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軍
摘 要:新高考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是一種新的挑戰(zhàn),怎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適應新高考改革,筆者提出“主導——主體”教學理念,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流程,轉換傳統(tǒng)的師生角色地位,爭取課堂最大收益,變低效課堂為高效課堂。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化學;“主導——主體”
高中化學課是一門基礎學科,隨著國家新一輪課程改革和高考模式改革的推進,不能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高中化學課堂及時創(chuàng)新、變革。既要讓學生對高中化學課的學習和掌握擴充量的成分,又要把時代前沿的學術動態(tài)有詳細的了解;既要發(fā)揮出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主動性,又要讓學生把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生產(chǎn)結合在一起,做到學以致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
為了適應新高考改革,摒棄傳統(tǒng)高中化學課堂從以“講”為主的觀念,改變低效甚至無效的現(xiàn)狀,充分挖掘高中化學教材中豐富的素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實踐“主導——主體”教學理念。
一、 新一輪高考改革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要求和具體目標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要更新傳統(tǒng)“一本經(jīng)”的教學理念,將化學課堂多元化、形象化、生活化、直觀化。任何事物都是不斷發(fā)展、不斷更新、不斷自我革命的過程,高中化學課堂也要緊跟時代發(fā)展趨勢和需要,不能原地踏步。為了符合國家新課改和新高考的大趨勢,高中化學教材也在不斷修訂,因此,高中化學課堂應該是具有時代性、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新性的課堂。
(一)重動手、重實驗
在新課程引導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學課堂將需要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做實驗能力。因為傳統(tǒng)課堂雖然說在很多年來強調注重素質教育,可是高考模式的固化,讓課堂需要依舊圍繞高考這個“指揮棒”來運轉,因此,我們的高中化學課堂就一直重分數(shù)、重講解、重做題的“知識型課堂”。但是,現(xiàn)在新高考的改革將會徹底改變這一現(xiàn)狀,而這種改變勢必將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產(chǎn)生巨大影響。
(二)重分析、重掌握
新課改下要求我們不斷探索新高考的動態(tài),要對高中化學課堂的現(xiàn)有教學方式、理念、進行反思總結。注重高中學生的化學科學精神和化學突破思維的培養(yǎng)。同時,我們要教會學生如何分析化學問題,而不是教會他們僅僅會記憶基本概念及基本化學方程式,會做題就可以的問題;我們要讓學生掌握化學學科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學習方法,重視掌握技巧和技能性的東西之外,學會理解和觸類旁通。
(三)重生活、重應用
高中化學和初中化學相比較那是天壤之別,新高考要求高中化學要更加注重生活、實際生產(chǎn)、注重具體應用,而這一點正是今后新高考的要求目標,這對我們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因為我們目前的化學課堂的基本現(xiàn)狀是化學課堂和現(xiàn)實生活脫節(jié),學而不用,用而不會的處境。新高考背景下的新目標要求必須將化學課堂教學理念進行升級。
二、 高中化學課堂的現(xiàn)狀及原因剖析
(一)高中化學課堂現(xiàn)狀
基于新高考背景下對高中化學學科的嚴肅要求,我們的現(xiàn)狀不容樂觀。目前,我們的高中化學課堂:一是教學理念落后,危機意識不強。很多情況下我們還是沿襲著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思路,教師無法理解在高中化學學科嘗試“主體——主導”課堂教學的模式,也就是教師依然在唱自己“獨角戲”的情況還是比較多,不思進取也是常有之事。二是化學教材和實際生活的脫節(jié)。基于考試的壓力,學校、家長、學生的重點是升學,是考出理想的成績,考出更高的分數(shù),而不是將學生的所學和生活實踐作為評價準則,在現(xiàn)實與考試之間,人們的取舍基本取向是分數(shù),因此,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注重解題思維模式教學,而不是化學科學精神和現(xiàn)實探究。三是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落到實處,缺乏合作探究。表面上高中化學課堂也重視實驗,但是,這些“探究”僅僅局限在教材和考試試題范圍內(nèi)的且僅為演示實驗嘗試,而不是真正學生動手去進行實驗,教師也沒有把生活實際案例與課堂內(nèi)容完美融合與有機結合。
(二)原因
根據(jù)上述高中化學課堂現(xiàn)狀,這些“癥結”存在太過于常態(tài)化、過于普遍以至于人們都不當問題來看待,主要原因在于:
1. 教師不能夠接受先進的教學理念,學習充電少。筆者當前處境中的問題就在于無法做到對自己“學習”的革命,思想和行動上不統(tǒng)一是課堂教學改革最大障礙。
2. 當下教師培訓中不能在學科上對癥下藥,教師培訓的空洞和不“專業(yè)”對化學學科教師的提升不高。目前我們接觸到的培訓不少,但在真正意義上有益于高中化學課堂的培訓卻比較少,因而,長期性、提升性、專業(yè)性培訓是比較匱乏的。
3. 危機意識不夠,化學課堂的“煩瑣”讓很多人避重就輕。人們習慣于傳統(tǒng)教學思維,而不習慣變革,對于新高考對課堂變革性要求的“危機感”還不夠。
4. 化學實驗室建設的硬件設施不夠充分,再加上學生基礎薄弱、學習興趣差等因素,高中化學課堂外在制約性因素導致課堂革新困難。
5. 高考分數(shù)“指揮棒”制約教師和學生的目標性選擇、聚群選擇?,F(xiàn)有高考的分數(shù)優(yōu)劣競爭集中“指揮”所有學科的教師都“集中”精力,把能量集聚在如何提高“突破”高分的技巧上。
三、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學課堂“主導——主體”教學理念
鑒于新高考背景下的新要求,筆者為了適應新形勢的壓力,在高中化學課堂嘗試將“主導——主體”教學理念貫徹實施。
所謂“主導——主體”教學理念就是在課堂中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同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力爭做到教學相長。
(一)“主導——主體”教學理念
高中化學課堂的“主導——主體”教學理念就是在化學的教學設計上將“教”的設計要符合學生“學”的需要;要重視并調動學生將“學”的設計盡可能挖掘出所教內(nèi)容的價值,將“教”和“學”緊密結合,有效“學習”,將課堂效果最優(yōu)化、教學目標最大化。這種教學理念就是在“教”學中重視學生“學”習的能力,把“學”的設計優(yōu)先,將“教”的能力在學生“學”中推動。不是教師將知識點先“教”,而是實現(xiàn)教師所“教”是學生所“學”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