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軍
摘要:在初中語文統(tǒng)編版教材的教學中,學生通過對其中的自讀課文進行學習,能夠促進學生進一步進行課外文章的閱讀。因此,為了讓學生對這些自讀課文有良好的學習和掌握,教師應該在自讀課文的教學中,逐步引導學生對自讀課文進行學習,幫助學生掌握學習自讀課文的技巧,從而實現(xiàn)學生自讀課文的高效學習,促進學生在閱讀方面獲得發(fā)展和進步。
關(guān)鍵詞:自讀課文;教學策略;初中語文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22-0029
為了實現(xiàn)學生從課堂閱讀文章學習到自主閱讀的過渡,從而幫助學生在閱讀方面獲得發(fā)展,自讀課文的學習是學生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其能夠幫助學生培養(yǎng)閱讀的興趣,從而有助于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積極地進行閱讀。因此,下文將對自讀課文教學的策略進行分析。
一、教閱讀之方法
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是一個舉一反三的過程,因此,語文教師在教讀課文中要精練地講,注重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啟發(fā)學生的能動性,幫助學生積極地進行自讀課文的閱讀,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文章有多種文體,每種文體都有其獨特的教學方法。教師既要對學生的基本閱讀能力進行培養(yǎng),同時應該將不同類型的自讀課文學習方法教給學生,幫助學生高效地進行自讀課文的學習。因此,在教讀課文的教學中,學生能夠?qū)W習到不同文章閱讀的方法。自讀課則是幫助學生進一步地運用這些閱讀方法進行學習。幫助學生掌握不同文章閱讀的方法。
以說明文為例,教師應該教授給學生基本的學習方法,從對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進行分析,到品味說明文語言、理清說明順序和結(jié)構(gòu)。學生通過一些自讀課文的學習,獲得一些基本的閱讀方法,就可以將獲得的閱讀方法運用到另一些自讀課文(如:《蟬》等)的學習中,再延伸到其他的閱讀過程中,以達到培養(yǎng)閱讀能力提升語文素養(yǎng)的目標。
二、給自讀之時間
給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自讀課文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對所學語文知識進行鞏固和應用。并且,在學生自主進行自讀課文的學習中,教師通過巡回指導,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自讀課文的學習方法,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對自讀課文進行學習。
如在進行《雨的四季》這篇文章的教學時,首先就應該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對課文進行素讀。讓學生利用在其他自讀課文中學到的閱讀寫景散文的方法展開自主閱讀。首先,學生可以通過朗讀去感悟文章,感知各種“雨”的形象特點,獲得美的享受;然后把握文章從春雨寫到冬雨的思路,厘清文章脈絡(luò);并且通過對自讀課文中的表現(xiàn)手法等進行分析,從而更深層次地讀懂文章,了解文章的主題,有利于學生對自讀課文的內(nèi)容有一個良好的掌握。
三、借助學之系統(tǒng)
助學系統(tǒng)是統(tǒng)編教材的一大亮色,是學生自學的好幫手。自讀課文中往往有一些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的信息,學生通過了解這些信息,根據(jù)這些信息的指示進行自讀課文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對自讀課文有良好的掌握。因此,如果能充分利用好助學系統(tǒng),能夠促進學生對自讀課文有良好的學習和掌握。單元提示能夠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單元提示一般有兩段,分別從“人文主題”和“語文素養(yǎng)”兩方面對學生提出學習的目標。那么在自讀課文時,就可以結(jié)合單元提示提出本課的學習目標。例如,學生對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進行感悟,能夠?qū)θ松辛己玫母形?。語文素養(yǎng)的目標則是“繼續(xù)學習默讀,在掌握一些基本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能夠有條理地進行自讀課文內(nèi)容的學習,從而高效地完成這一自讀課文的學習。”因此,跟隨助學系統(tǒng)進行學習,能夠為課文的學習指明方向。
閱讀提示強調(diào)自讀課文學習的重點,為學生的自主閱讀提供有效信息,幫助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入思考。在進行《再塑生命的人》這篇自讀課文的學習時,學生可以通過對文章標題進行思考,產(chǎn)生一些相關(guān)的問題,從而帶著這些問題對自讀課文進行閱讀,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促進學生對自讀課文內(nèi)容進行探索。另外,通過文章標題的思考,能夠幫助學生對自讀課文的內(nèi)容有一個預測,從而有利于學生高效地進行自讀課文的學習。據(jù)此,教師就可以啟發(fā)學生思考標題的含義和作用,找到能和“再塑生命”相呼應的句子,同時關(guān)注那些抒情和議論句,從而體會到記敘文中抒情議論句雖然少但意蘊多,學生通過對這些句子進行感悟,能夠幫助學生對自讀課文的主題有良好的掌握。
旁批是自讀課文助學系統(tǒng)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能夠指導學生進行自讀課文的學習,從而使學生學習自讀課文的過程更加容易。這些旁批較為簡明,但能引發(fā)學生對課文的深度思考。有的旁批是賞析點評課文的內(nèi)容、結(jié)構(gòu)、寫法和語言,有的旁批是以提出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入而有指向性的思考。如《雨的四季》第一個批注就簡單明了地指出第一段話的作用,第二個批注則引導學生思考側(cè)面描寫的作用。這就說明,通過批注的引導,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并且,學生可以在自讀課文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批注,可以從批標題、批結(jié)構(gòu)、批情感、批語言、批感悟等入手,從而有利于學生更加認識自讀課文的學習,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取快樂,在快樂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思考,促進學生在思維方面獲得發(fā)展。
此外,比較閱讀也是在自讀課教學中常用而有效的教學方法。同時,教師要做好評價工作,正確認識自己的教學效果,對學生給予正確而積極的評價。實踐證明,只要我們在自讀課文教學中把握自讀課文的課程特點,制定恰當?shù)膶W習策略,最終就能夠?qū)崿F(xiàn)閱讀能力的自我提升。
參考文獻:
[1]溫儒敏.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教師教學用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李永安.緊扣助讀系統(tǒng),引導初中生自讀課文[J].2020(14):30.
[3]葉詩敏.統(tǒng)編版初中語文教材自讀課文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20.
(作者單位:廣東省韶關(guān)市湞江區(qū)風采實驗學校5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