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
摘要:體驗式歌唱教學鼓勵學生在精心創(chuàng)設的教學活動中體驗與表達歌曲傳達的情感,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唱、聲情并茂地唱、隨心所欲地唱。具體地,通過律動體驗,感知歌曲節(jié)奏韻律;借助情境體驗,理解歌曲情感內涵;依托創(chuàng)作體驗,豐富歌曲情感表達。
關鍵詞:體驗式歌唱;律動;情境;創(chuàng)作
體驗式歌唱教學要求教師以學生的音樂學習水平為依據(jù),鼓勵學生在精心創(chuàng)設的教學活動中體驗與表達歌曲傳達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文化理解、音樂實踐能力等,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唱、聲情并茂地唱、隨心所欲地唱。這里列舉三種常用的體驗式歌唱教學方法。
一、律動體驗:感知歌曲節(jié)奏韻律
音樂律動通過肢體動作外化歌曲的節(jié)奏,是課堂中常見的音樂活動。相較于單一依賴音樂聽覺,音樂律動與音樂聽覺相結合的歌唱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對歌曲節(jié)奏的感知能力,還能有效地通過律動形成對歌曲情感的初步感知。
例如,素質型音樂教育新體系實習課教程五年級下冊《打起手鼓唱起歌》教學中,教師先范唱,學生聆聽后與左右兩邊的同伴分別互拍,然后用新疆舞的動作體驗副歌“來來來……”部分,邊跳邊轉圈,充分感知新疆音樂自由奔放的特點。最后,學生自主邀請同伴隨歌曲共舞。在伴隨音樂的律動中,歌曲中的民族情感再次被體驗。
又如,蘇少版小學音樂三年級上冊《木瓜恰恰恰》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運用律動體驗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教學過程如下:先出示道具“球”,學生兩兩配合拋球;播放歌曲,學生互相合作,在弱起的節(jié)奏處加入蓄力動作,在重拍處加上拋球的動作;引導學生把球的運動軌跡變成腳步,在弱起節(jié)奏處抬腳,在強拍處邁步,逐步增強對弱起的律動體驗,為后續(xù)的歌曲學習做準備;讓學生在休止處設計問候語,并用拍手的形式打招呼;歸納拍手的節(jié)奏,鼓勵學生將拍手的動作變成自己喜歡的動作,為后續(xù)有感情地演唱做好準備。
律動體驗能調動學生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加深他們對歌曲節(jié)奏韻律的感知,初步構建對歌曲的感性認識。
二、情境體驗:理解歌曲情感內涵
教師在歌唱教學中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能夠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歌曲的情感內涵,實現(xiàn)意義的重構。這樣,面對不同的歌曲,學生能依照當下的心境,適時、適情、適意、適境地歌唱。
例如,教學新體系實習課教程三年級下冊《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師用單音“l(fā)a”做長音哼鳴,學生模仿。再加入歌曲《草原上》,形成二聲部演唱形式。如此,營造蒙古族長調意境,幫助學生進入草原情境之中。讓學生用拍腿的方式模仿馬蹄,模擬馬兒由遠及近再遠去的奔跑場景,進一步理解歌曲內涵。隨后,師生模擬草原萬馬奔騰的場景。教師做騎馬動作,用跑馬步跟隨音樂恒拍在學生中行進。每個樂句的句末,邀請一位學生加入,直到全班形成一支整齊的馬隊。學生在學唱歌曲時,由于有了情境的營造和鋪墊,歌聲中情不自禁地帶有一種馬兒奔騰的律動感,形象地彰顯出蒙古族人演唱時豪爽奔放的民族特色,演唱風格準確而濃郁。
又如,蘇少版小學音樂三年級上冊《游子吟》教學中,教師先讓學生聯(lián)想和想象歌詞內容,同時營造母親縫補衣服的情境,學生對音樂要素的體驗過渡到對歌曲內容的情感體驗中,對歌曲情感內涵的理解更深刻。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先讓學生朗誦古詩《游子吟》,再對詩詞含義做解析,組織學生相互交流記憶中與母親相處時的溫情場景。教師出示含有歌曲節(jié)奏的詩詞,讓學生跟隨音樂有節(jié)奏地朗讀。帶領學生模仿母親為子女縫補衣服的場景,一邊朗誦歌詞一邊跟隨音樂模擬穿針引線的動作,在每個樂句的前兩拍穿針,后兩拍引線。吟誦“臨行密密縫”樂句,教師變化縫補方式,改為讀一個字“縫補一針”,讓學生體驗人物在此刻的心境。爾后,學生自主演唱“臨行密密縫”樂句,觀察節(jié)奏旋律與情緒之間的密切關系,逐步積累了音樂情感體驗,學會了用溫暖真切的情緒表達歌曲。
三、創(chuàng)作體驗:豐富歌曲情感表達
音樂課的教學目標應當以幫助學生獲取音樂活動經(jīng)驗為主。基礎音樂活動經(jīng)驗是指學生圍繞音樂作品開展音樂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激發(fā)音樂情感或通過音樂進行情感表達。只有學生獲得了基礎的音樂活動經(jīng)驗,才能進一步培養(yǎng)對音樂的興趣以及學習動力,提升其對音樂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
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基于所學的音樂作品組織音樂活動,鼓勵學生以自身的情感體驗為基礎,配合音樂旋律開展歌曲填詞等創(chuàng)作,外化自身的情感體驗,豐富音樂活動體驗。
例如,素質音樂教育新體系實習課教程一年級下冊的《晝長夜短》和二年級上冊《金秋時節(jié)》,兩首作品旋律相同,卻搭配了不同的歌詞。在已有的音樂經(jīng)驗基礎上,教師首先組織學生進行走、拍、唱三聲部訓練:腳走四分音符恒拍,手拍旋律節(jié)奏,口唱歌曲《夏夜》;或者腳走旋律節(jié)奏,手拍四分音符恒拍,每句句末的休止符停步。學生觀看《金秋時節(jié)》的歌譜,教師給出“do”的位置,視唱出旋律的音高。教師再出示歌詞,學生有表情地按樂譜節(jié)奏朗誦歌詞。教師輕輕哼唱,要求學生朗誦時注意傾聽教師哼唱。最后,學生直接視譜唱歌曲。這樣的“老曲新唱”,結合學生已有的音樂基礎經(jīng)驗,用新方法提高和精進歌唱水平,并且拓展、疊加新的音樂知識與技能。
又如,素質音樂教育新體系實習課教程三年級下冊的《快跳起來》一課,學生學唱完歌曲,教師詢問學生:還可以做怎樣的音樂變化?想想如果是一位步履蹣跚的老人該如何演唱?如果是一個活潑淘氣的小孩該如何演唱?學生邊模仿人物角色邊演唱。教師繼續(xù)啟發(fā)學生思考不同職業(yè)、不同性格的人的演唱方式,分小組進行即興表演,互相點評交流。這樣教學,將統(tǒng)一的樂曲做不同情緒的體驗式歌唱,通過改變歌曲的速度、角色扮演等方式體驗不同情緒下同一旋律的情感變化,最終實現(xiàn)隨心所欲地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