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腎內科,河南 焦作 454000
重癥腎衰竭為臨床發(fā)病率較高的一種危重癥疾病,該疾病主要為尿毒癥、糖尿病、慢性腎病等疾病終末期的一種嚴重的并發(fā)癥,其對患者腎功能的損傷具有不可逆性,若未得到及時治療,將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有研究顯示,重癥腎衰竭患者多伴有全身性微炎癥反應,且會降低患者營養(yǎng)狀況[1]。血液透析為臨床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手段,可有效清除患者血液中炎性介質,主要包括常規(guī)血液透析與高通量血液透析兩種方法,高通量血液透析與常規(guī)血液透析相比,可有效提高透析效率[2-3]。但臨床有關其對重癥腎衰竭患者炎癥指標與營養(yǎng)狀態(tài)影響程度的報道較少?;诖耍狙芯恐荚诜治龈咄垦和肝鰧χ匕Y腎衰竭患者上述指標的影響,研究如下。
選擇2016年7月—2019年12月期間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收治80例重癥腎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28~69歲,平均年齡(49.91±2.34)歲;原發(fā)病:糖尿病腎病9例,慢性腎炎23例,高血壓腎病8例;身體質量指數(shù)(BMI)17~21 kg/m2,平均BMI(19.34±0.58)kg/m2。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27~69歲,平均年齡(50.03±2.19)歲;原發(fā)病:糖尿病腎病8例,慢性腎炎24例,高血壓腎病8例;BMI17~21 kg/m2,平均BMI(19.29±0.55)kg/m2。統(tǒng)計學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納入標準:①經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腎功能檢查確診者;②預計生存時間>6個月;③臨床資料與影像學資料完整者;④配合度理想者;⑤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者。(2)排除標準: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②凝血功能障礙者;③過敏體質者;④合并傳染性疾病者;⑤合并惡性腫瘤者;⑥認知功能障礙者。
兩組患者均使用碳酸氫鹽透析液,透析流量:500 m l/min,血流量:200~250 m l/min,均連續(xù)治療3個月。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血液透析治療,使用德國費森公尤斯公司F60低通量聚砜膜透析器治療,膜面積1.3 m2,超濾系數(shù)為5.5 m l/(mmHg·m2·h),4 h/次,3次/周。觀察組患者實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德國費森公尤斯公司F60高通量聚砜膜透析器治療,膜面積1.3 m2,超濾系數(shù)為40 m l/(mmHg·m2·h),4 h/次,3次/周。
(1)炎癥指標:治療前與治療3個月后,分別抽取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3 m l,離心處理后取上層清液待檢,使用上海酶聯(lián)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試劑盒,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兩組患者白細胞介素-6(IL-6)與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使用北京生物有限公司生產的試劑盒,采用免疫比值法檢測兩組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2)營養(yǎng)狀態(tài):治療前與治療3個月后,分別抽取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3 m l,離心處理后取上層清液待檢,使用全自動生化儀(日立公司,型號:7180)檢測兩組患者血漿白蛋白(ALB)與血漿總蛋白(TP)水平。
采用SPSS 24.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內比較采用檢驗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TNF-α、IL-6、hs-CRP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TNF-α、IL-6、hs-CRP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比對照組患者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治療前,兩組患者ALB、TP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ALB、TP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比對照組患者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重癥腎衰竭主要指腎功能急劇病變導致無尿或少尿等癥狀,從而使患者體內存在大量毒素與廢物無法通過尿液排出體外,進而導致腎功能嚴重損傷[4]。目前,血液透析為臨床治療該疾病的首選方式,通過幫助患者排除體內廢物、雜質,進而降低毒素的刺激作用,改善患者臨床癥狀[5]。常規(guī)血液透析對小分子毒素具有較強的清除作用,但其對中分子與大分子毒素清除能力較小,故無法清除體內全部毒素,導致其應用具有一定局限性,臨床治療效果欠佳,且不利于患者接受[6]。
表1 兩組炎癥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炎癥指標對比(±s)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a P<0.05
時間治療前組別對照組(n=40)觀察組(n=40)tP治療后對照組(n=40)觀察組(n=40)tP TNF-α(μg/L)8.29±1.84 8.37±2.06 0.183 0.855 5.21±1.64a 1.23±0.86a 13.593 0.000 IL-6(ng/L)41.98±7.57 42.13±7.19 0.091 0.928 37.46±8.11a 31.26±6.79a 3.707 0.000 hs-CRP(mg/L)18.46±6.58 18.64±6.72 0.121 0.904 14.62±3.51a 6.57±2.19a 12.306 0.000
表2 兩組營養(yǎng)狀態(tài)對比(±s) g/L
表2 兩組營養(yǎng)狀態(tài)對比(±s) g/L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b P<0.05
時間治療前組別對照組(n=40)觀察組(n=40)tP治療后對照組(n=40)觀察組(n=40)tP ALB 31.26±1.25 31.09±1.36 0.582 0.562 34.16±1.25b 39.86±1.34b 19.672 0.000 TP 60.84±4.89 60.58±4.57 0.246 0.807 63.57±3.16b 66.13±2.29b 4.149 0.000
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不斷發(fā)展,高通量血液透析技術不斷被臨床廣泛應用,其屬于一種高效的血液凈化方式,相比于常規(guī)血液透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器具有彌散、吸附、對流等特征,不僅能夠清除小分子毒素,同時還能夠有效清除中分子與大分子毒素,有助于擴大血液內毒素濾過范圍,提高臨床治療效果[7-8]。相關研究顯示,血液透析患者體內會伴隨一定的炎癥反應,導致毒素、補體等物質持續(xù)性刺激患者機體,從而激活巨噬細胞,使IL-6、TNF-α等促炎因子水平上升,加之透析器材滅菌方式的影響,也會使患者體內產生不同程度的炎癥反應[9]。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TNF-α、IL-6、hs-CRP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更低,提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重癥腎衰竭患者可有效清除炎性介質,利于減輕炎癥反應。重癥腎衰竭患者體內的營養(yǎng)物質會隨著腎功能下降而減少,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炎癥反應在一定程度上會加速患者體內營養(yǎng)物質分解,降低營養(yǎng)物質合成速度,從而導致營養(yǎng)不良,另一方面為患者因疾病影響導致食欲下降,從而引發(fā)營養(yǎng)物質攝入不足[10]。本研究結果中,兩組患者ALB、TP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比對照組患者更高,表明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重癥腎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利于促進其身體恢復。但本研究尚存在一定不足,如研究例數(shù)較少,未進行遠期療效評估等,擬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延長隨訪時間,以為臨床提供更為全面的參考數(shù)據(jù)。
綜上所述,重癥腎衰竭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不僅能夠減輕炎癥反應,還可明顯改善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有助于促進身體恢復,在臨床中值得廣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