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臻 付俊麗 張雙勇
【摘 要】 目的:觀察急性腦梗死后偏癱患者采用“飛針”療法聯合化痰通絡湯加減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128例急性腦梗死后偏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64例給予電針治療,觀察組64例給予“飛針”療法結合化痰通絡湯加減治療,兩組均持續(xù)治療3個月,對比兩組臨床療效、偏癱肢體運動功能Brunnstrom偏癱運動功能評定分級、Fugl-Meyer評分、Barthel指數評分、FIM評分、不良反應。結果:治療后,觀察組Brunnstrom偏癱運動功能評定分級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Fugl-Meyer評分、Barthel指數、FIM評分及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飛針”療法聯合化痰通絡湯加減能夠增強患者肢體運動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改善偏癱程度,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急性腦梗死;偏癱;“飛針”療法;化痰通絡湯;楚海波教授
【中圖分類號】R743.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21)05-0073-04
近年來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腦梗死、腦出血患者病死率明顯降低,但救治過后患者后遺癥逐漸顯現出來,其中以偏癱、不同程度運動功能障礙最為多見,逐漸得到越來越多的學者的關注[1]。隨著中醫(yī)的大力發(fā)展,以針刺、艾灸、推拿、按摩為主的中醫(yī)理療方法逐漸被臨床廣泛應用,電針屬于針刺法的延伸,其主要在傳統針刺手法基礎上加以人體生物電以增加對穴位刺激,增強治療效果,但單純電針治療效果并不理想[2]。楚海波教授從事臨床工作30余年,擅長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療法治療中風、眩暈、頭痛、失眠等癥,尤其在中風病的診療、康復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楚海波教授認為中風病后遺癥主要是由腦絡瘀阻、腦髓受損、神不馭形而致,故而臨床在針灸治療基礎上還應輔以藥物治療使腦絡得通、腦髓得補而形受神馭。筆者對急性腦梗死后偏癱患者實施楚海波教授“飛針”療法聯合化痰通絡湯加減治療,旨在觀察其效果,為腦梗死后偏癱的治療尋求更為理想的治療方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間128例急性腦梗死后偏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擲幣法分為兩組。對照組64例,男女比例29∶35;年齡54~72歲,平均(63.49±2.65)歲;病程2~6個月,平均(4.04±0.88)個月;其中左側偏癱者38例,右側偏癱者26例。觀察組64例,男女比例30∶34;年齡55~70歲,平均(63.61±2.52)歲;病程1~8個月,平均(4.20±0.75)個月;其中左側偏癱34例,右側偏癱3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兩組入院時均經我院CT、MRI等影像學檢查符合急性腦梗死診斷標準[3]:中年以上的高血壓及動脈硬化患者,活動時或情緒激動時發(fā)病,血壓波動較大,CT示梗死灶,腦梗后存在肢體運動功能障礙等偏癱癥狀,無認知功能障礙,意識清醒。
1.3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能夠獨立配合完成本次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偏癱癥狀者,排除腦梗后意識模糊、存在生命危險者,對本研究所用方法及藥物存在禁忌者等。
1.4 方法 對照組采用電針治療儀[生產廠商:安陽市翔宇醫(yī)療設備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豫食藥監(jiān)械(準)字2011第2260320號]治療,選穴:上肢患側:肩髃、曲池、外關、合谷,下肢患側足三里、陽陵泉、環(huán)跳、三陰交,針刺得氣后連接電針治療儀,設置連續(xù)波,頻率為2Hz,每天治療1次,每次30 min。
觀察組采用楚海波教授“飛針”療法聯合化痰通絡湯加減治療。①“飛針”療法:上肢取穴患側肩髃、曲池、手三里、外關、合谷,下肢取穴患側環(huán)跳、髀關、伏兔、足三里;針刺手法:穴位皮膚常規(guī)消毒,一手拇食中三指指腹握針柄,另一手繃緊并固定穴位,進針時拇指內收,針體轉動時接近穴位,借助指力、腕力、肘力將轉動針體彈射入穴,然后快速捻轉提插針體,得氣后依據虛實實施補、瀉或平補平瀉法,每次治療留針30 min,每天治療1次,每周治療6次,休息1d,持續(xù)治療3個月。
化痰通絡湯加減治療,藥用:膽南星12 g,茯苓30 g,天麻30 g,陳皮12 g,雞血藤30 g,半夏12 g,丹參15 g,川牛膝10 g,肉蓯蓉10 g,杜仲10 g,甘草10 g。水煎服,早晚分服,1日1劑,兩組均持續(xù)治療3個月。
1.5 觀察指標 ①Brunnstrom偏癱運動功能評定分級[4]:完全癱瘓為Ⅰ級;運動模式異常為Ⅱ級;異常運動模式達頂點為Ⅲ級;共同運動模式打破,出現分離運動為Ⅳ級;肌張力逐漸恢復正常,有分離運動、精細活動為Ⅴ級;精細、協調、控制運動接近正常水平為Ⅵ級;②采用Fugl-Meyer評分[5]評價患者上下肢功能,其中上肢功能評分總分66分,下肢功能評分總分34分,得分越高提示上下肢運動功能越好;③采用Barthel指數[6]評分評價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范圍為0~100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越好;④采用FIM評分[7]評價患者運動功能、認知功能,其中運動功能分值91分,認知功能分值35分,總分126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運動功能及認知功能越好;⑤比較兩組不良反應。
1.6 療效判定 依據《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8]結合Brunnstrom偏癱運動功能評定分級評價患者治療效果。治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運動功能恢復正常;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Brunnstrom偏癱運動功能評定分級提升≥2級,有效:臨床癥狀減輕,Brunnstrom偏癱運動功能評定分級提升≥1級。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未見改善??傆行?(治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7 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采用SPSS21.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 ±s)表示,采用t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Brunnstrom偏癱運動功能評定分級 治療前,兩組Brunnstrom偏癱運動功能評定分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Brunnstrom偏癱運動功能評定分級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偏癱肢體功能評分 治療前, 兩組Fugl-Meyer評分、Barthel指數及FIM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Fugl-Meyer評分、Barthel指數及FIM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臨床療效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不良反應 兩組治療期間均未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
3 討論
急性腦梗死是中老年人群常見疾病,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肢體偏癱、步態(tài)不穩(wěn)、頭痛、頭暈、肢體麻木等,嚴重者可發(fā)生腦疝、腦出血、昏迷而危及生命[9]。隨著我國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急性腦梗死病死率逐年降低,然而其后遺癥逐漸顯現出來,尤以偏癱肢體運動功能障礙最為多見,臨床治療腦梗死后遺癥的方案眾多,如Bobath技術康復訓練、針灸、按摩、推拿等[10]。電針是指在針刺穴位得氣后,通過連接人體生物電的微量電流波,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療法,通過連接微量電流波,進一步增強穴位刺激,提高針刺的治療效果[11]。
楚海波教授[12]認為中風病病因無外乎素體虧虛、稟賦不足、飲食失節(jié)、內傷積損,眾多病因導致機體氣血乖逆,產生以痰、瘀、風為主病理產物,痰瘀互結攪擾腦竅,引發(fā)腦脈閉阻,發(fā)為中風,故中風病基本病機為腦絡瘀阻不通、腦髓受損、神不馭形,而致中風偏癱,癥見上肢不舉、下肢不行、手足實用,故而治宜活血化痰以通腦竅、益腎通絡以補腦髓。
針灸作為中醫(yī)理療重要方法,其治療中風偏癱的效果已被公認,現今為止,臨床所采用的針法眾多,帖氏“飛針”是由我院針灸科創(chuàng)始人帖亞林所創(chuàng),其特異的手法得到國內外學者的認可,傳承數代至今已然形成一定學術體系[13]。本研究所用楚海波教授“飛針”療法是在帖氏“飛針”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其特點為進針快、得氣快、疼痛輕,它主要利用針體旋轉間隙,借助指力、腕力、肘力快速彈射入穴,表層皮膚感受點受到針刺時間極短,痛覺刺激尚未傳至大腦而進針已完成,降低患者痛感,這亦是人們樂于接受“飛針”療法的重點所在[14]。同時由于進針迅速、患者痛感較輕,致使患者很快能感受到酸脹、沉麻的針感,即“得氣快”,正如《金針賦》中有言“氣速效速,氣遲效遲”證實得氣快慢將直接影響治療效果。楚海波教授在穴位選取上亦十分謹慎,完全符合“近端取穴、遠端取穴”的原則,如上肢功能障礙取曲池、合谷、外關、肩髃、手三里,下肢功能障礙取足三里、環(huán)跳、伏兔、髀關,同時還應根據不同病情予以穴位搭配,如弛緩型癱瘓則以陽經穴位為主,輔以互相表里之陰經穴,所謂“治痿獨取陽明”;而對痙攣型癱瘓則以陰經為主,輔以相表里的陽經穴,如此陰陽相配,陰可引陽、陽可引陰,陰陽互用,從而快速疏通氣血,改善偏癱患者肢體功能?,F代醫(yī)學研究[15]表明,足三里作為人體保健要穴,針刺能夠激活腦干中縫大核,減輕缺血、缺氧對腦組織的損傷,同時還能提高大腦皮層細胞的工作能力,調節(jié)垂體-腎上腺素髓質功能,提高血液中腎上腺素水平,提高心臟功能,擴張大腦血管,提高腦部血氧供應,減輕血腫對腦部功能區(qū)壓迫,利于肢體功能恢復。另外楚海波教授還主張在“飛針”療法基礎上聯合中藥化痰通絡湯加減治療,以內外并舉,協同增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化痰通絡湯中以膽南星、半夏、茯苓、陳皮為君藥,善治痰熱蒙蔽清竅;丹參活血化瘀、清心通絡,川牛膝逐瘀通絡、引腦竅之瘀血下行,雞血藤通絡止痛,天麻祛風通絡止痛,四者合為臣藥善治瘀血上行攪擾清竅,引腦竅之瘀血下行,君臣合用,可化腦竅之痰瘀而開竅寧神;腎主骨生髓,腎氣足則腦髓充養(yǎng),故佐以肉蓯蓉、杜仲,以補腎填精,充養(yǎng)腦髓;甘草為使,調和眾藥,諸藥相和,共奏化痰逐瘀、益腎補髓、開竅寧神之功效。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Brunnstrom偏癱運動功能評定分級明顯改善且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Fugl-Meyer評分、Barthel指數、FIM評分及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表明“飛針”療法聯合化痰通絡湯加減治療急性腦梗死偏癱患者效果顯著,其能夠顯著改善患者運動功能障礙,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增強患者運動功能。這可能是由于“飛針”療法具有進針快、得氣快、痛感輕等優(yōu)勢,能夠通過快速進針,快速得氣,從而提高治療效果,增強對局部肢體神經的刺激,促進肢體神經傳導,進而改善肢體運動功能[16]。同時化瘀通絡湯能夠化痰祛瘀、清利腦竅之痰瘀而開竅寧神?,F代藥理學研究[17]表明,化痰通絡湯中丹參具有活血祛瘀之功效,其能夠擴張腦血管、解除瘀血、改善腦部組織血氧供應,減輕腦神經損傷,從而改善中樞神經功能,增強肢體運動功能。雞血藤能延長血栓形成時間,間接抑制血栓形成,同時還能疏通血管,增加腦組織血氧供應,減輕腦組織缺血、缺氧狀態(tài),改善中樞神經功能及運動功能[18]。且兩組治療期間無明顯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飛針”療法聯合化痰通絡湯加減能夠增強患者肢體運動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改善偏癱程度,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沈紅春.偏癱康復湯在急性腦梗死偏癱患者康復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鄉(xiāng)村醫(yī)生雜志,2020,27(1):68-69,72.
[2]張晶晶,杜元灝,李晶,等.電針干預對腦梗死大鼠腦組織Wnt信號通路的影響[J].針刺研究,2020,45(3):202-208.
[3]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5,48(4):246-257.
[4]李茜,王秀蘭,吳玉珊,等.Brunnstrom分期康復聯合良肢位訓練對重型顱腦損傷康復期患者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13):93-95.
[5]NADER,RIAHI,VASILY A, et al.Estimating Fugl-Meyer Upper Extremity Motor Score From Functional-Connectivity Measures[J].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a publication of the IEE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2020,28(4):860-868.
[6]VERONICA,STRINI,NOVELLA,et al.Barthel Index:creation and validation of two cut-offs using the BRASS Index[J].Acta bio-medica : Atenei Parmensis,2020,91(2-S):19-26.
[7]陳小云,陳書園,李娟.認知訓練對腦卒中患者肢體功能和日常獨立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20,34(4):299-304.
[8]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73.
[9]李東風,董曉飛.高血壓病合并急性腦梗死患者 血清游離脂肪酸的表達水平及臨床意義[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19,40(1):28-30.
[10]張曉東,常意梵.急性腦梗死后偏癱經早期針灸康復治療的有效性[J].中醫(yī)臨床研究,2020,12(10):49-51.
[11]鄭劍南,齊鳳軍,王繼鋒,等.電針聯合推拿健患側治療缺血性中風后遺癥29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20,29(1):103-106.
[12]楚海波,張雙勇.針刺治療急性腦梗塞的研究概況[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8,10(31):146-148.
[13]楚海波,徐飛飛,董華麗,等.帖氏“飛針”治療特發(fā)性面神經麻痹的臨床研究[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8,10(34):36-38.
[14]楚海波,張雙勇,付俊麗,等.帖氏“飛針”法治療急性腦梗死偏癱: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針灸,2017,37(11):1153-1156.
[15]陳小芳,李菲,謝晶軍,等.足三里溫灸法在腦梗死患者早期康復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35):4579-4583.
[16]王筱鋒,李得平,李振,等.中原帖氏飛針聚氣針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60例[J].河南中醫(yī),2017,37(3):528-530.
[17]李玥.淺談復方丹參方的組成及藥理藥效研究[J].藥品評價,2020,17(4):25-26.
[18]秦雙雙,朱艷霞,韋坤華,等.雞血藤的本草沿革與黃酮類成分及其藥理學研究進展[J].中國中藥雜志,2018,43(11):2216-2223.
(收稿日期:2020-09-02 編輯:程鵬飛)
基金項目:
作者簡介:封臻(1983-)女,漢族,碩士,主治中醫(yī)師,研究方向為中醫(yī)內科腦病。E-mai:z5709f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