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菲
插畫_ 曹語庭
我的師友常有通俗金句,比如“粗人不吃橄欖”。生于上海、祖籍蘇州、有一半紹興血統(tǒng)的他說這是句紹興老話。紹興人是否愛吃橄欖我沒考證過,不過紹興人飲茶時愛放一顆青橄欖我也是感受過的。
小學時第一次吃檀香橄欖的情景宛如昨天。爸爸買了一紙袋青橄欖,我初嘗只覺得含有少許汁水的橄欖又酸又澀,口感粗糙略苦。爸爸說,別急,馬上就是雅致的回甘了。果然,橄欖在青澀的低回后轉瞬婉轉清揚。爸爸還經(jīng)常拿一撮龍井茶和兩顆檀香橄欖置于白瓷杯中悶蓋片刻后賞味,有別樣的清芬,于是我從很小就開始喝這種古早味綠茶了。小小的青橄欖貌不驚人,但滋味獨特帶勁,是一種遺世獨立的清雅存在,多咀嚼才能辨出它的曼妙不凡,且能清熱利咽。
至今我都是橄欖的擁躉,生吃、蜜餞、入饌、入茶、入湯無一不喜,拷扁橄欖、鹽津橄欖、甘草橄欖、陳皮欖等,是辦公室零食的“常在”。很喜歡以竹殼纏紅線、每根竹節(jié)般纏出三四粒橄欖的包裝,以小捆出售,很是喜氣,商標常以“某某行”命名。還有以陳皮裹咸橄欖,并用禾桿草扎緊的廣東三寶扎,陳香醇厚、咸香中和,能蕩滌煩渴,醒神解膩。橄欖變幻成橄欖醬抹法棍,變幻成橄欖菜過白粥、蒸魚,變幻成南姜咸甜橄欖糝,也都能讓平凡的食物點石成金。
在我看來,橄欖的味道也分前中后味,余味繚繞,沁人心脾。包括上海人在內(nèi)的江南人不算是中國人中最愛吃橄欖的,但一定屬于比較愛吃的。真正的老饕在閩南、在潮汕,他們對青橄欖酸澀后的回甘清香有上癮般的難以自拔。出遠門時,行囊里一定會有一袋青橄欖,乏了,油膩了,想家了,就會嚼上幾顆,那是故鄉(xiāng)水土的味道。
再說說粗人為什么不吃橄欖,相比于橄欖的層次感和韻味,粗人更愛奶糖的直白。我有時邊吃橄欖邊聊以自慰,嗯,我不是粗人。不過在上海,自稱“粗人”者往往更值得思忖玩味。他們絕不會是真正的粗人,而為追求表面精細用力過猛、時常拗造型而不自知的人,往往底板較粗,混沌不明。
精細化思維是這座城市人民的本能,上海大而細,大在地盤表面,細在游戲規(guī)則和人心溝壑。過去老上海石庫門弄堂里,一條樓梯上幾根電燈線對應著幾戶人家,即使黑燈瞎火也不能拉錯。這不是電費問題,而是規(guī)則問題。在上海弄堂里生活過的人,把他放到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生活得不差,他看得懂很多東西,這是環(huán)境所給予的能量。
女友說她最近和四位上海同事去1千米開外的餐廳吃飯。風大雨大,走過去嫌遠,用叫車軟件叫兩輛出租車既不可能同步,又不太劃算。僅用了幾秒他們就做出統(tǒng)籌:叫一輛車,三位先上,兩人留在原地;到達餐廳后下來兩人先進去點菜,留下一人隨車回到原地接上另兩位到餐廳。來回總共3.5千米,耗時10分鐘,不僅節(jié)省了錢,還節(jié)省了點菜時間。身為東北人的她驚訝于上海人過人的算數(shù)能力,也驚訝于上海的出租車師傅并未因此流露絲毫不滿。
但凡在上海能有立錐之地的人,不太會是純粹的粗人,也絕不會是絕對的細人。粗細搭配,比例視場合和情況而定。粗不是目的,而是方法,通過粗細適宜的組合,達到收益最大化,這才是目的。
很多上?!?0后”中學時代曾去紡織廠參觀,廠方負責人驕傲地展示工廠輝煌而久遠的歷史。龐大機器上的銘牌刻著:1935年。當時,那些機器被擦拭錚亮,依然在正常運轉。這除了辛勤勞動,還需要怎樣的智慧投入和精細化運作。
插畫_ 曹語庭
然而,上海人也曾屢遭詬病,這要歸咎于上海人的“粗”了,把自傲、排外、計較、委屈都掛在臉上,且并未授人以漁,即使這出于對自己生態(tài)和心態(tài)的某種守衛(wèi)。看似細,其效果粗。
改革開放最初時期成就了一大批草莽英雄,北方出產(chǎn)資源型企業(yè)家,南方盛產(chǎn)機會型企業(yè)家,謹小慎微、注重游戲規(guī)則的上海人兩樣都不占。過于精密的他們總在計算與權衡中錯失稍縱即逝的機遇。整個20世紀80年代,上海許多傳統(tǒng)制造業(yè)和輕工業(yè)名牌日漸式微。20世紀90年代浦東開發(fā)開放,大量外資、央企和民企紛紛進駐上海,這些力量合力助攻,使得上海商業(yè)飛速崛起。進入21世紀,中國經(jīng)濟和商業(yè)環(huán)境發(fā)生著本質變化,草莽英雄時代逐漸落幕。上海城市的嚴謹、務實和契約精神切合時宜,成為成熟商業(yè)社會最根本的基礎。上海人的“細”不再是劣勢,而是一種遠見。若沒有量化的數(shù)字、契約約束和閉環(huán)管理,一切都只是無法落地的空談。在這座城市,公平純粹的商業(yè)競爭才是市場主流,這就逼迫上海企業(yè)在模式創(chuàng)新上下更多工夫。堅定全面數(shù)字化轉型之路,上海走在了中國城市的最前端。
以上海人為主體的企業(yè),團隊往往相對穩(wěn)定。受過良好教育、習慣于規(guī)避波動風險的上海人成為企業(yè)的中流砥柱,追求職場內(nèi)外的平衡常使得他們的第二身份比第一身份更出彩。
許多人贊嘆上海中產(chǎn)階層婚姻的穩(wěn)定。這種“穩(wěn)定”暗流涌動,卻在統(tǒng)計學意義上波瀾不驚。其實,中國家庭中夫妻相處空間的半開放程度,上海是比較突出的,也有著不小的灰色地帶,逐步使婚姻中性化、合作化,反映了海派婚姻熱衷于在社會公共價值框架下維持必要秩序的中庸性和實用性,其模式往往粗細有道、默契無窮。
山溫水軟、浪奔浪流的上海灘,“細”是容易的,“粗”常常是策略和方式的一種,其投入大,標的高,心理預期也高。與其他城市不同,上?!按秩恕蓖取凹毴恕庇兄鼮楦呱顝碗s的心智認知和核心勢能。巨大的精神力量使他們開闊而豁達,不會只在言談舉止、生活方式等初級層面上自我陶醉。他們的征途旨在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