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翠 徐亞男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開始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教育。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大多突出的是教師的主體性地位,常常采用的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但是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人們逐漸發(fā)現,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并不適合學生的發(fā)展。地理是學生進入初中階段之后的新課程,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為了促進學生學好地理以及其他課程,教師需要轉換課堂教學方式,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和長處。本文基于初中地理的教學方式,詳細探討應該如何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為地理課堂的良性互動以及學生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06-009
初中階段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開始了初中生活,相比于小學來說,無論是難度還是科目的數量都有所增加。地理是初中才開始開展的課程,許多同學在此之前對地理完全沒有了解,也不知道如何去學習地理,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進行合理的引導。同時,初中也是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階段,是學生進入青春期的階段,教師既要理解這一階段學生的敏感,也要意識到這個階段是學生進行學習的黃金時期,也是他們思維迸發(fā)的時期。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并沒有給學生發(fā)言的機會,大多數都是教師在講,學生在聽,學生究竟掌握了多少,教師并不知道。從短暫的成績提高這一方面,這樣做是有效果的,但是長此以往,會導致學生思維的僵化,不利于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要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教師應該做好引導者的工作,引導學生更好的發(fā)展,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幫助,在學生想法錯誤的時候給予訂正。因此,教師應該采用各種方法,在課堂上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同時起到保障地理課堂良性互動的作用。
一、當前初中地理教學的現狀
目前大多數的地理課堂教學都是采用一樣的方式,教師對某個定義或者概念進行講解,然后學生進行習題的練習,從而掌握相關的概念。這是由于片面追求考試成績的結果,學生在大量的題海當中看似掌握了某個概念或者是定義,但其實學生并沒有深入地進行了解,這就扭曲了一開始設置地理課程的目的。在大量的題海當中,學生并沒有對相關的地理事物有一個直觀的概念,加上現在片面追求成績的做法,許多學校并不重視學生的地理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在學習中處于一個被動僵化的位置,并沒有進行自主學習,只是被動在習題當中進行練習,長此以往,會導致學生思維的僵化,就更談不上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了。還有些教師,看似響應了新課程改革的號召,但是并沒有真正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中也沒有真正和學生進行互動,他們僅僅是在講課的時候偶爾提問一下學生,這樣不僅無法做到促進學生的良性發(fā)展,還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地理是一門比較特殊的課程,初中地理不僅特殊在它是初中階段新開的一門課堂,更是因為地理本身就是一門實踐性和探索性比較強的科目,地理事物有時候很難通過語言進行詳細的描述,無論是多么精確的概念,也無法讓人們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同時,地理也是一門探索性比較強的科目,學生必須要完全理解概念的含義,才能明白其中的規(guī)律所在。但是在目前的地理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地理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以及知識架構的創(chuàng)建涉及還比較少,探究如何保障學生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主體性地位,是目前迫在眉睫的問題。
二、初中地理教學突出學生主體性地位的方法
1.合理利用多媒體
隨著信息科技的發(fā)展,有很多新的技術手段可以應用到教學當中。由于地理學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很多的地理知識并不能僅僅用語言進行表達,這時候多媒體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手段,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地理要素的圖片或者視頻,可以讓學生對地理事物有一個直觀的印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利用多媒體對學生進行講解,可以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自己去想、去思考,從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例如“地球的運動”這一課,地球的運動本身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學生生活在地球上,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地球其實是靜止的錯覺。在傳統(tǒng)的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常常是直接告訴學生地球運動的軌跡和概念,直接讓學生背下地球運動的周期和自轉公轉的方向,這個時候學生其實并不能夠真正地理解相關概念,更不必提保證學生的主體性。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授課,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多媒體去觀看,看地球到底是如何自轉和公轉的,用動畫的方式,讓學生可以自己觀看地球具體的運動軌跡。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詢問班里面的同學,他們所看到的地球運動的形式是怎么樣的,讓學生自己發(fā)現地球運動的規(guī)律。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適當地補充,讓學生更完善的了解到相關的知識的同時保障學生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主體性地位。
2.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在的地理教學,教師大多數只注重課本知識,而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導致教學僵化,根本無法讓學生主動學習,更不必說提高學生的主體性。在講授知識的時候,教師應該注重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引導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而興趣永遠是最好的老師,現代教學有時依靠大量的習題來提升學生的成績,而往往忽略了興趣的重要性,如果不能夠激發(fā)起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就不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地理的學習中去,發(fā)揮自己的主體性作用,所以關鍵是要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學習氣候這一課時,當教師講述了氣候是怎么形成的之后,可以借助降雨和溫度的圖片,帶領學生學習各種不同的氣候類型。教師可以先帶學生一起總結一種氣候,例如教師可以講述亞熱帶氣候的特點,例如,雨熱同期,夏季多雨等。隨后,教師就可以不直接去講其它氣候的特點,而是引導學生根據圖片去總結其他氣候的特點,例如,溫帶大陸性氣候,它的特點就是夏季高溫,冬季寒冷,全年降水較少,同時,可以引導學生從地圖上看每一種氣候分布的范圍。通過這樣的方式,引發(fā)學生對地理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可以帶著問題自己去尋找答案,從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同時,通過這種方式,加深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形成自己的邏輯體系和概念、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給予學生自主思考的肯定,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假設,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回答,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3.重視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是目前地理教學當中常用的方式,這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知識、尋找答案。但是目前的小組討論大多只是局限在對課本知識的尋找,讓小組成員之間合作去尋找某一個概念,然后再統(tǒng)一地進行講解。這種方式較之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感,但是仍然沒有真正保障到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沒有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而小組討論恰恰是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提高課堂參與感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師應該深化小組討論,讓學生在討論當中自主地去學習知識。
例如,在學習自然災害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小組討論的方式。我國自然災害頻發(fā),并且類型十分多,形成原因也比較復雜,這也一直都是地理學中討論的熱點。教師在講解這一課時,可以讓學生先在課下進行預習,在網上或者是一些報刊雜志上面,查找一些相關資料,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分析討論。教師在給予一定的討論時間之后,每個小組都抽一個人進行分享,自然災害的形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見解,教師應該在肯定學生討論結果的同時對其進行補充。在學生的討論當中可以充分地保障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自然災害究竟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也可以讓學生自主地進行學習,同時也起到了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效果。
4.因材施教
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特點,為保障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也要適合而止。有些同學的天性比較活潑,思維比較跳躍,常常會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但是有些同學的性格比較內斂,他們常常不愿意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想要保障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還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同時也要注意讓學生自主學習的“度”。學生的理解能力畢竟有限,雖然要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難免會出錯,這時候教師要及時地糾正與監(jiān)督。
在學習自然地理的時候,由于客觀存在的自然事物往往具有較為直觀的特點,比較容易被看到也比較容易被理解。但是到了學習人文地理這一本書的時候,有時候的答案往往不唯一。尤其是工業(yè)的區(qū)位因素選擇這一課,不同的同學答案都不一樣,這個時候很明顯就能看出來學生的個性。有些學生的思路非常廣泛,能想到很多因素,比較全面;有些同學想的點非常罕見,雖然也是影響因素,但可能只針對某一個行業(yè)有效;還有一些學生雖然思路非常好,但是可能表達不出來。對于這些學生,教師就要有選擇性的因材施教,對于原本思路就非常廣泛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補充與肯定,鼓勵他們在遇到相似問題的時候也這么考慮;對于思路非常有針對性的學生,教師在肯定他們的同時,也要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讓他們可以更加全面地把握知識;而對于不愛開口的學生,教師要加大鼓勵力度,鼓勵他們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針對不同特點的學生因材施教,這樣才能真正地保障學生能夠自主學習,保障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地位。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的不斷發(fā)展,人們越來越重視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式的選擇。事實證明,不同的教育方式得到的結果有很大的差別,現在已經有很多的專家學者對不同的教育方式所帶來的影響進行專門的研究。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活動中應該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讓學生自主學習,而教師應該采用各種方法去輔助學生學習。通過保障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教學中的知識點,讓他們形成自己的邏輯體系和知識結構,從而真正理解地理教學的意義,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對其他科目更好的學習,鍛煉自主學習能力,為今后高中階段的學習乃至工作都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高向陽.初中地理教學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J].考試周刊,2015(34).
[2]李素娟.初中地理教學學生主體參與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
[3]周波.三十年來我國學生主體性研究的反思[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54-59.
(作者單位:淄博張店建橋實驗學校,山東 淄博 2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