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敏
南北朝時期,中國南方和北方處于分裂狀態(tài),其中北朝(386—581年)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386年拓跋氏建立北魏,定都平成,534年北魏分裂成東魏及西魏。東魏及西魏表面上由拓跋氏后裔繼承,實際上分別由高歡及宇文泰控制,所以在數(shù)年后分別篡奪,形成北齊與北周的對峙,北齊取代東魏,北周取代西魏,北周滅北齊。581年楊堅代周為帝,北周亡。
北魏時期的佛造像
北魏時期的佛造像大致可分為遷都洛陽前和遷都后。遷都前的佛像多著通肩式或袒右肩式的大衣,衣紋結(jié)構多呈U形或V形,線條隆起,中刻一道陰線。菩薩頭綰高髻,戴冠,上身袒露,下著裙裝,肩搭帔帛。早期的飛天是穿裙露足的,之后漸漸變?yōu)殚L裙飄舞,包裹雙足。單尊銅造像題材以佛坐像和觀音立像為多見。太和十八年,北魏遷都至洛陽,漢化的風潮明顯地反映在佛像造型上。這一時期的佛像面相清瘦,大衣除通肩式和袒右肩式外,還開始流行南朝文人士大夫穿的褒衣博帶式,大衣內(nèi)著僧祇支和裙,下部衣褶層層重疊。菩薩像雖仍袒露上身,但是所戴飾物增多,帔帛更為寬肥,形式唯美,漢風濃厚。
東魏、西魏時期的佛造像
東魏、西魏時期的佛造像風格都受北魏晚期造像風格的影響,相比之下,西魏造像風格更加灑脫飄逸,佛菩薩面相較為消瘦,東魏造像則造型端正,在雕刻上技法更加純熟,整身造像和佛面相稍顯豐滿。東魏、西魏雖不過十幾年的時間,但仍制作了許多精美的佛像留傳于世。
北齊、北周時期的佛造像
北齊時期的佛造像風格上承北魏晚期遺風,造像身軀凸顯,不過分地強調(diào)衣紋刻畫,面相豐滿圓潤,五官起伏較小。側(cè)面看,整個造像身體刻畫得多扁平,腹部隆起,胸部平緩。北周時期的造像與北齊時期相比更為渾厚,一般頭大身體小,面相豐滿,寬額,軀體略顯笨重。北周時期的造像除了繼承西魏的傳統(tǒng)風格外,還吸收了許多西北地區(qū)民間雕刻的傳統(tǒng)手法。無論北周還是北齊,這一時期的佛像帔帛在肩部均變寬,呈三角形復搭在雙肩。由于觀音信仰,北周和北齊時期出現(xiàn)了大量的觀音像、北齊還出現(xiàn)了雙雙站立或并坐的雙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