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功偉
【摘 要】小學美術核心素養(yǎng)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圖像識讀;二是美術表現;三是審美態(tài)度;四是創(chuàng)新能力;五是文化理解。因此,在當前日益注重素質教育的今天,目前的小學美術教學已經進入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下,為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教師需要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然而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本文主要就小學美術核心素養(yǎng)時期的“情景教學”展開探究,結合小學美術人教版教材的特點,就基于美術核心素養(yǎng)的“情景教學”策略進行梳理。
【關鍵詞】小學美術;核心素養(yǎng)時期;情景教學
小學階段是學生美術核心素養(yǎng)形成的關鍵時期,而情景教學屬于小學美術教學中最為常見的教學方法,但是這一方法在實踐實施中,存在牽強附會、不能自成體系的問題,導致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難以起到良好的作用。所以,教師需要以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對“情景教學”的內涵不斷豐富和完善,結合確定的教學主題,采取針對性的“情景教學”,以達到相得益彰的目的。
1.小學美術核心素養(yǎng)時期的“情景教學”創(chuàng)設點
1.1生活化“情景教學”
這一創(chuàng)設點是秉承陶行知教育思想,將兒童鮮活地生活作為“情景教學”的源泉,在日常教學中,需要鼓勵和引導兒童學會認真觀察生活和體驗生活,采取畫圖日記的方式記錄生活中的一點一滴。教師可以通過展現生活情境,將復雜的事物變得更簡單,讓學生樂于接受和學習。例如在剪紙活動中,教師可以將過春節(jié)在家里貼上的對聯、窗花等在教室內貼好,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氣氛和新年快樂歌曲的引導,讓學生在過新年的情景中,再引入剪紙的主題,使得學生的好奇心得以激發(fā)。但是在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時,需要緊密結合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難點,通過課堂把生活情境展示給學生,或者將學生帶入生活情境中獲取真實感受,并且要把握好時間,在學生感受到真實情境帶來的樂趣后及時地作畫,達到有感而發(fā)的目的。
1.2實物化“演示教學”
這一創(chuàng)設點是通過實物演示來引導學生感受情境。比如在畫壺、罐時,傳統的做法是直接將實物展示出來,雖然展示的實物要造型各異和多樣顏色,但是為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可以把實物裝入實物袋,再讓學生用手去觸摸,通過觸摸的感覺來繪畫,并將學生作品在黑板上展示,因為學生只感受到物體的形狀,在學生繪畫時,往往能從顏色、圖案和形狀等方面將其獨特個性與想象力展示出來。但是,在演示前需要做好準備,演示內容要契合于教學目標,并把握演示速度和語言描述。
1.3音樂化“渲染教學”
這一創(chuàng)設點主要是借助音樂來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音樂渲染的情境下,將學生帶入特定情境之中。比如給學生播放《小蘋果》,要求學生根據歌曲內容來繪畫其中的實物。但是需要教師加強對教材的分析,確保所播放音樂與教材內容相契合,并對播放時間和播放音量也要控制好,將音樂與美術有機結合,促進學生良好藝術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1.4故事化“情景教學”
這一創(chuàng)設點是以故事為載體,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采取故事將學生所學內容導入,將學生帶入特定情境中。而在此基礎上,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講故事給全班學生聽。比如在教學城堡類的繪畫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故事,而學生也可以講解灰姑娘的故事給大家聽,使得課堂情境更加活躍。但是學生在講故事時難以抓到重點,需要教師做好引導,盡可能地確保故事與教學目標相契合,并做好對學生的鼓勵和動員。
1.5問題化“激趣教學”
這一創(chuàng)設點是以問題為導向,采取激趣提問的方式來導入新課,但是教師在提問時應盡可能地采用簡練而又清晰、生動而又形象、具有趣味而又不失風趣的語言,以更好地吸引、感染學生,在促進課堂氣氛活躍的同時,讓學生學習的過程變得興趣盎然。比如在教學《會搖的玩具》時,首先給學生欣賞“會搖的木馬”的圖片,并提問“大家騎過木馬嗎?他有什么特點呢?”其次提問:“大家玩過哪些會搖的玩具呢?”再對此進行總結,比如不倒翁、蹺蹺板、搖搖車等,再給學生播放動畫片《連連看》后,每個小組下發(fā)簡單玩具,讓學生通過拆解玩具,掌握其結構和搖動原理。在這樣的環(huán)節(jié)中,通過生活中的場景與學生的實踐相結合,在問題的導向下,一步一步地進入話題,讓學生在良好的情景中學習新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為提問精心準備和設計,具有趣味性,采用平等、商量、親切的口吻來交流。
1.6信息化“導入教學”
這一創(chuàng)設點主要是借助多媒體等信息技術來創(chuàng)設情境,尤其是在導入教學中最為常見。但是需要結合教學內容特點與學生心理特點,以趣味性和針對性為前提,結合學生學習實際,切實巧妙的注重電教媒體的應用,以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比如在教學《電腦美術》的內容時,可采用flash動畫制作精美課件,給學生演示如何用電腦進行繪畫,展示電腦畫圖軟件制作的作品,再從以前學過的填色為契合點,讓學生感受到電腦繪畫工具的神秘感,從而帶入新課。
2.小學美術核心素養(yǎng)時期的“情景教學”實施點——以主題情境教學為例
2.1實施流程
2.1.1主題設定
在設定主題時,應確保所選主題與課程標準相符,并利用美術教師將美術課程的魅力發(fā)揮出來,確保所采用的教學內容要與每個年齡和每個學段的學生在情意和認知特點上相符,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來激發(fā)學生興趣,并將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tài)度,在美術課程中需要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注重自身知識技能的發(fā)揮,以促進學生精神品質與生活品質的提升。而在此基礎上,所設定的主題應契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在核心素養(yǎng)時期,采取主題式的情景教學,能更好地與兒童年齡和心理特點相符,既要考慮兒童情感興趣,又要兼顧學科內在要求與特點,由于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與情境的持續(xù)互動過程中,通過不斷解決問題和創(chuàng)新意義的過程中形成,所以這一過程需要依托于解決問題的主題。
2.1.2學情分析
在進行主題設定的基礎上,還要切實注重學情的分析,主要是確保所采用的主題情境與學生的特點相符,所以在學情分析中,需要加強學生的學科課程內容、學科認知規(guī)律等分析,找準學生的興趣點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才能采取生動而又活潑的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1.3課程統整
課程統整就是要注重課程的整合,采取stem的教育理念,構建綜合性和探索性較強的主題情境教學模式,以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美術課程,主要以問題解決的情境下,引導學生綜合地實施跨學科學習與研究。因此,需要基于核心素養(yǎng)來確定主題教學內容。
2.2案例探究——“時間”主題情境教學
2.2.1教材分析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以時間為主題的教材內容主要是讓學生根據實際初步學會看時鐘,并感受時鐘在生活中的作用,并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開展教學。
2.2.2內容分析
主要是在欣賞時鐘圖片的基礎上,掌握時鐘的歷史演變與運行原理,把時鐘作品分析作為時鐘組成部分和外形特點分析的過程,并通過滲透美觀性元素,創(chuàng)設真實的實踐情境下,學生動手制作自己的鐘表。
2.2.3教學過程
2.2.3.1我會觀察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要求學生觀察生活中哪些地方有鐘表,具體就是引導學生觀察每個小組的時鐘,以喚起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并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機會,讓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思考時鐘外部結構,從而為后續(xù)對的實施奠定基礎。
2.2.3.2我會歸納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給學生演示時鐘演變和發(fā)展的過程,在觀察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感受不同時期的時鐘的造型變化與藝術特點,從中感受時鐘文化可謂源遠流長,使得教學重難點得到根本性的落實,使得課前收集的資料知識得到鞏固的基礎上對知識進行再次記憶。因為教師通過對時鐘演變歷程的展示,在創(chuàng)設的時間主題情境中感受時鐘演變的過程。
2.2.3.3我會探究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主要是利用生活中的情景,引導學生將生活實際體驗聯系起來,進一步對時鐘外形特點認識,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除虛構的人物形象,給學生的新知學習創(chuàng)設出良好情境,使得學生的視野得到拓展的同時,采取針對性的創(chuàng)作手法來激發(fā)學生思維,活躍學生思維,使得學生在審美意識與能力上得到提升,促進學生藝術表現力的提升。具體的做法就是給學生展示掛鐘、手表和鬧鐘的外形特點,要求學生觀察其結構特點,并對鐘表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行總結。而在此基礎上,就要求學生根據教師的示范來制作鐘表。并播放舒緩的背景音樂,讓學生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促進學生對美術知識技能的學習,促進學生視知覺能力以及美術欣賞能力和表現能力,最終促進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
2.2.3.4我會展示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首先是采用選取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進行展示,其次是每個小組選派一個代表,將本組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并向全班同學介紹制作的過程和理念,讓學生將自己發(fā)揮的語言和美術語言創(chuàng)造的時鐘展示出來,促進學生團結協作能力的培養(yǎng)。
2.2.3.5我會評價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對每個小組展示的作品進行自評和互評以及教師點評的方式來進行,引導學生對自身的作品進行評價的基礎上,采取小組合作評價的方式,促進學生團結協作能力的提升,并教育學生對時間的重要性,感受時間和光陰的不易。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美術核心素養(yǎng)時期的“情景教學”,需要切實注重良好情境的創(chuàng)設,并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過程中,結合學生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選取,尤其是要科學合理的確定創(chuàng)設點,同時根據學習主題創(chuàng)設情境,將情境與主題以及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有機地結合起來,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蕓.小學美術核心素養(yǎng)時期的課堂情境教學策略探究[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17-318.
[2]陳英芬.淺談小學美術核心素養(yǎng)時期的情境教學[J].美術教育研究,2018(10):160.
[3]唐信霞.淺談小學美術核心素養(yǎng)時期的“情景教學”[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0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