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為平
作為一個重要的生態(tài)學概念,“荒野”(wilderness)一詞源自西方 ,并且在西方有著悠久的歷史與廣泛認知度。而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語境中,“荒野”卻是缺席的——過早成熟、體系完備的中原農(nóng)耕文明所培育出的自然觀念,注定了是一種以人化自然為重、排斥荒野的自然觀,并成為中國傳統(tǒng)山水文學的根基。這樣的大傳統(tǒng)在西南邊地卻是有所疏離甚至是背離,由于自然生態(tài)、文化生態(tài)與內(nèi)地有著諸多差異,荒野作為一種自然形態(tài)有著廣袤的現(xiàn)場,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認知模式及觀念形態(tài),文學創(chuàng)作上表現(xiàn)出鮮明的荒野取向、荒野品格,這在詩歌領域尤為明顯,其獨特的荒野美學趣味及生態(tài)意味,營構起如文化人類學家吉爾茲所說的“地方性知識”的獨特小傳統(tǒng)。
需要說明的是,這里所說的荒野,并不只是漢語中一般所指向的荒蕪之境、不毛之地,而是更接近西方自然文學和生態(tài)學意義上的荒野,是遠離現(xiàn)代化、商業(yè)化的大自然的存在形態(tài),是充滿自在野性、生機勃勃的原生自然的總稱。在西南詩歌中,其荒野特質(zhì),在外在形態(tài)上表現(xiàn)為對西南高原山地豐富瑰麗的自然景觀與物象的大量描寫、呈現(xiàn),內(nèi)在形態(tài)則內(nèi)化為詩歌的某種精神品格與價值取向,這使得西南詩歌在積極參與當代詩歌的主流建構之外,難能可貴地保有著自身鮮明的地域個性,并且具有重要的生態(tài)學價值。
一
馬克思在論述人與自然關系時,使用了一個重要術語:人化自然。所謂人化自然,指在人類實踐活動中被改變的自然界,意即在人類掌控下、投射了人類主體意志的山川萬物,是被主觀化了的自然。中國是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大國,很早就積累了改造、利用自然的豐富經(jīng)驗,并且在這一過程中,逐步建構起牢固的人化自然觀念,中國自古以來十分發(fā)達的傳統(tǒng)山水文學,在本質(zhì)上正是對這種觀念的形象闡釋。與此相對,荒野——即與人化自然相對立的原生自然,在西方文化中卻是一個重要范疇,相關解釋也較多。美國1964年頒布的《荒野法》中對荒野的定義是:“土地及生命群落未被人占用,人們只是過客而不會總在那兒停留的區(qū)域?!?《牛津英語詞典》將“荒野”解釋為“大片未曾開發(fā)和耕種的土地、無人居住的或僅有野生動物活動的區(qū)域” 。美國環(huán)保主義者、生態(tài)批評家加里·斯奈德總結(jié)了關于荒野的諸多解釋,將之歸納為六類:擁有原始植被和野生動物的野生區(qū)域,從未或不能用于農(nóng)牧業(yè)生產(chǎn)的荒地,海洋以及天空,艱險的地方,與天堂相對的人世,豐饒之地。 這六種類型的荒野,揭示出西方文化中荒野的兩個重要特征:在人力掌控之外,原生態(tài)野性。受這種重視荒野的文化影響,西方文學中常常將荒野作為創(chuàng)作背景或重要意象,像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嘯山莊》、艾略特的《荒原》等世界經(jīng)典名作,都帶著深刻的荒野印跡。
西南詩歌中的荒野書寫,顯然與西方生態(tài)學意義上的荒野更為契合。這是由西南特殊的地域環(huán)境形態(tài)所決定的。西南地區(qū)大部位于中國地勢的第二階梯,全區(qū)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以高原山地地貌為主,山地面積高達90%以上,大多為不適宜人類居住或無法居住的山地、半山地區(qū)域:常年積雪覆蓋的巍峨雪山,綿延起伏的險峻高山,懸崖峭壁林立的幽深峽谷,藤蔓交錯的原始森林,咆哮奔涌的湍急江流,大自然以其野性力量遏制了人類的過分靠近和完全占有。時至今日,西南地區(qū)依然有不少人跡罕至之地,比如海拔6740米的梅里雪山,被稱為藏地十大神山之首,至今仍是人類未曾登頂?shù)摹疤幣濉?。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人力對大自然的掌控有限,荒野得以普遍存在;加之這里普遍存在的以山地、高山農(nóng)業(yè)為主的生產(chǎn)方式,形成了人對自然的高度依賴關系,因而對荒野的敬畏與崇拜心理普遍存在。這就是西南詩歌創(chuàng)作、反映的獨特生態(tài)場域。
在西南詩歌中,荒野涵指西南高原上所有原生態(tài)大自然。不同于平原地區(qū)景致相對整齊單一、且被人為改造過多的人化自然,也不同于西北大漠千里的壯闊一致景致,在西南,大自然呈現(xiàn)出了移步易景、令人眼花繚亂的豐富形態(tài)。從大的地質(zhì)類型來看,涵蓋了高原、山地、丘陵、壩子等多種形態(tài),具體到自然景觀,高山、大河、峽谷、森林、草甸、溪流、湖泊、瀑布、峽谷、溶洞、暗河、熱帶雨林等應有盡有??梢哉f,在這片區(qū)域內(nèi),匯聚了地球上大部分的自然景觀;另外從自然物種來看,西南可稱得上是動植物寶庫,以位于西南腹地的云南省來說,這里擁有的物種多樣性居于全國之冠,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之美譽,其他地方只能在動物園里觀賞的大象、猴子、孔雀、黑熊、蟒蛇等動物,在云南依然有一定數(shù)量的野生形態(tài)存在……也就是說,西南詩人以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他們面對的不是平原地區(qū)經(jīng)過人工修飾、整飭的人化自然,而是原汁原味的自然山水,感受到的是一種原始的、野性的自然之美,以及其中所蘊含的勃勃生機。這種野性十足的生活場域,必然賦予詩歌一種與生俱來的“荒野”氣質(zhì)。
這種特質(zhì),在西南當代最重要的地域詩歌群體——涼山詩群的創(chuàng)作中極具代表性。涼山地處川滇交界處,包含了地理意義上的大、小涼山,是以彝族為主體的一個多民族混居區(qū)域。整個涼山地區(qū)山高林密,溝壑縱橫,在過去漫長的歷史時期,憑借山水作為自然屏障,多種少數(shù)民族近乎是與世隔絕地生活于其間,直到近現(xiàn)代才開始與外界有所交往,而生活于小涼山瀘沽湖一帶的摩梭族、普米族等,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依然是外界知之甚少的神秘民族。上世紀末,以吉狄馬加、阿庫烏霧、倮伍拉且、馬德清、魯若迪基等為代表的一群來自涼山的詩人崛起于詩壇,給當代詩歌帶去一股清新別致的氣息,他們的詩充滿濃郁的民族色彩和邊地文化氣息,同時大量對涼山特殊山地生態(tài)景致的描寫,更使詩歌呈現(xiàn)出鮮明的地域個性。高山、高原、河流、森林、湖泊、巖石、蒼鷹、巖羊、麂子、豹子、苦蕎、洋芋、杜鵑花……這些極富地域色彩的物象共同建構起涼山詩歌中獨特的荒野世界。
其中,“山”是出現(xiàn)最頻繁的核心意象,——這是由當?shù)厍饺f壑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所決定的。整個涼山地區(qū)屬于橫斷山脈主脈之一的大雪山區(qū)域,多為海拔1500米以上的亞高山和高山,人們生長在山中,觸目所及盡是層層疊疊綿延不絕的大山?!斑@些山/睡在這里多久/沒人知道/風從很遠的地方趕來/一萬次的搖撼/也沒能搖醒它們/許多樹倒下了/許多石頭滾下山去/山還是一動不動” ,“我的祖先和我/以及我的子孫/無論在哪里/都擺脫不了這個事實/與群山一同存在” 。山是人們眼中的世界,是祖祖輩輩的生存家園,同時也是庇護之神:“小涼山上/斯布迥/只是普通的一座山/然而 它護佑著/一個叫果流的村莊/它是三戶普米人家的神山” 。生長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人的精神世界很自然地烙上了深深的大山印跡,即李澤厚所說的人化的“內(nèi)在自然”,山已經(jīng)不知不覺融入人們的生命認知與價值觀之中,生命的悲欣或歌哭都極自然地與山融為一體,山成為他們解釋世界、抒發(fā)情感時最常用的載體。“當月亮從大山背后升起/愛在山岡上巖石般站立” ,“在那山巖的最高處/沉睡的鷹爪踏著夢想的邊緣” ,“彝人的火/在彝人的血管里/沸騰為蒼勁的大山” ,“朋友對我說/你把群山始終扛在肩上/我對朋友說/群山永遠把我/托在手上” ……即使是對女性的描寫,涼山詩歌中也少見傳統(tǒng)文學里將女性比擬為水的寫法,而是將她們與大山緊緊關聯(lián)起來?!霸跊]有路的山里/你織成了路” ;“操勞了一生的女人,腰彎成了一道山梁/晨風中,夕陽下/峽谷的皺褶爬上她們蒼涼的額頭” ;“山 層層疊疊/皺了你的額” ;“母親的背影隱進了層層的山巒/永遠留在了山的那邊” ……有一天她們離開人世,也會按照民族傳統(tǒng),在祭司超度下,頭北面南,在烈火中“骨燼藏山” 。以山喻人,形象傳神地表現(xiàn)了涼山女性生的艱辛以及如大山一般勤勞、堅韌的品格。
不只是土生土長的西南作家筆下出現(xiàn)大量關于高原荒野景物的描寫,進入西南的作家們,也會近乎本能地被這片奇山異水所吸引,并將之攝入筆端,從而使作品散發(fā)出一種獨特的邊地荒野氣息。在歷史上,楊慎、王陽明、徐霞客、何景明等由于貶謫、游歷等諸多原因進入西南的內(nèi)地文士,莫不被那里“懸之九天,蔽之九淵,千百年莫之一睹” 的荒野奇景所震撼,留下了眾多描繪奇山異水的詩文,多少填補了正統(tǒng)山水文學中文有余而“野性”不足的缺憾。
在當代,開啟了西南當代文學序幕的是一群隨軍進入西南的軍旅作家,他們的創(chuàng)作較為全面,詩歌、散文、小說、報告文學、劇本都有涉獵,尤其在詩歌領域成績斐然,形成了共和國文學初期聲名遠播的“西南詩群”。這個群體中的詩人來自大江南北,大部分是在西南才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之旅,然而他們的創(chuàng)作卻是不約而同浸染上了濃濃的西南邊地氣息,在一定程度上稀釋了當時文學書寫中過于濃郁的時代政治色彩。在他們的詩作中,對神奇瑰麗、千姿百態(tài)的高原荒野景象的描寫是一個突出共性,也是吸引讀者的一大亮點:公劉詩中所寫的中緬邊境上的莽莽原始叢林、佧佤山如詩如畫的晨霧、美麗神奇的望夫云、壯闊奔涌的瀾滄江、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還有芒果、椰子、木瓜等熱帶水果;白樺筆下隨詩句流淌著孔雀、草地、牛羊、平壩、河流、茶樹等自然物象,梁上泉描寫高原的云彩、大河、森林、花朵,山間自在流淌的清泉……這些帶著濃郁高原荒野氣息的自然物象,使詩歌具有開放大氣而充滿野性活力的內(nèi)在品格,形成清新剛健的詩風,這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政治語境中極為罕見,在一個單一的頌歌時代里尤顯特立獨行。專事軍旅文學研究的朱向前將西南詩群的詩歌創(chuàng)作,與同時期另一個軍旅作家群——朝鮮戰(zhàn)場的軍旅作家群的詩作進行比較,指出前者的詩歌明顯更有“詩學上的意義”,原因在于“那里的詩群生存環(huán)境——奇特絢麗的自然景觀,神奇深厚的民間文化等等,都是更加良性的、更加詩化的” 。西南軍旅詩人之一的周良沛也深有感觸地說:“這是一片詩的土壤,孕育著無數(shù)動人的詩篇。這里云南的山水,一草一木和一朵朵的云影,都有自己的詩歌和傳統(tǒng)?!?換言之,正是西南廣闊瑰奇的荒野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出詩人奔放的詩情與詩歌生命活力。
法國思想家丹納說過:“精神文明的產(chǎn)物和動植物界的產(chǎn)物一樣,只能用各自的環(huán)境來解釋?!?西南瑰麗豐富、充滿勃勃生機的荒野自然,為詩歌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的泉源、靈感,從而形成了獨特的地域?qū)徝廊の杜c荒野美學品格。
二
在美國自然文學中,荒野是一個核心意象,是文學表現(xiàn)的主體對象,它指向一切未受到人類文明染指的原生態(tài)自然界。應該說,西南詩歌在觀念形態(tài)上十分接近西方自然文學,尤其是對荒野自然的推崇可謂是一脈相通。然而,二者之間畢竟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美國的自然文學出現(xiàn)的背景是工業(yè)化嚴重危及自然界的生態(tài)平衡,文學希望通過積極地介入、干預,呼吁人類社會重建生態(tài)倫理,重新尋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途徑,從而幫助人類走出環(huán)境生態(tài)危機 。也就是說,這是一種破壞后的重構訴求,混雜著救贖與拯救的熱望,帶有明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西南詩歌卻沒有類似的社會及思想背景,它對自然的熱愛與歌詠,是源自人類本能的生命體驗,具體說是對遠古時代就形成的原始自然崇拜的延續(xù)和傳承,其中既有集體無意識的成分,更有置身西南自然環(huán)境中而形成的現(xiàn)實生存經(jīng)驗。還有,與自然文學試圖從人類中心主義禁錮中走下來,尋找與自然平等對話的姿態(tài)不同,西南詩歌中一個鮮明景象是人始終保持著仰望自然的謙卑,發(fā)乎本心地表達對大自然的崇拜與敬畏。詩人于堅曾深有感觸地說:“山峰、河流以及負載著一切的大地,自古以來一直被當?shù)厝顺绨莺途次分I耢`住在大地之上,而不是天國或者寺廟里。神靈住在青山中、流水上、巖石上、叢林深處、山洞、湖泊之內(nèi),這是不言自明的事,人們天生就知道。即使徹底的唯物主義流行于這個世界,依然沒有完全動搖人們對大地的迷信和敬畏之心” 。這不僅是于堅自己的個體生命體驗,也代表了生長于如斯環(huán)境中人們的普遍觀念。
就以于堅為例??v觀于堅四十年多年的詩歌創(chuàng)作,始終存在著一種鮮明的“荒野”情結(jié),與他那些冷峻而充滿世俗煙火氣息的第三代詩歌形成鮮明的反差。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一系列硬朗質(zhì)樸的“高原詩”登上詩壇之后,于堅始終一往情深地描寫、禮贊荒野山水,幾十年來可謂是初衷未改?!逗恿鳌贰陡呱健贰杜贰渡n山清碧溪》《滇池》《山谷》《空地》……大量以山水物象直接命名的作品,以及散布在其他詩作中繁復的自然意象,盡顯詩人對荒野的一往情深。這種深情、癡情,并非如西方自然文學作家那般是因反感工業(yè)化對大自然的破壞而有意識地去親近荒野,而是一種反思后的回歸,對于于堅以及生活在西南的人們來說,這不過是生存環(huán)境賦予人的某種近乎天性的情感:“我三歲的時候看見高山 ?大河 某個晴朗的下午我/知道了鷹的名字”,高原上的荒野完成了對詩人最初的美學啟蒙,也引導他走向充滿荒野美學趣味的文學之旅:“我的第一首詩感激了原野上的落日”(《飛行》) 。確實,“感激”正是貫穿于于堅所有荒野文學的核心要義,詩人曾經(jīng)無比動情地描繪這種與生俱來的感激之情:“它是那種使我們永遠感激信賴而無法報答的事物/我們甚至無法像報答母親那樣報答它/我們將比它先老/我們聽到它在風中落葉的聲音就熱淚盈眶/我們不知道為什么愛它/這感情與生俱來”(《避雨之樹》)。
正因如此,在于堅大量的關于荒野自然的詩作里,其仰視的姿態(tài)清晰、張揚、動人,敬畏、崇拜之心一覽無遺,在貌似平淡的敘述中蟄伏著虔誠膜拜與脈脈深情,成為詩歌最動人的內(nèi)核?!霸谖夜枢l(xiāng)的高山中有許多河流/它們在很深的峽谷中流過/它們很少看見天空……/但你走到我故鄉(xiāng)的任何一個地方/都會聽見人們談論這些河/就像談到他們的神” ;“秋天的下午 我獨坐在大高原上/聽到世界的聲音傳來/這偉大的生命的音樂/使我熱淚盈眶” ;“大怒江在帝國的月光邊遁去/披著豹皮 黑暗之步避開了道路/它在高原上張望之后/選擇了邊地 外省 小國 和毒蠅” ……與西方自然文學一樣,在于堅的詩中,荒野萬物成為主體,人退居其次,河流、高山、峽谷、溪流、花朵等荒野萬物,它們原始、素樸,充滿野性與活力,是世界真正的主宰,在它們面前,人不過是渺小、卑微的寄生者。還有,與中國正統(tǒng)文學中歷來發(fā)達的山水文學不同,于堅在詩中所呈現(xiàn)的人與自然的關系,不再是審美主體對客體的鑒賞、移情,而是一種類似于宗教信仰般的謙卑、膜拜,具有鮮明的自然崇拜情結(jié)。
雷平陽與于堅在詩歌風格上差異明顯,但對荒野自然的熱愛卻是如出一轍。他曾這樣描述遍布西南大地上的荒野山水對他所具有的強大吸引力:“當我閑下來時,我就會離開昆明,像一個刑滿釋放的自由主義狂人,以奔跑的速度,撲向云南的山山水水” ,并且宣稱群山、河流、田野“早已浸潤在我的生命中” 。翻開他的詩篇,各種高原荒野景致紛至沓來,梅里雪山、白茫雪山、高黎貢山、蒼山、烏蒙山、阿佤山、基諾山、哀牢山、布朗山、獅子山、易武山、西山、杰卓山、貢丹山以及眾多不知名的大山在詩句中此起彼伏,怒江、瀾滄江—湄公河、紅河、昭魯大河等在他筆下雄渾奔涌。此外,雨林、橡膠林、懸崖、野草、紅毛櫸、曼陀羅花、喬木杜鵑、大象、金錢豹、牦牛、白鹮、海鷗……這些帶有鮮明高原山地特質(zhì)的自然物象在詩中大量涌現(xiàn),既是烘托詩歌主題的意象,同時也建構起一幅生機盎然的邊地荒野圖卷。自然,雷平陽并非客觀地摩景繪物,而是把自己對荒野自然的尊崇之情盡情融入其中:“我一生最大的夢想/——做一個山中的土司/有一箭之地/可以制定山規(guī)/可以狂熱信仰太陽和山水……” 。與于堅一樣,雷平陽也具有強烈的自然崇拜情結(jié),他筆下的荒野景物往往具有超驗的神性特質(zhì),神秘、雄偉,令人敬畏:“怒江側(cè),群山向上/開疆拓土。每塊沉默的石頭/都有雷電交加的思想。樹木/也站了出來,高舉著烈火/橫渡怒江” ;“江河是上帝的目光/山造的塔,自然而然,站在兩邊/煙幕,有時垂下,有時拉開/背后的那根繩索上,人類的螞蟻/蕩著秋千”(《邊疆》) ……在雄偉的荒野面前,詩人謙卑地稱自己為虔誠的信徒:“許多年了,我就這么/來往于蒼山和怒江,雞骨支床/像一個停不下來的信徒”(《信徒》) 。
在于堅、雷平陽以及其他西南詩人的荒野山水詩中,常常充溢著一種令人敬畏的野性之力,這種力量正是美學上所謂的崇高??档聦⒊绺呔唧w分為兩類:數(shù)學的崇高與力學的崇高,即面積上的無限大與力量上的巨大威力。西南高原是山巒密布的山地形態(tài),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高山數(shù)不勝數(shù),域內(nèi)河流眾多,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等數(shù)條大河貫流而過,地勢大起大落,巍峨高山、咆哮江流、陰森密林、斷崖絕壁比比皆是,最生動、最充分詮釋了康德所謂的數(shù)字的崇高與力學的崇高。面對如此充滿野性不羈、充滿狂野力量的大自然,再自傲的人也會心悅誠服地低下高傲的頭,臣服于其腳下。這種源于大自然所帶來的審美上的震撼感,使西南詩歌天生具有一種野性的底色與力度,風格傾向于剛健硬朗。
如果說于堅、雷平陽的荒野意識主要是來自西南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浸潤的話,那么對于大多數(shù)少數(shù)民族詩人而言,他們的觀念構成要更為復雜。西南是中國少數(shù)民族的主要聚居區(qū),生活在這里的三十多種少數(shù)民族在接受漢文化影響的同時,也以神話、史詩、歌謠以及各具特色的民族風俗傳統(tǒng)較好地保存著各自的文化傳統(tǒng),其中就包括在各民族中普遍傳承的以“萬物有靈”為核心的自然崇拜原始信仰。再者,少數(shù)民族大多生活在遠離城鎮(zhèn)的深山密林,歷史上長期以高度依賴自然的狩獵、采集以及刀耕火種的山地農(nóng)業(yè)為生,這樣的生產(chǎn)方式,必然大大強化少數(shù)民族對荒野的情感。相比于漢族作家,少數(shù)民族詩人的荒野書寫體現(xiàn)出更為鮮明的神性色彩與民族文化特質(zhì),自然界萬物與生命體驗、民族文化有著更為膠著的關聯(lián)。他們“敬畏自然,相信萬物有靈/大地是胞衣,/對每一寸土地飽含深情”,對荒野自然充滿了虔誠的信仰與崇拜,在人們眼里,“每一片葉子,每一棵小草/蜘蛛,蝴蝶等各種小昆蟲/都經(jīng)過神的洗禮/充滿了力量與神秘” 。在這片充滿野性的大地上,荒野萬物與神靈、祖先一樣,享有人們的膜拜與敬奉,這樣的傳統(tǒng)代代傳承:“我祭祀天地 寨神 石頭 樹木/安撫它們的靈魂 觸摸它們的心臟/長長的祭詞 從我顫動的喉頭/蹦出去 內(nèi)容只有祝福 祈求和善良/千百年來 這樣的傳統(tǒng)/代代延續(xù) 溫暖了村莊” 。
不僅如此,在長期依賴荒野的發(fā)展歷程中,很多物象被賦予了特殊的文化內(nèi)涵,成為民族歷史文化的象征性載體?!耙倭⒌母呱礁嬖V我/那些資深的巖石/是支格阿魯做飯時搬來的鍋莊/過路的陽光告訴我/那些古老的巖石/是蒲莫涅依睡過的枕頭/山峰曾告訴我/那些美麗的巖石/是畢阿史拉則年輕時書寫的彝文/天上的雄鷹告訴我/山上的巖石/都是歷史英雄的雕塑” ;“雪是一種語言/是石姆俄哈祖輩的祝語/飄飄揚揚封凍山里” ……以上詩句中提到的支格阿魯?shù)热嗣?,都是彝族傳說中或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巖石、雄鷹、雪等意象則是彝族文化中具有特定指意的文化符號。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將民族指稱為一種“政治共同體”,指出“它是想象的,因為即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員,也不可能認識他們大多數(shù)的同胞,和他們相遇,然而,他們相互聯(lián)結(jié)的意象卻活在每一位成員的心中?!?這些附著了民族歷史、文化、情感的自然意象,正是屬于族群全體成員所共有的文化遺產(chǎn),對于每一位成員而言具有特定的象征意義,是維系民族情感的重要精神密碼。
這種取向與寫法,在吉狄馬加的詩歌中尤為突出。在西南詩人中,吉狄馬加的詩歌以民族身份自覺與民族意識張揚而著稱,他的詩中充斥著大量的荒野景物,而又并非單純的寫景狀物,詩人借助它們抒發(fā)個體生命感受,傳達對民族歷史文化的思考,具有濃郁的荒野氣息。以《秋天的肖像》《巖石》兩首詩為例,在前一首中,匯集了麂子、森林、巖洞、野雞、虎、峽谷、草莓、獐子、土地、星星等密集物象,通過它們形象繪制出一幅生機盎然的荒野秋景圖畫,與人們認知中蕭瑟、肅殺的秋季剛好形成鮮明反差,而這份生機,正是源自荒野亙古不竭的生命活力。同時,詩人通過句末帶著鮮明民族人文色彩的“口弦”“衣裳”等意象,巧妙將荒野物象統(tǒng)一到思念故土、母族的主題之中,從而使荒野、家園、民族三個元素緊緊勾連起來;在后一首詩中,詩人明寫巖石,實為刻寫民族艱辛歷史。在詩人眼里,那些遍及山野、沉默堅硬的巖石,既是山地民族的生存家園,也是民族歷史最誠實的見證者,某種程度上,它們早已與民族的歷史、命運融為一體:“它們有著彝族人的臉形/生活在群山最孤獨的地域/這里似乎沒有生命的物體/黝黑的前額爬滿了鷹爪的痕跡……/我看見過許多沒有生命的物體/它們有著彝族人的臉形/一個世紀又一個世紀的沉默/并沒有把他們的痛苦減輕”(《巖石》) 。再看下面這首《故土的神靈》:
把自己的腳步放輕/穿過自由的森林/讓我們同野獸一道行進/讓我們陷入最初的神秘 ?//不要驚動它們/那些巖羊、獐子和花豹/它們是白霧忠實的兒子/伴著微光悄悄地隱去 ?/不要打擾永恒的平靜/在這里到處都是神靈的氣息/死了的先輩正從四面走來/他們懼怕一切不熟悉的陰影 ?//把腳步放輕,還要放輕/盡管命運的目光已經(jīng)爬滿了綠葉/往往在這樣異常沉寂的時候/我們會聽見來自另一世界的聲音
詩中所表現(xiàn)出的自然崇拜意識更為強烈,使荒野萬物籠上了一層神性光芒。對于信奉萬物有靈的民族來說,荒野還具有特殊的形而上的意義,它是神靈的居所,是逝去祖先的托身所在,詩人穿行于荒野中,其感受、體會已遠遠超越客觀物質(zhì)層面,進入神秘、朦朧的精神世界,從而使寫景敘事投射著宗教性的虔誠。
在宗教起源問題上,“自然崇拜論”的提出者馬克斯·繆勒(Friedrich Max Müller)認為宗教起源于人類因崇拜自然而產(chǎn)生的原初神圣感,費爾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也持相同觀點,認為“自然是宗教最初最原始對象;這一點是一切宗教和一切民族的歷史所充分證明的”。 對于大多數(shù)像吉狄馬加這樣的少數(shù)民族詩人而言,他們對荒野自然的敬畏并非完全是自我心靈感悟,而更多是一種文化習得,是祖祖輩輩傳承的宗教文化的一部分。這種民族文化背景使得少數(shù)民族文學中的荒野書寫整齊地表現(xiàn)出原始自然崇拜的集體無意識情結(jié)。
總而言之,在對人與荒野關系的認識與處理上,西南詩歌的取向明顯異于主流文化觀念,其核心在于以原始自然崇拜為根基,顛覆傳統(tǒng)的人類中心觀,以荒野萬物為主體,充滿對大自然的依賴、感激、敬畏之情,表現(xiàn)出與當下工業(yè)化、商品化時代主流相背離的價值取向。這對于荒野長期“缺席”的主流文學而言,無疑是獨具意義的補闕與豐富。
三
自上世紀90年代末、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之后,西南詩歌中的荒野書寫出現(xiàn)了新的轉(zhuǎn)向,其重心由對荒野山水的禮贊、崇拜,逐漸轉(zhuǎn)為對環(huán)境危機的關注。這自然與中國現(xiàn)代化高速發(fā)展進程中日益嚴峻的生態(tài)問題這樣的時代大背景有著直接的關系。相對于習慣在人化自然中生活的人們,西南詩人對生態(tài)破壞現(xiàn)象更為敏感,有一種近乎本能的警惕與抗拒。與當代主流生態(tài)文學普遍反映人口增長、空氣污染、食品安全等生態(tài)問題相比,西南詩歌的關注重心始終聚焦于荒野自然所遭受的破壞、毀滅。
1997年,于堅寫作了具有尖銳批判力度的生態(tài)長詩《哀滇池》,這首詩可看作是詩人個體高原荒野詩轉(zhuǎn)型的重要標志,同時也是西南詩歌生態(tài)轉(zhuǎn)向的標桿式作品。詩歌一反于堅山水詩中一貫充滿激情與贊美的特色,而是混雜著冷峻的批判、深情的贊美、憤懣的控訴、痛心的自省等等復雜情感,直陳被譽為“高原明珠”的滇池所遭受的令人震驚和痛心的污染,情感強烈,控訴有力,是于堅詩歌中非常有分量的詩作,也是當代重要的優(yōu)秀生態(tài)長詩。
“在這個時代 日常的生活幾乎就等于罪行/誰會對一個菜市場的下水道提出指控” ,詩歌開頭即是一記有力棒喝,奠定了全詩尖利批判的基調(diào)。詩歌在回憶與現(xiàn)實、生活現(xiàn)場與生態(tài)批判之間來回游走,內(nèi)在情感線索分為兩大部分:回憶與批判。在回憶部分,詩人以飽蘸情感的筆觸,敘寫并贊頌荒野狀態(tài)的滇池:“紅色的高原托著它 就像托著一只盛水的容器/萬物 通過這一水平獲得起源/周圍高山聳立 猶如山裸裸 在垂青地上的酒/河流從它開始 淌到世界的下面 落葉喬木和野獸的水罐/南方之岸是滇青崗林和灌木叢/北方之岸是神話和民歌/東面的岸上是紅色的丘陵和盆地/西面的岸上是洞穴和孔雀/到處是鉆石的語詞/到處是象牙的句子/到處是虎豹的文章/哦 上帝造的物/足以供養(yǎng)三萬個神/足以造就三萬個伊甸園/足以出現(xiàn)三萬個黃金時代”,當記憶中泛著神性之光的滇池重現(xiàn),詩人情不自禁地發(fā)出詠嘆:“啊 滇池 你照耀著我/我自命是第一個用云南話歌頌你的那個人” 。接下來,詩歌由美好回憶回到殘陋現(xiàn)實,這個美麗、神圣的高原明珠被人類的貪欲所玷污,詩人悲憤難抑,詩歌的情感、筆觸也隨之陡然逆轉(zhuǎn):“怎么只過了十年 提到你 我必須啟用一部新的詞典”,他將遭受嚴重污染的滇池稱為“陰暗的停尸房”,悲痛難掩地為它唱響哀歌:“哦 千年的湖泊之王!/大地上 一具享年最長的尸體啊/那蔚藍色的翻滾著花朵的皮膚/那降生著元素的透明的胎盤/那萬物的宮殿那神明的禮拜堂!”,“這死亡令生命貶值/這死亡令人生乏味/這死亡令時間空虛/這死亡竟然死亡了” 在這部分,詩人一氣連用多個問句,將心中混雜著憤怒、痛苦且難以置信的強烈情感表露無遺,使詩歌情感旋律一下子攀升到了巔峰,具有震動人心的藝術力量。
在詩歌的尾聲,于堅別出心裁地設置了一場特別的“審判”,他以犀利無比的口吻,對世界、法官、人們、詩歌以及詩人自身一一發(fā)出質(zhì)問:
世界啊 你的大地還有什么會死亡?/我們哀悼一個又一個王朝的終結(jié)/我們出席一個又一個君王的葬禮/我們仇恨戰(zhàn)爭 我們逮捕殺人犯 我們恐懼死亡/歌隊長 你何嘗為一個湖泊的死唱過哀歌?
法官啊 你何嘗在意過一個謀殺天空的兇手?/人們啊 你是否恐懼過大地的逝世?
......
詩歌啊/當容器已經(jīng)先于你毀滅/你的聲音由誰來傾聽?/你的不朽由誰來兌現(xiàn)?
詩人啊/你可以改造語言 幻想花朵 獲得渴望的榮辱!/但你如何能左右一個湖泊之王的命運/使它世襲神位 登堂入室!/你噤聲吧 虛偽的作者/當大地在受難 神垂死 你的贊美詩/只是死神的樂團!
詩人的質(zhì)問擲地有聲、鏗鏘有力,同時也隱含著痛徹心扉的幻滅感與無力感,詩歌基調(diào)由慷慨激越轉(zhuǎn)向沉郁哀痛。整首詩宛如一支雄渾有力的交響曲,既有深情明朗的贊美詩,也有悲痛激憤的哀歌,這是一個傾情山水的詩人向時代發(fā)出的最強有力控訴,也是最動人的山水情詩,顯示了在一個深陷環(huán)境危機時代里詩人的自覺與抗議。
同樣的,這種生態(tài)轉(zhuǎn)向在雷平陽的詩歌中也極為明顯。作為一個喜歡游走于荒野,“狂熱信仰太陽和山水”的大地之子,當目睹在工業(yè)化不斷侵蝕下,山河失色,千瘡百孔,原來充溢文字里的山水詩意漸漸消減,而憂患意識與批判鋒芒卻不斷增強。土地污染,森林砍伐,大山被掏空,原本自由不羈的大河被攔腰截斷……諸如此類的生態(tài)話題頻頻進入詩中,他用文字記錄下人類對自然犯下的罪行,憤怒而哀痛,詩歌風格也悄然向沉郁悲壯轉(zhuǎn)化。在名為《在安邊鎮(zhèn),一愣》的詩中,雷平陽尖銳批判了眾多丑陋現(xiàn)實:神殿前的巨石被挖去當作衙門或銀行門前的擺設;山上的緬寺因礦山把山體掏空而毀塌;熱帶雨林被砍伐,種上了能帶來經(jīng)濟效益的橡膠樹、桉樹;山體滑坡沖毀村莊;兒子砍殺父親,眾人視而不見;江水被橫腰攔截修筑發(fā)電站;農(nóng)村女孩到城市從事皮肉職業(yè);安葬祖先的墳地上建起了化工廠……詩歌巧妙地以“愣”為詩眼,在不長的篇幅里,將一系列人們已是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現(xiàn)象串聯(lián)起來,表達出內(nèi)心的抗拒與憤怒。他所關注和批判的不僅僅是外在環(huán)境危機,也深入到泛物質(zhì)化時代里信仰缺失、道德淪喪等精神層面的困境,從而使詩歌的批判內(nèi)涵更為豐贍。這首詩可看作是雷平陽詩歌生態(tài)批評的總綱之作,在其他很多詩作里,這些主題得到了更具體、深入的延伸。“高山里的一座高山,被人剝開/螞蟻搬家,大卡車空著進去/拉著什么,喘著粗氣,一輛接一輛/開出來。剝皮抽筋,殺雞取卵”(《怒江,怒江集》),“河堤上的白楊樹/砍光了。水黑了,河里的魚蝦/繞道,回到清泉的故鄉(xiāng)去了”(《回鄉(xiāng)偶書二》),“橡膠林的隊伍,在海拔1000米/以下,集結(jié)、跑步、喊口號/版納的熱帶雨林/一步步后退,退過了瀾滄江/退到了苦寒的山頂上/有幾次,路過剛剛毀掉的山林/像置身于無邊的屠宰場……/大象和孟加拉虎,遠走老撾/那兒還殘存著一個夢鄉(xiāng)”(《2007年6月,版納》) ……
還需看到的是,雷平陽詩歌的生態(tài)意義不僅在于批判,還在于他試圖通過詩歌去追尋荒野,喚起人們的保護意識。面對殘破的生活現(xiàn)場,詩人一次次走向偏遠之地去尋找心目中的“曠野”,走向更遙遠的荒野:基諾山古老的茶山、司崗卓杰、密支那……他的腳步不斷與現(xiàn)代物質(zhì)化的進度賽跑,企望能夠在現(xiàn)代化暫時抵達不了的邊地找到尚存的詩意家園?!拔乙欢葘ⅰ畷缫皶鴮懏敵梢粋€書生對工商文明的反對,希望世界永遠保有一絲烏托邦氣質(zhì),希望人間凡有心靈的地方都有一座寺廟,我知道這種愿望的不切實際,所以,后來我將寫作本身的意義調(diào)整為‘呈現(xiàn)?!?可是,詩人不無痛苦地發(fā)現(xiàn),這樣一種僅僅是“呈現(xiàn)”的意圖也漸漸變得勉為其難,現(xiàn)代工業(yè)、商品經(jīng)濟的觸角已是無孔不入,即便是遙遠的邊地,也難以逃脫其侵蝕,那種古老的純真正從人類的生活中漸行漸遠。詩人只能悲嘆:“曠野在縮小,我能想象到它的消失,代之的‘天國或‘工業(yè)文明天國會是什么樣子,或說為之付出的代價會有多大,我們現(xiàn)在都難以測度,我現(xiàn)在能做的,只是不停地將曠野平移到紙面上”,只是,詩人也清楚,“這曠野的樣子,一如泡影” ,悲憤之情力透紙背。但即便現(xiàn)實如此,雷平陽也從未停止抗爭,從未放棄自己的底線,他高聲宣告:“我一生也不會歌唱的東西/主要有以下這些:高大的攔河壩/把天空變黑的煙囪;說兩句漢語/就要夾上一句外語的人/三個月就出欄、肝臟里充滿激素的豬/……我想,這是詩人的底線,我不會突破它”。 這樣的姿態(tài)決絕而悲壯,使得雷平陽的詩歌滋生出一種當代文學中極為稀缺的堅硬風骨。
對于那些世世代代生活在山中林間的少數(shù)民族來說,他們對荒野遭受的破壞有著更為錐心的體認,因為荒野直接與他們休戚相關,既是賴以生存的家園,也是神靈的居所,荒野的毀滅,不僅影響、改變了山民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也在某種程度上使代代傳承的原始自然崇拜失去了依傍,讓人惶惑無助?!斑@個世界真怪/不知不覺/雪山上的雪只有一撮箕了/一座座山被掏空了/一條條江被攔腰斬斷了/那都是些什么人啊/他們讓地球生病了/我們只是在祖先的土地上/用自己的雙手勞動吃飯/……/這個世界真怪啊/怪得我們好像剛剛來到懵懂的世界/不知該什么時候播種/什么時候收獲了” 。普米族詩人魯若迪基以山民的視角、樸實的語言,描寫了挖山采礦、修建水電站帶來的生態(tài)破壞,反映出現(xiàn)代工業(yè)的觸角已伸入到大山深處,打破了山民們祖祖輩輩與荒野自然和諧相處的寧靜狀態(tài),原本熟悉親切的家園開始變得面目全非,詩人痛心而又無奈地發(fā)出了“這個世界真怪”的悲嘆。環(huán)境遭受破壞,既威脅到人類的生存,也使野生動物失去了庇護所和家園,“山上的樹木,所剩無幾了/山,也顯得比以往更高了/一眼望去/很難望見一只大鳥的翅膀/或一頭猛獸的飛蹄” 。
當然,面對環(huán)境危機,詩人們不只是停留在批判的層面,也有一定程度的反思,這在阿庫烏霧的詩中十分鮮明。他曾以散文詩的形式寫道:“對于森林和土地,我們也許犯下不可饒恕的罪過,但我們從不真正懺悔……”那么,該如何實現(xiàn)自我救贖呢?對于這個問題,阿庫烏霧的回答與愛默生、梭羅等西方自然作家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他從荒野是生命之源的認識出發(fā),指出人與山中的虎、水中的石、林里的火焰一樣,都是誕生于山水、林木之間,所以,無論肉身還是靈魂的疾病,都必須回到山間,回到水中,回到林里,才能獲得醫(yī)治的良方,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找到與我們的生命支脈結(jié)緣的山巒、河流或林木” 。這是一種素樸的生命價值觀,在西南詩歌中較有普遍性,是詩人從荒野中悟到的生存法則。在某種意義上,它與道家從“道法自然”的認識出發(fā)來追尋“天人合一”至臻生命境界的理念相暗合,同時也與批判現(xiàn)代文明、崇尚返璞歸真的西方原始主義思潮具有某種想通之處。其核心要義,正如愛默生所言:“自然將與精神攜手來解放我們?!?/p>
作為自然文學的發(fā)起者與生態(tài)主義的奠基人,愛默生全面論述了荒野自然對于人類社會及個體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他曾說:“在樹林里,青春是永恒的。……在樹林中,我們回歸理性和信仰” ,自然文學的另一重要代表約翰·繆爾認為:“在上帝的荒野里蘊藏著這個世界的希望” ,而亨利·大衛(wèi)·梭羅說得更直接:“只有在荒野中才能保護這個世界?!?在工業(yè)化導致的生態(tài)危機中,荒野被生態(tài)主義先知們視為最后一片凈土,也是拯救大自然與人類自身的希望所在,——一旦生態(tài)系統(tǒng)崩塌了,人類必然遭受滅頂之災。需要指出的是,對荒野的贊美、保護、尋找并非簡單的走進自然,更不是回到原始自然的狀態(tài),其意義之一,用專事自然文學研究的學者程虹的話來說,是“尋求自然的造化,讓心靈歸屬于一種像群山、大地、沙漠那般沉靜而擁有定力的狀態(tài)。在浮躁不安的現(xiàn)代社會中,或許,我們能夠從自然界中找回這種定力” ,——這是心靈層面的尋歸,而更為重要的意義在于:通過對荒野的呼喚與禮贊,喚起人類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才能真正共建人與自然和諧相存的生態(tài)家園,從而實現(xiàn)人類社會長久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而這,正是西南詩歌荒野書寫在文學意義之外,還應受到重視的社會價值。
作者簡介:大理大學
“荒野”一詞在中國被接受,可能與杰克·倫敦的小說《野性的呼喚》(The Call of ?the Wild)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翻譯與傳播有關。——見毛明《理解美國“荒野”——論”Wilderness”(“荒野”)的實質(zhì)與翻譯》,《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5期。
轉(zhuǎn)引自李世存、陳江南:《西方荒野思想與荒野實踐述略》,《江蘇理工學院學報》2019年第1期。
轉(zhuǎn)引自李世存、陳江南:《西方荒野思想與荒野實踐述略》,《江蘇理工學院學報》2019年第1期。
Gary Snyder,”The Practice of the Wild:Essays by Gary Snyder”,San Francisco:North Point Press,1990,p.11.
魯若迪基:《沉睡的山》,《小涼山詩人詩選》(第3輯),長江文藝出版社2014年版,第9頁。
倮伍拉且:《與群山一同存在》,《涼山60年詩歌選》,四川民族出版社2014年版,第196頁。
魯若迪基:《斯布迥神山》,《鐫刻在小涼山的詩行》,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第10頁。
吉狄馬加:《做口弦的老人》,《涼山60年詩歌選》,四川民族出版社2014年版,第14頁。
吉狄馬加:《秋天的肖像》,《涼山60年詩歌選》,四川民族出版社2014年版,第19頁。
馬德清:《彝人的火》,《涼山60年詩歌選》,四川民族出版社2014年版,第91頁。
倮伍拉且:《與群山一同存在》,《涼山60年詩歌選》,四川民族出版社2014年版,第195頁。
巴莫曲布嫫:《織婦》,《涼山60年詩歌選》,四川民族出版社2014年版,第48頁。
戈戎玭措:《雨水豐盈的七月》,選自《小涼山詩人詩選》,馬紹璽主編,長江文藝出版社2014年版,第101頁。
吉狄馬加:《沙拉洛日子》,《涼山60年詩歌選》,四川民族出版社2014年版,第49頁。
拉木·嘎木薩:《山那邊的母親》,選自《小涼山詩人詩選》,馬紹璽主編,長江文藝出版社2014年版,第45頁。
巴莫曲布嫫:《死的眼 有一種悟性》,《涼山60年詩歌選》,四川民族出版社2014年版,第51頁。
[明]徐宏祖撰,朱惠榮校注:《徐霞客游記校注》下,中華書局2017年版,第1264頁。
朱向前等著:《中國軍旅文學五十年》,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7年版,第216頁。
周良沛:《云彩深處的歌聲》,《詩刊》1957年第2期。
[法] 泰納:《藝術哲學》,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版,第9頁。
程虹《尋歸荒野》一書中所定義的自然文學是:“以文學的形式,喚起人們與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諧共存的意識,激勵人們?nèi)で笠环N高尚壯美的精神境界,同時敦促人們?nèi)ゲ扇∫环N既有利于身心健康、又造福于后人的新型生活方式。其次,它強調(diào)人與自然進行親身接觸與溝通的重要性,并試圖從中尋求一種文化與精神的出路?!薄姵毯纾骸秾w荒野》,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1年版,第27頁。
于堅:《蒼山清碧溪遭遇神靈記》,見《于堅集》卷4,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頁。
于堅:《于堅文集·詩歌卷2 飛行》,云南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34-35頁。
于堅:《于堅的詩》,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頁。
于堅:《于堅詩集》,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9年版,第183-184頁。
于堅:《于堅的詩》,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頁。
于堅:《于堅詩集》,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9年版,第190頁。
雷平陽:《我的云南血統(tǒng)·自序》,云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楊昭編:《溫暖的鐘聲——雷平陽對話錄》,中國青年出版社2017年版,第119頁。
雷平陽:《云南記》,長江文藝出版社2009年版,第3頁。
雷平陽:《云南記》,長江文藝出版社2009年版,第70頁。
雷平陽:《云南記》,長江文藝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頁。
雷平陽:《云南記》,長江文藝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頁。
王玫:《在西盟龍?zhí)哆叀罚ㄍ庖皇祝?,《邊疆文學》2019年第12期。
哥布:《神圣的村莊》,云南民族出版社2012年版,第31頁。
馬德清:《深山巖石》,《涼山20年詩歌選》,涼山彝族自治州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編,四川民族出版社2014年版,第91-92頁。
馬惹拉哈:《雪》,《涼山20年詩歌選》,涼山彝族自治州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編,四川民族出版社2014年版,第168頁。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吳叡人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6頁。
吉狄馬加:《身份》,江蘇文藝出版社2013年版,第42頁。
吉狄馬加:《身份》,江蘇文藝出版社2013年版,第43頁。
[德]路德維希·費爾巴哈:《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下卷,榮震華、李金山等譯,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第436--437頁。
于堅:《于堅文集·詩歌卷2 飛行》,云南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51頁。
于堅:《飛行》,云南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52-154頁。
于堅:《飛行》,云南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58-159頁。
于堅:《飛行》,云南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59-160頁。
雷平陽:《云南記》,長江文藝出版社2009年版,第60、255、196頁。
楊昭編:《溫暖的鐘聲——雷平陽對話錄》,中國青年出版社2017年版,第33頁。
楊昭編:《溫暖的鐘聲——雷平陽對話錄》,中國青年出版社2017年版,第33頁。
雷平陽:《山水課·底線》,作家出版社2015年版,第35頁。
魯若迪基:《一個山民的話》,《小涼山詩人詩選》,馬紹璽主編,長江文藝出版社2014年版,第7頁。
阿卓務林:《迷路的獵狗》,《詩刊·下半月刊》2007年2月號。
阿庫烏霧:《青枝來自那片森林》,《新時期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作品選集·彝族卷下》,作家出版社2013年版,第694頁。
轉(zhuǎn)引自程虹:《尋歸荒野》,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1年版。
[美]拉爾夫·瓦爾多·愛默生:《論自然》,中譯出版社2010年版,第4頁。
Miller,James E, Jr.ed. Heritage of American Literature: Beginnings to the Civil War. Vol. I, San Diego: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1991. p.876.
轉(zhuǎn)引自程虹:《尋歸荒野》,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1年版,第23頁。
程虹:《尋歸荒野·序》,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