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4月17日晚,2021東風汽車品牌春季盛典在上海1862時尚藝術中心舉行。它并非單純的“品牌之夜”,也非特定產品發(fā)布會,而是東風公司對“十四五”的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宣示。從企業(yè)角度,對未來技術發(fā)展的脈絡、對未來汽車生態(tài)都進行了深入的思考。
表面上,它關系到有著52年歷史的東風汽車接下來5年的路如何走。首要的是,“未來之路”本身就需要探究。從戰(zhàn)略而言,企業(yè)轉型進化的道路,并不是結構化鋪裝道路,而是要在一片荊棘中劈開一條路。
為此,找準幾個基準是必須的。東風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在演講中提出,東風的全新自我定位是做“為用戶提供優(yōu)質汽車產品和服務的卓越科技企業(yè)”。同時,“品質、智慧、和悅”作為東風的價值觀,以實現“讓汽車驅動夢想”這一東風使命。
與之同樣相配的是,東風以資實現的技術線極為復雜。竺延風提到3個“一百萬”計劃,即到2025年,商用車、自主乘用車和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別達到100萬輛,東風自主品牌規(guī)模進入行業(yè)TOP 3。
目標是宏偉遠大的,配得上東風央企、一線國企、多品牌合資、自主企業(yè)、商乘并重的大公司身份。
從目標到整體規(guī)劃的實施,即東風實現從“汽車企業(yè)”到“科技企業(yè)”的轉變過程,東風將之稱為“東方風起”計劃。
“東方風起,寓意東風融合清潔能源之風、智慧科技之風、變革發(fā)展之風,櫛風沐雨,乘風破浪,奮力起勢突破,建成卓越,開啟一流?!斌醚语L用頗具詩意的話語勾勒出了前行的方向。
顯然,這是頂層設計和宏觀指導綱領。
而遠期目標則是領先國家的整體目標,即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為此,東風公司制定了新能源、自動駕駛、車聯(lián)網、電子電器架構等眾多研發(fā)計劃。
所有的科技創(chuàng)新計劃,盡管都從屬于東風強化自主創(chuàng)新、成為產業(yè)發(fā)展引領者的大目標旗下,但權重并非完全等同。掌握核心技術的關鍵,在于動力技術。作為轉型的重點目標,東風在動力技術研發(fā)上,部署了手上最強大的主力資源。
東風轉型發(fā)展的強大支撐,毫無疑問是繼續(xù)強化科技板塊。雖然東風在技術發(fā)展上秉持“全都要”的策略,但在重點上仍以動力/能源技術為抓手和突破點。這一選擇不難理解。
首先,它符合汽車技術發(fā)展的潮流,也符合汽車企業(yè)的技術定位。
其次,從歷史角度看,人類的發(fā)展歷史,就是能源利用的進化史。更高能效、更節(jié)能減排、對環(huán)境更友好的動力技術,注定擁有更光明的未來。自然,也是各大車企、科技公司競相投資、爭著要占領的戰(zhàn)略制高點。這是戰(zhàn)略陽謀,所有人都看到了,只是以什么樣的力度去投資的問題。作為謀求向科技方向轉型的一線國企,東風不可能缺席。不但不能缺席,還要押上歷史上最重的一注,全力一搏。
無論中期目標,還是遠期目標,甚至公司中短期的盈利目標,都與之息息相關,也與國家工業(yè)科技發(fā)展的整體戰(zhàn)略目標高度吻合,怎么形容其重要性都不過分。
再次,和自動駕駛、車聯(lián)網等項目相比,就中期以內來看,新能源是最寬廣的賽道,能容納更多的投資和戰(zhàn)略資源,產生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也比前兩者高出一個數量級。當然,如果自動駕駛技術獲得重大突破,那就是另外一番局面,但仍無法顛覆新能源與動力技術這一王者地位。
仿佛是為了印證這一點,東風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尤崢隨后宣布了“躍遷行動”。在量子力學中,“躍遷”即量子跳躍變化的過程。東風的躍遷,即同時在新能源和智能駕駛兩大領域謀求跨越式發(fā)展。
在新能源領域,東風將加速新能源技術迭代創(chuàng)新。這里面,又分為三大板塊。
第一,是清潔能源技術。氫能領域,東風完成80kW燃料電池系統(tǒng)開發(fā),實現了電堆零下20℃無輔助熱源冷啟動;推出了110kW 6X4氫燃料電池牽引車。近期,東風即將在武漢、佛山率先示范運營東風風神AX7氫燃料汽車。
這輛命名為“東風氫舟”的中國首臺全功率氫燃料汽車,已經在路上。
未來3年,東風將投資于120kW及以上高性能大功率電堆,掌握電堆催化劑、膜電極、雙極板等關鍵核心技術。
第二,電動仍然承載著東風最大一塊新能源投資。2024年,東風將實現主力乘用車品牌全新車型100%電動化,助力國家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目標達成。
電動化投資不斷走向深入。東風在“三電”核心總成、整車平臺架構、充換電技術上,都進行了深入探索。在BMS、IGBT、電驅總成、先進電機技術上,東風頗有建樹,將繼續(xù)快速迭代。
第三,在傳統(tǒng)動力技術上,分為商乘兩條線。商用車動力方面,東風已經打造了“龍擎動力”總成品牌,承諾做“最可靠的動力解決方案提供者”;乘用車方面,4月17日晚,東風正式推出“馬赫動力”品牌。
“馬赫是音速單位,以‘馬赫動力’冠名,代表動力澎湃、超強駕控、高效環(huán)保,給用戶帶來愉悅的駕乘體驗?!埱妗c‘馬赫’商乘并舉,龍馬精神,一往無前。”尤崢表示。
追求動力、駕控、環(huán)保、體驗四重目的,“馬赫”本身包羅甚廣,包括發(fā)動機、變速箱和混動總成。
其中混動計劃放在傳統(tǒng)動力計劃“馬赫”旗下,是東風獨有的安排。大多數公司都將混動視為新能源體系的一部分,而東風似乎更注重,混動作為當前多場景動力解決方案來考慮。
這就注定了東風風格的混動技術,更多著眼于落地產品的競爭力和與燃油車市場競爭這一現實層面。
所有這些技術,共同的著眼點是產品。東風在戰(zhàn)略與市場協(xié)調層面,是不折不扣的現實主義者。作為戰(zhàn)略的執(zhí)行者和實踐者,東風將嵐圖定位為零焦慮高端智能新能源領先品牌,去年發(fā)布了嵐圖品牌戰(zhàn)略,首款中大型SUV嵐圖FREE將于今年三季度交付;東風風神作為東風自主乘用車的主力軍,定位為主流科技駕趣品牌,“十四五”銷量力爭提升至30萬輛以上。
此外,高端電動越野品牌也浮出水面。對此,尤崢在采訪中并未給出進一步信息,但他強調:“很快就會再給大家?guī)眢@喜。”
在自主乘用車領域,東風將強化差異化布局,重點打造嵐圖、東風風神和高端電動越野品牌。
4月17日盛典上,東風同時發(fā)布了東風風神全新一代概念車eπ2021。這款車集合了東風“躍遷行動”的領先技術,代表風神下一代產品的造型趨勢,自然也被寄予厚望。
智能純電SUV、高壓快充、下一代整車電子電器架構,都不足以說明eπ2021的屬性。“自由而友好的第三空間”能詮釋eπ2021的調性、樂趣與情感,是eπ2021的關注點,也是傾注了東風技術研發(fā)的魅力之處。
畢竟科技發(fā)展到未來階段,“先進性”并非唯一的衡量指標,更重要的是人類的感受。對生活的熱愛,展現生活的美好,才是東風公司科技“躍遷”能量來源。
一個全新的東風,將從此出發(fā)。如竺延風所言:“東風就像一幅水墨畫卷,經歷了各種滄桑,但也沉淀下了深厚的底蘊。今天東風人的使命,就是要在這幅水墨畫卷上,重新調色,讓它更加靚麗?!?/p>
東風的春季盛典,昭示的愿景宏大而細微。宏大到家國春秋、百年夢想;細微到一草一木、由感入心?!白屍囼寗訅粝搿?,一家企業(yè)的使命,蘊于它的構想當中。做企業(yè)先做人品,東風引領行業(yè)向上的風范,誠不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