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萍
【摘要】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已經成為當前教育工作者必須予以重視的工作。閱讀多為語文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升留守兒童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留守兒童良好的道德品質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必須通過多種措施有效加強留守兒童的閱讀體驗,讓他們在閱讀中快樂成長。鑒于此,本文對農村幼兒閱讀習慣及興趣的培養(yǎng)策略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幼兒;閱讀習慣及興趣
一、留守兒童教育的困境
1、留守兒童的產生
留守兒童是隨著市場經濟迅猛發(fā)展而出現的一個特殊群體。為了能夠提高收入,改變生存狀態(tài),給家人更加富裕的生活,大量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而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夫妻共同外出,同時出于時間、精力、經濟等原因的考慮將年幼的子女留在家鄉(xiāng),由此產生了“留守兒童”。
2、留守兒童教育的困境
首先,根據調查,留守在農村的兒童,大部分是跟隨祖父輩生活,甚至有的是跟隨親戚生活。留守兒童的祖父輩,大部分是年紀較大的農民,他們知識水平較低,沒有能力也沒有精力去指導留守兒童的課業(yè)。即便是父母中一方留在家中,但是由于要完成家中的全部勞作和家務,也缺少關心孩子功課的時間和精力。在這種情況下,留守兒童的課外學習就只能處于放任自流的狀態(tài)。這也就造成了留守兒童學習普遍缺乏自覺性,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其次,留守兒童長期脫離父母的管教,其很多生活習慣也十分不好,如愛玩手機、愛看電視、不愛勞動。教師面對留守兒童,也僅僅是能夠提供最基本的教育,缺乏有效的方法去培養(yǎng)留守兒童的生活習慣。有的留守兒童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存在一些心理問題,如過于內向、暴躁易怒、叛逆、不善交流等。他們往往比較敏感,教師或同學的一些無心之語,就會讓他們情緒低落或者憤憤不已,這無疑也給教師的工作制造了困難。再次,留守兒童大多數生活在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的農村。他們的父母文化層次較低,收入不高,對子女的教育投入缺少積極性和主動性。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身體健康就行,即便是不學習,也可以通過打工掙錢。因此,不會投入太多的金錢和時間在子女的教育方面。這就造成留守兒童的學習條件較差。
最后,幼兒園方面,由于教師的工作負擔比較重,而留守兒童的家長又離家外出,教師與家長也不好聯系,因此缺少溝通的渠道和機會。家長對孩子的情況不了解,因此也很難配合教師去進行教育。留守兒童處于放任自流的狀態(tài),因此很難得到較好的教育。
二、農村幼兒閱讀習慣及興趣的培養(yǎng)策略
1、選擇適合材料
選擇適合幼兒閱讀的書籍的目的是讓幼兒不排斥閱讀,同時保持閱讀的興趣。幼兒閱讀資料除了圖書之外,還包括期刊、幼兒報紙等材料。由于每個幼兒的閱讀喜好都不一樣,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來選擇不同的閱讀材料。教師根據不同的媒介制訂不同的閱讀計劃,讓所有的幼兒都能夠提高自身的閱讀興趣。當幼兒在幼兒園閱讀時,教師可以選擇畫報或者兒童百科全書、卡片等材料讓幼兒進行閱讀。如果幼兒的閱讀水平比較高,就可以選擇更加豐富的閱讀材料,如《天方夜譚》《一千零一夜》等。如果幼兒的閱讀水平一般,教師可以選擇科學知識類圖書,如《十萬個為什么》。除了選擇合適的書籍之外,為了循序漸進地引導幼兒進行閱讀,教師可以制訂每周閱讀計劃,讓幼兒在規(guī)定的閱讀時間里完成自己的閱讀任務。在放假期間,教師可以讓家長督促幼兒進行早讀。在幼兒園學習期間,教師可以讓幼兒在午睡之前進行閱讀。
2、舉辦閱讀活動
幼兒在進行閱讀時,不僅需要進行閱讀學習,還需要進行語言表達訓練。所以教師可以根據不同階段的幼兒的不同需求開展不同的實踐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表達能力和閱讀習慣。教師組織幼兒進行角色扮演等游戲活動,不斷提高幼兒的閱讀積極性。
例如,在閱讀繪本《遵守交通規(guī)則》時,教師可以讓幼兒分別扮演路人和警察,然后讓扮演路人的幼兒拿著不同的卡片去找警察,如果沒有該卡片上的違反交通規(guī)則行為就可以拿到警察手里的一朵小紅花,如果違反了交通規(guī)則,就不能拿到小紅花。幼兒在實踐活動過程中具有良好的主動性以及自主性,能夠主動地去表達和閱讀。教師還可以開展親子閱讀活動。教師指定閱讀材料,讓家長與幼兒一起完成閱讀,如可以錄制閱讀視頻或者制作閱讀卡片。這樣不僅能提升幼兒的閱讀興趣,還能有效地增強幼兒與家長的親子關系。幼兒園還可以組織家長成立“閱讀互助會”,讓家長與家長之間能夠相互學習,了解幼兒的需求,積極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興趣。
3、家園合作共育
“家園共育”是一種教育新思路、新理念,指的是由家長、幼兒園教師共同參與到幼兒的教育活動中。為了提升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水平,可將家園共育作為教學活動的基礎。例如,通過面對面的溝通交流或微信視頻交流的方式,由幼兒園教師對家長提供親子閱讀方面的指導,讓家長掌握幼兒閱讀方面的科學方法,然后在家中由家長指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正確的閱讀習慣。家長可以在講解繪本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提出與繪本故事內容相關的問題,通過設疑引發(fā)幼兒的好奇心,使幼兒閱讀繪本的興趣提升,進而提升幼兒的閱讀能力水平。并且,在家園共育過程中,家長與幼兒園教師需加強溝通,從而確保家園共育工作能順利有序進行。
例如,通過手機電話、微信、電子郵箱等方式,加深家長與教師之間的聯系。在平等、尊重原則下,通過溝通,聽取教師的建議或意見,使家長掌握教育孩子正確的做法。同時,教師也需要在與家長溝通過程中,了解家長的想法,通過有效策略,贏取家長信任,多關心幼兒的學習、個性成長等,使家長感受到教師的盡心盡責,從而減少糾紛問題的發(fā)生,使家園共育的目標得到有效實現??傊覀円J識到家園共育的重要性,發(fā)揮幼兒園教師與家長的共同培育作用,為幼兒早期閱讀能力水平的提升保駕護航。
三、結語
綜上所述,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閱讀能促使幼兒提升認知能力,有助于他們滿足發(fā)展需要,在這個時期培養(yǎng)他們早期閱讀的興趣,能讓良好的習慣變得更長久。因此教師要協同家長,給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家園合作,共同促使幼兒養(yǎng)成早期閱讀的興趣和習慣。
參考文獻:
[1] 薛林芳. 淺談幼兒早期閱讀興趣與習慣的培養(yǎng)[J]. 學周刊,2020(29):169-170.
[2] 謝秀梅. 幼兒早期閱讀興趣與習慣的培養(yǎng)研究[J]. 讀與寫,2020,17(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