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繼中
觀眾朋友,大家好。上一講,我們聊到林語堂是一個“邊緣人”,他是兩腳踏兩種文化,不同的文化。那么,“邊緣人”自然有他獨特的思維方式,他要兩種文化都了解,他的思維是怎么樣的呢?林語堂自己說:“我相信我的頭腦是西洋的產(chǎn)品?!彼f頭腦是西洋的產(chǎn)品,“而我的心卻是中國的。”他是這么來處理兩者的關(guān)系的:頭腦是專門用來思考的——林語堂用他所受的西方教育養(yǎng)成的思維方式來考慮問題,這就叫“西洋腦”;而他的心靈是用來感受在中國文化長期的熏陶之下,培養(yǎng)出一種滲入骨髓的無可更變的中國情。他用這種深沉的感情去感受世界,一個是用來思考,一個是用來感受——這就是中國心。舉個例子,看看他是怎樣應(yīng)用這個“腦”、應(yīng)用那個“心”來做事情的。
比如他對舊中國,他把它比喻成“麻臉的東方美人”,臉上有斑點的東方美人。他說:這個美人遠遠的看過去,很嫻雅很婀娜,就像觀世音那樣好看,甚至超過西方的圣母瑪利亞,比她還好看。但是你走近一看,千瘡百孔,令人神傷。他說中國就這樣,遠看好看,近看不行。當(dāng)然,這里面內(nèi)涵就比較豐富了,中國以這么個大國,這么一個五千年歷史的古文明國家。她的積淀,她的整個文化體系,確實是很美的。但是現(xiàn)實呢?在當(dāng)時作為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所謂的“東亞病夫”,靠近中國看,她的現(xiàn)實又確實是千瘡百孔。所以林語堂就帶著這么一個心情,出于中國心,對外講中國的時侯,他就強調(diào)東方文化的優(yōu)越;出于西方這“西洋腦”的考慮,他對中國講外國文化的時候,就揭中國國民性的傷疤,主張要西化。所以,他看起來是矛盾的,但又是統(tǒng)一的,是出于對中國的愛。但客觀上又是用西方的東西來衡量,所以他對中國講西方文化的時候,同樣一個東西——中庸,“中庸之道”的中庸。他認為這就是國民的劣根性,他說中庸哲學(xué)就是中國人惰性的結(jié)晶,中國人惰性的結(jié)晶就是中庸、惰性、奴氣、敷衍、忍耐、知足等品行,都是從中庸這邊生發(fā)開來,衍生的。在他的名著《吾國與吾民》這本書里面,他說忍耐是三大惡劣的重要德行之一。
他舉了一個例子:四川的軍閥蠻不講理,甚至預(yù)征三十年的賦稅,就是將來三十年的賦稅你今天都先交了,太不講理了是吧?三十年后的賦稅你今天都得交,但居然沒有人挺身出來反抗,這就是忍耐。順從暴君其實也是助紂為虐,忍耐如果少一點,可能受的苦難反而會少一些。所以他認為這是一個不好的德行,而根子就在宗法倫理。
關(guān)于宗法倫理、家族,林語堂說家族是訓(xùn)練這種忍耐品行的最好的學(xué)校,一個大家庭里面,公公婆婆、媳婦舅子、妹妹姐夫、老子兒子,有各種關(guān)系在里邊,互相磨,朝夕與共。只要看《紅樓夢》,巴金的《家》,再看林語堂的《京華煙云》,都寫得淋漓盡致,把大家族里面的厲害關(guān)系、復(fù)雜關(guān)系,勾心斗角的關(guān)系,都寫得非常深刻。你就看《京華煙云》里面的那個木蘭,她是道家的女兒,但她又是儒家的兒媳婦,嫁到曾家去,一方面要屈從于包辦婚姻,但是又要有通達這種性格來適應(yīng)。曾家里面的三從四德,倫常秩序,最后達到一種賢惠這樣一個標準,都是靠這個忍耐。
唐代有個宰相,叫張公藝,他一家四世同堂,一家百把口人,四代人都住在一起,這是很難的。當(dāng)時的皇帝唐高宗,就很欣賞,問他說:你到底用什么方法來治家?這么大的一家子你怎么治?張公藝跟皇帝要了一張紙和一支筆,在上面寫,寫了半天,拿去交?;实垡豢?,上面寫了一百個字,其實就一個字:忍、忍、忍……忍了一百個,叫“百忍”。意思說,我治這個家沒什么本事,就是忍耐,什么事都往肚里吞,宰相肚里能撐船不是?所以他把中國家庭的矛盾處理方式用一個字概括出來了。沒有一個民族像我們這樣,把“國家”兩個字連成一體,我們說“國家”,不是指“家”,是指“國”,那“國”就是“國”,為什么叫“國家”,因國像家,國是家的放大,家是國的縮小,不一樣是相似形嗎?是相似形。所以你看,我們的皇帝跟老百姓的關(guān)系,叫君父,子民,甚至縣官,我們也叫他父母官,都用家庭倫理關(guān)系作比喻。所以,就有這樣一個現(xiàn)象:能治家,就能治國,你看劉邦的老婆呂后,還有光緒的母親慈禧太后,這些人都是家庭主婦,又不是什么大政治家出身,結(jié)果她治起國來不是也把握得很牢嗎?政權(quán)牢牢抓在手里,所以他就是這么一個特點,叫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也還是為了治家,而能夠治家,就能夠齊家,就能夠治國。能夠治國就能夠平天下,所以,“家”作為一個核心,里面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的宗法倫理。宗法倫理像一張大網(wǎng),將國家網(wǎng)成了一個人情世界,里面的人都是一種關(guān)系:倫常關(guān)系。
林語堂說中國文化乃是以人情為前提的文化,個人怎么定位呢?個人是為了家族的延續(xù)而存在,所以一個人,他的事業(yè)有成就,大家就說他榮宗耀祖。一個人出了名,大家就把他所在的地方跟他連在一起,韓愈出了名就叫昌黎韓愈,柳宗元就叫柳河?xùn)|。西方人不一樣,這個地方因為華盛頓很著名,就命名這個城市叫華盛頓;彼得大帝很著名,他替國家做了很多事,要紀念他,這個地方叫彼得堡。他們是反過來的,所以很多東西思維方向不一樣。與其說中國是一盤散沙,還不如說是一袋馬鈴薯,為什么呢?他不是一個一個的個體,他是一團一團,一個家族一個家族,一個國,就像一個大袋子,把這個家族通通裝在里面,當(dāng)一個國家完整的時候,一袋子很完整、統(tǒng)一;要是國家亂了,就像袋子破了,這家族——小馬鈴薯,就一個一個滾出來。軍閥割據(jù),“皇帝”像沙子一樣多,所以中國是一個人情世界,家族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過去舊的衙門,可能現(xiàn)在還能看到一些舊的縣衙,懸在衙門上面的一個匾,寫著“光明正大”但有的是寫:“法、理、情”。就是說,要講法律、王法,當(dāng)然不是西方的法律,是王法,要講理,還要講情。其實這三個東西是很難湊在一起的,情和理,它就要求通融,因為合情不一定合理,合理不一定合情,更不要說合法,法剛好是不講理、不講情的。你犯了法,不管你什么原因,你殺了人就得抵命,你犯了哪一條就按哪一條處理。你同時要講理、講情、講法,那就取消了法,法要網(wǎng)開一面,那還成法嗎?所以,法制在這個倫理社會里就很難實行。
這里面就開了一個藥方,林語堂這次開的是西藥,他說醫(yī)治此種弊病的對癥良藥很簡單,只要給人民的公民權(quán)利以法律的保障就行了。爽爽快快地講歐化,這也可以說是體現(xiàn)了林語堂的天真。他這個人,做詩人可能可以,做政治家不大行。為什么?他這個藥方里少了很重要的一味藥,叫什么?叫斗爭,沒斗爭,誰給你這些東西?這不是與虎謀皮嗎?你叫那些皇帝、大臣自己說把權(quán)利交給人民。這有可能嗎?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這是林語堂用“西方腦袋”,來思考問題的一個例子。
那么,他對西方人講中國文化的時候,就更突出他的中國心。在國外,他每周要替他的女兒補習(xí)中文兩次,花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結(jié)果他的女兒就很不理解,就問他我們在國外,為什么要花這么多時間來學(xué)習(xí)中文呢?林語堂就很嚴肅地回答她,說:“不為什么,就因為我們是中國人?!边@個回答雖然簡單但也很深沉。所以,他在對西方人講中國文化時,就比較偏重于講中國文化里面的優(yōu)越性。比如,同樣是這個中庸,他對西方人講,就不像剛才那樣的口吻,他勸西方人,做人要知足常樂,要退讓,要行“中庸之道”。他說:中國自有頂天立地的文化在,不必樣樣效顰西洋,看到深處才明白中國人生哲學(xué)之偉大。他向西方人講中國的人生哲學(xué),以中國心來感受歐美,他很早就感受到了,西方工業(yè)社會中人的異化這么一個問題。然而,他反觀中國文化,就發(fā)現(xiàn),以中庸為核心的中國文化,并不是一無是處,即使是“中庸”這個東西,也不是都不對的。中庸、忍耐,他說是中華民族的弱點,雖然它是一個缺點,是一個弱點,但同時亦為生存之力量。他舉了一個例子,他說陜西大饑荒的時候,農(nóng)民非常艱苦,但是人人埋頭苦干,而且有時還會莞爾一笑。過去十幾年前讀它,老實說,我沒看懂,為什么這樣寫呢?甚至有點反感:中國農(nóng)民那么苦,你還說“他會笑”,這什么意思?現(xiàn)在十幾年后再讀,掩卷而思,覺得是有他的道理。為什么?你看看我們現(xiàn)在,今天我們遍布全世界的企業(yè)家、商人、農(nóng)民工,這些人在其他民族難以存活的地方,比如,西伯利亞和在戰(zhàn)爭中的中東,這些在其他民族覺得很難存活的地方。我們中國人不但存活下來,而且還能夠發(fā)展,里面靠了很多東西,其一就是忍耐。中國人有很強的忍耐力。當(dāng)然,這個轉(zhuǎn)化有一個條件,就是背后要有一個能夠勉勵大家自強不息的強大的祖國在,那才行。所以,林語堂對這個中庸的看法,我覺得很有些道理,可以再思考。
林語堂對中國文化的悟性,特別表現(xiàn)在他的詩性思維。比如說蘇東坡,在形容蘇東坡時非常到位,他說蘇東坡到處捕捉詩意的片刻,化為永恒。的確。你看蘇東坡,確實是這么一個人,很平常的事,但他能捕捉到它美的地方,而且能夠把它化為一種千古人人都朗誦,都欣賞的文章文字。比如《赤壁賦》,是蘇東坡的代表作。開頭是“月出于東山之上”,然后主客雙方坐著小船,在長江上泛游,那段就寫得很美。我們只看到一點點風(fēng)景的細節(jié),遠在空白的水天內(nèi),兩個小人影兒,在月夜閃亮的河上泛舟,從此,讀者就迷失在那片氣氛里。林語堂對蘇東坡文章的美的詩意把握得很好,而且在傳達的時侯能夠非常到位,很細膩,所以他的文章很耐看。
林語堂的文章,你初看不一定覺得很好看,但現(xiàn)在有些東西就像我們喝茶一樣,你要慢慢品,一大口一大杯的,就很難品。他的東西是在淡淡之中蘊藏著一些美的東西。他的詩性思維對西方講中方的時候,有他的特色。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歐洲暴露了這種西方社會內(nèi)在的矛盾,林語堂就想用中國文化怎么樣去糾偏。他的《生活的藝術(shù)》《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這幾本書都是用英文寫的,都是在宣傳中國的文化,《生活的藝術(shù)》可以說是一炮打響,和西方人本身對自身的文化焦慮是有很大關(guān)系的。
林語堂提倡一種簡樸的悠閑的生活方式,而追求物質(zhì)生活的貪婪,就要用一種簡樸的悠閑的生活來跟他對沖。有一個青年學(xué)者是這么說的:林語堂這個悠閑的“閑”,不但指空閑,還暗指自由的心靈, 自己能支配的那種獨立的思想。我覺得他講得很對,這個“閑”,不是單單說悠閑、空閑,這個悠閑里面,其實還指著心靈上的一種自由,能從容不迫地、自由地思考。他舉了個例子,打一個比方,紐約曼哈頓,大家都知道那個地方是寸土寸金。那個地方有一個富婆,很有錢,她買了一大片地,但是不蓋房子,中間蓋了自己住的一個小房子,其他的地方都讓它空閑著。他就很有感觸:她這是真會生活,在鬧區(qū)里買了這么大一塊地方,不去蓋摩天大樓,就讓它空閑著,這空地的價值就在這里。他說我們精神上也需要一種“屋前的空地”,房屋前面的這種空地,你看我們的城市、小區(qū)、樓房,這座樓跟那座樓只有十來公尺距離,住得很壓抑,沒有一個空地。精神上更是這樣,應(yīng)該有個人能夠自由思考的這么一塊地。
其實林語堂所提出的那個問題,在當(dāng)時,中國國內(nèi)感受不是很深,但現(xiàn)在我們中國發(fā)展起來了,對這個水泥的森林,這么多的樓房,大概都有體會,好像空地就特別寶貴。人的精神也是這樣,所以,林語堂所提出的問題,正是今天全球化所面臨的一個問題。那這回他開什么藥呢?這回他是抓中藥,對我們中國的弊病他是開西藥,全盤歐化。那這次,對西方就開中藥,他說“中庸之道”和“樂天知命”應(yīng)調(diào)和起來,提倡一種介于城市的徒然匆忙和完全逃避現(xiàn)實人生之間的東西。一方面是徒然的匆忙,一方面是逃避人生,就在這兩端之間,既不是那樣,也不是這樣,就在中間。這樣的一種悠閑的生活態(tài)度,他說只有豐富的心靈,有簡樸的生活的愛好,對生財之道不太在心,這樣的人,才有資格享受這樣的悠閑的生活。他的悠閑,不是指無所事事,而是指剛才講的這種生活,一種很簡樸的生活。這次他舉了陶淵明、蘇東坡、袁中郎這些人為例,還舉了《秋燈瑣憶》《浮生六記》里面的女主人公秋英和蕓,蘇東坡、袁中郎,這些我們大家可能都多少知道一點。但是《秋燈瑣憶》和《浮生六記》,可能大家不是那么熟悉,所以我今天就舉個小例子來說說。
《浮生六記》里面的女主人公蕓,她的丈夫是個窮畫家,收入很少,家里也很貧窮,她又生病,就在這么一個背景里邊,他們怎么生活?在一次大熱天的時候,很熱,他們就想去避暑,找個什么地方呢?有一個王爺府。這個大富豪的府第已經(jīng)變成廢墟了,空閑的地方,她就跟他們租了。租了個小房子,破房子,就在廢墟上,準備在那邊消暑。文章就這么說,租來的房子,是破破的,舊舊的,她就四壁糊以白紙,用這白紙往墻上一糊,頓覺改觀,你看不是都白起來了,清潔起來了?“鄰僅老夫婦二人,灌園為業(yè)”。鄰居就是老兩口,都是種菜為生的,“知余夫婦避暑于此,先來通勤,并釣池魚,摘園蔬為饋?!薄蟽煽诼犝f兩個人要來住,很高興,就上門來把自己釣的魚,池塘里面的魚和自己種的一些瓜果采來送給他們,“償其值不受,蕓作鞋報之,始謝而受。”拿錢給老人,他們不要,那蕓就把自己做的鞋送給他們,以勞動換勞動,他們就肯收了。這就寫出鄰居老兩口是很樸實的。“時方七月”,這是七月最熱的時候,“綠樹蔭濃,水面風(fēng)來,蟬鳴括耳,鄰老又為制魚竿,與蕓垂釣于柳蔭深處”,他們的老鄰居替他們作了個魚竿,送給他們。讓他們到柳蔭下去釣魚,“日落時,登土山觀晚霞夕照,隨意聯(lián)吟。”然后,這年輕的兩個夫婦在太陽下山時候,釣完魚,就跑到土山上。剛才說這是一個王爺府的廢墟,里面肯定有假山,就跑到上面去看,看夕陽,看晚霞,然后是文人最拿手的:作詩,聯(lián)句,你作一句我作一句,這樣湊起來,聯(lián)句。過去福州西湖還有“詩鐘”,就是搞這個的,大家在一起以文相會,以文會友。那里面有這樣的句子,“獸云吞落日,弓月彈流星”。他說,在那邊看日落這個景象呢?夏天的云不是很多變化嗎?白云崢嶸,變化得像野獸那樣,把太陽給遮住了,遮住它,就是“吞落日”,把它生動化了,然后,月亮就上來了,是初月,這月牙像弓一樣,那流星流過去,就像弓把它彈出去一樣,這是寫他們的觀感,對生活的一種欣賞?!霸×T”,后來他們洗澡洗完了,那就“涼鞋、蕉扇,或坐或臥,聽鄰老談因果報應(yīng)事”,然后就很閑散地聽隔壁老人家,說七說八,因果報應(yīng),他姑妄言之,我們姑妄聽之,很隨意的。“三鼓歸臥,周體清涼,幾不知身居城市矣”,幾乎不知道自己已經(jīng)在城市里邊了。
這個美,在身邊的簡單的樸實的生活里。美,不一定要很奢華。滿身珠寶或者住一個大別墅,一平方米一萬塊錢的那種房子,不一定要這樣子,就在身邊簡單的樸實的生活里面去發(fā)現(xiàn)美。剛才講,一根釣魚竿,一個小土堆,他就得到無窮的樂趣。其實在這后面,我們可以體會到林語堂對小人物的關(guān)懷,長期的封建專制,使很多人在夾縫里生存,很多人處在很低層,他們要活,而且要活得有尊嚴,這是很不容易的。我們不能剝奪他們的快樂。他們沒錢,也可以快樂,沒有權(quán)勢,也可以快樂。他就要講到這些小人物,有些人以為小人物不會有閑適,不會有閑適的心情。
其實,他們是無意中把美當(dāng)成富貴人的一種專利,其實,人,特別是小人物,他們有他們自己享受生活的方式。所以,這后面透露了林語堂新人文主義者的這么一種關(guān)懷,簡單、悠閑的生活,是一種態(tài)度,人生態(tài)度,是一種針對紙醉金迷的現(xiàn)象。針對這種現(xiàn)象,是一種退燒的清涼藥,在《生活的藝術(shù)》里面體現(xiàn)了能夠?qū)崿F(xiàn)人性的復(fù)歸這么一種文學(xué)功能。所以《生活的藝術(shù)》一出來的時候就轟動了,在美國連續(xù)出版了四十幾版,有英文的,法文的,德文的,意大利文的,巴西的,葡萄牙的,很多版本……風(fēng)行半個世紀,不是風(fēng)行五十天。人家說“各領(lǐng)風(fēng)騷三五天”,它是風(fēng)行了半個世紀!一直到1986年,巴西、丹麥、意大利,還在重版這本書,像瑞典,德國,到1987、1988年,都還在出這本書,這可以說是人文奇觀,不容易。
我們可以看到剛才講的,那兩個相反的例子,一個是對中國講西方,一個是對西方講中國,其實里面是“中國心”和“西洋腦”的互動,形成一種張力,所以看起來是矛盾的東西,實際上是一體的。根據(jù)說的對象來決定它怎么說,所以有人比喻說,林語堂的“中國心”就像一塊磁鐵,外在的世界,紛紛擾擾,就像很多鐵屑,不管你怎么雜亂,怎么矛盾百出,只要有這個“中國心”,這塊磁鐵,就能把它吸攏在一起,就把它吸攏起來。這個“磁場”在哪里?是在中國救亡圖存的現(xiàn)實里邊,它的背景是中國當(dāng)時的時代背景,整個中國都在救亡圖存。所以很多人忽略了他在講“悠閑”。
其實,林語堂很關(guān)注這時中國的現(xiàn)實,哪怕在國外也是這樣。寫完這本書的時候,他就想把它翻譯成中文,他是用英文寫的,他就想叫一個中文特別好的人來替他翻譯,然后在中國發(fā)表。他找了誰?找了郁達夫。大家知道,郁達夫的文筆非常好,跟他又是好朋友,他就要求他來翻譯,并且自己介紹《京華煙云》。在介紹結(jié)尾部分的時侯,他是這么寫的:
1938年的元旦,木蘭陪著她的丈夫,跟她的女兒,在四十萬的難民當(dāng)中,載著一車的孤兒,一小車的孤兒,她一路的搜,搜那個孤兒,被人家遺棄的小孩,載了一車,向天臺山進發(fā),剛好碰到開赴前方的軍隊,萬民歡呼之聲,如裂帛,如洪濤,排山倒海而來,軍士唱著“還我河山”之歌,河山響應(yīng),動天地而泣鬼神,易慘戚為悲壯,木蘭心動神移。
一個弱女子,在逃難途中,自己都自顧不暇,還會收留那么一小車孤兒,木蘭在戰(zhàn)歌聲中得到了一種升華,超越了前面所說的所謂的“儒道互補”,已經(jīng)超越了,顯出一種大氣。什么是中國的“博大之氣”?魯迅說過: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才是民族大氣之所在,雖然很可惜,林語堂在這方面,因為他所處的環(huán)境比較優(yōu)越,而且在美國,他的收入也比較高,所以,他沒有辦法接觸到中國的最底層,在這方面發(fā)揮不夠。但他的“中國心”還在,他的眼光還是注視著中國,所以,他雖然不能自覺地去發(fā)揚、發(fā)現(xiàn)這股正氣,但他畢竟感受到了。我認為這一點很要緊。我們?nèi)绻麩o視林語堂的這顆拳拳的“中國心”,我們就不可能理解林語堂提倡幽默和對傳統(tǒng)文化反思的意義,我們就很難客觀地去評價他這么一個人。
好。今天就聊到這里,下回我們再接著聊。聊林語堂是一個世界公民的這個話題。
各位觀眾,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