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藝秀 金丹丹
1解放軍陸軍第七十三集團軍醫(yī)院檢驗科,廈門 361000;2廈門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yī)院廈門市婦幼保健院中心實驗室 361003
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種性傳播感染的病毒,具有嗜上皮性,可引起上皮細胞增生癌變,可導致口咽癌、宮頸癌、肛門陰莖癌等[1]。根據(jù)其致病性可分為高危亞型和低危亞型,其中高危亞型包括HPV 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型,是致癌的主要類型;HPV 6、11、42、43、44是低危亞型,主要引起生殖器疣。高危型HPV的持續(xù)感染是導致宮頸癌發(fā)生的主要病因[2],通過定期進行HPV篩查可有效預防和降低宮頸癌的發(fā)病率與死亡率。為更好地了解廈門地區(qū)女性HPV的感染情況,本研究選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女性體檢HPV特異性DNA核酸片段分型定性檢測結果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本院進行宮頸分泌物高危型HPV檢測的10 356例健康體檢女性,年齡范圍為13.00~85.00歲,平均年齡36.49歲。納入標準:有性生活史;體檢前24 h內無性生活;無宮頸手術史,未使用陰道內用藥。排除標準:月經(jīng)期或妊娠期,既往有宮頸手術史、子宮切除術、宮頸上皮內病變史者。
1.2 標本采集 使用無菌窺陰器暴露子宮頸后,用無菌宮頸刷在子宮頸按順時針方向旋轉采取宮頸分泌物,然后將宮頸刷頭部放入專用細胞保存液無菌試管內,密閉送檢。
1.3 儀器與試劑 上海BIOER TC-25/H聚合酶鏈反應(PCR)擴增儀、凱普HybriMax核酸快速雜交儀及HPV DNA擴增分型檢測試劑盒。
1.4 檢測方法 樣本DNA提取及HPV DNA檢測步驟均參照儀器及試劑盒說明書。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
2.1 HPV陽性檢出率 在10 356例健康體檢女性中檢測HPV陽性人數(shù)為1 997例,感染率為19.28%,其中HPV 52型感染率最高(3.09%),其次是HPV 58型(2.10%),HPV 16型位居第3位(2.03%),而HPV 18型所占比例較低(0.98%)位居第9位,具體見表1。
表1 10 356例健康體檢女性HPV檢出情況
2.2 各年齡段HPV感染檢出情況 在女性宮頸分泌物中檢出HPV感染1 997例,按年齡分為9個年齡組,<25歲組共516例,檢出HPV陽性人數(shù)156例(30.23%),在各年齡段中陽性率最高;51~55歲及56~60歲年齡段感染率分別為26.14%、23.18%,分別居第2和第3位,而46~50歲年齡段感染率最低(15.14%);具體見表2。
表2 10 356例健康體檢女性各年齡段HPV感染檢出情況
2.3 感染類型 在1 997例HPV陽性感染人群中,主要以單一感染為主,其次是二重感染,見表3。
表3 1 997例HPV陽性感染人群感染類型比較
宮頸癌是威脅女性健康的第二大殺手,全球每年約50萬女性新發(fā)宮頸癌,宮頸癌的病因復雜,其中高危型HPV持續(xù)感染是宮頸癌發(fā)生的重要危險因素[3]。大約90%的女性一生中曾感染過HPV,由于個體免疫力的差異,只有極少數(shù)人最終發(fā)展為宮頸癌。不同國家宮頸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也不相同,經(jīng)濟發(fā)達的地區(qū),宮頸癌的篩查、治療及HPV疫苗的普及,使宮頸癌的發(fā)病率降低,在發(fā)展中國家,由于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有限,造成宮頸癌發(fā)病率較高[4]。我國宮頸癌的發(fā)病率居惡性腫瘤的第8位[5],每年新發(fā)病例約13.15萬人,死亡人數(shù)達到5.3萬人,占全部女性惡性腫瘤死亡人數(shù)的18.4%。
一項170萬婦女的薈萃分析顯示,我國HPV感染的總體患病率為15.54%[6]。在Bergengren等[7]的研究中,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的患病率為3.8%。李樂和王瑞[8]在14 962例健康體檢者中,共檢出1 482例HPV陽性者,感染陽性率為9.91%。陳韻清[9]在試驗中發(fā)現(xiàn)HPV總感染率為18.85%(341/1 809),其中低危型感染率為19.65%(67/341),高危型感染率為72.43%(247/341)。同時多重HPV感染的存在表明癌癥風險增加。Zeng等[10]研究發(fā)現(xiàn)我國最常見的HPV感染亞型為16、58、52、18、33。本研究與之不同,在本次研究中HPV感染率為19.28%,其中HPV 52型感染率最高(3.09%),其次是HPV 58型(2.10%),HPV 16型位居第3位(2.03%),而HPV 18型所占比例較低僅占(0.98%),位居第9位。本研究發(fā)現(xiàn)本院HPV感染前3位主要是HPV 52、58、16,與李樂和王瑞[8]報道相似。因此,這也為本地區(qū)女性在HPV疫苗接種選擇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包含HPV 52、58、16亞型的疫苗將增大廈門地區(qū)女性更高的保護率,而HPV二價疫苗主要包含HPV 16、18兩種亞型,四價疫苗包括HPV 16、18、6、11,并沒有涵蓋本地區(qū)的HPV 58、52型,而九價疫苗預約困難、價格高昂等原因并不普及,所以針對于廈門地區(qū)HPV亞型的流行病學特點,自主研發(fā)包含HPV 58、52亞型的疫苗迫在眉睫。
本次研究中,參與HPV檢測年齡最小的為13歲,年齡最大的為85歲,在陽性體檢女性中,最小年齡為15歲,最大年齡為76歲,本研究將年齡段分為9組,年齡<25歲組共516例,檢出HPV陽性人數(shù)156例(30.23%),在各年齡段中陽性率最高;51~55歲及56~60歲年齡段HPV感染率分別為26.14%、23.18%,分別居第2和第3位,而46~50歲年齡段感染率最低(15.14%)。本次體檢者年齡主要分布于25~30歲,共2 648人,說明該年齡段的女性具有較強的自我保健意識。雖然25歲以下體檢女性較少,但HPV陽性率卻最高,說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年輕一代性生活較為開放,性生活活躍,而自我保護意識薄弱,造成HPV陽性率較高。隨著年齡的增長,HPV的陽性感染率下降,在51~55歲時再度升高,可能與年齡的增大女性開始進入絕經(jīng)期,機體激素紊亂,免疫力下降有關。張愛鳳等[11]指出年齡是HPV感染的危險因素,本研究中年齡在HPV感染中大致呈U字形,與深圳地區(qū)的HPV感染年齡分布相似[12],也表現(xiàn)為低齡和高齡組感染率較高。HPV的感染可存在單一型別感染和多重感染,在1 997例陽性感染中,主要以單一型別感染為主,多重感染主要以二重感染和三重感染為主,四重感染以上的多重感染較少。
綜上所述,大多數(shù)女性一生都可能感染過HPV,大部分HPV感染者無任何癥狀,在6~18個月被自身免疫系統(tǒng)清除,僅少數(shù)女性會持續(xù)感染HPV。本研究分析了廈門地區(qū)2019年至2020年體檢女性HPV的總感染率、各年齡段的感染率、各亞型的構成率以及感染模式,為宮頸癌的預防和疫苗的開發(fā)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但由于本研究的對象來于同一家醫(yī)院,僅能代表部分人群的HPV感染情況,在后續(xù)的研究中,加大樣本數(shù)量的研究,才能為廈門地區(qū)的HPV感染現(xiàn)狀提供更可靠的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