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書
東東的家人最近特別煩惱,因為即將進入2歲的東東變得超級愛哭,而且哭的原因總是莫名其妙,玩具被自己扔出去了要哭,媽媽遞給他面包時掰成了兩塊他也哭,睡覺前爸爸過來看他一眼他又哭了,而且哭起來沒完沒了。奶奶很擔心,覺得東東這么愛哭可能意味著身體有什么毛病,媽媽則擔心東東以后的性格會有點問題。
很多孩子在1~3歲左右就會進入東東這樣“愛哭”的狀態(tài),有的甚至會持續(xù)到四五歲,讓父母深感困擾。面對這些“特別愛哭”的孩子,父母應(yīng)該怎么辦呢?
父母對哭的常見誤解
對于孩子的哭,父母常有很多誤解,其實也是這些誤解讓父母變得更加焦慮。
誤解1:1歲之后的孩子不應(yīng)該無緣無故地哭
很多父母會覺得孩子應(yīng)該越來越懂事,1歲后就不應(yīng)該再無緣無故地哭了。偏偏孩子在這個時期的哭鬧不減反增,讓父母感到非常焦慮和困惑,甚至擔心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出了什么問題。
其實,1歲之后的孩子變得更愛哭是一種正?,F(xiàn)象。有研究表明,1歲半至2歲之間,有70%的孩子會有發(fā)脾氣的表現(xiàn),大多數(shù)孩子平均每天哭鬧一次,持續(xù)1.5~5分鐘。這是因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跟外界環(huán)境的互動增多了,面臨的問題、困難也變多了,相應(yīng)也會產(chǎn)生更復雜、更強烈的情緒??奁呛⒆訉@些強烈情緒(如憤怒、挫折、沮喪、壓力甚至興奮)的一種正常反應(yīng)。
誤解2:特別愛哭的孩子可能有問題
雖然1~3歲的孩子都愛哭,但有些孩子明顯比另一些孩子更愛哭,哭鬧的次數(shù)更多,時間更長,更不容易被安撫。此時父母就會擔心孩子會不會是有什么問題?或者自責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夠好?
孩子在這個年齡段的哭鬧不同,主要是由先天的氣質(zhì)差異造成的。有的孩子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更敏感,容易對外界的聲音、光線以及其他刺激產(chǎn)生強烈的反應(yīng),不容易平復;有的孩子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則沒有那么敏感,也相對更容易安靜下來。所以,特別愛哭的孩子可能會需要更長時間來學會適應(yīng)外界的變化,以后可能也會有更強烈的情緒體驗,但這并不意味著他長大以后會比不愛哭的孩子性格更糟糕。
誤解3:男孩愛哭是不好的
如果愛哭的是女孩,父母更容易接受,但是在父母看來,男孩愛哭則是有問題的。這是源于社會的一種偏見:認為男孩從小就應(yīng)該更少地表露自己的消極情緒,長大后才會變得堅強。其實有研究表明,3歲之前的幼兒在情緒穩(wěn)定性上并沒有顯著的性別差異,3歲之后才開始出現(xiàn)差異。即使是成年人,男女在情緒穩(wěn)定性上的差異也并不算大。另外,對于1~3歲的孩子來說,由于男孩的語言能力發(fā)展晚于女孩,反倒可能會出現(xiàn)有些男孩由于無法使用語言,更容易用哭鬧的方式來表達情緒和意愿的情況。
孩子愛哭,父母要做好這4件事
接納孩子的情緒
如果父母能夠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對孩子的基本需求及時給予滿足,孩子出現(xiàn)哭鬧的情況就會減少很多。一般來說,孩子在饑餓、疲倦、生病或痛苦時會哭,也會在沮喪、悲傷、焦慮或生氣的時候會哭。在試圖接納孩子的情緒時,我們要記住,孩子眼里的世界與我們所看到的截然不同,在大人看來一件似乎無關(guān)緊要的小事對他來說可能至關(guān)重要。例如,媽媽把面包掰成兩塊遞給孩子,這在成年人看來不叫事,但對孩子來說就是天大的事,因為大面包不見了,而兩塊小面包跟大面包無關(guān)。
教孩子正確地表達情緒
當孩子哭的時候,很多父母會下意識地說“別哭了”,但這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產(chǎn)生這種情緒是不應(yīng)該的,是錯的,可能會讓孩子更難過。父母不如試試這樣說:“我知道你現(xiàn)在感到很難過?!边@是父母在幫助孩子理解情緒,讓孩子明白自己現(xiàn)在的感受叫“難過”。父母也可以說出自己的情緒,比如說:“媽媽也很難過,因為今天下雨了,我們不能出去玩。”讓孩子明白消極情緒的出現(xiàn)是正常的。另外,父母更需要教孩子以符合社會規(guī)范的方式表達情緒,例如跟孩子說:“你生氣了可以告訴媽媽,但是不能打人?!边@是在教孩子將情緒合理與行為不合理這兩件事情區(qū)分開。
提升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孩子確實比成年人更容易遇到挫折,所以也會更容易出現(xiàn)消極情緒,比如:孩子想吃餅干,可是打不開餅干盒子,很沮喪;孩子想玩玩具,但被別人搶走了,很生氣;感覺很熱,不知道該脫衣服,很煩躁……當孩子用哭鬧來表達受挫的感覺時,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想辦法去解決問題。例如啟發(fā)孩子:“你想吃餅干,可是又打不開盒子,媽媽教你怎么打開,好不好?”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給孩子示范如何解決問題,孩子就不會遇到什么挫折都哭了。
鼓勵孩子做出正確的行為
很多父母受不了孩子的哭鬧,總是會立刻滿足孩子的任何要求,這在無意中鼓勵了孩子的哭鬧行為,讓他學會用哭來操縱大人。當孩子的要求無法滿足而大哭大鬧時,父母應(yīng)以安撫孩子的情緒,將孩子帶離當前的活動為主,而不要通過滿足他的無理要求來阻止他哭。當然,要注意,孩子的基本需求應(yīng)盡量予以滿足。此外,父母也可以對孩子表現(xiàn)出的正確行為給予獎勵,例如對孩子說:“你剛才哭了一會兒,就自己去玩積木了,媽媽很高興?!被蛘弋敽⒆記]有哭鬧,而是說出“我想吃餅干,媽媽你教我怎么打開盒子”的時候再滿足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