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明代吳寬“一鶴園”的空間復原及特征研究

2021-05-28 03:59:12郭以德GUOYide周向頻ZHOUXiangpin吳怡婧WUYijing
住宅科技 2021年5期
關鍵詞:東莊春草園林

■ 郭以德 GUO Yide 周向頻 ZHOU Xiangpin 吳怡婧 WU Yijing

1 研究背景與方法

1.1 背景

明代,江南地區(qū)文人園林發(fā)展進入高潮;同一時期,京城也出現(xiàn)了與江南一致的情況。如米萬鐘建有“漫園”“湛園”“勺園”三座私園,其中,“勺園”占地百畝,其自繪的《勺園修禊圖》極盡寫實地描繪了園中的瑰麗盛景;楊榮的“杏園”則內(nèi)植杏林,奇松怪石點綴其間,園庭小品考究奢華,園內(nèi)還圈養(yǎng)鶴、鹿;再如李東陽的“西涯”、袁宗道的“抱甕亭”,都擅于堆山、理水之能事,園林景致豐富。

在這眾多文人園林中,吳寬的“一鶴園”有著較高的園林藝術價值,值得深入縷析探究。在當代園林史研究中,賈珺描述“一鶴園”以素雅見長,很受當時文人推崇[1];顧凱認為園中所造的“樹屋”,可視為明代“檜柏亭”的原型[2];郭明友亦夸贊園中玉延亭文蘊深厚[3]。吳寬自稱“小園翻能致辟疆”,認為其可以媲美“吳中第一名園”。他與百余名好友于園中游宴20 余年,創(chuàng)作了大量園記、園詩(表1),如:李東陽作《海月庵記》,沈周作《海月庵圖》《玉延亭圖》《玉延秋館圖》,杜謙畫有《海月庵賞菊圖》,張純修在明末又補畫《玉延亭圖》,等等。這些詩記作品中,有對園林的贊賞,也有個人喜好,與園林產(chǎn)生了積極互動,影響了園林的風貌形成,并直觀地反映了明代文人的造園思想,對研究明代文人園林具有重要意義。

表1 復原研究主要依據(jù)材料

1.2 研究方法

這些記有大量園林景致信息的園記、園詩,成為研究、復原一鶴園的主要材料依據(jù)。利用文獻研究法對材料進行梳理,得出一鶴園的選址及營造歷程,再結合考據(jù)法和比較法進行推敲、歸納、演繹,提取園林路徑、景物位置、植物種類;同時,參考賈珺的《北方私家園林》和孫浩杰的《北京老城胡同空間的演變研究》,并借鑒顧凱在太倉樂郊園的研究中所討論的復原空間平面的方法,繪制出“一鶴園”大致的空間結構關系圖,從而得出相對準確的園林平面圖,以進一步探討園林營造思想與特征。

2 園林營建

2.1 經(jīng)營歷程

成化八年(1472 年),吳寬殿試取得狀元,攜家眷赴京任職翰林院修撰,先在京城東南購買宅院用于居住。同年,宅東舊圃因園主蕭履庵履職江南而二次出售,被吳寬購得,“復治一二亭館”,始營園林。園林初名“亦樂”,后得友鄰葉惟立贈予白鶴,遂改為“一鶴”。吳寬晚年因園中白鶴逝去,又將園名改為“憶鶴”。

園中最早營構海月庵。庵建成后不足一年,其好友楊循吉造訪園林,吳寬領其坐于庵中,現(xiàn)場規(guī)劃了春草池、玉延亭、醉眠橋、養(yǎng)鶴欄、冷澹泉等15 處其他景物,楊循吉記:“時庵成未逾年也,公話間嘗指點園中地,此作亭,此作橋,此作泉池,循吉志之……”[4]成化十七年(1481 年)夏,第二處建筑玉延亭營建完成。次年6 月,為了能從西宅與海月庵直達玉延亭,在玉延亭西又新開兩條小徑。弘治六年(1493 年),玉延亭傾塌,吳寬在原址親自設計重建。弘治十五年(1502 年),67 歲的吳寬因北方天寒、常受風寒,又在園北建一處保暖性更好的板屋。養(yǎng)鶴欄作為白鶴畜舍,無具體營建時間記載,但依據(jù)園詩推斷,應建成在成化十年前后,早于玉延亭。

園內(nèi)除槐樹為原有舊圃保留,其他植物及水石景致均是吳寬在20 余年的園居中逐漸經(jīng)營而成。成化與弘治年間,吳寬因父吳融及繼母去世歸鄉(xiāng)省親6 年,時任吏部尚書吳一鵬暫短借居一鶴園中。吳寬離世之后,常伴其左右的二子吳奭在京沒有官職,將宅園出售后歸鄉(xiāng)居住,一鶴園就此沒落,再無史料記載。

2.2 選址與規(guī)模

據(jù)記載,園林選址于京城內(nèi)城東南崇文門內(nèi),崇文大街東的明時坊(圖1)[5]。片區(qū)內(nèi)街巷布局嚴整,有貢院、制造局、盔甲廠等府衙,東、南兩向環(huán)繞泡子河,向西約2km 路便可到達翰林院。結合李東陽《海月庵記》中的“東向盡圃”[6]描述,對比明代與清代京城地圖,可以推斷園林具體位置在現(xiàn)今北京匯文第一小學(北區(qū))范圍內(nèi)(圖2)。選址于此,“地既幽辟,不類城市,頗于疏懶為宜”[7],環(huán)境鄉(xiāng)野自然,避免了內(nèi)城街巷嘈雜,離皇城又近,上下朝便利;且吳寬啟蒙老師陳鑒亦居崇文街,師徒走訪十分方便。

圖1 明代北京城地圖(1573—1644)[5]

圖2 一鶴園園址具體位置推測

明代京城東西街巷密集,南北街巷較少(圖3)[8],因此,宅園基址多為方正之形。吳寬在《連雨再次韻寄濟之》中合詠:“東望懷小適,冒雨定不來”“晚涼東巷偶相遇,小適園中奈近合”“向來共明月,數(shù)步東巷閣”。可知一鶴園東與王鏊小適園為鄰,隔小巷而“對開戶牗”,北墻外為翰林院侍讀陸治齋之園,西鄰也僅一墻之隔,東、南兩向緊臨街巷,使得一鶴園形成了西宅東園、南北進深較長的空間格局,邊界封閉性較強(圖4)。

圖3 明代京城街巷關系圖[8]

圖4 一鶴園空間格局平面示意圖

從元代起,京城宅院嚴格按照“八畝一分”的規(guī)定,街巷內(nèi)每個四合院的占地形狀基本為正方形[9],這種規(guī)制一直延續(xù)到清代(圖5、6)[10],因此,那些私人宅園基本都是正南正北朝向布局。只是明初由于人口劇增,宅院面積有大有小,多數(shù)面積不足八畝,甚至更小[11]。吳寬赴京初任翰林院修撰,官職和財力都不允許其經(jīng)營較大園林,根據(jù)相關資料推斷,“一鶴園”占地約為六畝(約4000m2)左右。

圖5 元大都街區(qū)構成的基本模式[10]

3 空間結構與要素

3.1 總體布局

“一鶴園”是西宅東園的宅第園林,其總體布局如下。

3.1.1 西宅布局

西宅建筑中軸對稱明顯,制式規(guī)整,承擔了吳寬家眷的生活起居,吳寬稱之為“深院”。其宅門設在宅東南向,院落由正堂、廂房、北齋、齋南西軒以及其他輔助用房組成,是北方傳統(tǒng)的三進式四合院。

圖6 乾隆時期明時坊片區(qū)街巷結構

3.1.2 東園布局

東園園門設置在園林東墻,園內(nèi)要素布局自由,營造出生動的游賞感受,靈活的空間與西宅形成了強烈對比。海月庵后的“蘼屏”又將東園分為前后兩區(qū),其中,海月庵、玉延亭、養(yǎng)鶴欄等三處建筑和春草池、醉眠橋、冷澹泉、泉山、藤障、花門、槐亭等七處景致分布在前園;板屋建筑及樹屋、石臺、菜圃、草徑等四處景致分布在后園。

由東巷入園門先見冷澹泉與泉山,且泉山在冷澹泉西,既豐富了景觀層次,又起到障景作用。從冷澹泉向南到達盡頭,有藤障豎立春草池北岸;再往西可見海月庵,庵整體偏于東園西北,是園中的核心景致。庵南面為春草池,池與庵之間有“槐亭”蔭蔽的丈余小庭,為整個東園的主要室外休憩空間。

玉延亭在海月庵西南,鄰近西墻,距離園林南墻亦不遠,其東南面向春草池,視線開闊。春草池西北有醉眠橋,是連接海月庵與玉延亭的水上路徑;而玉延亭西側新開的兩條小徑,縮短了兩處建筑之間的游行距離;花門則設在玉延亭南新開的小徑之上。

至于養(yǎng)鶴欄位置,根據(jù)相關記載,“弘治二年十月二十八日,翰林諸公會余園居,為賞菊之集……背立而觀飛鶴者,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石城李世賢也”[7]。海月庵、玉延亭位于園內(nèi)西北,從這兩處仰觀白鶴需要一定的觀賞距離,由此推測養(yǎng)鶴欄位于春草池東南向最為通宜合理。

沿海月庵西側園路朝北經(jīng)過蘼屏,可到達后園。園中果樹密植,經(jīng)果林再向北盡頭,有板屋建在北墻之下。板屋前筑有石臺,臺上有棗樹,棗樹末梢有樹枝捆扎而成“樹屋”。屋東是菜圃,菜圃中又有菊花、葵花等花樹種植。其他植物景致也都隨游賞路徑巧妙布局。

由此,我們基本可以繪制出“一鶴園”景物的整體結構關系(圖7),從而得出較為準確的平面圖(圖8)。在當代研究中,平面圖是認識設計營造的基本途徑,有著其他資料無法取代的地位[12];借助于平面圖,可以更為詳細地了解和認識園中景物及園主的造園思想。

圖7 一鶴園景物布局結構關系

圖8 一鶴園空間平面復原示意圖

3.2 園林建筑

東園之中有海月庵、玉延亭、養(yǎng)鶴欄、板屋等四處園林建筑。其中,海月庵是園內(nèi)主要的雅集聚會場所,兼有讀書、處理公務功用;玉延亭主要承擔觀景休憩功能;養(yǎng)鶴欄是園中白鶴棲息之所;板屋則是吳寬晚年主要的居住建筑。

3.2.1 海月庵

園林經(jīng)營之初,選址西宅正堂東的“丈許隙地”來營建海月庵。因基地較小,營造體量僅為一楹,高度較西堂低矮許多,吳寬稱之為“矮屋”,僅以茅茨覆頂,風格質(zhì)樸。后恐雨水滲漏淋濕藏書,吳寬又將茅茨頂改為瓦片,并以詩記之:“淙淙檐溜垂,此事久亦寡。移書防漏濕,矮屋初墮瓦?!敝螅T骡钟捎谠黾恿俗x書、藏書功用而逐漸改變了建筑形式與外觀。

海月庵是園內(nèi)的核心景致,南面春草池,為園內(nèi)主要的雅集場所,自營建的20 余年中,吳寬在海月庵內(nèi)與百余名文人賞物、飲酒、送行等,活動不斷。庵名的由來,也是因李東陽攜友夜訪園林,坐庵中見月光灑落一地,啟扉仰首觀月,光影倒映春草池中,波光粼粼,吳寬“實據(jù)其勝,乃題曰‘海月庵’為之銘”[7];弘治十二年(1499 年),吳寬又請同鄉(xiāng)李應楨為庵題篆體匾額。毛澄記的“有庵曰海月,起居足”[13],也印證了海月庵集園林廳、堂、室的功用于一身,承擔了起居會客、日常公務的功能。

3.2.2 玉延亭

王鏊《喜玉延亭新成》詩中交代,玉延亭在海月庵西南,“為庵之輔”,是園內(nèi)主要的游覽觀景場所。玉延亭臨池建在高處,可以“覽園之勝”,毛澄稱其為“醒心縱目之所”[13],也是茅茨覆頂,風格素雅。因其基址西側早有山藥栽植,故取名“玉延”,吳寬弟子趙寬提議用“借玉”之名,由李東陽為亭題篆體匾額,增加了此處景致的文化內(nèi)涵。

弘治六年(1493 年),玉延亭因傾塌而二次重建,“制四楹增翼四楹”[6],擴大了體量,此前的高遠舒曠、芊芊玉立之感全無,變成相對幽閉的兩間屋室,池中的深色倒影割裂了醉眠橋的整體畫面,王鏊發(fā)出“臨池水黑斷虹明,再到風光已隔生”[14]的感嘆,由此推斷沈周的《玉延秋館圖》應是作于弘治末年,描繪的也是重建后的玉延亭風貌。

3.2.3 板屋

板屋依北墻而建,較為低矮,頂覆茅茨。主體以緣木構建,內(nèi)部空間較小,僅可“橫二弓”,如車廂,又似小舟船室,王鏊在詩中說僅能容2人同坐其中。建造時為保暖旁側不留窗扉,為進出方便門上不設垂帳,門下不建臺階。室內(nèi)布置也極其簡單,僅置石臺為案、蒲團成坐。王鏊高度贊揚板屋冬暖夏涼、兩季相宜的優(yōu)點[14]。板屋雖不合傳統(tǒng)制式,但房頂不易被頑童破壞,營建省時省工。屋內(nèi)刷白墻,外涂紅褐漆色,無論江南還是京城都開創(chuàng)了先例。新建的板屋為吳寬提供了一處“可愛、可樂”的居住空間,其在《晚寢》詩中寫道:“土床便偃息,溫暖足能伸,半晚連長夜,三朝隔小春?!?/p>

3.2.4 養(yǎng)鶴欄

養(yǎng)鶴欄是茅葦覆頂,竹竿編制為欄,風格與海月庵、玉延亭整體協(xié)調(diào)一致。詩記《養(yǎng)鶴欄》中有“吳下枯篁一束來”,提到搭建養(yǎng)鶴欄的竹子來自蘇州。許是吳寬過于思戀東莊竹田之景的夸大贊美,又或是其弟吳宣到訪京城看望兄長,真的順機捎帶幾竿而來,不管何種情景,都體現(xiàn)了吳寬對家鄉(xiāng)與竹子的深愛。

3.3 山石水景

“一鶴園”中,有春草池、冷澹泉、泉溪、醉眠橋、泉山、石臺等水石景致。

3.3.1 春草池

春草池在海月庵、玉延亭之前,處庵、亭之內(nèi),遠可觀影映池,近可親水探月。《園居雨后六言四首》記:“水接方池綠滿,花填小徑紅疏。”水池規(guī)以方形,實現(xiàn)了“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理想追求。水池取方形設計,一是有利于北方干旱氣候條件下蓄水;二是在有限的園林空間內(nèi)形成了有開闊水面的心理感受;三是方池像鏡面一般,可以更好地框取天象之景并反照花樹之景。詩記中多次記載“丈八溝”,透露方池面積約有666.67m2。

3.3.2 冷澹泉與泉溪

冷澹泉是一處井泉,設在海月庵東北、園門以西、菜圃之南,既方便取泉水煮茶,又便于灌溉菜畦。后因幾次大雨,吳寬又從冷澹泉鑿渠連接菜畦,向北延伸到板屋之側形成泉溪,主要意圖是用來疏通園內(nèi)積水,也為菜園灌溉提供了便利;同時,為后園營造了更加舒適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3.3.3 醉眠橋

醉眠橋位于方池北側,是海月庵到達玉延亭的水中線路,為折形平橋,與米萬鐘“勺園”中的橋體形式一致,屬于典型的江南設計手法。吳寬在《大雨坐海月庵》詩中詠到:“即看池面水準橋,旋覺孤亭勢欲漂。”大雨后春草池水滿,造成了水面與醉眠橋齊平效果。橋雖離海月庵、玉延亭較近,但平橋的設計不會遮擋春草池東南大部分水面與景致。

3.3.4 泉山與石臺

山石造景主要有泉山和石臺。

泉山是人工堆積的假山,在冷澹泉西、海月庵之后。山上有臺、有峰,推斷是一處石山。吳寬在《贈周原己院判詩序》中有“坐泉山之次,呼童子進撰者為寬”之句,交代了泉山南北進深較長,南側堆石延伸至庵前庭院東側,可賞可坐。假山由北方青石圍壘而成,其上種有菊花、牡丹、玉帶草等低矮花草。泉山營造有3 個用意:①作為進入園門后的景觀遮障;②可登上石臺觀覽全園;③與泉一體形成“山水相映”,彌補了城市宅園缺少自然野趣的遺憾。

后園板屋前建有石臺,“石臺清越凈埃塵”,被樹屋圍合,是一處絕佳的沉思冥想之所。其他石景則是孤石與竹花搭配,疏落恬靜?!肮质┞都埂薄盎ㄏ路龉H臨亂石”,“怪”與“亂”的文字描述,指出選用的景石為北方湖石。

3.4 綠化植栽

3.4.1 竹花種類

東園內(nèi)保留了舊圃中原有的槐樹,又補栽了榆、柘、梨、棗、桃、杏等高大喬木,植物豐茂蔭蔽?!皶r方春夏,交風日清,美木陰覆,地花襲人,禽鳥鳴聲上下,坐移時心融融以樂,若不知身之在塵境也”[11],這是毛澄對“一鶴園”植物環(huán)境的高度評價。園內(nèi)植栽以竹花為勝,“幸復有東園,凡今百種花”,史料可循的就有46 種。

據(jù)《醫(yī)俗亭記》記載,吳寬兒時得一怪病,需常年服用湯藥,隨年齡增長病情愈重。一日有客到訪,恰聞吳寬默詩誦讀到蘇軾《竹》詩“士俗不可醫(yī)”之句,建議種竹治其病。吳寬遂命童仆悉心照料園中墻角幾棵稀竹,不出2 年,竹林茂密,又在林中建醫(yī)俗亭,常游玩亭中,后病愈七八。吳寬總結竹子的“高節(jié)、干直、虛心”等特征,能夠?qū)斡陨碜员?、曲俗、狹隘之癥。故吳寬“嗜竹”,在園內(nèi)遍植竹林,玉延亭西、園西墻側、園門兩側都竹影婆娑,因而園林又被稱為“竹宮”。春草池南岸濃密的竹林與池子水竹交錯,互為對景,象征文人超脫塵俗、澄定七情六欲的理想,“頗似吳中顧辟疆”的評價應是由此而來。另有詩云“移竹向東園”,透露出西宅中也有植竹。園內(nèi)竹子品種也較豐富,其中,剛竹是成化十七年(1481 年)吳寬親自到寺廟乞回種于園中,并作《種竹詩》;叢竹乃是東鄰葉惟立在“一鶴園”營建之初所贈;此外還有墨竹、方竹等不同品種。

園內(nèi)其他栽植也都用意明確。萱花、白牡丹、菊打破了西宅的嚴肅;桂、菊、黃薔薇增加了海月庵的溫馨;松柏、山藥、木槿、決明、書帶草襯托了玉延亭的清幽;杏、桃、榆、枸杞、葵花豐富了后園的單調(diào);柳、浮萍、荷、蘆葦、蓮、“水紅花”軟化了方池的生硬;梅花、石榴、荷花等盆栽強化了園居的閑趣。

園中亦引進了不少南方植物。玉延亭西栽有兩棵夜合花,主要用于遮擋西曬,踐行了吳寬比較認可的由白居易提出的“夜合花栽日正西”的美好詩境。其祖業(yè)“東莊”中原亦栽有夜合花,后被家仆砍伐為薪;“一鶴園”中再次栽植,是對東莊植物景觀的有意復制和懷戀。馬檳榔屬于典型的南方植物,在《西園雅集圖》與《杏園雅集圖》中,都能看到類似樹種身影,反映出明朝時期京城私園栽植南方植物,已是一種潮流。

3.4.2 特色植物景致

園中的七大特色植物景致——槐亭、藤障、花門、蘼屏、草徑、樹屋、榆籬,是園中植物理景點睛之筆。

“槐亭”是舊圃中保留的古槐直接命名,處海月庵與玉延亭之間。軟化了兩處建筑,與其形成高低錯落的天際線,又蔭蔽庵前庭院,提供了一處夏季室外筵席的幽涼之地。

藤障在海月庵之東,豎立于春草池北。入園向南形成屏障,制造壓抑之感,過藤障折西到達海月庵前,又豁然見開闊水面。吳寬選用紫藤來代替明代文人常用的薔薇、木香、荼蘼來營造花墻(也稱步障)的手法別出心裁。為使藤障兼具觀賞效果,還交代園丁“朱藤覆滿休輕剪,待看繁花映水明”,紫藤花盛開倒影池中,水與花又對景成趣。

花門位于玉延亭南小徑之上,乃是吳寬手植薔薇攀援構架而成,填補了春草池周邊景致稀疏寥寥的遺憾,佇立于花門南側,可將玉延亭、海月庵、醉眠橋盡收門洞之內(nèi)。而蘼屏是荼蘼攀援構架而成的花墻,主要沿路徑邊緣設置。王世貞的《小祗園》、張鳳翼的《求志園》中都曾出現(xiàn)過類似景致(圖9),是典型的江南文人植物造景方式,但在北方私園中并不多見。海月庵后的這段蘼屏成為自然隔斷,將東園劃分為前后兩區(qū)。

草徑是冷澹泉到達菜圃的路徑,銜接了前后園,處理手法鄉(xiāng)野自然,路面長滿野草而“翠綠如褥”,與菜圃的粗獷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樹屋位于板屋前,是多棵樹形飽滿的棗樹圍合之后,將樹枝末梢捆扎而成,形似屋狀,下筑有石臺,有司馬光“獨樂園”中的竹屋之趣。

菜圃墻垣多以磚石壘砌,或竹編籬笆;但吳寬別出心裁,用“榆籬”代之,“不勞細竹倩人編,亂插榆秧犬莫穿。坐待兒童爭采食,高枝春盡欲生錢”[7]。這種隨意而插的榆樹秧苗,既圍合了邊界,又與園林環(huán)境融為一體,沒有明顯生硬之感。

“一鶴園”植栽以竹花為基調(diào),高大喬木為骨架,特色植物景致為亮點,花草豐富、季相分明、亮點突出,可觀、可嗅、可食,真正塑造了一座“城市山林”。

4 造園觀念與特征

4.1 再現(xiàn)東莊的微縮園林

東莊為吳寬祖業(yè),占地4hm2,由吳寬父親吳融經(jīng)營,是一處位于蘇州城郊的大型山水園,也是15 世紀下半葉蘇州最為著名的園林之一。園內(nèi)水景形式豐富,山、林、果、田合理布局,知樂亭、全真館、續(xù)古堂、拙修庵、耕息軒等五處建筑稀落設置其中。將“一鶴園”與“東莊”進行對比,可看出“一鶴園”高度微縮再現(xiàn)了“東莊”的園林風貌。

4.1.1 園址及空間布局對比

“一鶴園”選址京城東南,南有泡子河,東有菜圃地的鄉(xiāng)野環(huán)境,與蘇州“東莊”選址葑門內(nèi)的城東南區(qū)位完全一致。園中蘼屏將東園分為前后兩區(qū),大部分景物都在前園,后園僅有板屋、樹屋與菜圃,前“動”后“靜”;“東莊”則以北港為界,北港以南囊括了莊內(nèi)的主要景致,而北港以北只剩雙井村與稻畦,兩處園林的空間格局極為相似。此外,“一鶴園”中泉山、海月庵、玉延亭、杏林、桃林的結構關系,與“東莊”中的山(振衣岡)、建筑(續(xù)古堂、拙修庵)、林(果林、桑園)的結構關系如出一轍。

4.1.2 園景要素構成對比

“一鶴園”中,水景、果林與菜圃的面積占到園林總面積的一半,這與東莊水面、果林、桑園、麥田、稻畦、菜圃在園林中的占比高度吻合?!耙机Q園”雖小,其泉、池、溪的水景豐富程度堪比東莊,只是壓縮了規(guī)模;園中竹林的大面積栽植更是模仿東莊“竹田”之景,泉山亦對應取意振衣岡;其植物種類的史料記載甚至多于東莊,風貌同樣豐茂蔭蔽。

圖9 《求志園》圖局部

4.1.3 手法與空間場景對比

后園樹屋亦與其弟在折桂橋旁所營樹屋手法一致,園中菜圃具備了與“東莊”一致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功用。醉眠橋北、海月庵旁種植桂花,再現(xiàn)了東莊折桂橋的場景;海月庵及東側藤障的營造,與“東莊”《耕息軒》(圖10)中的空間場景極為相似;重建后的玉延亭及其面對春草池的方位關系,高度再現(xiàn)了《知樂亭》(圖10)展現(xiàn)的園林畫面,連池中植物種類,都與《北港》(圖10)所畫內(nèi)容基本一致。

圖10 《東莊圖冊》中的耕息軒、知樂亭、北港[14]

4.2 古雅質(zhì)樸的文人園林

京城多貴族豪門,明代中后期的京城私家園林雖帶有文人的雅韻風流[15],但多求奢華,園林幾乎成了園主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如:米萬鐘的“勺園”、楊榮的“杏園”、周經(jīng)的“竹園”,風格均較華麗?!耙机Q園”建筑則全部以“茅茨”覆頂,風格素雅,板屋外觀靈活新穎;植物雖多為北方鄉(xiāng)土種類,設計手法卻充滿文人趣味;功能上居游結合,體現(xiàn)了園主追求自然清凈的精神意蘊,是一處純粹的文人園林。園內(nèi)白鶴、天鵝的蓄養(yǎng),又寄托了“自適”于城市宅園的閑情樂趣與淡泊雅志。吳寬自詠“欲和淵明歸去來”,亦詮釋了文人身在朝中,卻“心隱”于市的超然自適心態(tài)。

4.3 深度參與的結社園林

吳寬親自規(guī)劃設計了“一鶴園”的空間布局;玉延亭傾塌之后的二次重建,亦是其親自繪制外觀、指揮匠人壘筑;園內(nèi)竹子、夜合花等多數(shù)植物也都是吳寬親自手植,并交代園丁何時修剪朱藤等事宜。吳寬深厚的藝術修養(yǎng)與造園功底,營造了“一鶴園”的文雅清幽,也吸引了眾多知名文人慕名訪游。

吳寬記:“自予官于朝,買宅于崇文街之東……比歲更辟園……與吾鄉(xiāng)君子游其間?!痹趫@林營建與園居過程中,造訪園林的友人竟達180多位,其中不乏李東陽、王鏊、文徵明、毛澄、吳一鵬、楊循吉、程敏政、邵寶等明代著名文人。重建玉延亭而衍生的《玉延亭圖卷》合詠,持續(xù)長達200 多年;《海月庵賞菊圖卷》的賦詩也持續(xù)了10 年之久。弘治六年(1493 年),吳寬更是在園內(nèi)與王鏊、吳洪、李杰、陳璚四人結為“五同會”;之后又與李東陽、王鏊、毛澄、趙寬等人在一鶴園內(nèi)成立“文字會”?!耙机Q園”儼然成為了京城文人名流交游、賦詩的結社文化場所。吳一鵬贊詠:“乾坤浩蕩誰其主,丘壑風流我所私?!?/p>

5 結語

“一鶴園”造園上尊重北方實際氣候條件,又糅合典型的江南文人思想,追求天然雅致、隱逸自適的意趣,不尚奇、不熱衷于精巧的材料和人工造景[16],是明代中后期文人園林的杰出代表作品。本研究以園記及吳寬《瓠翁家藏集》中的200 多首園居詩詠為主要依據(jù),參照其他文獻史料記載,合理推測演繹,復原了“一鶴園”的空間及要素,清晰地梳理其造園特征及造園觀念,挖掘“一鶴園”與北方私園、江南文人園林的關系,對類似私園的研究具有一定借鑒意義。但由于“一鶴園”園圖這一直觀材料的缺失,使得園林平面復原中景物的位置及尺度、園林路徑的平面形態(tài)存有推測和不確定性,需進一步在研究工作中深入推敲和完善。

猜你喜歡
東莊春草園林
《春草明年綠 天朗氣清歡》系列作品
大眾文藝(2023年18期)2023-10-13 02:07:16
山西翼城王莊鄉(xiāng)東莊村:蘋果樹變身“搖錢樹”
春草
牡丹(2021年11期)2021-07-20 06:02:34
影像里的鄉(xiāng)愁記憶
河北畫報(2021年9期)2021-03-22 05:37:20
清代園林初探
藝術品鑒(2020年9期)2020-10-28 08:59:02
古代園林里的“美人”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32
東莊水庫70年的6次規(guī)劃
春 草
百花園(2019年8期)2019-09-10 07:22:44
追求幸福教育 培養(yǎng)幸福的人——莆田市秀嶼區(qū)東莊中心小學幸福教育“1+6”模式
和千年園林的今世之約
金橋(2018年6期)2018-09-22 02:18:50
邛崃市| 永安市| 凭祥市| 广汉市| 德兴市| 镇江市| 墨竹工卡县| 若羌县| 泉州市| 盐源县| 博乐市| 乳源| 鹤壁市| 凯里市| 特克斯县| 丰城市| 韩城市| 神木县| 洛南县| 墨玉县| 贵南县| 拜泉县| 泰顺县| 武陟县| 曲阜市| 扎鲁特旗| 朝阳区| 边坝县| 南丰县| 措勤县| 永顺县| 循化| 如皋市| 宁强县| 保定市| 松滋市| 威宁| 海阳市| 莱芜市| 大石桥市| 库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