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
【摘 要】閱讀是幫助小學生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小學生一項非常重要的認知互動。新課程改革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迎來了新的變革,新課程改革中倡導拓展小學生的閱讀量,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以及提升小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除了要訓練小學生們的識字量、閱讀速度,還需要重點培養(yǎng)小學生們的閱讀理解能力,采取多樣化的閱讀活動來有效提升小學生們的自主閱讀能力。本文結合小學語文學科主題式閱讀教學,來對培養(yǎng)和提升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進行了深入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自主閱讀;小學語文;主題閱讀
當前小學語文學科的閱讀教學在主題教學思想的指導下,積極開展主題式閱讀教學活動,提高小學生們的閱讀效率,幫助小學生拓寬自己的閱讀視野,重視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自主閱讀教學理念主要是以自主學習作為基礎,結合新時代教育要求,有效引導小學生進行自主閱讀。語文教師通過采取主題式閱讀模式,來促使小學生愛上閱讀,充分激發(fā)小學生們的閱讀興趣,提升小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自主閱讀習慣,從而實現(xiàn)小學語文學科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一)提高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于提高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有著非常重要作用。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根據(jù)閱讀教學內(nèi)容,充分抓住小學生閱讀特點,來鼓勵小學生們針對閱讀文本來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述和解釋,同時還可以采用課堂自主討論的形式讓小學生們自由地分享自己的思考過程和結果,促進小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幫助小學生將自己的語言表達進行條理清晰地展示。
(二)提高小學生語文知識理解能力
培養(yǎng)小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小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大多是建立在認讀文字上,語文教師根據(jù)相關知識儲備,將所學習的文字以及詞語來進行詳細分析和概括,加強小學生對其含義的理解,以此來幫助小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從而提高小學生們的語文理解能力。
二、小學語文主題式自主閱讀優(yōu)化策略
(一)營造閱讀氛圍
語文教師在進行主題閱讀教學時,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來營造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使小學生們可以充分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小學生們的閱讀興趣,有效提升小學生們的自主閱讀意識。語文教師在營造輕松愉悅閱讀氛圍時,需要重點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以及認知能力,促使小學生們能夠有一種身臨其境的體驗,同時語文教師在組織開展主題閱讀活動時,需要深入挖掘文章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幫助小學生激發(fā)自身的情感投入,從而促使小學生們可以快速地掌握到文章重點,有效調(diào)動小學生的自主閱讀欲望。以《鯨》為例,語文教師就可以結合小學生們的身心特點,在課堂上融入一些鯨魚的圖片或者動畫視頻等等,讓小學生們深刻的記住鯨魚的形象,有效鍛煉小學生們的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還很好的調(diào)節(jié)了課堂的閱讀氛圍,為接下來的主題式閱讀打好了基礎,同時也為小學生們的自主閱讀做好了鋪墊。再比如在進行《草原》一課的閱讀教學時,語文教師就可以結合作者第一次對內(nèi)蒙古大草原進行訪問時的經(jīng)歷和感受,來鼓勵小學生們將自己的草原游玩經(jīng)歷進行分享,組織小學生們開展一場贊美大草原主題活動。語文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設備來結合課文內(nèi)容來營造一個大草原群馬疾馳、襟飄帶舞的課堂氛圍,小學生們通過觀看視頻會對大草原產(chǎn)生非常好奇的心理,好奇哪里的牛羊草地是怎樣生長的?好奇那里的人們是怎樣生活的?語文教師就可以借助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來激發(fā)小學生們的求知欲望,鼓勵小學生們對課文進行自主閱讀,同時語文教師還可以讓小學生們對自己的疑惑進行自主討論,相互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以此來促使小學生們對大草原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另外通過小學生們的自主討論和自主閱讀,使他們可以自主地發(fā)現(xiàn)大草原的美,促使小學生們可以充分感受到蒙古族人民與我們漢族人民的深厚友誼。語文教師通過開展這場大草原主題閱讀活動,有效激發(fā)了小學生們的自主閱讀欲望,有效提升了小學生們的自主閱讀能力。
(二)激發(fā)閱讀興趣
語文教師在開展主題閱讀教學時,結合小學生個性化學習特點,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有效激發(fā)小學生的自主閱讀興趣。小學階段的學生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閱讀分析能力都不足,對一些表達能力深厚的文章往往不能抓住課文主旨,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對于這種情況,語文教師就可以深挖教材主題,將文章中的主題精神進行提煉,為學生們指定相應的主題閱讀活動,有效刺激小學生們的各種感官,激發(fā)他們的自主閱讀興趣。那么在實際的閱讀教學過程中,首先語文教師需要深挖教材文本,確立閱讀主題,然后圍繞閱讀主題來結合小學生特點,以及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來組織主題閱讀活動。另外語文教師也可以通過課內(nèi)知識點的延伸,來為小學生們拓展相關閱讀文本,使小學生們可以輕松地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進行自主閱讀,激發(fā)小學生們的閱讀興趣,幫助小學生掌握更多的閱讀技巧,提高小學語文學科自主閱讀的有效性。例如在部編版秋天一課的教學時,語文教師就可以結合教材進行揣摩、研究,結合教材內(nèi)容,提煉出“美麗的秋天”閱讀主題,然后語文教師結合一些秋天美景的圖片,來刺激小學生們的視覺感官,讓小學生們直觀地感受到秋天的意境,引起小學生們對文章閱讀的興趣,從而促使小學生們可以自主地進行課文的閱讀。再以《北大荒的秋天》為例,本篇課文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小學生對文中的生字生詞進行理解和掌握,然在再結合文章不同段落的意思和意境來幫助小學生們形成一個良好的愛國情意。在教學中語文教師就可以深挖文章中的主題思想,實施主題式閱讀教學,同時再結合多媒體設備來為學生們展示一些與北大荒秋天相關的視頻素材,以及一些關于北大荒區(qū)域周邊的地理面貌特征等等,以此來有效激發(fā)小學生們的閱讀興趣,促使小學生們可以積極主動地進行自主式課文閱讀,從而幫助小學生們形成良好的閱讀理解能力和閱讀分析能力,從而促使整個課堂閱讀教學效果得以最大程度的提升。
(三)豐富閱讀內(nèi)容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依據(jù)單元內(nèi)容來組織開展主題式閱讀活動。語文學科教學需要以大量的閱讀來作為基礎,要求學生可以自主地進行閱讀學習,調(diào)動學生們的自主閱讀動力,語文教師可以在教材中選取閱讀主題與單元主題相互一致的文章,來促進小學生們的自主閱讀興趣,幫助小學生們形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以《小小的船》和《江南》這一單元為例,語文教師就可以結合本單元文章來設計以“春天”為主題的閱讀活動,其中語文教師可以導入相關的兒童詩:張國南《春天是這樣來的》以及金波的《春天》等等,這些兒童詩篇的特點是篇幅短小且語言優(yōu)美,同時詩篇中的生字生詞較少,非常適合低年級的小學生們的認知水平,可以有效激發(fā)了小學生們的自主閱讀欲望。小學生在語文教師的帶領下,充分地接受了兒童詩的熏陶,豐富了自己的閱讀內(nèi)容,同時也幫助小學生們豐富了自身的閱讀積累,語文教師在教材文本的基礎上有效豐富了小學生的閱讀內(nèi)容,拓寬了小學生的閱讀范圍,同時還幫助小學生形成了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過程中,小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和自主閱讀習慣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語文教師需要積極的開展各項工作,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放在首要位置,努力實現(xiàn)小學語文學科閱讀教學的高質(zhì)高效。
【參考文獻】
[1]李華.小學語文“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策略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8(13):128-129.
[2]魏梅坊.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加強主題教學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65.
[3]冉麗琴,李小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J].東西南北:教育,2018(9):427-427.
(2017年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隴原名師”專項課題:《為“讀”插上翅膀——“主題閱讀”自主閱讀課型的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7]MSZX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