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姚玉紅:學會分享不幸福

2021-06-20 14:46賈方方
婚姻與家庭·性情讀本 2021年6期
關鍵詞:負面家庭爸爸

賈方方

采訪對象

姚玉紅,博士、教授,同濟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常務副主任,注冊心理師、注冊督導師、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督導師,中國心理衛(wèi)生學會臨床心理咨詢與治療專委會委員,家庭治療學組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上海市高校心理咨詢協(xié)會副理事長,上海市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哈佛大學訪問學者,第七、八期中德系統(tǒng)家庭治療高級連續(xù)培訓中方教員。長期在青少年成長、家庭治療等臨床實踐。

人物觀點

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需要討論問題和糟糕的年代,學會分享不幸福,是這一代父母和孩子的必修課。只有勇于面對不幸福,才能真正收獲幸福。

不管是社會還是家庭,都越來越重視教育,這是喜聞樂見的進步。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關于教育目的的思考就顯得尤為重要。我想,非常核心的一個目的是讓人擁有幸福的能力。不少父母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不再是千篇一律地期待孩子如何優(yōu)秀、如何成功,而是更多地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幸福。

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關于這一點,我非常認同著名教育哲學家內爾·諾丁斯的觀點。她認為,幸福不是完全沒有痛苦,也不是所有愿望都能實現(xiàn)。因為痛苦、負面的思考、所謂的喪以及起伏的感受等,是人生正常的組成部分,就像酸甜苦辣咸一樣,少一味,都不是完整、真實的生活。人生也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總會遇到各種困難,每個人都必然會經受。

所以,想要真正獲得幸福,分享不幸福的能力必不可少。就像幸福的事情通過分享能夠疊加一樣,不幸福的事情通過分享也能夠有所減輕,這是情感連接的重要表達,也是通往幸福的重要途徑。然而,很多家庭都缺少了這一課。

不被允許分享不幸福的孩子

傳統(tǒng)意義上,人們理解的幸福更多是美好的、向上的、快樂的、和諧的,不談痛苦,不談憂傷,最好是美夢都能成真。這一點從當下的商業(yè)消費文化可見一斑。每一張圖片、每一幀畫面都是喜笑顏開的,宣傳語也大多是你值得擁有快樂,沒有痛苦的幸福成了理所當然。

但在這個時代,社會發(fā)展迅速,一個人要處理很多任務,面對的挑戰(zhàn)是前所未有的,父母要面對感情不順、事業(yè)受阻、內卷等壓力,孩子要面臨學業(yè)繁重、競爭激烈、成長困境等挑戰(zhàn),人們對不幸福的感受是特別突出的。因為和主流不符,人們很容易自我懷疑:唉,你看人家都那么幸福,我是不是有問題???

不只是講的人,聽的人也有壓力,覺得我得見招拆招,幫你把問題解決了。就像很多父母說,我們這么努力,就是為了不讓孩子受我們受過的苦。所以,很多孩子在分享不幸福時,要么直接被忽視,要么被父母以各種方式打斷。最常見的表現(xiàn)有以下4種:

1.夸大式—夸大自己的情緒,比孩子反應還激烈。孩子比賽輸了,備受打擊,非常痛苦,說自己想死的心都有了。父母聽了大驚失色,覺得怎么能有這種可怕的想法呢?“你這心理太不健康了,趕緊去看病!”

2.縮小式—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馬上把這事兒忽略過去??荚嚦煽兿禄?,孩子很難受,哭著說,再這么下去,想考重點中學的愿望就要落空了。父母安慰道:“這有什么呢?你就是抗壓力太差了,睡一覺就好了。”

3.轉移式—不愿意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用別的方式轉移他的注意力。孩子錯過了特別喜歡的一個展覽,感覺很遺憾、很自責。剛說了幾句,就被父母打斷:“都過去了,別想那么多了,你想吃什么?要不,咱們一起看場電影?”

4.自說自話式—不關注孩子的需求,也不予以回應,只說自己想說的。“我當年可比你苦多了……”“我看過一個勵志故事,人家那個主人公比你……”

父母不是圣人,偶爾接不住孩子的問題很正常,但如果總這么回應,會讓孩子很失望,甚至很受傷。有孩子告訴我說,自己講完之后,父母就說,別人都能搞好,為什么就你搞不好呢?我看別人都能交朋友,怎么就你這么林黛玉???總之,向父母分享不幸福之后,不但得不到安慰,反而還被罵。孩子會覺得,你看,我跟他們講有用嗎?

既然沒用,那就干脆別說了,也就出現(xiàn)了所謂的報喜不報憂。有好幾個自殺的孩子,平??床怀鰜碛腥魏萎惓?,包括父母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不對勁,還以為孩子一直都過得挺好的。這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被允許分享不幸福、不快樂的事,不被允許分享痛苦、難過等感受。和父母之間無非是些吃穿用度的日常寒暄,很多負面的感受和情緒只能自己消化。

與此同時,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認為,只能分享幸福,不能分享不幸福;只能活得幸福,不能不幸福。雖然理智上這么認為,但實際上痛苦還是會來,這就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懷疑自己:唉,我怎么會不幸福呢?不應該呀!大家都很幸福,我也應該感覺幸福才對??!這樣的人不覺得不幸福是一個應該的、合理的存在。

懷疑別人:別人肯定幫不了我,只能靠我自己;如果說這么喪的話,別人肯定會看不起我,無論如何都要藏好。這樣的人戴著面具生活,很難和別人建立真誠信賴的關系。也許他們能力很強,也很獨立,但也更孤獨。

懷疑世界:如果有一天他自己搞不動了,就會開始懷疑世界。有些人會自殺,在世界毀滅自己之前自我毀滅。有些人則會殺人,在世界毀滅自己之前毀滅世界。

不懂如何分享不幸福的父母

父母之所以不允許孩子分享不幸福,或者說,接不住孩子對不幸福的分享,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父母自身也不懂得如何分享不幸福。

我在臨床上看到,太多父母藏著掖著,不敢跟孩子講他們生活的悲苦。

為了不影響孩子高考,父母一直沒有向女兒坦白已經離婚的事實。填高考志愿表時,女兒在家里翻證件,不小心把離婚證翻了出來。父母非常尷尬,但還是很理性地跟她解釋說我們不想耽誤你等,之后就不再說這件事了。本科時,這個女孩開始出現(xiàn)自殘行為;保送研究生后,又出現(xiàn)了自殺行為。一直到此時,這家人還是不能夠很好地談離婚這件事。

后來,父母帶女兒來找我。爸爸說,姚老師,我最愁的就是女兒不跟我說心里話。我問他,那你跟女兒說心里話嗎?爸爸愣住了。在這個家庭里,每個人都很彬彬有禮,好像沒有任何矛盾和負面事件。但其實這些不幸福一直都在,只是從來不談而已。夫妻關系不和,不談;父母離婚,不談;孩子出了狀況,也不談……一家人只能說好的,不能說壞的;只能說正向的,不能說負向的。

這個孩子的口頭禪是“還行”,任何事都不會多講,因為她不知道講了會怎么樣。這個家庭完全沒有分享不幸福的氛圍和示范,她看不到談了壞的事情之后,一家人可以變得更加心連心,于是這個家就變成了只能共享福,不能共患難。

錦上添花的事情容易做,但共渡難關是非??简灡舜藢ω撁媸录姆窒砟芰Φ?。但是,父母始終沒有做好準備。在這種不談論矛盾、不談論負面事件的環(huán)境中,因為沒有共患難,心也離得越來越遠。孩子感受到的就是個冰冷的家庭,什么都不能說,誰也不能說,長期不說也就不會說了。

有些父母藏著掖著不說,而有些父母則一開口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樣收不住,把自己的不幸福一股腦兒地丟給了孩子,完全不考慮孩子是否承受得住。

有一個孩子剛上初中,還不太適應新的環(huán)境和新的學習節(jié)奏,覺得學習特別辛苦,于是就跟爸爸訴苦。孩子還沒說兩句,爸爸就悲從中來:你看我,我也特別辛苦。當初和你媽離婚的時候,為了要你,我把房子都給她了?,F(xiàn)在,我一個人在上海打拼,掙得很少,爺爺奶奶身體又不好,還要花很長時間照顧你,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學習。他還告訴孩子,當初你媽離開我,就是覺得我沒錢沒本事,所以,咱們父子兩個人都要好好努力,絕不能被人看扁了。

孩子到了青春期,必須想明白我是什么人,我要成為什么人,想不明白的時候,內心就很混亂,很難靜下心來學習。我很理解一個單親父親的辛苦,他也的確付出了很多。但是,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他用自己更大的苦難把孩子壓下去,其中包括對孩子媽媽的詆毀。頭腦清醒的時候,他又會說幾句你媽很愛你的話,孩子當場就說我不信。作為旁觀者,我都聽不進去,更不要說孩子。

本來父母離婚,孩子就特別容易理解為自己被媽媽拋棄,爸爸又呈現(xiàn)出一個無力量的受苦形象,不能給孩子帶來很好的支持。人在焦慮時,更容易關注負面信息。孩子搞不清楚自己值不值得愛的時候,就更容易聽到爸爸說的媽媽要房子不要我,媽媽嫌棄爸爸沒錢。爸爸想讓孩子替自己爭這口氣,他得學習多好啊?最后,孩子扛不住,干脆就不上學了。

不管是一點都不分享,還是毫無遮攔地分享,都體現(xiàn)了父母在分享不幸福這件事上的覺察不夠和能力不足,也還成了很多家庭不幸福的誘因。

提高分享不幸福的能力

說了這么多,并不是說父母不負責任或是很糟糕,而是說我們需要與時俱進。

我們是一個在苦難中成長的民族。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物質沒有這么豐富,科技沒有這么發(fā)達,人的自我沒有那么明晰,大家是連在一起的。我說我好,大家都覺得,你好就是我好。所以,當你說你好的時候,我真的就獲得了力量。但現(xiàn)在你再說你好的時候,很多人的想法是我感覺沒那么好。當下,每個人的自我被尊重和放大,但同時也伴隨著更多的孤獨和壓力,因為別人好不等于你好,無法感受到集體的支持、理解和鼓勵。

從集體主義向個體主義轉化的過程中,我們還沒有找到一個既能夠凸顯個體的價值、自主性,又能得到集體關懷、情感連接的方法,而家庭恰恰是這樣一個可以實驗的、安全的地方。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需要討論問題和糟糕的年代。如果在家庭里只能談你好我好大家好,那些負面的事情去哪里談呢?

家庭是孩子的港灣。在這里,我們可以表達真實的自己,或開心或悲傷,或積極或頹廢,或向上或很喪……不管是怎樣的,都可以被無條件地接納、支持和包容。如果不能表達真實的自己,港灣又在哪里呢?只有擁有了這份堅固、溫暖的情感連接,我們才更有能量面對外面的風風雨雨,也才能有更多的心理空間迎戰(zhàn)成長中必經的磨難。

那么,具體怎么做呢?一方面,父母要做好示范,制造分享不幸福的成功經驗。父母向孩子分享不幸福,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分享的內容應該是已經轉化了的、處理好了的,或者自己基本知道該怎么做了的。

孩子聽完父母的故事之后,不只是知道父母在受苦,還知道即便這么苦,父母還是很努力地想辦法克服。而不是說,父母活得這么慘,為你付出這么多,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努力。這種做法其實是把壓力傳到了孩子身上,他會覺得,我要幫爸爸媽媽。這種壓力對孩子來說太大了,以至于他根本無力承擔,只能通過生病、厭學甚至自殘、自殺來應對。

另一方面,父母要學習允許孩子分享不幸福的體驗。首先,不要急著堵住孩子的嘴,允許孩子講一些糟糕的、負面的、聽上去不夠積極甚至很消極的話,這本身就是一種減壓的方式。

其次,要學會正確地聆聽孩子的分享。

專注地聽:全身心聆聽,及時予以回應,不能一邊聽,一邊回微信,一邊還在想著自己要做的PPT,敷衍的態(tài)度會讓孩子感到不被重視,不愿意再分享。

保持距離地聽:要保持穩(wěn)定的理智,不能一頭扎進去,比如孩子說我不想活了,結果你比他還慌張,孩子就失去了對父母的信賴和仰仗。

賦能地聽:孩子說我不想活了,可以這樣賦能:不錯啊,你考慮這么深刻的問題,我還沒怎么想過;我曾經也想過,那你怎么想的呢,說來聽聽等。

開放解決方案地聽:孩子的分享應該是正在思考、持續(xù)琢磨的過程,而不是一個結論。就像一趟列車正在開往一個小破站,那里沒喝沒吃,風景也不怎么樣,但這只是其中一個站點而已,它還要繼續(xù)往下開。所以,父母不要被孩子的分享嚇到,要時刻保持包容開放的心態(tài)。

除此之外,還可以儲備一些“萬金油”話語,比如:共情—你真是不容易呀;重復—你長大了,想法越來越復雜了;肯定—有這個思考挺好的……我知道,這對父母來說是很大的挑戰(zhàn),我們也不可能像心理咨詢師一樣引導得那么好,但是,能聽到孩子的思考,讓孩子愿意繼續(xù)和我們討論交流就是積極的信號。

其實,不管是向孩子分享自己的不幸福,還是聆聽孩子對不幸福的分享,其目的不一定非要幫誰解決什么問題,最重要的是讓彼此感覺到足夠的情感支援,找到信心和力量,然后繼續(xù)探索、試錯,收獲真正的、持久的幸福。

(感謝中國婚姻家庭心理健康高峰論壇對此次采訪的大力支持)

猜你喜歡
負面家庭爸爸
家庭“煮”夫
正面的人和負面的人
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qū)將啟用新版負面清單
我和爸爸
戀練有詞
爸爸
爸爸冷不冷
可憐的爸爸
尋找最美家庭
尋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