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 常鳳媛
文言文又稱“古文”。因其與現(xiàn)代生活相對“脫節(jié)”,學生的主要閱讀障礙在于對詞句內(nèi)容的理解。對文言文閱讀能力稍弱的學生而言,做題時往往是“出工出力不出活”,特別是在做文意概括題時更加明顯。筆者認為,文意概括題有其內(nèi)在的規(guī)律可言,手握規(guī)律之刃,動之有法,便可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恢恢乎”于“迷宮”之間,“躊躇滿志”于提筆答題之時。
那么,規(guī)律是什么,如何有效運用規(guī)律作答文意概括題呢?
根據(jù)筆者對文意概括題的深入分析,總結其顯性規(guī)律如下:
1.選項內(nèi)容構成:對傳主形象的評價(概括)+具體行為事例(分析),往往涉及人物行為舉止特點、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張、人物道德品行、人物性格和情感等方面。
2.多為選擇“不正確的一項”,且多在“具體行為事例(分析)”上設誤。
明曉以上規(guī)律,學生在答題時可以有意地進行細節(jié)比對,但在對比的過程中可能仍然會出現(xiàn)判斷失誤。原因在于對選項與文本對應的位置不夠明確,常常僅分析只言片語,答題準確度可想而知。也就是說,探究運用隱性規(guī)律也尤為重要。
下面,我們以2019全國卷Ⅰ《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為例,對隱性規(guī)律加以探究。
A項內(nèi)容為:賈誼初入仕途,展現(xiàn)非凡才能(評價)。他受到廷尉推薦而入仕,當時年僅二十余歲,卻讓諸生自覺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級提拔,一年之間就當上太中大夫(分析)。其中,“他受到廷尉推薦而入仕”對應原文“廷尉乃言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爱敃r年僅二十余歲”對應原文“是時賈生年二十余,最為少”,“卻讓諸生自覺不如”對應原文“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諸生于是乃以為能不及也”?!安痪玫玫轿牡墼郊壧岚?,一年之間就當上太中大夫”對應原文“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
沿此思路,我們會發(fā)現(xiàn),選項內(nèi)容基本上是原句的對應翻譯,且選項出現(xiàn)的順序與選文內(nèi)容先后順序基本一致。
1.借助順序規(guī)律,精準定位
了解近年來文意概括題選項順序的規(guī)律,可以幫助學生快速定位答題區(qū)間。也就是說,在答題之前,學生基本上可以預知選項在文中的大致方位,從而快速在對應區(qū)間通過關鍵詞進一步加以判斷。
試舉202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模擬演練[以下簡稱“八省(市)適應性考試”]文意概括題為例,A選項“霍光得到提攜,又受武帝重托。他由兄長去病帶至長安,仕途上屢獲升遷,直到侍奉皇上;武帝臨終,將少子托付給他,要他行周公輔佐之事”,首先在文章開篇部分搜尋,由選項中的關鍵詞“去病”“武帝”“周公”可知,所選范圍在“票騎將軍去病弟也”至“上曰:‘君未諭前畫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涞郾溃右u尊號,是為孝昭皇帝”;B選項“霍光主持大局,得罪一干權貴。他秉公處事,拒絕權臣的無理請求,因此遭到怨恨,以致后來受到上官桀父子、桑弘羊等皇親國戚的抱團誣告”,在文本中對應的內(nèi)容應緊隨A選項對應的內(nèi)容后,此選項的難度在于不是對應直譯,而是對大意的基礎概括,但我們可以從“拒絕”一詞找到與文本中“桀、安欲為外人求封,光不許。又為外人求光祿大夫,又不許”的照應點,“抱團誣告”與文本中“于是皆與燕王通謀,詐令人為燕王上書”的照應點;C選項“霍光遭到陷害,昭帝主持公道。政敵想扳倒他,讓人假托替燕王上書,說霍光專權放縱,或將發(fā)生意外之變;昭帝卻不予理會,表示霍光無罪”,在B選項所指誣告之后,選項中的“假托替燕王上書”與B選項有重復之處,句末“無罪”一詞可以與“光入,免冠頓首謝,上曰:‘將軍冠。朕知是書詐也,將軍亡罪’”相對應;D選項“霍光挫敗政敵,威名天下傳揚。昭帝力挺霍光,政敵再也不敢發(fā)聲,于是轉而暗中謀殺霍光,結果弄巧成拙,被一舉鏟除,霍光因而威震海內(nèi)”應在文末,由“昭帝力挺霍光”找到對應句為“后桀黨與有譖光者,上輒怒曰:‘大將軍忠臣,先帝所屬以輔朕身,敢有毀者坐之’”,“威震海內(nèi)”則對應文本最后一句“光威震海內(nèi)”。
由上可知,在預知對應區(qū)間大致位置的基礎上,借助選項關鍵詞對文本中相關信息進行篩選判斷會快速高效得多。
2.借助翻譯能力,加速比對
高三復習資料中提供的常見的比對重點(設誤點)如下:
重點實詞(曲解文意)、尊重原文(無中生有)、人物(張冠李戴)、因果(因果謬誤)、時間(時序顛倒)、范圍程度(以偏概全)、地點職務(空間穿越)等。
這些方法源于信息性閱讀的常見失誤,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也適用于文言文閱讀的文意概括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學生在使用的時候容易陷入“迷宮”之中。也就是說,他們還要下意識地去留意這個選項和原文對應語句中的重點實詞、人物、因果、時間、范圍程度、地點職務等方面的內(nèi)容,比對后再進行選擇,思考這個是什么錯誤,無形中影響了判斷速度。
實際上,借助我們上文所講的隱性規(guī)律——選項基本上是對原句的對應翻譯就可以相對快速地解決以上問題。簡而言之,在定位之后運用翻譯這一核心能力進行對比是解題的關鍵。
以2019年全國卷Ⅲ《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文意概括題為例,A選項“吳起憐恤士卒,帶兵屢建奇功。他本是衛(wèi)國人,先是率魯軍抗齊得勝,后又率魏軍攻陷秦國五城;這些戰(zhàn)功都和他善于為將、與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中,“他本是衛(wèi)國人”為“吳起者,衛(wèi)人也”的翻譯,這是經(jīng)典的判斷句式;“先是率魯軍抗齊得勝”是“齊人攻魯,將而攻齊,大破之”的翻譯,將動詞“將”的主語補為傳主吳起即可判斷;“后又率魏軍攻陷秦國五城”是“魏文侯以為將,擊秦,拔五城”的翻譯,將“以為”翻譯為“以之為”,“之”指代的就是傳主吳起,“將”在此處為名詞,也起到“率”的作用,“攻齊”“擊秦”也存在時間上的先后順序;“這些戰(zhàn)功都和他善于為將、與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對應“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與士卒分勞苦”“文侯以吳起善用兵,廉平,盡能得士心,乃以為西河守,以拒秦、韓”的大意概括,前一句強調(diào)的是其“與士卒同甘共苦”,后一句中“善用兵,廉平,盡能得士心”則是借文侯對吳起進行評價。C選項“而公叔繼田文后為相,他深表不滿,擔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國”,我們會發(fā)現(xiàn)“而公叔繼田文后為相”為“田文既死,公叔為相”的翻譯;“他深表不滿”為離開的理由,但原文為“吳起懼得罪”,將吳起的“害怕”譯為“不滿”就出現(xiàn)了對重點實詞的錯誤判斷,從而曲解了文意。
上述分析過程看似耗時較長,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速度是較快的。與尋找比對重點然后進行比對的方法相比,這種答題方式只需要隨文而行尋找不同;與試卷中的的翻譯題相比,這個翻譯只需要學生通過思維活動加以判斷,其閱讀速度和有效性都可以得到提高。
3.借助選項信息,巧妙助力
除通過信息比對答出該類試題外,由以上解題過程我們也可以發(fā)現(xiàn),文意概括題已經(jīng)將文本中大量的內(nèi)容進行了翻譯乃至概括,由以上對八省(市)適應性考試的分析也可清晰看出這一點。這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路——借選項所提供的信息為其他題目提供助力。
①直接助力,提供大意
如2020年全國卷Ⅱ《宋史·王安中傳》文意概括題B選項“王安中彈劾蔡京,得到皇上采納。蔡京投皇上所好,引薦道術之士,擾亂朝廷,他陳奏蔡京之罪,要求懲治,蔡京恐懼,其子蔡攸也哭請皇上寬恕”與翻譯題第一句“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國害民數(shù)事”存在重合部分,也就是說選項已經(jīng)“貼心”地提供了該句大意。2020年全國卷Ⅰ《宋史·蘇軾傳》文意概括題D選項中,“最終成為一代文宗”也為翻譯題第二句“其體渾涵光芒,雄視百代,有文章以來,蓋亦鮮矣”提供了大意。
②間接助力,明示語境
2020新高考Ⅰ卷《明史·左光斗傳》文意概括題C選項“左光斗揭露贓私,受到小人陷害。他與人彈劾魏忠賢、揭發(fā)崔呈秀,引起魏忠賢及其黨羽的憤恨,魏以先發(fā)制人的手段,繞過法司,害死光斗”對應的是“楊漣劾魏忠賢,光斗與其謀,又與攀龍共發(fā)崔呈秀贓私,忠賢暨其黨咸怒”“忠賢诇知,先二日假會推事與漣俱削籍”,為中間的“及忠賢逐南星攀龍大中次將及漣光斗光斗憤甚草奏劾忠賢及魏廣微三十二斬罪擬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還”斷句提供了幫助。
D選項“左光斗飽受迫害,死后得以平反。他家中受到株連,母親、兄長以及同宗群從十余人被迫害致死,直到魏忠賢被誅,他才受到追贈,謚為忠毅”對應的文句是“忠賢令撫按嚴追,系其群從十四人。長兄光霽坐累死,母以哭子死”“忠賢既誅,贈光斗右都御史,錄其一子。已,再贈太子少保。福王時,追謚忠毅”,并且D選項為翻譯題13(2)提供了較為完整的語境(雖然存在一處語意表述上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