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若林 劉堅華
摘 ?要:大班授課是教學資源緊張、生師比過高情況下的無奈之舉,如何在現有條件下提升大班教學的質量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不斷完善課程內容,使其更具邏輯性、啟發(fā)性,是改進大班教學的首要任務。此外,在大班中建立學習小組,或者采用大班授課、小班研討的模式將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通過充分利用多媒體設施、電子投票系統(tǒng)或即時通信技術也能提升學生對課程的興趣,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度;線上+線下混合教學也是可供嘗試的新型教學策略。實踐表明,即使不使用新型教學手段,僅對課程內容和授課模式進行調整,大班教學也可以達到與小班授課同等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大班教學;教學現狀;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13-0096-05
Abstract: Large group teaching is a helpless move when teaching resources are tight and the student-teacher ratio is too high.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arge group teaching under the current conditions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Improving the course cont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or teaching large class. In addi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study groups in large classes, or the mode of large group lectures and small group seminars will be beneficial; the use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electronic voting systems or instant messaging technology can also increase students' interest and participation;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is also an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Our practice shows that only adjusting the course content and teaching mode, large group teaching can achieve the same teaching effect as the small one.
Keywords: large group teaching; teaching condition; improving measures
大班教學是我國普通高等學校中一種非常普遍的教學模式。有關“大班”的界定非常模糊,有研究表明教師的視野覆蓋范圍大約為25人[1],超過約30人的授課班級即可稱為“大班”。而現實中學生的感受差異非常大,有的學生覺得60人以上就算大班,也有學生覺得200人以上才算大班。當他們被要求選擇合適的授課班級人數時,90%的學生選擇了15~100人規(guī)模的班級[2]。也就是說,對于絕大部分學生來說,超過100人的班級就較難接受了。
在我國,大班教學比例與教學資源、招生規(guī)模息息相關?!?019年全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顯示,2019年本??普猩藬道^續(xù)增長,普通本??普猩鲩L15.67%,在校生達到3031.53萬人。普通高等學校專任教師增長4.03%,達到174.01萬人。普通高校生師比為17.95:1,仍遠高于高校擴招前的數值(這一數據在1998年為11.25:1,圖1)。而且,即便是擴招之前,我國高校的生師比就已經高于美國部分知名院校(圖2)[3]。由于生師比數值一直居高不下,普通高校面臨的大班教學壓力也一直未能緩解。另外,在研究型大學中對教師的考核標準多偏向科研成果[4],教師授課積極性普遍較低,實際能深入參與教學的教師人數更少。因此盡管學生希望授課班級人數能低于100人,但在我國普通高等學校教學中,超過100人的班級很常見,尤其是低年級的公共基礎課和通選課,基本都采用大班教學模式。楊靜等對某省7所高校的調研表明,班級平均人數接近70人,60人以上的班級占55%,個別學校甚至還出現了450人的超級大班[5]。
一、大班教學的優(yōu)點
在師資不足的情況下,大班教學能夠運用最少的教學資源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有研究表明,在斯坦福大學,60人教學班每學期的生均成本為296.88美元,而180人教學班每學期的生均成本可降至148.35美元[2]。另外,采用大班授課模式可以更少地占用教師資源,使教師能更多地投入科研,有利于教師完成學校的考核指標。
二、大班教學的缺點
有研究發(fā)現,當授課班級人數過多時,學生的出勤率會下降,在課堂上看手機、聽音樂、看電視節(jié)目、網上購物的比例也會上升[6]。另一方面,在大班教學中,學生層次參差不齊,教師對學生的了解較少,很難做到因材施教。尤其是成績居中且從不提問的學生,更容易被教師忽略。另外,對于大班的多元化評價也較為困難,導致期末考試成績在期評成績中的占比較高。在教學方法上,教師在大班教學中普遍采用講授式授課方法,學生被動學習,師生互動很少。楊春梅等的調研結果顯示對大班教學中“課堂氣氛活躍”“教師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選擇“非常同意”或“同意”的學生不足40%,對大班教學表示“滿意”的學生不足30%。由于硬件設施的局限,在大班教學中還有近30%的學生反映“從未”或“有時”能“看清楚黑板或PPT”“聽清楚教師講課”[2]。J. Monks等的研究也表明班級規(guī)模擴大對課程評估會產生負面影響[7]。E. C. Kokkelenberg等人的研究表明隨著班級規(guī)模的增大,學生成績也有惡化的趨勢[8]。
三、改進大班教學
由于大班教學在成本控制上的優(yōu)勢,希望高校全部采用小班教學是不現實的。在美國高校中,超過50人的班級規(guī)模比例不足15%,多數學校中半數以上的班級人數不足20人[3]。反觀我國由于教育投入有限,大班教學規(guī)模遠遠高于美國高校,而近期內將大班教學規(guī)模降至與美國高校相當的水平也不可能實現。因此如何在大班教學模式中提升教學質量是更值得研究的問題。
有研究表明影響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是學生自身努力程度、教師授課清晰程度和教師是否富有教學熱情,其次是教師是否注重思維訓練、課程內容新穎/創(chuàng)新程度、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及教學互動[2]。崔瑜通過行為事件訪談法分析了大班模式中不同教學活動對學生成績的影響。結果表明課外教學的幾個維度如郵件、微信、短信交流對成績提升沒有影響。課堂教學中“授課”“面對面交流”“專題演講”有助于學生成績的提高,而“案例討論”沒有明顯的影響[9]。這些研究結果表明在教學活動中,
“教什么”和“如何教”仍然是最核心的內容。因此,對課程內容不斷完善、杜絕“朗讀PPT”式授課、將課程內容設計得更有邏輯性、啟發(fā)性,是改進大班教學的首要任務。C. Twigg也認為通過合理的課程設置,大班教學可以獲得較好的教學質量[10]。
此外,通過在大班中建立學習小組,或者采用大班授課、小班研討的模式也有助于大班教學質量的提升。K. Mckinney等的分組教學嘗試表明雖然學生的反響喜憂參半,但平均成績有所提高,學生對后期課程的學習也表現出更濃厚的興趣[11]。大班授課、小班研討模式自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開始在我國部分高校開展,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學生對這種教學模式的總體評價較高。90%以上的學生認同這種模式對拓寬知識面、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發(fā)現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養(yǎng)成批評性思維、以及促進師生互動具有正面影響[12]。但這兩種教學模式都需要有助教的協助參與,而小班研討還需要有足夠數量的教室。另外,如何確保分組或小班研討時教師評價的平行性也是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之一。
介于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及教學互動對教學質量的正面影響,近年來高校教師在教學方法上也做了多種嘗試?!皢栴}導向式”(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教學法是近年來醫(yī)學院校不斷推廣的一種教學方式,較多用于小班教學。楊旭曙等嘗試在大班教學中使用煤氣中毒案例引導學生學習配位化合物的相關內容,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13]。PBL教學能夠有效鍛煉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能夠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但這一教學方法要求教師經常更新案例、同時對教師控制課堂進程的能力要求較高。另外,由于該方法對學生課余時間的占用較高,僅適合在大班授課過程中的個別章節(jié)使用。
隨著多媒體設備在高校的廣泛使用,充分利用音頻、動畫、視頻等多重刺激,引導學生對課程學習產生興趣也成為多數高校教師的共識。電子投票器等無線應答系統(tǒng)的使用也顯著增加了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學生在課堂上的行為從被動地聽課、記筆記變?yōu)橹鲃訁⑴c教學內容的展開[14]。但是由于電子投票系統(tǒng)的設施投入較高、教師需要經過培訓且需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設計,因此電子投票系統(tǒng)未能在高校中普及推廣。
近年來,隨著我國互聯網的高速發(fā)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在課堂中應用即時通信技術的比例也在逐漸增加。如使用微信公眾號在課前、課后推送課件及復習資料,應用微信墻、雨課堂、問卷星等App在課堂上開展記名或匿名的師生互動[15]。這些基于手機的技術手段具有即時投屏、數據統(tǒng)計、師生交互等功能,契合了大學生對手機依賴性強的特點。雨課堂甚至還有彈幕功能,即便是性格靦腆的學生也能將自己對課程內容的疑問展示給教師,極大地增加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度[16]。與無線應答系統(tǒng)相比,應用即時通信系統(tǒng)不需要校方額外投入,僅需使用前征得學生的同意,應用前景較為良好。在與平行班相比時,采用即時通信技術授課的大班學生的平均成績也有所提高[17]。
除了對授課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進以提高教學質量外,有些高校教師也開始嘗試利用網絡慕課、微課、微視頻來改善大班教學。即將傳統(tǒng)大班教學中教師講授部分的內容以視頻、資料等形式通過互聯網推送給學生,由學生自主學習。課堂時間用于解決學生在自學中遇到的問題或進行案例分析、討論,形成線上+線下的混合教學模式,即“翻轉課堂”[18]。這種混合教學模式使知識點的學習時間變得很自由,課堂時間教師與學生、學生相互之間可以充分互動,顛覆了傳統(tǒng)課堂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模式。但由于大部分線上視頻為求短小精悍,通常僅是對知識點的講解和灌輸,缺乏啟發(fā)、引導學生思考知識來源、知識點相互關聯的部分,在知識點邏輯相關性較強的學科中會弱化教師的引導作用。而學生在碎片時間以知識點為目標學習課程內容也不易建立起對課程整體的理解。此外,在涉及吟詠、人文情懷的文科課程中,缺乏教師面對面的講授也會削弱課程對學生的吸引力。同時,由于線上課程的學習需要占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因此推廣混合教學模式需要由學校的教務部門進行規(guī)劃,減少課程的線下課時。盡管有研究指出相比于傳統(tǒng)的教學策略,學生更喜歡翻轉課堂教學[19],但在高校中全面實施混合教學模式的效果仍不明確[20],學生對全面混合教學的接納程度也不清晰。所以目前這種教學策略多是教師在現有課程課時數不變的基礎上進行個別章節(jié)的嘗試,未來混合教學模式是否會替代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教學還未可知。
四、大班教學實踐
由于專業(yè)招生規(guī)模的差異,我們曾有機會在八年中同時執(zhí)教臨床八年制(80~120人)和口腔七年制(≈30人)的“醫(yī)用有機化學”課程。在對“希望的班級規(guī)?!边M行調查時,我們發(fā)現小班同學普遍接受30人的班級規(guī)模,而80~120人班級的同學雖然也更多地希望授課人數在30左右,但能接受60人甚至更多人數規(guī)模班級的比例也明顯上升(見圖3)。說明學生對班級規(guī)模的接受程度有一定的可塑性。
針對這兩個專業(yè)“醫(yī)用有機化學”課程學時數不同、課程要求稍有差異,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主要針對課程模式進行了調整,采取的措施包括:(1)增加閉卷型章節(jié)測試。雖然我們的教學對象都是成年人,但他們學習的自主性仍不盡人意。所以通過計分測試的方式敦促學生及時復習課堂講授的知識點有助于提升學生自身的努力程度。雖然設置4~5次章節(jié)測試會增加教師的工作量,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79%~98%的學生認為隨堂測試對他們的學習有幫助。我們曾嘗試使用問卷星進行隨堂測試,但效果較差。這一方面是由于有機化學的試題中結構式和反應式較多,在問卷星平臺這些結構式和反應式均以圖片形式導入,導致試卷加載速度變慢,部分學生的手機無法在設定的時間內加載完試卷中的所有圖片。另一方面是學生不適應使用手機答題。即便都是選擇題,因為一次僅能顯示1道題,部分學生反映這種形式干擾了他們的發(fā)揮。因此,我們仍然采用紙質試卷進行隨堂測試;(2)增大大班教學課件的字號至32,確保坐在最后一排的學生能看清屏幕上的字;(3)減慢大班教學中難點章節(jié)的授課速度、增加課堂練習,盡量讓大部分學生能當堂掌握考核的知識點;(4)在課程的討論環(huán)節(jié)對大班進行拆分,營造大班授課、小班研討模式,讓更多的學生有上臺表現的機會,從而增加學生對課程的興趣。
通過用隨堂測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技術手段確保大班和小班的學生上課時都能看得見、聽得清,通過教師自身的努力確保所有知識點都能被準確、清晰地傳授,在“有機化學”這門不及格率較高的課程中同一年大班和小班學生的期末試卷平均成績沒有顯著性差異(p<0.5),見圖4。說明通過以上這些努力,大班和小班授課在教學結果上可以達到相同的程度。
“教學非易事”,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模式盡管缺乏互動,仍有教學效率高、師生認可度高的優(yōu)勢。無論高校教師為提升現有大班教學質量進行怎樣的嘗試和努力,都應以學生為中心,不能為變革而變革。尤其對于低年級學生,要讓他們從已習慣的講授式模式轉為適應新的授課模式,需要與學生進行充分溝通。在不減少課時數的情況下,過多安排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自學、資料查找、PPT制作不僅起不到引導學生對課程產生興趣的目的,反而會使學生對課程產生反感。在不斷改進教學內容、優(yōu)化課程設置的基礎上,對教學模式進行適度改革并根據反饋循序漸進,是目前改進大班教學的最好策略。
參考文獻:
[1]蔣士會.試論高校大班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J].大學教育科學,2004(1):27-30.
[2]楊春梅,楊艷平.高校大班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證研究[J].大學(學術版),2013(12):55-63+46.
[3]張弛,張斌賢.美國大學與學院的生師比和班級規(guī)模[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2(1):66-69.
[4]李査.高校教師職稱綜合量化評價體系的研究——以本科教學激勵為背景[J].大學教育,2018(1):173-175.
[5]楊靜,姚利民.關于高校班級規(guī)模的調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7):86-93.
[6]Elisa Carbone. Students behaving badly in large classes[J].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1999(77):35-43.
[7]James Monks, Robert M. Schmidt. The impact of class size on outcomes in higher education.[J]. The B.E. Journal of Economic Analysis & Policy, 2011,11(1):62.
[8]E. C. Kokkelenberg, Michael Dillon, Sean M. Christy. The effects of class size on student grades at a public university[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008,27(2):221-233.
[9]崔瑜.大班教學環(huán)境下課程多維互動教學方式有效性研究——基于行為事件訪談法的視角[J].教育教學論壇,2018(14):175-176.
[10]Carola Twigg. Improving learning & reducing costs: redesigning large-enrollment courses[Z].cast studies,1999.
[11]Kathleen Mckinney, Mary Graham-Buxton. The use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groups in the large class: Is it possible?[J]. Teaching Sociology,1993,21(4):403-408.
[12]朱紅,馬莉萍,熊煜.“大班授課、小班研討”教學模式效果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6(1):42-47.
[13]楊旭曙,周萍,程寶榮,等.PBL教學模式在醫(yī)學基礎化學大班化教學的初探和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7(47):167-168.
[14]韓穎.電子投票系統(tǒng)在我國高校大班型授課中的應用探索[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0,9(12):58-59.
[15]徐永霞,趙洪雷,李學鵬.即時通訊技術在大班型食品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食品與發(fā)酵科技,2018,54(1):109-111.
[16]肖朵朵,鄭新,黃敏.“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雨課堂的智慧教學模式在有機化學課程中的教學實踐[J].廣東化工,2018,45(17):216+220.
[17]劉勇,尹龍軍,鄭繼明.“雨課堂”在高等數學課程大班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2):93-94.
[18]鄢飛,朱琳.“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大班教學模式探討[J].新西部,2018,453(26):152-153.
[19]Mary Beth Gilboy, Scott Heinerichs, Gina Pazzaglia. Enhancing student engagement using the flipped classroom [J]. Journal of Nutrition Education and Behavior, 2015,47(1):109-114.
[20]Lakmal Abeysekera, Phillip Dawson. Motivation and cognitive load in the flipped classroom: definition, rationale and a call for research[J].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15,34(1):1-14.
作者簡介:楊若林(1973-),女,漢族,天津人,理學博士,副教授,副主任,研究方向:有機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