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大學為什么愛改名?

2021-05-30 10:48宋飛
今日文摘 2021年12期
關鍵詞:錄取分數(shù)校名學院

宋飛

長安大學和長春大學誰才是“長大”?北京工業(yè)大學和北方工業(yè)大學誰才是“北工大”?“華農”到底是華中農大還是華南農大?

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一樣,高校簡稱頻繁撞車,這種中國特色甚至驚動了教育部——2015年,瀘州醫(yī)學院改名四川醫(yī)科大學,四川大學隨即向教育部發(fā)函抗議——川大下屬的華西醫(yī)學中心俗稱“川醫(yī)”,與瀘州醫(yī)學院改名后的簡稱相同,校友們此后自報家門可能會面臨不小的尷尬。

與川醫(yī)相比,南京大學學生的憤怒更讓人同情—— 一直自稱“昌大”的南昌大學,2015年突然在學校章程中把簡稱改為“南大”,但南昌的簡稱是“洪”或“昌”,改成“南大”實在可疑。

中國大學簡稱為什么老撞車?原因很簡單,全國兩千多所公辦高校中,過去20年有近一半改過名字。尤其近6年中共有472所高校改名,占總數(shù)的23%。由于修改后的校名大多模糊難辨,地域和功能往往重合,撞車成為必然趨勢。

為什么中國的大學這么愛改校名?

中國高校的改名熱始自上世紀80年代,在此之前,高校名稱多模仿蘇聯(lián),綜合性大學較少,大部分是各部委下屬的專業(yè)院校,校名多為“地名+專業(yè)”,如北京鋼鐵學院、蘭州鐵道學院等,校名極少沖突。1978年后,由于體制調整,上一級管理機構變更后下屬院校相應改名。如大連鐵道學院原本隸屬鐵道部,交還遼寧省后改名大連交通大學;第一軍醫(yī)大學退出軍隊序列后移交廣東省獨立辦學,改名南方醫(yī)科大學。

體制調整影響的只是一小部分,像鄭州糧食學院先變身鄭州工程學院,又改名河南工業(yè)大學,就很難用體制原因解釋。

真正推動改名潮的是90年代后的高等教育市場化。改名最直接的好處是招生,學院改名大學,錄取分數(shù)就能上幾個臺階。例如2015年西藏民族學院改名西藏民族大學,在河北省的錄取分數(shù)比上年提升12分;蘭州商學院改名蘭州財經大學后,在河北、江西、河南的錄取分數(shù)也分別比上年提高了5分、6分和8分;2012年山東經濟學院與山東財經政法學院合并改名山東財經大學,當年該省二本錄取分數(shù)飆升30分。

普遍的改名潮中,很多學校不改也得改。據華中師范大學原校長章開沅回憶,華中師范學院原來就不想改名,但在教育部門編制的高校名錄上,由于保留“學院”名稱,華師排在了很多不知名的“大學”之后,影響了招生質量,不得不隨了大流。

除了提高招生質量,更大的動力是錢。單科類學院的資金投入、專業(yè)建設、實驗設備、師資力量和綜合性大學差距很大。升為綜合性大學后,可設碩士點、博士點,獲得更多辦學經費和項目資助。以瀘州醫(yī)學院為例,改名后學校由17個二級院系、20個本科專業(yè),調整為12個院部、25個本科專業(yè),好處非常明顯。

據相關規(guī)定,“學院”升格“大學”,必須滿足“主要培養(yǎng)本科及本科以上人才;在文科、政法、財經、教育、理科、工科、農林、醫(yī)藥等八個學科門類中,以三個以上不同學科為主要學科;全日制在校學生計劃規(guī)模在五千人以上”,但很多學院其實無法滿足這些條件。

促使學院們急于升格為大學的真正動力,可能是相關領導的行政級別——學院改為大學后,校長級別由副廳局級直接升為正廳局級,跨過很多同儕一輩子都跨不過的門檻。受益的不只是校長,高校更名也是地方政績——2014年5月,瀘州專門成立“推進瀘州醫(yī)學院新區(qū)建設和更名工作領導小組”,擔任組長的不是校長,而是瀘州市委書記。

僅僅提高級別顯然不夠,想讓校名有吸引力,還要盡量圈住更大的地。以市命名的高校最好改成以省為名,制造省屬高校錯覺的同時又模糊了學校相對偏僻的地理位置。比如2013年河南信陽、安陽、周口等七所地方高校更名,新校名都以“河南”開頭。

就算不能以省為名,至少得改成半個省,如煙臺師范學院改名為魯東大學。以省為名的高校則要盡量改成以中國為名,比如浙江美術學院改名中國美術學院。如果不能改成中國,則至少要改成小半個中國,如太原機械學院先改名為華北工學院,又改名為中北大學,第一次看到這個校名的人很難想到它坐落于太原。

尷尬的是,帶“中國”“中華”“中央”字樣的高校已有二十余所,幾乎將各個學科領域瓜分殆盡,“華南”“華北”“中南”“西北”等覆蓋大區(qū)域的高校也有50所,很難再圈出新地。一些高校為了變大,甚至圈到了別人的地盤,例如地處華東的曲阜師范大學,就曾一度準備改名“華北師范大學”。

這當然也難不倒中國的大學校長。漢語組合方式豐富,只需顛倒文字順序,即可用“東華”“南華”“西華”“北華”繼續(xù)圈地,或者起用少人問津的“北方”“南方”;實在不行還可以把校名與山川江海綁在一起。

不過,校名也未必越大越好。2003年北方交通大學改名北京交通大學,雖然地理空間縮小,但是更強調“北京”這個重要身份,而以北京冠名的高校,辦學層次大多不低。但用不用這一招要看城市的牌子夠不夠響,除北京、南京、哈爾濱、西安外,其他城市少人問津。

僅靠圈地,蛋糕還是會很快分完,但學校專業(yè)上還可以做文章,通常的做法是:鋼鐵、輕工、紡織、化工、機電改名“科技”或“工業(yè)”,石油、礦冶、煤礦、水電、地質改名“工程”或“理工”,鐵道改名“交通”,水產改名“海洋”,銀行改名“金融”,師范改名“文理”。步子邁得最大的,是原名河北地質學院的石家莊經濟學院。

這種改名法雖讓很多學校臉上有光,但也讓一些名校感到委屈——中國高校中帶“理工”字樣的有32所,幾乎每省都有一所“理工”大學。而在這32所帶“理工”字樣的高校中,屬于“211工程”的僅有7所。

與公立大學相比,民辦大學也有自己的高招。上世紀80年代成立的海淀走讀大學,因為沒有宿舍,學生每天回家而被北京市民戲稱為“海跑兒”,學校招生和學生就業(yè)都飽受歧視。但2003年這所學校改名北京城市學院,并計劃于未來改名北京城市大學,再也不見當年“海跑兒”的影子。

不過,改名潮中也有學校失足落水。最著名的是西安公路交通大學改名長安大學,這個民辦氣息十足的新校名使學校聲望一落千丈,改名前錄取線超出一本線70分以上,改名十多年,錄取分數(shù)仍遠低于原有水準。

當然,改錯名字也可以走回頭路。1994年,兩所國家重點大學四川大學和成都科技大學合并,成立“四川聯(lián)合大學”,但新名字嚴重影響了招生質量,1998年,“四川聯(lián)合大學”再度改名“四川大學”。

頻繁更改校名并非世界通例,在東京郊區(qū)稻田創(chuàng)辦的早稻田大學和位于兩河交匯處牛車渡口的牛津大學,至今抱殘守缺,沿用鄉(xiāng)土氣息濃郁的創(chuàng)始校名。為了銘記校史,早已成為美國頂尖公立綜合性大學的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也仍在校名中保留著Agriculture和Mechanics的縮寫。

中國大學校名普遍的大氣魄、大格局,讓西方名校顯得異常寒磣,例如培養(yǎng)了五位諾貝爾獎得主、九位菲爾茲獎得主和五位法國總理的巴黎高等師范??茖W校,就因為吃了校名的虧,初次來華尋求合作時被北大以“專業(yè)對口”為名推給了北師。

而巴黎高師的學子有時也反過來誤會中國的大學——他們來中國訪問順便當外教時,往往推己度人,認為名字里有“師范”的都是當?shù)仨敿墝W府,結果追悔莫及。

(蔣鴻飛薦自《視野》)

猜你喜歡
錄取分數(shù)校名學院
《現(xiàn)代特殊教育》雜志理事會(按校名音序排名)
初等教育學院
《現(xiàn)代特殊教育》雜志理事會(按校名音序排名)
本刊榮獲“廣西高校名刊”
K-Means聚類分析在高職高專院校招生中的應用
學在財校,終得成材
示范校建設對高職院校生源質量的影響
學院掠影
云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更改英文刊名的啟事
獨立學院高等數(shù)學教學改革思考
苍山县| 永嘉县| 水富县| 横山县| 会理县| 浦县| 确山县| 抚顺县| 正安县| 牡丹江市| 宜兰市| 蚌埠市| 新安县| 林周县| 香格里拉县| 新郑市| 新闻| 稷山县| 启东市| 齐齐哈尔市| 双峰县| 无棣县| 醴陵市| 松阳县| 鄂托克旗| 二连浩特市| 永济市| 阿瓦提县| 景谷| 青海省| 桃江县| 新乐市| 湘潭市| 专栏| 嘉祥县| 镇康县| 焉耆| 安图县| 吴忠市| 营口市| 太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