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秀
《我與地壇》發(fā)表于1991年,是史鐵生的散文代表作。它是作家人到中年,對坎坷苦難人生的一次深情回望之作,是一曲叩問生死、自我拯救的心魂之歌。
在《我與地壇》中,作者說,“十五年了,我還是總得到那古園里去,……去窺看自己的心魂”[1]11。心魂即是“我”的所思所想。作家在地壇思考什么呢?他說:“其實,總共只有三個問題交替著來騷擾我,來陪伴我。第一個是要不要去死?第二個是為什么活?第三個,我干嘛要寫作?”[1]27本文將圍繞這三個問題,探析作家在地壇中對生死問題的追尋和叩問、沉思與感悟。
《我與地壇》共七節(jié)。談論死亡的問題主要在第一節(jié)和第七節(jié),第二節(jié)到第五節(jié)寫地壇中的母親、地壇四季風物和出入地壇的其他人。這四節(jié)用深情細致的筆法寫“我”之所見所感,通過他者的生命姿態(tài),展現(xiàn)出作者思考生命追尋活著的理由的過程。第六節(jié)作者展開與自我的對話,追問寫作之于活著的意義。
“我”是不幸的,“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1]11。命運的暴擊劈頭蓋臉,不由分說。此去何往?無門無路??謶?、焦慮、絕望紛至沓來,“我”喪失了繼續(xù)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死亡的誘惑不期而至,“我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于死的事”[1]13。后來“我”認識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日。”[1]13它使“我”對死亡不再執(zhí)著,死是不幸終有解脫的保障,是苦難終有結束的福音。人終有一死,既然如此,何不活下去試試看?
面向死而活,死的存在凸顯了生的寶貴?!凹偃魶]有死的催促和提示,我們準會疲疲塌塌地活得沒了興致沒了胃口,生活會像七個永遠唱下去的樣板戲那樣讓人失卻了新奇感?!盵2]死的存在迫使人思考如何活。只有真正活過、活得有價值、有意義,人才可能坦然迎接死亡的到來。在《我與地壇》的最后一節(jié),作者再次談論死。他說:“必有一天,我會聽見喊我回去。”[1]31緊接著作者回答:“我說不好是想還是不想,還是無所謂?!盵1]32歷經(jīng)十五年對生死問題的追尋和思考,體悟了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史鐵生徹底擺脫了死亡的誘惑,走出了生死掙扎的泥淖。他設想面對人生自己的三個角色:孩子、熱戀中的情人、老人。孩子是生命的初始,因好奇活下來去探索生命的奧秘;熱戀中的情人是生命的中途,找尋到生命的意義并享受生命的美好;老人代表生命即將結束,享受美好的同時,一步步都走在回去的路上。向死而生,生命美好卻短暫,所以真的不必要急于求死。他懂得了生,理解了死。他和生命達成了和解。面對死亡,他表現(xiàn)出難得的通透和豁達:“有一天,我也將沉靜著走下山去,扶著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處山洼里,勢必會跑上來一個歡蹦的孩子,抱著他的玩具。當然,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嗎?”[1]32宇宙永恒存在,人類生生不息?!拔摇痹鴷筹嬌母嗜?,“我”會離開人世,“我”又永在人間。
史鐵生曾說:“愛是軟弱的時刻,是求助于他者的心情,不是求助于他者的施予,是求助于他者的參加。愛,即分割下的殘缺向他者呼吁完整?!盵3]46個體的生命是有缺失的,只有通過體悟他者的生命,才能形成對生命完整的認識。出現(xiàn)在地壇中的母親和其他各類人、地壇的四季風物,都豐富了“我”對生命的感受認知,給了“我”活下去的理由和信心。概而言之,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
一是對生命中愛的體認。愛是“我”能夠堅定守護生命的最大因素。讀者可以在《我與地壇》第二節(jié)看到,母愛給了“我”強大的精神力量,是母愛給“我”筑起了一道阻擋死亡的屏障,讓“我”歷經(jīng)磨難堅持活了下來。史鐵生的母親疼愛兒子并且理解兒子,她“聰慧”“堅忍”。“我”去地壇,母親無言地做準備;“我”在地壇,母親“心神不定坐臥難寧”[1]15,擔心兒子在園子里出什么事;“我”在園子里久了,母親就去找,沒找到時,“步履茫然而急迫”[1]17?!拔摇笔窃谀赣H猝然離世后才漸漸體會到母親的偉大與深刻、隱忍與深邃。在取得一點成績后,“我”又整天跑到地壇中去,沉浸在對母親深深地追悔和思念中。“我懂得了母親沒有說完的話。……要好好兒活……”[4]活下去,活得好,是對母愛最好的回報。此外,地壇中出現(xiàn)形形色色的人,他們處在不同的年齡段,追求各自的生活情趣,活出了獨特的生命姿態(tài)。穿著古樸、考究的中年夫婦,十幾年來堅持在園中散步,以對愛的共同守護,對抗歲月的流逝;熱愛唱歌的小伙子,練歌的熱情和活力體現(xiàn)出對理想的追求;卓爾不群的飲酒的老頭,活出了自己的生命趣味;捕鳥的漢子,堅持專等一種罕見的鳥顯示了他的品位追求;中年女工程師修煉出素樸優(yōu)雅的氣質(zhì);還有那位最有天賦的長跑家朋友,時運不濟,屢屢遭逢命運的捉弄,卻選擇了執(zhí)著和平靜?!拔摇睆乃麄兩砩铣了忌?,體悟到了愛的美好、夢想的意義、選擇的自由、人生的態(tài)度等。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生命的美好需要個體主動追求,生命的意義需要創(chuàng)造。個體雖然有命運的限定,但仍可以活出獨特的生命味道。他們喚醒“我”對生活、對生命的熱愛。“我”的身體是殘缺的,但“我”還是可以去選擇、去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那一份生命之美。地壇中的四季風物還洋溢著強勁的生命律動,讓“我”感到了時間的力量、大自然的意趣和活著的美好??傊?,“相信愛才是人類唯一的救助”[3]140。母親深沉的愛和被他者激發(fā)喚醒的對生命的熱愛,最終使“我”活了下來。
二是對生命中苦難的體悟?!拔摇睂埣埠涂嚯y自有切身的痛苦體會。在地壇中,那個漂亮的小姑娘又一次又讓“我”心碎。她嗓音好聽,天真愛美,有疼愛保護她的哥哥。但她智力有缺陷,不能理解生活中發(fā)生的一切,也沒有能力保護自己,人間之事顯出上帝的居心可疑且殘忍。帶著深切的悲憫,“我”從小姑娘的不幸切入,進一步探討生命中的苦難,視野更為開闊,探討的力度也不斷加大?!拔摇鳖I悟到,假如可以消除一切人類不喜歡的事物,沒有苦難,人人完美,那這樣的世界將是一潭死水,沒有感覺,沒有活力。因此,差別永遠是要有的,人類也只好接受苦難。由誰承擔不幸?又由誰體現(xiàn)幸福?聽憑偶然?!熬兔\而言,休論公道?!盵1]27沒有緣由的受苦,才是人的根本處境。對人類生命處境的這種終極體悟,使“我”在宏大的命運背景下消解了命運加諸自身的苦難,接受了自己的不幸,并以實際行動走向與苦難抗爭、超越苦難的精神旅途。
地壇中的他者讓“我”體悟到生命中的愛和苦難,前者給“我”活下來的力量,后者消解了“我”對死亡的向往?!拔摇庇辛嘶钕氯サ男判模瑢懽魇恰拔摇睘樽约夯钕氯フ业降某雎?,雖然這條路崎嶇難行。在《我與地壇》的第六節(jié),“我”轉向省思自己,主要是關于寫作的問題。寫作是“我”實現(xiàn)自身價值、生命尊嚴的方式,“我”為此“中了魔”似的寫,也確實取得了一點成績。但是,新的問題又出現(xiàn)了,活著完全為了寫作,“我”像個人質(zhì),如果寫不出來怎么辦?“恐慌日甚一日”[1]29,“我”又想到了死。后來,“我”終于想明白了:“活著不是為了寫作,寫作是為了活著?!盵1]29如果寫作只是作為一種生存的目的,作為一種具體的功利的目標,那么人就會被寫作囚禁起來,很容易失去生存本身的意義,死亡的問題就會再一次浮出水面。而為了活著寫作,寫作只是活著選擇的生存方式,是活著的目的和手段。這樣的認識使“我”對寫作有了平和的心態(tài),不再焦慮文思枯竭。
寫作對“我”意味著什么呢?史鐵生自答:“人都忍不住要為生存找一些牢靠的理由?!盵1]30他在《別人》一書的封面上這樣說:“文學更要緊的是生命感受的交流,是對存在狀態(tài)的察看,是哀或美的觀賞,是求一條生路似的期待?!睂懽骷仁撬x擇的生存與生活的精神支柱,又是他與自我、與他人交流活著的目的和意義的途徑。通過寫作,史鐵生超越了自身的局限,使得生命變成了一個充實、快樂的精神過程,并最終構筑起了自己的精神家園。“生命的意義本不在向外的尋取,而在向內(nèi)的建立?!盵3]95借由寫作,他實現(xiàn)了生命的意義,展現(xiàn)了人生的驕傲和壯美??梢哉f,是寫作最終拯救了史鐵生。面對曾經(jīng)的苦難,他充滿感恩。他真正理解了自己的命運——身體的不幸和寫作的恩賜。他聽懂了園神長年累月說的話:“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1]30
綜上所述,活著是艱難的,生命是寶貴的。生死問題是古往今來無數(shù)圣哲先賢不斷思考的天問式難題?!段遗c地壇》一文展現(xiàn)了作家史鐵生在困境中與死亡的對峙和充滿艱辛的心路歷程。通過對生死問題的苦苦追尋和叩問,他完成了對自己生命的拯救。他充滿智慧的感悟和思考,對于我們活著的每一個人都是一份豐厚的饋贈,更是一種寶貴的引領和啟示。
秦 云紋 鳳翔縣史家河遺址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