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楊
摘要: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我國與世界的交流日益密切,而英語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通用語言,在國際交流中起著重要作用。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語言習慣等,國人在與外界交流時難免出現(xiàn)一些由于文化背景差異而導致的困難與障礙。初中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有助于新一代青少年日后與異族文化的交流,增強文化敏感度,促進學生交際能力的發(fā)展。
關鍵詞:跨文化意識;初中英語教學
一、 引言
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語法知識和詞匯量的單向輸入,對于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較為缺乏,更不用說語言中所蘊含的跨文化成分。學生往往將中文與英語對立起來學習,沒有意識到英語對于英語國家的人來說其實就是“語文”,這使得學生們沒有看到語言運用的重要性,反而將其作為難題進行解答??缥幕庾R包括“意識到個人的行為和觀點都受到自身文化的制約”、“意識到文化交際失敗的文化原因”、“意識到跨文化交際中移情能力的重要性”等。[1] 忽略了這些意識的學習是不可能培養(yǎng)出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與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高素質(zhì)人才的。因此,本文擬以初中英語教學為切入點,嘗試對初中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缺失進行分析,探討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以期能為初中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與英語知識技能綜合學習提供參考。
二、 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缺失與原因
盡管素質(zhì)教育改革已進行了多年,但應試教育仍普遍存在,尤其是在經(jīng)濟水平相對落后的地區(qū)。對于初中生而言,其最大的壓力便來自于中考,迫于這一壓力,教師們?yōu)榱擞行岣邔W生成績,所側(cè)重的都是考試的考點,而這些考點往往集中在語法、詞匯、閱讀、聽力、寫作等方面,對于文化知識的考察極少。因此,若花費大量時間進行文化知識的介紹和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則顯得不那么有“性價比”。其次,教師對英語文化教學和文化意識的重視程度不夠、教師自身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高低都影響著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許多老教師雖然對于語言知識教育有豐富經(jīng)驗,但對于文化知識的介紹卻仍停留在他們那個年代,不僅無法給學生提供最新的跨文化交流技能,有時甚至容易導致學生對外國文化形成狹隘和片面的理解,十分不利于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最后,家長及學生的觀點等也是也是影響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原因。許多家長的教育理念停留在家長們自己上學時的階段,認為學英語就是學單詞,學語法,忽視文化內(nèi)容的學習。學生們則習慣了應試教育的學習方式,上課也逐漸具有“功利性”,當教師介紹文化知識時顯得不夠重視,對于文化知識學習的動機不強。這些問題雖不會在初中階段引起實質(zhì)性的問題,卻回在日后的異族文化交流過程中逐漸暴露出問題。
三、 初中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策略分析
1. 在語言教學中融入跨文化知識
詞匯作為一門語言中最基礎的組成部分,折射出了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是學生們進行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良好載體,教師們在進行詞匯教學時,應有意識地去了解詞匯背后的文化意義,在教學過程中結(jié)合具體的詞匯挖掘其深層意思,使學生們能通過詞匯學習了解更多的文化信息,以此來增強學生的跨文化能力和激發(fā)其跨文化意識。例如“dragon”一詞在中西方文化中便有不同的象征意義。在中國,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淀。龍成了中國的象征、中華民族的象征、中國文化的象征。[2] 而在西方,龍則象征著邪惡與破壞,在西方創(chuàng)世神話中往往擔任著“反派角色”。
2. 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跨文化教學資源
當今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以及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使得教師能夠獲得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們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相關文化背景知識,豐富課堂內(nèi)容,打造文化教學情景,以此提升學生跨文化意識和能力。多媒體教學通過圖像、聲音、文字等手段,可以極大豐富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更好地展示西方國家的建筑、服飾、食物、禮儀等,了解東西方差異。同時,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仿真的語言場景,讓學生的周圍充盈著外語和外語文化氛圍,創(chuàng)作開展會話活動的語境。使學生在逼真的生活實踐中題為英語的真實用途,借以激活學生的英語文化知識。[3]
3. 學生思想的轉(zhuǎn)變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師的身份已由原來課程的主導者逐漸變成課堂的引導者,學生們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要首先意識到英語首先是一門語言,其次才是一門學科,而作為語言,其首要意義的交流意義。單純地注重考試不利于其今后的文化交流學習,要想今后與外國人進行友好的交流,跨文化知識能力的具備必不可少。缺乏相應的文化知識,容易在交流中產(chǎn)生誤解和沖突。
參考文獻
[1] 祖曉梅.跨文化交際[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5:21.
[2]趙麗玲,王楊琴.論中西方龍形象及其文化意義的差異[J].湖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10,25(06):108-110.
[3] 資蕓.多媒體網(wǎng)絡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07):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