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昊天
最初,我是一株長在湖南安江農校實習農場早稻試驗田里的水稻。
1960年的夏天,我正迎著陽光拼命生長,一位叫袁隆平的年輕人發(fā)現了我。他說我長得特別好,籽粒很飽滿,畝產量估計可以達到五百公斤。第一次有人用這樣深情的目光注視著我,我暗下決心,要一輩子跟著他。
第二年春天,他把我的種子埋入一塊試驗田。為此,他傾注了全部心血,但讓我沒想到的是,我的孩子們十分不爭氣,高的高、矮的矮,沒有一株像我的。這讓他意識到,最初的那個我屬于天然雜交水稻。按照遺傳學理論,天然雜交水稻的二代會產生分離,也就是說,我的孩子無法長得像我這般整齊、健壯。這個年輕人不禁陷入了沉思。
為了培育許許多多像我一樣豐產的雜交水稻,年輕人決定用人工的方法,通過“三系”配套的方法研究雜交水稻,簡單地說,就是將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授以另一個品種的花粉,通過人工雜交,創(chuàng)造另一個我。
從那時起,他和幾個人就天天頭頂烈日,腳踩爛泥,在田野里尋尋覓覓。成功的路上并非一帆風順。有時,遭遇暴雨山洪,試驗田被無情地沖毀;有時,稻禾剛剛抽穗,就被人偷走了,但他都沒有氣餒。經過3000多次的雜交測試,培育的結果卻都不能像我一樣,這讓他想到,可能采用的稻種親緣關系太近了。于是,他又先后到云南和海南,尋找野生不育稻開展實驗……
歷經千難萬險,他和他的團隊終于成功地創(chuàng)造出了另一個我!
20世紀90年代,面對“誰來養(yǎng)活中國”的疑問,我們國家提出了超級稻育種計劃。我知道,那是要培育一個更加優(yōu)秀的我。之后,他領銜的科研團隊接連攻破水稻超高產育種難題,超級稻畝產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的五期目標全部完成,一次次刷新著世界紀錄。
人們都說,是他創(chuàng)造了我,說他是“雜交水稻之父”;人們又說,是我養(yǎng)活了中國人,影響了全世界。而他卻說,中國人要將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
2021年5月22日13點07分,這個培養(yǎng)和創(chuàng)造了我的人,卻在大家都能吃上飽飯的時代與世長辭了。
我想,他一定是到自己的夢境中去了。在夢里,水稻長得跟高粱一樣高,穗子像掃把那么長,顆粒像花生米那么大。
他,正躺在禾下乘涼呢!
(福建三明市第十中學七·4班,指導老師:李耿源)
我來品評
(請從結構、內容、語言這三個方面進行點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