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東艷
“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杜工部之詩原意,并非在樂聲的動聽悠揚,但這首七絕動靜間的剎那卻意味深長,單就音聲樂語帶來的和美情愫,著實鑿穿悠長的歲月,直指人心。
歷代王朝的蕓蕓眾生,在享受人間妙品的天籟絕響外,更把這聽覺盛宴雕刻在石頭上,試圖以一種特殊方式記錄永恒,讓美好的音樂定格成為崖壁上的雕造藝術(shù)品,千古絕響、不絕于耳。北魏鮮卑皇族橫掃中原大地,定都平城,并于都城之西武周山崖壁開鑿云岡石窟,彰顯皇家實力。窟壁上琳瑯滿目的樂伎圖像,數(shù)不勝數(shù),其中12窟——皇家交響音樂會更是舉世聞名,令人嘆為觀止。走進(jìn)窟中,姿態(tài)各異的天宮樂伎、飛天樂伎、供養(yǎng)天樂伎、供養(yǎng)人樂伎、夜叉樂伎,以及音樂樹樂伎、百戲樂伎,約700多身;遺存的樂器圖像更達(dá)75組、530多件,單以種類劃分就有吹奏、彈撥、打擊三個類別至少27種樂器。2018年由愛奇藝視頻平臺制作的“博物奇妙夜”欄目組一行,由收藏家馬未都與國際藝術(shù)家方錦龍以及著名表演藝術(shù)家王勁松、少數(shù)民族歌手阿蘭相約共同走進(jìn)石窟坐而論道,鑿空時光隧道,見證千年皇家音樂會的恢弘氣勢,方錦龍老師更是在現(xiàn)場用琵琶這種古老的樂器,演奏了世界各民族的樂曲音聲,聽者無不慨嘆于音樂的神奇力量,帶給人精神上的歡娛和曼妙。
音樂窟中樂伎所持樂器種類繁多,既有南北朝時期隨“西風(fēng)東漸”文化浪潮進(jìn)入中原的西域各民族樂器,也有我國漢民族的傳統(tǒng)樂器。其中吹奏樂器11種:篳篥、排簫、橫笛、簫、笙、義嘴笛、兩頭笛、法螺、 笳、角、吹葉。彈撥類樂器5種:琵琶、五弦、豎箜篌、阮咸、琴等。打擊類樂器也有11種:細(xì)腰鼓、粗腰鼓、毛員鼓、都曇鼓、兩杖鼓、雞婁鼓、銅鈸、碰鈴、齊鼓、檐鼓(擔(dān)鼓)、手鼓。如果把音樂窟中同一組樂器組合、同一位置的樂器確定為不同樂器種類和名稱,就等于在樂隊配器中使用了不同特色的樂器,那么樂隊整體演奏的音色、音域,乃至地域特色、風(fēng)格流派都會千差萬別,吹奏、彈撥、打擊三類樂器在演奏姿態(tài)上也有鮮明差異。
平城絲管日紛紛
半入江風(fēng)半入云
道教神曲《天花引》相傳為翩翩佳公子韓湘子所作,韓公子手持一管紫金簫,漫游名山大川,于東海邊日日吹奏,龍王公主精于歌舞音律,聽聞海邊傳來悠揚悅耳的長簫聲,為之傾倒,正所謂使君一曲鳳求凰,妾應(yīng)伴舞到天明。多少纏綿繾綣,自是人間兒女多情事。
長簫是我國古老的漢族吹奏樂器,單管豎吹的簫分為洞簫和琴簫,單管簫的管體呈圓柱形,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按音孔數(shù)量分為六孔簫和八孔簫兩類,吹奏時,手指按孔,控制不同音高。魏晉時期,豎吹的單管簫已有六孔,但被稱作“笛”,有宋以來才稱為“簫管”,明王朝起,稱單管洞簫為“簫”。單管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用于獨奏、琴簫合奏,或演奏傳統(tǒng)絲竹樂等。我國古代把竹制編管樂器的排簫也稱作“簫”,排簫的稱呼最初見于唐代趙璘的《因話錄》?!对贰分姓椒Q多管簫為“排簫”。春秋到秦漢近千年,被稱為“簫”的排簫在民間廣泛流傳,起至漢代以及南北朝到隋唐各代的宮廷雅樂中都產(chǎn)生過重要影響,隋唐廣泛使用于胡部諸樂中,如西涼樂、龜茲樂、高麗樂、高昌樂、疏勒樂和安國樂。
長笛起源于歐洲的一種橫吹管樂器,起初為竹制、木制,現(xiàn)多為金屬材質(zhì),是現(xiàn)代弦樂和室內(nèi)樂中主要的高音旋律樂器。漢以來的豎吹笛常稱為“長笛”,東漢馬融的《長笛賦》中所說的長笛、晉代荀勖所作的12支律笛等都是豎吹笛。至隋朝,豎吹笛仍保持“長笛”的稱謂。至唐代,西涼樂伎中豎吹、橫吹兩種笛都用,分別稱“笛”“橫笛”。嗩吶最初流傳于波斯、阿拉伯一帶,就連嗩吶這個名稱也是外來語音譯,嗩吶最初見于明王朝的史料記載,約公元3世紀(jì)出現(xiàn)于中國西部,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的伎樂壁畫就有吹奏嗩吶的形象。
云岡石窟音樂窟中的皇家音樂會,吹奏類樂器不僅有“韓氏”長簫,還有篳篥、排簫、長笛、嗩吶等?!端鍟ひ魳分尽酚涊d:“西涼樂……其樂器有:鐘、磬、彈箏、搨箏、臥箜篌、豎箜篌、琵琶、五弦、笙、簫、大篳篥、長笛、小篳篥、橫笛、腰鼓……等19種”。篳篥從古龜茲語音譯而來,漢魏時隨西域龜茲樂傳入中原,至大唐興盛于中原,有大、中、小等多種形制。隋唐時期的胡部音樂:西涼樂、龜茲樂、疏勒樂、天竺樂、安國樂、高麗樂和高昌樂都有使用吹管樂器篳篥的相關(guān)文獻(xiàn)記載。西涼樂中有大篳篥、小篳篥;高麗樂中有小篳篥、桃皮篳篥;安國樂中有篳篥、雙篳篥等樣式。篳篥與我國的單管簫外形相近,但篳篥相對短粗,管體多為側(cè)斜狀,簫相對細(xì)長,管體多為豎直狀,較易區(qū)分。
另外,云岡石窟音樂窟還有其他多種吹奏樂器:法螺、胡笳、塤。法螺也叫貝,用天然海螺骨制成,單音樂器,無固定高音,原本是一種佛教法器,隋唐的西涼樂、龜茲樂、天竺樂和高麗樂都使用過這種樂器。胡笳簡稱為笳,本是胡人吹奏,漢代流行于塞外、西域一代,是漢魏時期鼓吹樂中的主要樂器。塤產(chǎn)生于新石器時期的古老樂器,最初由石、骨打制而成,后發(fā)展為陶制,有球形、桃形,結(jié)構(gòu)簡單,一音孔到多音孔等,能演奏一定的旋律,主要用于歷代宮廷雅樂。音樂窟中這三種吹奏樂器外形都接近橢圓形,胡笳體型略細(xì)長無孔;塤體型較小較圓;法螺外形雕刻有螺紋狀,體型比塤略大。
鐘鼓鏗鏘
簫管嘈喝
據(jù)宋代沈括的筆記《夢溪筆談·卷五·樂律一》記載,唐玄宗打得一手好鼓,這種鼓叫羯鼓。羯鼓的特點是透空碎遠(yuǎn),和一般的鼓極為不同,羯鼓可以獨奏。沈括研究認(rèn)為,唐代的羯鼓曲,比較著名的有《大合蟬》、《滴滴泉》等。沈括記載:唐玄宗和唐代著名音樂家李龜年討論羯鼓時,透露一個細(xì)節(jié)說,他為了練習(xí)打羯鼓,打壞的鼓杖有四柜子之多?!锻ǖ洹吩疲骸棒晒模缙嵬?,兩頭俱擊。以出羯中,故號羯鼓,亦謂之兩杖鼓”。羯鼓用于隋唐胡部樂系中的龜茲樂與疏勒樂等,演奏時短促緊湊的聲響傳之邈遠(yuǎn)。有唐一代非常盛行,唐玄宗酷愛羯鼓,他常說:“羯鼓是八音的領(lǐng)袖,其它樂器不可與之相比”。唐玄宗作為一代風(fēng)流帝王兼具梨園教頭,于日日歌舞升平中誤國誤民,終致大唐王朝走向沒落,令人唏噓嘆惋。北魏時期盛行的龜茲樂與疏勒樂中都使用羯鼓,此鼓起源于印度,鼓體幾乎為直圓筒,兩面蒙皮,大致東晉時期從印度經(jīng)中亞傳入我國北地。陳旸《樂書》云:“其狀如漆桶,下承以牙床,用兩杖擊之”。
在云岡石窟音樂窟的樂器組合中,除了羯鼓,腰鼓的應(yīng)用也非常普遍,腰鼓在不同時期文獻(xiàn)資料中有指細(xì)腰鼓、有指粗腰鼓的。隋唐九部、十部樂的胡樂——西涼樂、高麗樂、龜茲樂、疏勒樂、安康樂中都使用“腰鼓”,且特指掛在腰間、雙手拍打的細(xì)腰鼓,隋唐前“腰鼓”是細(xì)腰鼓的簡稱?,F(xiàn)存史籍中最早提到“細(xì)腰鼓”一名的是《宋書·蕭思話傳》:“思話年十許歲,未知書,以博誕游遨為事,好騎屋棟,打細(xì)腰鼓……”?!凹?xì)腰鼓”更多是“廣首纖腹”之類樂器的泛稱?,F(xiàn)今《中國音樂詞典》中的“腰鼓”指鼓體形似圓筒,兩頭細(xì)、中間粗,是滿、彝、漢等民族棰擊膜鳴的樂器,演奏時雙手各持一木槌擊奏,并伴有舞蹈動作。
細(xì)腰鼓、毛員鼓、都曇鼓、長鼓、杖鼓都發(fā)源于印度,六朝時東傳至中國,外形都為兩頭粗、中間細(xì)這一類鼓體的泛稱,或稱為杖鼓、拍鼓、魏鼓等。宋代《樂書》云:“杖鼓、腰鼓、漢魏用之。大者以瓦,小者以木,皆廣首纖腹”。隋唐時把掛在腰間、雙手擊打的細(xì)腰鼓都稱為腰鼓, 隋唐龜茲樂、西涼樂、高麗樂、疏勒樂等胡部諸樂中都使用細(xì)腰鼓。毛員鼓和都曇鼓也屬于兩頭粗、中間細(xì)的細(xì)腰鼓類。此外,北魏時期已經(jīng)進(jìn)入中原的安國樂中使用的正鼓與和鼓,也屬于細(xì)腰鼓系列。長鼓是細(xì)腰鼓的變體,常見的長鼓有朝鮮族長鼓和瑤族長鼓,瑤族長鼓至宋朝廣為流傳;朝鮮族長鼓又稱朝鮮杖鼓、兩杖鼓,系于胸前或置于木架之上,流行于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及其他朝鮮族聚居區(qū),隋唐時期已用于宮廷九、十部樂中。
《通典》 中記載:“都曇鼓,似腰鼓而小,以槌擊之。毛員鼓,似都曇鼓而稍大”。毛員鼓和都曇鼓調(diào)成不同音律關(guān)系,同時使用于隋唐時期胡部樂系的天竺樂、龜茲樂、扶南樂、高昌樂中。沈括《夢溪筆談》云:“唐之杖鼓,本謂之兩杖鼓,兩頭皆用杖。今日杖鼓,一頭以手拊之”。《通典》云:“擔(dān)鼓(即檐鼓),如小瓷,先冒以革而漆之”。擔(dān)鼓(檐鼓)的鼓體外形是一頭大、一頭小,在隋九部樂的西涼樂和高麗樂中都使用擔(dān)鼓。陳旸《樂書》:“齊鼓狀如漆桶,一頭差大,設(shè)齊于鼓面,如靡臍然,高麗之器也”。齊鼓與擔(dān)鼓(或檐鼓)的鼓體相近,都是一頭大、一頭小,在隋九部樂的西涼樂和高麗樂中也都使用。齊鼓與擔(dān)鼓都是西涼樂和高麗樂的特性樂器,奏法都是雙手擊打,區(qū)別在于齊鼓兩端鼓面均有圓形凸起部分,而擔(dān)鼓(檐鼓)鼓面沒有這一裝置,齊鼓與擔(dān)鼓構(gòu)造不同,音色、音量都存在一定差別。
云岡石窟中也多次出現(xiàn)雙人伎樂鼓,鼓體接近圓筒形、兩杖擊打的雙人鼓,鼓體都沒有用鼓床承載,而是采用了更有動感的形態(tài):一身樂伎手托鼓體,另一身樂伎雙手持鼓植擊奏?!按盅摹眱蓵x時期流傳于我國西北少數(shù)民族中,北涼時期敦煌壁畫就已繪有粗腰鼓圖像。雞婁鼓是近于球形的鼓,兩頭蒙著面積狹小的革面,《古今樂錄》云:“雞婁鼓,正圓,而首尾可擊之處,平可數(shù)寸?!薄段墨I(xiàn)通考》云:“雞婁鼓,其形加甕,腰有環(huán),以綬系之腋下,常與鼗鼓并用?!薄j悤D《樂書》載其演奏方法:“左手持鼗牢,腋挾此鼓(指雞鼓),右手擊之,以為節(jié)焉。”雞婁鼓是隋唐時期胡部龜茲樂、高昌樂和疏勒樂等西域胡部諸樂中的特性樂器。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語
古往今來,操琴聽琴者除文人雅士外,也不乏山野村夫,先秦年間琴師伯牙于荒郊野嶺鼓琴,樵夫鐘子期竟能領(lǐng)會樂曲之妙,“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辩娮悠谒篮?,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生不彈,故一直都有高山流水遇知音之說。
《紅樓夢》中黛玉撫琴,講與寶玉彈古琴的講究,聽來也頗耐人尋味,“琴者,禁也。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養(yǎng)性情。抑其淫蕩,去其奢侈。若要撫琴,必?fù)耢o室高齋,或在層樓的上頭,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巔上,或是水涯上……”。林妹子的一番高論道出了音樂的圣潔素雅,彈琴需在山環(huán)水繞、明凈高遠(yuǎn)之地,不僅如此,還需素手焚香、保持內(nèi)心的明凈沉凝。另外,衣著也馬虎不得,深衣高冠、正襟危坐。琴者操行躍然紙上,敬畏于天地敬畏于人心更敬畏于造化的神奇?!抖Y記·樂記》云:凡音之起,由人心起也。林妹妹的琴論脫胎于楊表正的“彈琴雜說”,儼然視琴樂活動為格外講究的君子修持行為,是系統(tǒng)嚴(yán)肅的琴論教化論,琴乃圣人之器也。
琴、箏、瑟。琴又名七弦琴,今稱古琴,發(fā)端于周王朝,是古往今來君子修身之器,在古代文人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南北朝時期,琴、箏、瑟三種樂器經(jīng)常一起使用,至隋唐同時使用于清商樂。箏、瑟都有碼;箏的弦數(shù)少一些,瑟的弦數(shù)多一些;琴的形體狹長,箏的外形寬大。古琴體細(xì)狹,木質(zhì)音箱,無碼、無柱,發(fā)音圓潤細(xì)膩。箏亦稱古箏,春秋戰(zhàn)國時流行于秦地,故亦稱秦箏,其形制小于瑟而大于古琴,琴體呈長方形、兩端微垂、面板呈弧形,漢晉以前多為12弦,以后逐漸增至25弦不等。瑟出現(xiàn)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長方形木制音箱,多為25弦,瑟面稍隆起、體中空、體下嵌底板。瑟在我國古代燕饗禮儀活動中用于歌唱伴奏,魏晉南北朝時期用于相和歌伴奏,隋唐用于伴奏清商樂。
云岡石窟音樂窟中,琵琶通常指曲項、四弦、四柱、梨形音箱的彈撥樂器,手彈、撥彈并存;音箱大小、琴頸長短均有諸多變化。五弦的正名是五弦琶,出于遠(yuǎn)古時代中亞,發(fā)育完成于印度,一般為長頸、直項、五弦,呈細(xì)長棒狀或梨形音箱,音箱、身形小于琵琶,手彈、撥彈并存,琵琶發(fā)源于兩河流域,公元4世紀(jì)隨天竺樂傳入我國北方中地區(qū)后盛行于北朝。琵琶和五弦兩種彈撥樂器在隋唐的西涼樂、龜茲樂、疏勒樂、天竺樂、安國樂和高昌樂等胡部樂中常同時使用。云岡石窟音樂窟中,五弦曲項琵琶和四弦直項琵琶屢屢出現(xiàn)于翩翩起舞的飛天環(huán)臂和樂伎懷中。阮咸是我國古老的彈撥樂器,今簡稱“阮”,其形制為直項、四弦、圓形音箱,以前稱為“秦琵琶、漢琵琶”,后因魏晉家阮咸善彈此器而改稱為阮咸,手彈、撥彈并存。
滄海桑田、時光流轉(zhuǎn),北朝皇家交響音樂會從未消失。平城往西,這一場盛世歡宴永遠(yuǎn)銘刻于武周山崖壁,歷經(jīng)千年,音樂盛典依舊金碧輝煌、光彩奪目,樂窟中的樂伎們手持各種器樂輕盈靈動、翩若驚鴻,護(hù)佑著佛菩薩、更護(hù)佑著平城百姓的安危。無論兵革鐵馬、無論王朝興替,往來駐足于此地的王候?qū)⑾?、布衣平民,都冥想、瞻望于雅樂音聲中遠(yuǎn)遠(yuǎn)傳來的天籟合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