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芹 張 萍** 王愛娟 王艷芳
(1 魯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山東煙臺 264025 2 煙臺開發(fā)區(qū)第二初級中學 山東煙臺 264006 3 魯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山東煙臺264025)
《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 年版)》明確提出了探究性學習、提高生物科學素養(yǎng)的課程基本理念[1]?!镀胀ǜ咧猩飳W課程標準(2017 年版)》中提到,要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2]。生物學實驗尤其是探究性實驗,作為生物學教學內(nèi)容的一部分,對于課程基本理念的貫徹及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均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實驗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勤于動手、積極思考,從而獲得初步的實驗操作技能、科學探究能力并養(yǎng)成科學思維的習慣。關于“非生物因素對某種動物的影響”的實驗,在魯教版生物學教材中用鐵盤作裝置,可選用鼠婦(Armadillidium vulgare)、黃粉蟲(Tenebrio molitor)、金魚(Carassius auratus)作實驗材料。因教材沒有現(xiàn)成配套的實驗裝置,所以,進行實驗需自行制作,并準備實驗材料,這在一定程度上為優(yōu)化和改進實驗提供了空間。本文立足于煙臺本地的自然資源,增強探究效果,并增進學生的社會責任,對實驗進行改進。
1.1 材料介紹 本實驗選用海蟑螂(Ligia oceanica,別稱“海岸水虱”)作實驗材料(圖1)。海蟑螂與鼠婦均屬于節(jié)肢動物門、軟甲綱等足目,因此,二者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的特征。海蟑螂體色為黃褐色或黑褐色,身體外覆角質化的外骨骼,會有周期性的蛻皮現(xiàn)象。身體分頭、胸、腹3 個部分,其中,頭部有1 對復眼、2 對觸角、咀嚼式口器;胸部分7 節(jié),有7 對胸肢,即步足;腹部分6 節(jié),長有1 對分叉的尾肢。海蟑螂屬于半陸生種類,大多棲息在海邊巖石縫或石塊下。喜歡陰暗潮濕的棲息環(huán)境,多晝伏夜出,為食腐動物,以海岸礁石上的大型海藻和硅藻為主要食物[3]。
圖1 海蟑螂
1.2 材料的采集和培養(yǎng) 海蟑螂采集于煙臺山景區(qū)內(nèi)的海邊。培養(yǎng)在鋪有潮濕海沙的1 000 mL大燒杯中,并放入適量采集的新鮮海藻,用紗布將燒杯上部蓋住且將其四周遮光,營造黑暗的培養(yǎng)環(huán)境。
2.1 裝置制作 取廢舊的350 mm×150 mm 長方形一次性餐盒,洗凈后作為裝置的主體部分(圖2);用廢舊的硬紙板按照餐盒長度的1/2 做2 個等大的盒蓋[4](圖3)。此外,取2 張長方形的紙,其中一張從一角開始沿對角線卷成棍狀,另一張紙沿對角線卷成喇叭狀并剪去適當長度;最后,將二者粘在一起,即組成了簡易的海蟑螂取、放用具(圖4)。
圖2 裝置主體
圖3 完整實驗裝置
圖4 海蟑螂取、放用具
2.2 裝置使用 在裝置主體的底部鋪上薄薄的一層海沙,通過向中央或兩側推動2 個盒蓋控制裝置內(nèi)環(huán)境的明暗。關于海蟑螂的取、放,將自制簡易用具的喇叭狀開口平行緊靠裝置邊緣,驅趕海蟑螂待其爬進喇叭口迅速豎立起用具,即可進行海蟑螂的轉移。
3.1 光對海蟑螂分布的影響 在自制裝置的底部鋪上適當厚度從海邊帶回的濕沙。共選70 只海蟑螂,按體型隨機分為7 組,每組10 只,保證每組海蟑螂個體大小一致。實驗共重復7 次,每次選用1 組。實驗時,先將裝置一側用一個盒蓋遮光,垂直外源光照以增強明暗對比。再將海蟑螂轉移至裝置中央,立即開始計時。每間隔0.5 min,記
錄一次海蟑螂在兩側的分布情況,共記錄30 min。最終,將所有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用SPSS 軟件求得每個時間點的平均值和標準差,并進行分析。
3.2 濕度對海蟑螂分布的影響 將部分從海邊帶回的濕海沙晾干,以裝置中央為分界線,將其鋪在一側的底部,并在另一側鋪上相同厚度的濕海沙。仍選用70 只海蟑螂,按體型大小隨機分為7 組,每組10 只,使每組海蟑螂大小保持一致。進行7 次重復實驗,每次選用1 組。實驗開始時,將海蟑螂轉移到裝置中央,立刻將兩側盒蓋推到中央,保證裝置內(nèi)兩側環(huán)境均為陰暗狀態(tài)。海蟑螂轉移到實驗裝置即開始計時,之后每隔0.5 min 記錄一次海蟑螂的分布情況,共記錄30 min。為保證裝置兩側見光情況一致,在記錄數(shù)據(jù)時,交替推開兩側盒蓋進行計數(shù)。最終,將所有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用SPSS 軟件求得每個時間點的平均值和標準差,并進行分析。
4.1 光對海蟑螂的影響結果 整理7 個組的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10 min 內(nèi)91.4%的海蟑螂爬到陰暗一側,其中,有4 組全部都爬到陰暗處。此后的20 min內(nèi),海蟑螂的分布基本不發(fā)生變化,因此,僅將10 min 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表1)。結果表明,海蟑螂更喜歡陰暗的環(huán)境,光會影響海蟑螂的分布。
表1 光對海蟑螂分布的影響(單位:只)
4.2 濕度對海蟑螂的影響結果 整理7 個組的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10 min 內(nèi)92.9% 的海蟑螂爬到潮濕一側,其中,有3 組全部都爬到潮濕處。此后的20 min 內(nèi),海蟑螂的分布基本不發(fā)生變化,因此,僅將10 min 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表2)。結果表明,海蟑螂更喜歡潮濕的環(huán)境,濕度會影響海蟑螂的分布。
表2 濕度對海蟑螂分布的影響(單位:只)
從研究結果看,由于在探究光對海蟑螂分布的影響時,僅10 min 便有91.4%的海蟑螂分布于陰暗一側,所以,課堂實驗時,可從1 min 開始記錄海蟑螂的分布情況,共記錄10 次,每次間隔1 min,分析實驗結果。同樣,在探究濕度對海蟑螂分布的影響時,10 min 內(nèi)有92.9%的海蟑螂爬向潮濕的一側,建議在課堂實驗時,從1 min 開始記錄海蟑螂的分布情況,共記錄10 次,每次間隔1 min,即可。
本研究選取海蟑螂作實驗材料探究“非生物因素對某種動物的影響”,具有以下優(yōu)勢:海蟑螂廣泛分布于中國沿海,其中北至大連沿海,南至海南島[5]。常見于礁石灘,對沿海地區(qū)學校學生而言,在溫度不低于20℃時,該材料十分易得;海蟑螂與中學常用實驗材料鼠婦外形相似,且極容易飼養(yǎng),采集后至少可生存5 d 并保持旺盛的活力;大多數(shù)學生對蟑螂比較熟悉,而海蟑螂雖然在海邊常見,但學生一般不太關注,所以,對它并不熟悉,甚至可能認為海蟑螂和蟑螂親緣關系很近且形態(tài)結構相似。通過以海蟑螂作實驗材料進行實驗,增進學生對海蟑螂的了解,從而糾正學生的認知;海蟑螂來自于學生的生活,通過實驗可使學生更加關注身邊的生物多樣性,愛護身邊小動物并形成正確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從而提升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此外,海蟑螂比鼠婦更活潑,因此,本研究對海蟑螂取放用具進行的設計,使得實驗操作更加便捷。
此外,據(jù)報道海蟑螂體色會受溫度的影響,5℃時海蟑螂體色變深,20℃時體色會變淺[5]。用于實驗的海蟑螂于10 月份在煙臺山景區(qū)海邊采集得到,此時煙臺氣溫已逐漸降低,白天平均氣溫20℃左右,因此,采集的海蟑螂體色大多為黃褐色。本研究將溫度對海蟑螂體色的影響進行了探究,將采集的海蟑螂于暗處室溫培養(yǎng)一夜。之后,各取15 只大小一致的海蟑螂置于2 個鋪有潮濕海沙的培養(yǎng)皿中,其中一組置于室溫下暗培養(yǎng),另一組置于4℃冰箱中暗培養(yǎng)。4 h 內(nèi)未觀察到明顯變化,讓其過夜,第18 h 進行觀察時,發(fā)現(xiàn)4℃培養(yǎng)的大部分海蟑螂體色較室溫培養(yǎng)的深,說明溫度對海蟑螂的體色會產(chǎn)生影響。由于海蟑螂體色改變的時間較長,不適合在課堂進行探究,可作為課堂延伸,引導學生課后實驗從而進一步鞏固探究的科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