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霞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昌吉回族自治州,活躍著一個名叫“墨蘭書社”的讀書群體,在這個不起眼的社團背后,每個人都有一支隊伍,少則數(shù)十人,多則數(shù)百人。墨蘭書社成立于2017年3月8日,現(xiàn)有領隊19名,目標定位是培養(yǎng)百名領讀者,重讀百部經典著作,組織百場經典講座。目前,500人的線上活動豐富多彩,47個小分隊你追我趕,各顯其能。3384名書友長年堅持經典閱讀,引領全民閱讀。作為創(chuàng)辦人,我非常感謝“書香天山”平臺,讓書友們共享書籍帶來的力量和神奇。
最初的種子
1955年,在西域邊陲的古道上,來了一個賣書的人。他拖家?guī)Э凇⒈持宦榇鼤?,落腳于天山腳下的木壘河畔,組建了新中國成立以后的第一家新疆新華書店,從此開啟了27年的書店生涯,這個人,就是我的父親。他活著的時候,賣書,說書,崇尚書,和書打了一輩子交道。我有幸在書堆里長大,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
2010年,我從崗位上退下來,承擔了講師團的宣講任務,在經典中得以滋養(yǎng)與啟迪,領略了書籍帶來的時空能量和諸多好處。昌吉回族自治州當時活躍著許多讀書小團體,其中有兩個書友把我拉進了她們的讀書群,后來,三人籌劃由我來主講,搞了幾場講座后,就自然形成了這個團隊。
一個書社的誕生,猶如一個新生兒,標志性的冠名很重要。新疆處在沙漠邊緣,昌吉回族自治州是離海洋最遠的城市。樸實無華的墨蘭,不擇土壤、荒地、山坡、草原、路旁都能生長……其不畏寒暑,不怕風吹雨打,有水土保護價值,也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花中自有羅裙衫,最不輕薄是墨蘭。當藍幽幽的墨蘭服一經亮相,即刻引起了社會的反響。隨后,一場規(guī)模宏大的“《紅樓夢》百人分享大會”在互聯(lián)網的帶動下,沖擊了人們審美的感官,吸引了更多的眼球……一時,金秋十月白露涼,庭州一片紅樓熱。這場高品格的讀書盛典,以墨蘭超凡脫俗、蘊含詩意的文化形象與美學力量打動了聽眾;并以紅樓夢中“知恩圖報”“大觀園的現(xiàn)代價值”“寶玉的追問”等深刻主題拉開了“重讀百部經典”的序幕。
小書社的大國夢
船長:領跑起帆,是第一項工作。在啟航前,要精心鍛造一批風雨無阻、乘風破浪的領隊。我們在全面考察的基礎上,選拔一些人品好,工作能力強,有服務意識、奉獻精神的公益人,發(fā)動他們利用個人影響力自建書群,自帶團隊,堅持朗讀形成習慣。愿意跟隨群主讀書的人越來越多,讀書群的活動也越來越豐富。有的年齡二十來歲,有的已過花甲之年,有的來自山林小縣城,有的來自海濱大城市……然而,培養(yǎng)領隊,就是在培養(yǎng)船長!墨蘭書社最后的宏愿,就是在人類知識的海洋里磨煉出一百名堅持領讀的優(yōu)秀船長。
塔尖:選經典中的經典,是第二項工作。
書海浩瀚,時間有限,為了在有限的人生里尋找一條捷徑,只能選擇讀最好的書。一是經典是讀不完的,為什么讀不完呢?就是太多了,要反復地讀。二是在讀經典時,每一次讀,都有新的收獲。而且,你在讀的時候有那種滾雪球的推進——你在讀這部經典時,會馬上想到有另一部經典在等待著你;原因是所有的經典都深不見底,都廣闊無邊,都在向我們揭秘像大海那樣深邃的人性。
為了找到“杰作”,我們翻閱了大量的私人書單,比如世界讀書家毛姆先生推薦的書;阿根廷博物館館長博爾赫斯的私人藏書;全球股神巴菲特、芒格的個人書單……還有文學家魯迅先生的書單,經過多次篩選,再結合親身體驗,我們向書友群推薦第一批書單有35本,這當然是一個浩大的工程,但是,實用有效地為讀者節(jié)省了時間。
隨著第二批書單的推進,現(xiàn)在,書友們讀書的種類已達90多種。其中,不少書友已開啟了第二遍、第三遍的經典閱讀之旅,如《戰(zhàn)爭與和平》《紅樓夢》《悲慘世界》《呼嘯山莊》《白鯨》《源氏物語》《飄》《瓦爾登湖》《大衛(wèi)·科波菲爾》《沉思錄》《詩經》《論語》《白鹿原》《活著》等作品。這些書,需要反復閱讀,才能領會其中奧秘。
講座:培養(yǎng)讀者群,是第三項工作。舉辦各類文化藝術講座,通過經典教育啟蒙改變人們的心靈結構,或許是培養(yǎng)讀者綜合素質的最佳方略。如今都是低頭族,手機已成為人們身體的一個外掛“器官”,讀者的求知方式,很難固定在傳統(tǒng)的紙質閱讀上。但如果有人通過聲音傳導知識,把其讀書的心得分享出來,有音樂賞,有視頻看,又有深刻風趣的講解或者思想深度的穿透和震動,人們當然樂于接受。為提高大眾審美,發(fā)揮文學作品的教育功能,墨蘭書社自創(chuàng)建以來,聘請社會知名人物及書群人才資源庫,開辦了各類精品講座28場,人數(shù)達4742人。特別是抗疫期間,把宅家的日子,變成讀書的日子,墨蘭書友群選擇了線上交流,通過空中傳遞、架起網絡學習橋梁。
每個人都需要被看見
墨蘭書友群沒有隱形人,凡書社成員都有一個成長晉升的過程。即:傾聽者——朗讀者——宣講者,最終成為全民讀書推廣人和營造書香社會的引領者。
傾聽者:創(chuàng)建一個書群容易,但能堅持下去,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在我們這個由閱讀連接起來的親緣之家,聚集著全國18個城市的讀書愛好者:不僅活躍著許多奮斗在平凡崗位上的鄉(xiāng)村教師、小裁縫、洗衣匠、月嫂、農民、家政工作者以及什么職業(yè)都沒有的家庭婦女;還有密切關注著世界前沿動向的大學者、馳名將軍、莘莘學子、聞名遐邇的編劇、享有聲望的專家、才華超群的作家、詩人、翻譯家、書法家、收藏家、畫家、攝影家、音樂人、舞蹈家、資深記者、播音師、企業(yè)高管、圖書發(fā)行工作者、國家優(yōu)秀公務員、援疆拔尖人才……偌大一個讀書群,由于來自五湖四海,彼此陌生,有的相互不認識,只為共同的愛好聚在了一起。
朗讀者:如何管理好一個由五百人組成的讀書群,讓人人都有存在感?
首先需要被群主看見,其次需要被群友接納,最終還是要引領大家開口朗讀,擁有話語權。為了調動新人的內存,我們動員各領隊主動推介自己的隊友,不分職位,一律平等,讓他們隆重亮相,在一個志趣相同的共情團體中認領自己。在“沉默是金,開口是鉆石”的倡導下,許多傾聽者漸漸變成了朗讀者,一個個加入了“每日一讀”的行列中……
如今,各書友群堅持在線誦讀人數(shù)已達近千人。誦讀者當中年齡最小的是僅有5歲的寶寶,最大的還有80多歲的老奶奶,有些是兩個孩子的寶媽,有些是輕松愉快的退休人員,但更多的還是快樂工作的上班族……大家按照書社推介的書單,把每天朗讀的音頻及時發(fā)送出來;許多書友,在小分隊誦讀覺得還不過癮,就自信地把音頻發(fā)送到了大群里,形成了日常行為規(guī)范,每日有主播老師點評。除此之外,我們利用晚自習時間聘請專業(yè)老師,從“聲音”“氣息”“節(jié)奏”“口腔”“文字”“情感”等多角度訓練提升書友們的朗讀水平。
宣講者: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一本書,讀多了,讀透了,就成了這本書的研究者。像《戰(zhàn)爭與和平》《悲慘世界》《紅樓夢》這類大部頭巨著,只要能潛下心,讀上幾遍,就會生發(fā)出自己的思考和表達欲望,把讀書的收獲講出來,這是讀書群深入閱讀的常見方式。
為了讓朗讀者進入深層思考、提升思想維度,帶動更多的人分享經典之魅力,我們還多次組織“共享一本書”的系列活動,比如“張靜媽媽讀書群”在同讀《論語》之后,群里所有的媽媽,都開始帶著孩子一起講述,通過親子閱讀,帶動了丈夫,形成了書香之家的濃濃氣氛;比如“風華閨密讀書群”在近八個月時間內已共讀 14本書,開展舉辦了《呼嘯山莊》《安娜·卡列尼娜》線下分享會。作為一名領隊,她在《卡拉瑪佐夫兄弟》這本書的講座中,為講透“博愛戰(zhàn)勝了魔鬼”這一主題,利用自己統(tǒng)計工作者的數(shù)字優(yōu)勢,結合愛祖國、愛家鄉(xiāng)、愛家人……引申擴充了愛的深度與廣度,使讀者對這本晦澀深奧的巔峰之作,有了清晰地了解和深刻的影響。
公益人的桃花源
就人文環(huán)境來說,多一個讀書人,就好比多一棵樹;樹多了,就自然改變氣候。許多人,雖然物質上綽綽有余,精神上卻貧窮得可憐。墨蘭書社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其孕育的內涵,不只局限于形式上的讀書。
留下一個根扎于西域邊陲的“墨蘭書社”,打造一個經年持久的讀書群,這是個沒有盡頭、沒有邊界、沒有人催促的長久宏愿,團隊的成員,或許會更替,時代的風向或許會變化,但是,閱讀經典、播撒書香的主題永恒不變,那就是讓光明與希望的燈塔,照亮黑暗無知的深淵;在讀者與作者之間,架起一座永不坍塌的橋梁。
墨蘭書社第一屆領導機構,成立于2018年3月,設有社長、副社長,秘書長,宣傳部長、策劃部長、后勤部長,辦公室主任七個職務。聘請長期顧問5名。核心成員9名,年度主持人12名,每月23日召開月會一次。墨蘭書社組織機構分層管理:社長管理領隊;領隊管理各自的書群;書群自行組織活動,年初計劃,月會小結,年底綜合。墨蘭書社制度完善:制定有《書友日常群規(guī)》防止有人利用這個平臺搞宗教宣傳、發(fā)違背國家政策的反動言論以及做廣告宣傳;制定有《領隊制度》明確領隊資格、領隊素質、領隊義務和領隊工作細則;制定有《會員守則》嚴格實行“領主制”:即領隊線上主持工作,規(guī)定每月有一名領隊負責日常的晨播,領讀,晚課。晨播在清晨10點以前,分為四個欄目:“美文佳作藝術欣賞”“書友心語分享”“精彩片段回放”“書社重要訊息”;領讀,安排在下午4點至4點30分。主要是統(tǒng)計總結大群朗讀人數(shù),帶頭發(fā)送經典閱讀音頻;晚課就是講座。每次領隊主持工作,均有兩名后備人員配合,月頭推介,月底交接。
作為一個民間社團,如何在不發(fā)工資、不評職稱,沒有任何福利的情況下,長期開展工作?團隊的純度、每個人的起心動念、個人素質、能力及終身奉獻的決心都至關重要,另外,還要有一套柔和彌散的道德管理體系。書社讀友雖然面向全國,但真正腳踏實地做服務工作、起到黏合作用的核心力量在昌吉。所以,建好根據地,抓好核心力量,把握好發(fā)展方向,培養(yǎng)一批忠實可靠的公益人,這是關鍵。
做讀書公益人,既“推”又“引”,皆是為“書”而忙。
從利益上講,做讀書志愿者沒啥好處。從精力上講,要消耗大量的熱情和能量,不但沒有人給你評職稱或者發(fā)獎金,還要失去休閑與腦力……但從理論上講,它有一個無窮大的空間,有當下的價值。這需要一個集體潛意識同化和提升。只有把這些在別人看來毫無企圖的小事與每個人的愛好連接,與生命的意義連接,共事者才不至于計較、糾結、敷衍,以應付檢查的心態(tài),把工作搞成兩張皮。
當一個人在開心釋放、無所貪欲、喜悅的狀態(tài)下,才能自覺承擔責任服務他人。當然,作為引領者,光有熱情和責任是不夠的;還要有高超的管理藝術,學會十個指頭彈鋼琴,發(fā)揮每個人的才華和潛能。另外,在新媒體時代,作為領隊,提升媒介素養(yǎng),具備一定的文字功夫和表達能力也很重要。要學會利用微信平臺,讓自己成為一個自帶流量,自帶內容的媒體人,才能把生命狀態(tài)調整到一個更高的、更廣闊的狀態(tài)。
任何一個公益團體,要想長期存在,除了凝聚愛心,必須要有強大的學習力;尤其在這個注重利益關系的現(xiàn)代社會,沒有多少人對一個務虛的公益社團給予奢望,世俗者會譏諷你;淺薄者會詆毀你;傲慢者,不屑與你為伍;權勢者,根本無暇顧及你……但,這一切,擋不住我們堅持走下去的腳步。因為我們知道,讀書得來的財富無可比擬!以經典武裝起來的思想堅不可摧!最后引領提升我們的、還是我們自己。
為了把“讀書群”和“大媽群”分開,把“詩意盎然”與“一地雞毛”分開,把“表演型閱讀”同“沉浸式閱讀”分開,我們在個人形象的打造上高標準要求,在做人方面特別強調本分厚道,穩(wěn)扎穩(wěn)打。要求一本一本讀,一個人一個人影響;一個團隊一個團隊帶動……發(fā)動群眾,改變環(huán)境,通過對經典作品的一讀再讀,更深入,更透徹,更全面地了解人類思想的偉大智慧、世界文化的豐厚內蘊;讓世界因更多的人參與讀書而變得更加美好。
500人的讀書群,能堅持長達24個月不棄不離;活躍在民間的29個小分隊不停地向底層滲透;許多70多歲的老人手捧《悲慘世界》感慨萬千;近百名婦女品賞《紅樓夢》一遍又一遍;孩子們不甘落后童聲不斷……這些都是讀書種子的發(fā)芽,生長,開花與結果。短短兩年內,墨蘭書社聯(lián)合學校、敬老院、援疆干部、機關單位、培訓基地,以及其他讀書社團,舉辦了“4·23讀書節(jié)征文”“慰問孤寡老人送愛心”“歡送援疆干部聯(lián)誼”“家庭養(yǎng)花能手競賽”等活動,并連續(xù)組織了“讀書伴我成長”“春天里的讀書聲”“經典伴我成長”“系好人生的第一個扣子”等30多場講座,受眾達25800多人。
讀書壯大了我們的雄心,特別是在抗疫期間,有多位書友參與了抗疫征文,記錄疫情期間的真人、真事、真情,書友何立清堅持寫了50多天近兩萬字的跟蹤記錄,完成一篇題為《莫讓遺忘比記憶消失得快》的非虛構作品,以真實的敘述和大量的數(shù)據資料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貴的抗疫原始文獻。
面對墨蘭書社一天天壯大,人們舉著大拇指贊道:想不到昌吉一個小地方,居然有這樣高大上的讀書社,這么多的讀書人。
是啊/從前都是一朵花/當是種子的時候/就知道要沉睡很長時間/上一屆春天見過面的/為了再一次盛開/我們重新鉆進了泥土
(作者系新疆作家、中華散文網副主席、墨蘭書社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