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群,陳恒 (益陽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 益陽 413000)
近年來,隨著PHC管樁在工程實踐中的廣泛應用,其產(chǎn)生的工程問題也卻來越多。其中,PHC管樁在沉樁貫入中會產(chǎn)生一定的擠土效應,造成樁身斷裂、鄰樁上拔、滿足不了承載力要求等一系列工程問題。目前國內(nèi)外學者對于PHC管樁擠土效應的影響研究主要聚焦在結(jié)合工程實例的現(xiàn)場及室內(nèi)試驗研究上,通過數(shù)值軟件模擬計算管樁沉樁貫入過程中產(chǎn)生擠土效應研究較少,且主要集中在管樁的沉樁手段、管樁樁身等參數(shù)的影響上,對于改變樁尖角對沉樁貫入過程中的擠土效應研究甚少。故需分析不同樁尖角對擠土效應的影響,為PHC管樁的設計、施工提供參考。本文基于某長江大橋管樁基礎工程項目,利用ABAQUS有限元軟件,進行PHC管樁沉樁貫入模擬,分析了改變樁尖角對沉樁貫入過程中擠土位移場的分布規(guī)律。
本文基于某長江大橋管樁基礎工程項目,通過室內(nèi)試驗獲取土層基本物理力學參數(shù),換算整理后具體模型計算參數(shù)如表1所示,其中黏土層采用修正劍橋模型,砂土層采用摩爾庫倫模型,樁身采用彈性模型。該模型中需定義的初始條件為初始應力和初始孔隙比,孔隙比e可由其他土工試驗參數(shù)計算求得,本模型中初始孔隙比取值0.6~1,隨著貫入深度的增加而呈線性減小。
表1 材料參數(shù)表
采用ABAQUS有限元軟件模擬樁尖角對沉樁擠土位移的影響,建立樁身模型,樁身與土體網(wǎng)格劃分如圖1所示,為了便于計算,沉樁過程中,不考慮土塞效應,并將樁體模型簡化為軸對稱問題進行求解。
圖1 樁身與土體網(wǎng)格劃分圖(部分)
樁身采用CAX4網(wǎng)格類型,考慮到滲流作用,土層采用CAX4P網(wǎng)格類型。水平向?qū)τ嬎憬Y(jié)果影響很小,為了提高運算效率,水平向網(wǎng)格采用漸進稀疏式劃分。具體計算步驟如下:在geo分析步對土體施加-10kN的體力來模擬有效應力。在pen分析步對樁身施加-10kN的體力;固定樁身軸線方向,約束其水平向位移,對樁頂施加位移-35m,模擬沉樁過程。下文中的樁尖與樁體連接處稱為“d”點。
設置了樁尖角大小分別為40°、50°、70°、90°的四組樁土模型來模擬計算當改變樁尖角時,沉樁貫入過程中擠土位移的變化情況。通過具體分析樁尖角大小為40°時的擠土位移規(guī)律來分析沉樁貫入過程擠土位移的普遍規(guī)律,并對比分析了不同樁尖角大小下的擠土位移分布規(guī)律。
圖2為樁尖角為40°時沉樁徑向擠土位移矢量圖。由圖2可知,沉樁貫入時產(chǎn)生的擠土位移主要存在于樁頂、樁身和樁端處。其中,樁頂?shù)耐馏w會發(fā)生疏離樁體且方向為斜向上的位移,樁身會發(fā)生疏離樁體且方向為斜向下的位移,樁端會發(fā)生疏離樁端且方向為垂直于樁端面向下的位移,樁尖處土體發(fā)生豎直向下的位移。
圖2 樁尖角40°徑向擠土位移矢量圖
2.1.1 徑向位移
圖3為樁尖角40°時樁端徑向擠土位移云圖。由圖3可知,徑向擠土位移最大處為“d”點處,位移大小為30.6cm。圖4為兩種土層徑向位移對比圖,由圖4可知,砂土的徑向擠土位移總體較黏土大,且兩種土層的徑向擠土位移隨著土體距離樁的距離的增大而減小,距離達到1m后減小的趨勢逐漸減弱,最后位移趨于0。圖5為不同貫入深度的徑向擠土位移對比圖,由圖5可知,徑向擠土的影響深度主要集中在3m內(nèi),且越靠近樁身擠土位移越大,超過3m后,位移減小,6m后土體基本沒有位移。
圖3 樁尖角40°樁端徑向位移云圖
圖4 兩種土層徑向擠土位移對比圖
圖5 不同貫入深度徑向擠土位移對比圖
2.1.2 豎向位移
圖6為豎向擠土位移云圖。由圖6可知,豎向擠土位移最大處為樁頂端地表處,為2.16cm,樁頂土體受沉樁擠土效應影響向上隆起,其主要是由于沉樁過程中土體受剪切作用導致土體破壞,土體受力膨脹后向上隆起。樁身附近土體則向下運動,內(nèi)部土體由于隨著深度的增大,應力增大且樁土摩阻力增大導致欲向上運動的土體收到地質(zhì)應力及摩阻力的約束作用而向下運動,最終發(fā)生沉降。
圖6 豎向擠土位移云圖
圖7為不同距離樁軸線距離豎向擠土位移對比圖,由圖7可知,在距樁身軸線3m范圍內(nèi)的土體,隨著深度的增加,擠土位移越小,距樁身軸線3m范圍外的土體,擠土位移幾乎為0。圖8為不同貫入深度豎向擠土位移對比圖,由圖8可知,靠近地表的粘土層處的土體在沉樁貫入時,土體主要向上運動,下部粘土層及砂土層處的土體則表現(xiàn)為向下運動的形式。豎向擠土主要發(fā)生在距樁身軸線3m的區(qū)域,最大豎向擠土位移出現(xiàn)在“d”點。
圖7 不同距離樁軸線距離豎向擠土位移對比圖
圖8 不同貫入深度豎向擠土位移對比圖
圖9為不同樁尖角的徑向擠土位移云圖,由圖9可知,沉樁貫入過程中土體的徑向擠土位移幾乎不受樁尖角大小的影響;四組樁尖角下的擠土位移最大值均出現(xiàn)在“d”點,且與樁尖角的大小呈正相關(guān)。圖10為不同樁尖角樁頂豎向擠土位移云圖,由圖10可知,沉樁貫入土體時,樁頂表層土體會受剪切擠壓向上隆起,隨著樁尖角的增大,土體向上隆起的高度越低。圖11為不同樁尖角樁頂擠土豎向位移與沉樁深度關(guān)系對比圖,由圖11可知,樁尖角增大,樁頂擠土位移越小,土體隆起高度越低,沉樁貫入達到3m深后,四組樁尖角下的樁頂?shù)乇硖幫馏w不再隆起,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
圖9 不同樁尖角的徑向擠土位移云圖
圖10 不同樁尖角樁頂豎向擠土位移云圖
圖11 不同樁尖角樁頂擠土豎向位移與沉樁深度關(guān)系對比圖
本文利用ABAQUS有限元軟件,進行PHC管樁沉樁貫入模擬,分析了樁尖角對沉樁貫入過程中擠土位移場的分布影響,并通過改變樁尖角大小對比分析了不同樁尖角對PHC管樁沉樁擠土位移的影響規(guī)律。由上述研究可得出以下結(jié)論:
①徑向擠土位移最大處為“d”點處,位移大小為30.6cm。砂土的徑向擠土位移總體較黏土大,且兩種土層的徑向擠土位移隨著土體距離樁的距離的增大而減小,距離達到1m后減小的趨勢逐漸減弱,最后位移趨于0,徑向擠土的影響深度主要集中在3m內(nèi),且越靠近樁身擠土位移越大,超過3m后,位移減小,6m后土體基本沒有位移;
②豎向擠土位移最大處為樁頂端地表處,位移大小為2.16cm,樁頂土體受沉樁擠土效應影響向上隆起,樁身附近土體則向下運動,距樁身軸線3m范圍內(nèi)的土體,隨著深度的增加,擠土位移越小,距樁身軸線3m范圍外的土體,擠土位移幾乎為0,靠近地表的粘土層處的土體在沉樁貫入時,土體主要向上運動,下部粘土層及砂土層處的土體則表現(xiàn)為向下運動的形式。豎向擠土主要發(fā)生在距樁身軸線3m的區(qū)域,最大豎向擠土位移出現(xiàn)在“d”點;
③沉樁貫入過程中土體的徑向擠土位移幾乎不受樁尖角大小的影響,四組樁尖角下的擠土位移最大值均出現(xiàn)在“d”點,且與樁尖角的大小呈正相關(guān)。沉樁貫入土體時,樁頂表層土體會受剪切擠壓向上隆起,隨著樁尖角的增大,土體向上隆起的高度越低。樁尖角增大,樁頂擠土位移越小,土體隆起高度越低,沉樁貫入達到3m深后,四組樁尖角下的樁頂?shù)乇沓鐾馏w不再隆起,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