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宛冬
1958年12月,菲利普親王與伊麗莎白二世
自幾千年前原始人類從母系氏族過渡到以狩獵為主的父系氏族以來,無論是在社會生產(chǎn)還是家庭生活中,男性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女性逐漸回歸家庭,擔(dān)任背后支持者的角色,平民如此,王室亦然。
女性一旦坐上了一國之君的位置,周圍的男人都將居于自己之下。男人要想圍繞在女王身邊,就必須有當(dāng)好“綠葉”的思想覺悟。
今年6月,英國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即將迎來自己的百歲壽辰,而他的妻子伊麗莎白二世已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據(jù)白金漢宮統(tǒng)計,菲利普親王身上共有780個頭銜,在英國可謂是“一人之下”。
但要做“女王身邊的男人”并不簡單,菲利普親王放棄了希臘的王位繼承權(quán),在公開場合不能和女王并肩而行。他必須站在女王身后兩步遠(yuǎn),并要如同臣民一般彎腰行禮,自己子女不得跟隨自己的姓氏。為此他曾抱怨道:“我是這個國家唯一一個不能把名字傳給子孫的人?!钡珱]辦法,因為女王永遠(yuǎn)是至高無上的,王國中的任何人首先都是她的臣民,即使是丈夫也不能例外。
為了維系這段已經(jīng)持續(xù)了74年的“婦唱夫隨”的婚姻,菲利普親王一直以維多利亞女王的王夫阿爾伯特親王為榜樣。他們的確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異國王子出身,都與女王從少年相識到兩情相悅,最終步入婚姻的殿堂。
阿爾伯特親王的最初局面更為艱難。在維多利亞女王時代以前,英國歷史上的執(zhí)政女王寥寥無幾,王室里并無為女王夫婿準(zhǔn)備的位置和稱號。臣民們將他視為一個“偷走了女王的外來者”:阿爾伯特親王只是一個德國小公國的王子,連向女王求婚的資格都沒有。他只能順從地答應(yīng)女王的求婚,按照女王的要求遠(yuǎn)離國事,只做“親愛的阿爾伯特”。
可最后,阿爾伯特親王成為了英國真正的無冕之王。他幫助維多利亞女王處理文件,接見大臣和備忘國事;他將曾經(jīng)高高在上的王室?guī)У搅斯娒媲埃蛟炝巳碌耐跏倚蜗?他發(fā)起舉辦了第一次世界博覽會,極大提升了英國的國際威望。在他42歲英年早逝后,當(dāng)時的英國首相帕默斯頓發(fā)出了“與其失去阿爾伯特親王,不如與美國打一場十年戰(zhàn)爭”的感慨。
英國外交部甚至流傳這一句話:“親王大嘴一開,十年外交白搞?!?/
在公開場合,阿爾伯特親王只是女王的夫婿,他心甘情愿地向自己的愛人俯首稱臣。但在當(dāng)時的英國,每位大臣都知道是誰在為這個國家做決定。一方面維多利亞女王生育了9個孩子,母親的職責(zé)讓她很難全身心投入國事;另一方面,她也愿意在一定程度上服從阿爾伯特親王的決定,將他推到臺前作為自己的代表。
電影《年輕的維多利亞》劇照
相比之下,菲利普親王這片綠葉做得就十分徹底。隨著君主立憲制的成熟,當(dāng)代英國王室只作為國家的象征存在,菲利普親王自然就喪失了干涉國家政務(wù)的機會;加上他本身口無遮攔,在多個場合語出驚人,英國外交部甚至流傳這一句話:“親王大嘴一開,十年外交白搞?!彼慌醴鉃椤皽厣始覉@林管理員”,真的和那些花草樹木打交道,培育的蘑菇和蔬菜還為王室創(chuàng)造了一筆不小的收入。
同樣是“綠葉”,是做在幕后為妻子乃至王國遮陰擋雨的大樹,還是做真正安閑無事的“王室吉祥物”?這里可以套用中國的一句俗語:“打鐵還需自身硬?!?h3>爭風(fēng)吃醋的女王情人
在過去很長時間以來,社會賦予女性最重要的任務(wù)就是結(jié)婚生子,可沒有人能夠左右女王的決定。如果不能成為女王的夫婿,那么做情人也是一種選擇。
伊麗莎白一世是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君主之一,在位時期被稱為英國的“黃金時代”。她終身未嫁,在加冕典禮上為自己戴了一枚戒指,并宣稱“我已經(jīng)嫁給了英格蘭”。作為“童貞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其實身邊從來都不乏追求者: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法國的查理九世、后來的亨利三世以及兄弟艾倫遜公爵,還有瑞典國王、奧地利大公……她以自己的婚姻作為與各國周旋的籌碼,讓英國從邊緣小島成為國際玩家。為了拉攏法國對抗西班牙,她可以拉著矮小丑陋、外號“青蛙王子”的艾倫遜公爵的手,在花園里含情脈脈地散步。但女王的婚姻對整個國家來說意義重大,嫁給鄰國的國王或王子就意味著政治上的聯(lián)合,顯然伊麗莎白一世并不想這么做。
羅伯特·達(dá)德利與伊麗莎白女王
女王的芳心或許屬于羅伯特·達(dá)德利,一位與女王同月同日生的童年玩伴。達(dá)德利陪伴著當(dāng)時還是公主的伊麗莎白,度過了人生最艱難的時刻。自女王即位以來,達(dá)德利就一直在宮廷里相伴左右。
迪斯累利被維多利亞女王視為最忠誠的首相和貼心的朋友
可他只是皇家御馬官,沒有能夠匹配女王身份的地位,而且他家中還有一位妻子艾米·羅布薩特。1560年,艾米·羅布薩特被發(fā)現(xiàn)從宅邸內(nèi)的樓梯上摔下身亡,而當(dāng)時達(dá)德利仍在宮廷中陪伴女王。一時間倫敦滿城風(fēng)雨,但女王仍然直言不諱地承認(rèn),如果自己要改變單身的念頭,達(dá)德利就是最佳人選。
在一些重大儀式和典禮上,達(dá)德利甚至要“扮演”女王配偶的身份。他去世六天前寫給女王的書信,一直被珍藏在女王床頭的珠寶盒中,15年未變,足見女王對他用情之深。
與達(dá)德利相比,埃里希斯伯爵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男寵”。他和女王相差超過30歲,是伊麗莎白一世晚年的心腹。他們朝夕相處,晝夜不離。如果說女王還想在年輕的伯爵身上尋回青春的感覺,伯爵就只想利用女王的寵愛為自己博得更多的政治資本。這份各取所需的感情注定不會有結(jié)果,特別當(dāng)女方還是國君。1601年,由于戰(zhàn)敗被女王冷淡的埃里希斯伯爵竟率領(lǐng)家丁謀反,試圖鼓動倫敦市民攻打王宮,最后被以叛國罪判處死刑。
情人作為女王身邊的男人,本身就是生活的調(diào)劑品,無論地位還是身份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如何在眾多“綠葉”中脫穎而出,有時候需要的可不僅僅是運氣。
作為國家統(tǒng)治者的女王,自然不能光沉溺于小情小愛之間,圍繞在女王身邊最多的異性其實是大臣們。女性擁有真正的選舉權(quán),至多不過100多年的時間,在此之前,女王可以說是政治舞臺上唯一的女性。對于大臣們來說,不管他們是否真的發(fā)自內(nèi)心向一位女性俯首帖耳,表面上他們還是要低下高貴的頭顱,恭恭敬敬地喚一聲“女王陛下”。
和所有女性一樣,女王相對男性君主來說更感性,甚至更喜歡聽奉承的話。
為女王服務(wù)顯然需要一些特殊的技巧和智慧,光憑盡忠職守是完全不夠的。和所有女性一樣,女王相對男性君主來說更感性,甚至更喜歡聽奉承的話。以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為例,格拉斯通和迪斯累利是這個時代最著名的兩位首相,共同見證了大英帝國的輝煌。格拉斯通是一位熱衷于研究神學(xué)和荷馬史詩的“學(xué)霸”首相,向女王遞交各種詳實的報告,但是他僵硬官僚的姿態(tài)卻引起了女王極大的反感。
迪斯累利是英國歷史上唯一一位猶太人出身的首相,曾經(jīng)是一位債臺高筑的花花公子。年紀(jì)輕輕已經(jīng)寫小說的迪斯累利,素有“浪漫王子”的稱號,被女王視為最忠誠的首相和貼心的朋友。在他當(dāng)選首相當(dāng)天,維多利亞女王在寫給自己女兒的信里提道:“迪斯累利先生今天成了英國首相!這個普通出身的人得到認(rèn)可,是件多么令人驕傲的事??!”
面對女王,迪斯累利深諳溝通之道。他曾說:“人人都喜歡被別人奉承,見到陛下,竭力奉承就行了?!痹谒诙萎?dāng)選首相之后,他精心策劃了《皇室頭銜法案》,把“印度女皇”這個尊貴的頭銜贈送給維多利亞,實現(xiàn)了她的女皇夢。而女王自然也投桃報李,回贈比肯斯菲爾德伯爵的頭銜,讓這個曾經(jīng)的“小人物”得以進入上議院。
從這個角度看,女王也是女人,在被男性占據(jù)的政壇本就孤立無援,這時如果有一片“綠葉”能夠自覺站出來,女王在獲得安全感和滿足之后也會給出相應(yīng)的回報。
女王身邊的男人看似由于地位懸殊,注定要處于服從和被支配地位。但這也并不是絕對的,比如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與國王費爾南多二世之間就是“雙王共主”的平等關(guān)系。再遠(yuǎn)一點,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克利奧帕特拉七世,更是心甘情愿臣服于羅馬執(zhí)政官愷撒和安東尼。與女王相處,如果說有什么訣竅的話,那就是要么征服她,給她更好的;要么服從她,給她快樂??傊屗?,她是真正的“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