滌生頓悟
有一道菜叫茄鲞,它出自《紅樓夢》。
這道菜的妙處就是,初吃一口,你品不出茄子的味道。劉姥姥本是一位鄉(xiāng)下老婆婆,她吃一口,就愣沒嘗出茄子味來。這怎會是茄子呢?原來,名義上是茄子,實際上是以雞為主,雞肉、雞油、雞爪子,那能有多少茄子的味道呢!它的做法很獨特,就是把剛摘下來的茄子削皮,雞油炸了,只要凈肉,切成碎丁子,再用雞脯子并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雞湯煨了,將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嚴,吃的時候拿出來,用炒的雞爪一拌就可以了。關(guān)于它是冷菜還是熱菜爭論了多少年,但大多數(shù)人認為,這是冷拌菜,不是熱炒菜。
今天的茄鲞上了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現(xiàn)在的做法比《紅樓夢》中王熙鳳的做法簡單不少,沒有那么多道工序?,F(xiàn)在做茄鲞是照蘇州民間的八寶醬做,關(guān)鍵是去水分,茄子烘干,各色輔料也充分去水。出鍋的茄鲞異香撲鼻。蘇州民間八寶醬就是在梅雨季節(jié)用一種小缸做醬。做醬的原料一是面粉;一是黃豆或蠶豆。先把黃豆或蠶豆豆瓣泡軟洗凈,做八寶醬的關(guān)鍵就是含水分低,不至于吸收過多醬汁而太咸。
茄子的種類比較多,據(jù)說有200多種。我今天到自家門口的菜攤一看,呵!一個菜攤就有好幾樣茄子。從色彩上看,有紫色茄子、綠色茄子,還有以綠色為主、紫紅色為輔的茄子。從形狀看,有長條茄子,有圓形茄子,有大茄子,也有小茄子。在我的印象里,茄子也有多種做法。茄子可以清蒸、紅燒、炸吃、炒吃、涼拌、烤吃、生吃等。
第一種,每到秋季,有的人家都要買一些小茄子,我不知道這些小茄子的小是品種的原因,還是挑剩下的。做法是把這些小茄子蒸熟,撕成條,然后用鹽腌上,放在冰箱里,做涼菜吃。第二種做法,就是土豆燉茄子、鯰魚燉茄子。第三種做法就是炸茄盒,茄子里面夾上肉絲,在油鍋里走一遍。第四種做法,是把切碎的茄子和鮑魚放在一個瓷罐里蒸,茄子與鮑魚混在一起。第五種做法就是燒茄子,去蒂,切條,煎炸茄子后撈出,另起鍋燒油,炒出香味,放入作料,把茄子下到里面,大火燒開、收汁后就可出鍋了。這里面還包括肉末茄子、家常燒茄子、地三鮮等。第六種就是炒茄子。第七種就是生吃,在“大豐收”即一盤黃瓜、蘿卜、生菜等一堆洗凈的菜里,也偶爾會發(fā)現(xiàn)里面有掰碎的茄塊。此外,還有多少種茄子的做法就不得而知了??傮w來看,雖然茄子的品種越來越多了,但茄子的做法卻越來越簡單。茄鲞的做法經(jīng)過改良之后,也越來越簡化,茄子的味道反倒出來了。
從古到今,文人和餐飲的關(guān)系密不可分。同樣,茄鲞的里面也加入了文化的味道。
吃茄子講究味道。味有五味:酸、苦、辛、咸、甘。茄鲞中的“鲞”字的本意就是剖開后曬干的魚??梢韵氲?,這道菜是以咸為主,但現(xiàn)在這道菜的味道越來越傾向于淡。其實,淡就是咸的基礎(chǔ)上的改革。以咸為主轉(zhuǎn)為以淡為主,這是現(xiàn)代飲食理念的一個顯著變化。今茄鲞比之《紅樓夢》所處時代的茄鲞,更講究一個“淡”字。所謂大味必淡,就是嘗遍酸甜苦辣之后,歸于平淡。這與人生的境界一般,淡泊明志,淡是經(jīng)歷千萬人生波折之后的一種境界升華,茄鲞味道講淡大概也是這個道理吧!
編輯/倪萌4E967E49-70DB-4879-A55F-F30C6001FF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