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勇,付燕,趙夢茹,何大方
(1.昆明市婦幼保健院,云南昆明 650000;2.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云南昆明 650000)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一種人類常見的γ皰疹病毒,全球至少90%的成年人血清EBV抗體陽性[1],它也是一種人類癌癥病毒,包括伯基特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鼻咽癌、T/NK細胞淋巴瘤等[2]。慢性活動性EBV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是EBV持續(xù)性感染引起的一種嚴重致死性疾病,該病在中國和日本等東亞國家兒童中常見,預后極差,已受到廣泛關注[3],2016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將其歸為淋巴瘤分類淋巴組織增生性疾病[4]。本研究通過臨床藥師對1例兒童慢性活動性EBV感染患兒的藥學監(jiān)護實踐,探討臨床藥師參與兒童CAEBV的個體化治療方案制定、藥物使用安全性及不良反應監(jiān)測方面的切入點,以期為兒童CAEBV的診治提供參考。
患兒,男,14歲,體質量36 kg,體表面積1.17 m2,因“間斷發(fā)熱4 d”于2019年2月18日入院。2018年8月11日患兒因為蚊子叮咬后出現(xiàn)面部丘疹樣皮疹、發(fā)熱,在當?shù)蒯t(yī)院住院治療。給予阿昔洛韋0.18 g,q8h治療15 d后,患兒體溫平穩(wěn)、皮疹結痂后出院。出院數(shù)日后再次出現(xiàn)發(fā)熱,返院繼續(xù)輸注阿昔洛韋0.18 g,q8h治療10 d,體溫降至正常出院。2019年2月15日患兒再次被蚊子叮咬后出現(xiàn)發(fā)熱,最高達39.3 ℃,左手腕部可見一個丘疹水皰樣皮疹,腹股溝區(qū)可見一包塊突起。當?shù)蒯t(yī)院EB病毒DNA定量測定提示EB病毒感染,腹部B超提示脾臟輕度腫大,給予輸注頭孢唑肟1.8 g,q8h治療 4 d,更昔洛韋0.18 g,bid,治療1 d,患兒仍有發(fā)熱,轉入我院。入院查體:體溫36.5 ℃,脈搏96次/分,呼吸19次/分,一般情況可,無貧血貌,全身未見出血點。左頸后可觸及1個大小約1 cm×1 cm腫大淋巴結,質硬,輕壓痛,左手腕部可見1個大小約1 cm×1 cm結痂創(chuàng)面,局部有黑色痂皮覆蓋。左側腹股溝區(qū)可見1個大小約4 cm×5 cm向外突起包塊,包塊質硬,無波動感,無壓痛,活動度差。脾臟在肋下三橫指處可觸及,質地軟,邊緣銳利,未觸及包塊。既往史:否認傳染病、肝炎、瘧疾及進食生肉病史。家族史:母親堂妹的兒子2017年確診“EB病毒感染并噬血細胞綜合征”。否認藥物、食物過敏史。入院診斷:慢性活動性EBV感染?
患兒入院當日查血常規(guī)示:白細胞11.61×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率23.10%,淋巴細胞百分率69.90%,C反應蛋白(CRP)12.80 mg/L。入院體溫變化見圖1,主要實驗室檢查見表1。給予更昔洛韋0.18 g,q12h,抗病毒治療,同時完善相關檢查。
表1 患兒住院治療期間實驗室檢查結果
圖1 患兒住院期間體溫變化趨勢
住院第3天,患兒雙側面部出現(xiàn)兩處新發(fā)蚊蟲叮咬皮疹,丘疹水泡樣。淋巴細胞亞群檢測示:總T淋巴細胞百分率12.70%,T4淋巴細胞百分率8.80%,T8淋巴細胞百分率3.90%,B淋巴細胞百分率30.30%,自然殺傷(NK)細胞百分率33.8%,HLA-DR+T淋巴細胞百分率0.10%。血脂+貧血三項:甘油三酯1.81 mmol/L,血清鐵蛋白110.80 ng/mL。
住院第9天,可溶性白介素2受體示:1 155 U/mL;肝膽胰脾雙腎彩超示:脾大聲像;全身淺表淋巴結彩超示:雙側頸部、腋窩及腹股溝多發(fā)腫大淋巴結聲像;骨髓細胞學檢查示:髓像粒、紅、巨細胞增生,淋巴細胞比例及形態(tài)異常。予地塞米松磷酸鈉6 mg,q12h,靜脈注射調節(jié)免疫及減輕炎癥治療。
住院第13天,患兒雙側面部水皰部分結痂,皮膚病理活檢示:先天性大皰性表皮松懈癥?;純汗撬杌顧z未見三系下降及嗜血細胞,血清鐵蛋白正常,暫不考慮噬血細胞性淋巴組織細胞增多癥,因考慮更昔洛韋對潛伏感染為主的EBV效果不佳,加用重組人干擾素α2b注射液300萬U,qd,肌肉注射調節(jié)免疫治療。
住院第19天,血清總IgE測定:3 440 IU/mL。血液科會診建議完善噬血細胞綜合征(HLH)基因檢測,患兒體溫已平穩(wěn)3 d,皮疹已結痂,無新出皮疹,病情平穩(wěn),地塞米松減量為6 mg,qd,靜脈注射。復查白細胞升高,需警惕患兒出現(xiàn)感染,給予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1.2 g,q12h靜脈滴注抗感染治療。
住院第23天,患兒再次出現(xiàn)發(fā)熱,最高體溫38.0 ℃,左手背出現(xiàn)一個新發(fā)丘疹水泡樣皮疹。淋巴細胞亞群檢測:淋巴細胞百分率69.80%,T4淋巴細胞百分率8.30%,T8淋巴細胞百分率65.30%,B淋巴細胞百分率4.20%,NK淋巴細胞百分率4.10%;HLA-DR+T淋巴細胞百分率1.0%。EBV抗體檢測:EBV-CA-IgG(+),EBV-NA-IgG(+);頸部淋巴結病理活檢會診意見:EBV感染相關淋巴增殖性疾病??紤]糖皮質激素減量后藥效減弱導致患兒體溫控制不佳,CAEBV診斷明確,繼續(xù)給予地塞米松磷酸鈉6 mg,q12h,靜脈注射治療,待排除化療禁忌后計劃給予化療誘導及免疫球蛋白0.5 g/kg,qd,沖擊治療。
住院第25天,查閱國內外該病治療進展及相關指南,臨床醫(yī)師與臨床藥師討論后決定給予靜脈注射人免疫球蛋白20 g,qd,靜脈沖擊治療,注射用依托泊苷(VP-16)150 mg/m2,qd,免疫抑制治療,同時加用泮托拉唑鈉膠囊40 mg,qd,口服抑酸及鹽酸昂丹司瓊8 mg,q12h,靜脈滴注止吐治療。
住院第26天,患兒化療順利,無不良反應發(fā)生,更昔洛韋抗感染治療療程已足,停用更昔洛韋,患兒無發(fā)熱及新出皮疹,地塞米松調整為12 mg,qd,靜脈注射治療。
住院第29天,繼續(xù)免疫抑制治療,醫(yī)師建議加用環(huán)孢素,100 mg,bid,口服治療?;純貉“逑陆?,但無皮下出血點,凝血功能正常,暫不予特殊處理。
住院第31天,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會診建議:造血干細胞移植。患兒經2次免疫抑制后,無發(fā)熱及新出皮疹,家屬要求轉院進一步治療,給予出院。
EBV通過CD21受體以裂解和潛伏方式主要感染B細胞,也可感染T或NK細胞。EBV在上皮細胞中經歷裂解復制,并在循環(huán)記憶B淋巴細胞中建立終生潛伏期,從潛伏期定期重新激活,從而繼發(fā)CAEBV形成。《兒童主要非腫瘤性EB病毒感染相關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原則建議》[5]認為CAEBV初始抗病毒治療無效,CAEBV癥狀和體征不是病毒復制的結果,而是對EBV感染的B細胞的過度免疫反應。患兒入院后以異型淋巴細胞升高為主,EBV拷貝數(shù)增加,由于CAEBV目前尚無統(tǒng)一治療方案,且大多數(shù)EBV患者初始感染時均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表現(xiàn)[6],醫(yī)師認為先經驗性給予更昔洛韋對癥治療。臨床藥師查閱文獻后發(fā)現(xiàn), EBV感染后機體后可通過上調基因表達重新激活病毒裂解周期,且病毒可逃逸機體免疫[7],及時給予糖皮質激素及免疫調節(jié)劑治療可以抑制裂解蛋白表達,糖皮質激素可減輕細胞炎癥因子的釋放,免疫調節(jié)劑干擾素一方面可抑制激活的CTL、NK及巨噬細胞免疫應答;另一方面可促進宿主B細胞分化,增強CTL及NK細胞的活性[8-9]。該患兒淋巴細胞亞群檢測結果CD3+、CD4+及CD8+細胞水平明顯下降,免疫功能處于紊亂及缺陷狀態(tài)。臨床藥師建議加用糖皮質激素抑制巨噬細胞活性,減輕細胞因子釋放毒素。醫(yī)師同意待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腫瘤后再給予糖皮質激素治療。目前已有α干擾素治療CAEBV有效的個案報道[10-11],醫(yī)師同意使用糖皮質激素及α干擾素調節(jié)免疫治療。
患兒入院抗病毒治療9 d,持續(xù)發(fā)熱,臨床藥師通過文獻及指南回顧,CAEBV與EBV相關的噬血細胞性淋巴組織細胞增生癥(EBV-HLH)存在相似臨床過程[12],醫(yī)師與臨床藥師一致同意參照目前國際組織細胞學會提出的HLH-2004治療方案[13]。
住院治療13 d,加用干擾素治療。由于該患兒靜脈使用糖皮質激素時間長,臨床藥師建議對患兒血糖、血壓及肝腎功能進行監(jiān)護,同時口服維生素D及鈣制劑,避免交叉感染。經過監(jiān)護,該患兒住院期間未見血壓、血糖異常及胃腸道不良反應。糖皮質激素治療第2天,患兒未再出現(xiàn)發(fā)熱,加用干擾素后,患兒無特殊不適,雙側面部皮疹已逐漸結痂。
患兒入院第25天,左手背再次出現(xiàn)2處新發(fā)丘疹水泡樣皮疹,糖皮質激素減量后出現(xiàn)再次發(fā)熱,復查EBV拷貝數(shù)及異型淋巴細胞百分率未出現(xiàn)下降,且淋巴細胞亞群檢測提示免疫功能紊亂,骨髓及淋巴組織活檢也確診該患兒為EBV相關淋巴增殖性疾病,醫(yī)師考慮EBV尚處于活躍期,建議采用化療誘導控制病情,并讓臨床藥師給出化療建議。臨床藥師回顧文獻發(fā)現(xiàn)CAEBV與EBV-HLH誘導治療相同[14],目前多采用國際組織細胞學會HLH-2004誘導期方案治療,EBV相關的淋巴組織增生癥可造成細胞因子風暴產生過度炎癥反應,使用依托泊苷、甲氨蝶呤及環(huán)孢素誘導治療已在HLH-2004方案中證實有效。另外一個來自中國19例CAEBV兒童感染病例報道中,采用HLH-2004方案病例治療后病情得到完全緩解[15]。HLH-2004方案誘導期采用“三步治療”,即第一步:免疫抑制,依托泊苷(VP-16)與地塞米松靜脈給藥,同時口服環(huán)孢素治療;第二步:多藥化療,如果EBV拷貝數(shù)下降小于1 log數(shù)量級,可重復第一步或采用新的化療;第三步:異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有研究證實,VP-16的引入是治療EBV的第一個重大進展。包括前8周的誘導治療和隨后的繼續(xù)治療,VP-16可抑制EB核衣殼合成并具有抗EBV作用,同時選擇性滅活活化的T細胞和抑制炎性細胞因子的產生[16],大劑量丙種球蛋白可增加抑制性T細胞的激活,降低輔助性T細胞的活性,減弱組織細胞的吞噬活性,丙種球蛋白聯(lián)合糖皮質激素治療對EBV相關淋巴增殖性疾病效果較好[17],醫(yī)師與臨床藥師討論后同意參照方案,先給予丙種球蛋白及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靜脈沖擊,排除化療禁忌后每周給予VP-16兩次治療。
入院第25天進行第一次化療,VP-16說明書提示該藥靜脈滴注過速可導致低血壓、喉痙攣等過敏反應,臨床藥師建議參照說明書輸注時濃度不超過0.25 mg/mL,持續(xù)靜脈滴注時間4 h以上,化療期間密切監(jiān)測患兒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血壓、血糖及凝血功能,未發(fā)生不良反應。
入院第29天進行第二次化療,同時加用環(huán)孢素口服治療。囑患兒化療期間避免進食堅硬不宜消化食物,注意口腔清潔護理。環(huán)孢素為一種強效的免疫抑制劑,其不良反應與用量相關,用藥期間建議監(jiān)測血藥濃度,使其血藥濃度維持在200 μg/L。誘導期治療還需綜合評估患兒體溫、肝脾功能、神經系統(tǒng)及血清鐵蛋白、血小板、粒細胞等血液系統(tǒng)變化,如果出現(xiàn)進行性下降,需重新考慮重復誘導期治療[18]。
臨床藥師在化療前查詢藥品說明書及相關文獻,VP-16為細胞周期特異性抗腫瘤藥,主要不良反應為過敏反應、胃腸道反應、口腔黏膜反應及骨髓抑制。HLH-2004治療方案使用VP-16治療時間久,其藥品說明書示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胃腸道反應,醫(yī)師讓臨床藥師給出預防化療不良反應用藥建議,臨床藥師參考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wǎng)絡(NCCN)止吐臨床實踐指南及中國腫瘤治療相關嘔吐防止指南[19]。VP-16為低致吐風險(嘔吐發(fā)生率10%~30%)。需警惕給藥數(shù)分鐘或數(shù)小時后發(fā)生的急性惡心嘔吐,推薦單獨使用5-HT3受體拮抗劑昂丹司瓊即可,臨床藥師建議給予昂丹司瓊,于化療前30 min及化療后6 h使用。醫(yī)師采納建議,并預防性加用質子泵抑制劑泮托拉唑(40 mg,qd,口服)抑制胃酸,保護胃黏膜,2次化療前后患兒均未出現(xiàn)明顯的胃部不適。
骨髓抑制為化療另一個常見的不良反應,雖然多為可逆反應,為避免長時間化療誘發(fā)患兒骨髓不可逆抑制。臨床藥師建議每次化療前后對患兒血常規(guī)、白蛋白及肌酐進行監(jiān)測。VP-16說明書示,當中性粒細胞絕對值<1×109/L或血小板計數(shù)<50×109/L時需立即停止治療,直到血細胞計數(shù)恢復到安全范圍后才可繼續(xù)使用。臨床藥師查閱HLH建議:骨髓抑制或肝功能異常不是開始使用VP-16化療的禁忌證,因為疾病本身導致的骨髓和肝功能異常通常會通過規(guī)范的治療而得到改善,如果在使用依托泊苷2周后出現(xiàn)血細胞計數(shù)進行性下降,才需考慮藥物不可逆骨髓抑制;其次VP-16血漿清除率與肌酐清除率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在VP-16治療期間必須監(jiān)測血肌酐值,如果升高需要重新考慮調整劑量[20]。2次化療復查該患兒白細胞計數(shù)正常,血小板下降至50×109/L,肝酶未見嚴重下降,復查凝血功能正常,醫(yī)師認為未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可以繼續(xù)下一次化療。臨床藥師建議同時監(jiān)測患兒白蛋白,因低蛋白血癥可能會增加依托泊苷毒性,且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及糖皮質激素易誘發(fā)真菌感染,需完善G試驗等真菌檢測,醫(yī)師采納。
兒童CAEBV自發(fā)現(xiàn)至今僅有30 多年歷史,目前缺乏規(guī)范有效的診治指南,免疫抑制及細胞毒藥物化療暫時有效,而同種異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是該病治愈的唯一選擇[21]。兒童屬于特殊群體,其肝腎功能敏感脆弱,由于CAEBV化療誘導治療階段療程長,同時需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在治療過程中由于免疫系統(tǒng)再次免疫激活可能導致繼發(fā)性HLH發(fā)生,極易出現(xiàn)誘導期治療反復,導致該病治療復雜,臨床藥師通過文獻回顧及查閱相關治療指南,協(xié)助醫(yī)師對兒童CAEBV治療提供更優(yōu)治療方案,同時避免藥物不良反應的發(fā)生,保證了兒童用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