疫力缺失,如此形成惡性循環(huán)。葡萄糖酸鋅能夠補充鋅元素,并參與酶的合成,對人體器官發(fā)育和組織創(chuàng)傷修復能夠發(fā)揮重要作用,進一步可以提高患兒的免疫力,并維持腸道黏膜的完整性,防止體液流失,通過葡萄糖酸鋅的治療,能夠修復腸粘膜上皮細胞,并補充體內(nèi)鋅元素,進一步刺激細胞活性,提高患兒免疫力[5]。本次的研究結果也顯示出,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6.49%,是高于對照組的82.4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這個結果說明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的綜合性治療獲得了顯著效果。
綜上所述,利用葡萄糖酸鋅來進行輔助治療,能夠有效降低輪狀病毒腸炎患兒臨床癥狀的消失時間,可以大大減輕患兒承受的痛苦,治療安全可靠,效果顯著,應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