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勞動異化與勞動同意:互聯(lián)網數(shù)字勞動的價值二重性辨析

2021-05-07 03:09徐婷婷
新聞愛好者 2021年4期

徐婷婷

【摘要】信息社會勞動生產的擴大化,使得數(shù)字勞動廣泛存在于數(shù)字資本公司、互聯(lián)網平臺零工、非雇傭形式的產銷者等領域,并且在技術、資本和消費文化的感召下呈現(xiàn)出勞動方式娛樂化、勞動時空泛在化、勞動剝削隱秘化等非典型“勞動異化”的特征,成為勞動同意締結的前提。在平臺“去異化”策略和勞動者主體性回歸的感召下,勞動異化與勞動同意并存于平臺與用戶之間的勞動關系中,呈現(xiàn)出基于不同主體需求的數(shù)字勞動價值二重性特征,并引發(fā)關于社會文化責任旁落的反思。

【關鍵詞】數(shù)字勞動;勞動異化;勞動同意;價值二重性

自達拉斯·斯麥茲的盲點之爭后,受眾研究實現(xiàn)了從“效果”到“勞動”的轉型,勞動商品化成為傳播政治經濟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面向。隨著信息社會的發(fā)展,這種勞動的商品化表現(xiàn)為在各社會生產領域里的“數(shù)字勞動”,凸顯了互聯(lián)網平臺作為“新的社會生產場域”的典型特征?!?0世紀70年代以降,信息作為一種無形的物質,在社會中扮演著越發(fā)重要的角色。信息的生產、處理與傳遞成為生產力與權力的主要來源”[1]。不論是傳統(tǒng)產業(yè)還是互聯(lián)網公司,都被嵌入到了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勞動生產鏈條之中,專業(yè)化生產向“同儕生產”的演化,催生了新的勞動主體與勞動關系,帶來了二者之間價值分立的再思考。

一、享樂還是剝削:數(shù)字勞動的異化現(xiàn)象

(一)數(shù)字勞動的界定

數(shù)字勞動是信息化社會中對勞動形式的新界定,英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克里斯蒂安·??怂梗–hristian Fuchs,2014)認為,“ICT行業(yè)全球價值鏈從低端到高端整個鏈條上所牽涉的各種形式的勞動,均屬于‘數(shù)字勞動”[2]。馬里索爾·桑多瓦爾(Marisol

Sandoval)將數(shù)字勞工定義為:“將ICTs和數(shù)字技術作為生產資料的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包括生產者和使用者。在她看來,資本對ICTs和數(shù)字技術的吸納加速了資本主義的主要積累空間從‘工廠車間到‘社會工廠的轉變過程?!盵3]

數(shù)字勞動的研究不僅涵蓋了生產科技產品的傳統(tǒng)產業(yè)工人,也包括媒體從業(yè)者、科技公司的工程師以及大眾媒介的用戶。英國《傳播、資本主義與批判》期刊將數(shù)字勞動總結為:互聯(lián)網行業(yè)專業(yè)人員的勞動、無酬勞動、受眾勞動和“玩勞動”等形式。

尤其是受眾勞動和廣大互聯(lián)網的“玩工”,以“讓渡”隱私和使用數(shù)據(jù)的方式獲得互聯(lián)網的定制化服務,使用戶的互聯(lián)網使用行為從“玩樂”走向“勞動”,實現(xiàn)了互聯(lián)網平臺對用戶的“剝削”,并且這種剝削已經超越了資本主義雇傭勞動的范疇,[4]表現(xiàn)出了數(shù)字勞動對人的異化。

(二)數(shù)字勞動異化的形態(tài)

勞動異化是馬克思的重要理論之一,“他認為生產過程會產生勞動權力的等級結構,對工人勞動節(jié)奏和效率的監(jiān)控正是資本主義‘異化的來源”[5],“處于資本力量與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之中的勞動行為與工作行為,是發(fā)生異化的主要領域”[6]。勞動異化導致了勞動者個體與社會生活的核心方面逐漸疏離,并被技術、資本等“異己”力量所控制,呈現(xiàn)出勞動異化的四個方面:勞動者與勞動產品相異化,勞動者與勞動行為相異化,勞動者與人的類本質相異化,勞動者之間的關系相異化。

??怂梗–hristian Fuchs,2014)在《數(shù)字勞動與卡爾·馬克思》一書中指出,“數(shù)字勞動是以對勞動主體、勞動對象、勞動工具和勞動產品的異化為基礎的”[7]??梢娫谛畔⑸鐣?,異化理論仍然是研究勞動關系的重要切口。在馬克思的理論中,異化和剝削是緊密聯(lián)系的并存在一種共生關系——異化既是剝削的前提也是剝削的結果?;ヂ?lián)網數(shù)字勞動是一種典型的“享樂”與“剝削”共存的勞動形式,它的異化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領域。

1.互聯(lián)網零工的“流動性”勞動

在互聯(lián)網激發(fā)的就業(yè)形式中,越來越多的“斜杠青年”通過互聯(lián)網平臺打零工,“斜杠青年”“U盤化生存”等新名詞反映了勞動者對其主體性的認可,但卻無法阻止勞動異化的產生。快遞員、外賣送餐員、UU跑腿等“零工們”的工作常常表現(xiàn)出:“非固定的工作場所,彈性的工作時間,高強度的工作狀態(tài),缺失的社會保險與福利,極高的流動性和失業(yè)風險?!彼麄円蕾嚻脚_的訂單分配,需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配送,平臺的資源分配是他們看不見的“黑箱”,“時間荒”是他們腳步匆忙的鬧鐘,“匿名的評價機制”成為懸在他們頭頂?shù)倪_摩克利斯之劍……在平臺這張看不見的大手中,資本異化為某種看不見的權力,牢牢控制著“零工”們的整個勞動過程。

2.非雇用形式的“產銷者”勞動

在非雇用形式的產銷者的勞動領域中,如知識型內容網站、短視頻直播網站等都依賴龐大的用戶規(guī)模,活躍的DAU是這些互聯(lián)網平臺中潛在的勞動力,用戶成了“勞動者”,觀看行為成了“勞動”。網絡平臺以追求持續(xù)穩(wěn)定的利潤生產為目標的商業(yè)邏輯,一方面鼓勵著“同儕生產”,體現(xiàn)了平臺的勞動力聚合作用;另一方面,預示著龐大的受眾及其用戶信息構成了“平臺資本主義”利潤積累的原材料,帶動“受眾勞動”走向異化。例如在百度文庫中下載自己撰寫的論文是需要付費的……這種異化形式已經超越了馬克思所說的勞動者與其勞動產品相異化的“不占有”,它上升為社會全面商品化的資本拜物教。

(三)互聯(lián)網數(shù)字勞動異化的特點

信息社會中賽博空間成了社會生產的重要場域,形成了“平臺與用戶”的新型勞動關系,社會化媒體呈現(xiàn)出的“參與式民主”帶動了大規(guī)模的“同儕生產”,但資本積累和擴張的本性并未發(fā)生變化——剝削、商品化和不平等依然是網絡經濟中的核心議題,只是剝削被玩樂的外表所隱藏,數(shù)字勞動異化的表征也更為隱秘。

1.勞動方式的娛樂化

特勒貝·朔爾茨(Trebor Scholz)用“玩勞動”的概念指涉互聯(lián)網上休閑、娛樂和創(chuàng)造性的無償勞動,解釋了勞動和娛樂邊界的融合與模糊[8]。這種娛樂化的生產方式在“受眾勞動”領域表現(xiàn)得更為突出:一面刷著各種各樣有趣的段子和視頻,一面貢獻著自己的用戶數(shù)據(jù),在獲得精神滿足的同時,為平臺的生產大循環(huán)注入燃料。其實這種娛樂化的、自主式的勞動形式并不能掩蓋資本剝削的核心,其依靠的正是默多克(Graham Murdock,1946)所說的“禮物經濟”或“補償機制”[9]——平臺使用、內容瀏覽、生活分享、獲得滿足等“數(shù)字禮物”均屬用戶自己生產,用戶在使用中獲得了某種價值肯定和情感滿足。

2.勞動時空的泛在化

數(shù)字勞動消解了工作與休閑的邊界,融合了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和再生產勞動力的時間,并且在勞動空間上更為分散,不論是私人住所還是公共場所,它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fā)生。馬里安·克萊恩(Marion G.Crain)等人在《看不見的勞動:當代世界的隱身工作》(2016)中將其稱為“離身”勞動(disembodied labour)[10]。

原本屬于私人領域的社交活動、休閑娛樂、經驗分享等,統(tǒng)統(tǒng)被納入資本積累的過程中。“壟斷資本主義下無休閑”。Web2.0時代的用戶時刻在線進行著勞動生產,而家庭、社會等場合也都異化為價值生產的車間,“不限時間地點的網上工作本來被看作是一種自由,現(xiàn)在卻被發(fā)現(xiàn)只是一種新的奴役機制”[11]。

3.勞動剝削隱秘化

勞動異化的重要表征是“勞動者與勞動對象的對立”,勞動主體對勞動對象的占有權被剝奪,在數(shù)字勞動中這種“被剝奪”有了“主動提供”和“免費讓渡”的趨勢,呈現(xiàn)出勞動剝削隱秘化的特點。

文森特·曼澤羅爾(Vincent Manzerolle,2010)在《移動的受眾商品2.0:數(shù)字勞動與始終在線的媒介》中分析稱,借助智能手機這類設備對有償和無酬勞動進行的擴展,涉及傳播的動員、認知與協(xié)作能力——這種能力是“信息資本主義”或“平臺資本主義”積累策略的核心,但受眾并非沒有感受到平臺對受眾勞動資源的“占有”[12]?;ヂ?lián)網資本創(chuàng)造了自由、民主、美好的意識形態(tài)話語,遮蔽了平臺對用戶資源的攫取和利用,勞動和資本的對立關系在Web2.0時代不僅沒有真正消解,反而更加隱秘和具有欺騙性。

二、異化與去異化:勞動同意是如何達成的

(一)數(shù)字勞動異化何以產生

1.原生動力:技術賦魅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成為信息社會迭代升級的原生動力,在技術的驅動下形成了廣大的數(shù)字勞工群體,他們通過各種類型的智能終端設備進行線上連接,并最終被納入剩余價值生產的環(huán)節(jié)。技術對社會的驅動,不僅表現(xiàn)在“勞工”淪為機器的“義肢”,更倡導了一種價值觀念的盛行——工具理性。注重效率和功用的工具理性成了奴役人的主要機制和手段,從而消解了個體生存的價值基礎,科學技術的大量普及和應用,加劇了工具對人的異化。

吃飯前的“手機消毒”,無修圖不發(fā)圈的“美圖文化”,無檢測不看病的就醫(yī)流程……現(xiàn)代社會越來越被嵌入到一個被工具異化的世界,人們徜徉在工具塑造的賽博空間中享受并沉迷。技術在對人們“賦權”的同時也在“賦魅”,導致了人們在行為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上的異化。

2.控制手段:平臺資本

“誰掌握了規(guī)則制定權,誰就擁有了經濟主導權”[13]。平臺成為互聯(lián)網社會中最大的聚合力量和管家,從“平臺革命”(platform revolution)到“平臺戰(zhàn)略”(platform strategy),從“平臺資本主義”(platform

capitalism)到“平臺合作主義”(platform cooperativism),不斷催生著一個新的“平臺社會”(platform society)的誕生[14]。

加拿大學者尼克·斯爾尼切克(Nick Srnicek)在其著作《平臺資本主義》中,將這一正在興起的經濟模式命名為“平臺資本主義”——“其核心在于提取更多的數(shù)據(jù),通過全面?zhèn)葘懹脩舢嬒?,進一步拓寬業(yè)務范圍并成為壟斷性企業(yè)”[15]。數(shù)字經濟衍生出的數(shù)據(jù)霸權,以“自由”“平等”“分享”的名義召喚網民加入數(shù)字內容的生產行列,又通過意識形態(tài)的包裝將隱匿的勞動剝削合理化,看似宣揚了一種民主和參與的社會文化,實則被平臺和資本控制,并在技術光環(huán)的遮掩下,實現(xiàn)對個人生活的無形滲透。

3.精神感召:消費文化

鮑德里亞筆下的消費社會圖景正成為當下主流的社會景觀,消費文化形塑了特有的“物質主義”和“享樂主義”的價值觀念,喬治·瑞澤爾(George Ritzer,2015)在《賦魅于一個祛魅的世界:消費圣殿的傳承與變遷》中對消費社會的變遷進行了深度思考,“消費主義的實質是一種對人的價值的異化,當一個社會里所有人都接受了這樣的設定,它就會成為一個共識,這種共識會反過來對每個人形成‘規(guī)訓,將這種被灌輸?shù)挠^念內化變成‘自己的觀念”[16]。

為了贏得更多的關注,個體被自身的欲望、需求和幻想所支配?!吧滩AА薄?5歲做媽媽”“生吃病死豬”等出格又出位的網絡表演,構成了消費社會中的奇葩景觀,對“鏡中我”的審視變成了依照平臺中別人的看法而進行的“自我改造”,“依照他人的期待”審查自身思想,并將其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方式,造成自我的極大異化。

(二)勞動同意何以達成

勞動同意是勞動者與雇傭者就勞動的形式、勞動過程、勞動產品、勞動環(huán)境、勞動福利等一系列問題達成的共識。既然勞動異化在互聯(lián)網平臺中廣泛存在,用戶對平臺依然忠誠如初,二者之間的勞動同意是如何締結的呢?

大部分的互聯(lián)網用戶勞動,因為沒有明確的雇傭關系存在,平臺與用戶之間的勞動同意首先發(fā)生在安裝軟件時的“隱私與用戶協(xié)議”,其次體現(xiàn)在用戶的“使用體驗”上。由于平臺用戶“產銷者”的身份,對平臺內容的生產、瀏覽、消費都需要自己完成,平臺會利用各種“去異化”的策略對用戶進行精神撫慰與報償。

1.平臺的“去異化”策略

不論從生產要素的角度還是從勞動過程與勞動結果的角度分析,數(shù)字時代的勞動異化的確與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和《資本論》中提到的異化勞動有所不同。

信息社會中勞動產品的形式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勞動環(huán)境不再拘泥于車間,勞動過程雖然受到了“大數(shù)據(jù)”這雙眼睛的凝視,但總體上表現(xiàn)出了彈性與隨意,勞動主體的主觀意愿在其中發(fā)揮了更大的作用。勞動條件不再作為勞動本身被占有的前提,數(shù)字平臺的全面異化也表現(xiàn)得更為隱蔽,成為某種“隱喻”的存在。平臺通過“禮物經濟”的模式團結了大批“用戶”或愛好者,并將其納入“無償不計酬的勞動力”范疇中,其間表現(xiàn)出了用戶的主動與愛好,勞動者自覺、自愿、自發(fā)的情感狀態(tài)使得數(shù)字勞工們“樂在其中”。

數(shù)字勞動具有的“去異化”特征導致了用戶對平臺的更多使用,然而更多的平臺使用會導致平臺對用戶剝削的加劇,從而導致勞動的異化加深。為了留住用戶并將這種“隱形的剝削”持久化,平臺需要使用各種手段(補償機制)來主動“去異化”——由此形成了數(shù)字勞動“異化”與“去異化”過程的邏輯閉環(huán),去異化成為達成勞動同意的重要前提。

2.交往式勞動關系的形成

哈貝馬斯高度評價了勞動對于人類生活再生產的重要價值,但他指出這種勞動概念在涉及人與自然關系的同時,更應關注人與人之間的交互性。[17]互聯(lián)網平臺上用戶的“分享”“社交”需求高漲,這種基于個體情感滿足的過程被哈貝馬斯稱為“交往式勞動”,主體之間的情感表達、符號分享,被描述為基于非物質生產的某種“情感勞動”,勞動中的“情感要素”極大提升了勞動者的自主性。這種個體的滿足與自主性發(fā)揮,使得用戶也更傾向于在平臺中強化社會關系,為平臺積累用戶和進一步挖掘數(shù)據(jù)提供可能。

正如卡斯特(Castells,2018)在《傳播力》中談到的那樣:“對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要盡力加入有意義的關系中,例如我們稱之為剝削的關系——因為剝削確實對被剝削者有意義。若是成為被生產、分配和估值的全球網絡所忽略的人,那才是最大的危險?!盵18]

三、數(shù)字勞動的價值二重性反思

在數(shù)字勞動異化存在的前提下,勞動同意依然能夠達成的基礎是勞動關系中不同主體的利益需求。平臺從連接公眾的“中介”逐漸轉向勞動關系中的“主體”分立于勞動關系的兩端,必然在利益訴求上呈現(xiàn)出某種二重性的特征——數(shù)字勞工的價值一方面體現(xiàn)在作為用戶基于自我實現(xiàn)和滿足的“娛樂”和“享受”,另一方面則作為平臺資本循環(huán)的“物質基礎”。

(一)勞動主體間價值訴求的二重性

1.用戶:基于“享樂”的自我實現(xiàn)

平臺經濟帶來的新型生產模式,為社會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崗位。中國就業(yè)技術指導中心2020年5月發(fā)布的《關于對擬發(fā)布新職業(yè)信息進行公示的公告》,將包括區(qū)塊鏈工程技術人員、社區(qū)網格員、互聯(lián)網營銷師等在內的十個新工種作為社會的新職業(yè),其中就包括直播銷售員。這從政策角度給予了這個行業(yè)合法性和規(guī)范性的肯定。

在抖音的一項用戶調查中,接受調查的2375名抖音創(chuàng)意勞動者,平均每人發(fā)布了211條視頻。其中33.56%的人將抖音創(chuàng)作看作自己的主要收入來源,大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從抖音創(chuàng)作中獲得過收入,并超過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水平[19]。他們表示,在平臺中的“勞動”一方面幫助自己打發(fā)空閑時間,得到娛樂和放松,另一方面獲得了工作機會,帶來了切實的收入,未來會更熱情地投入到內容生產中。

在抖音發(fā)布的平臺用戶滿意度調查中,大部分用戶認為視頻制作和創(chuàng)意生產可以“充分發(fā)揮我的能力”“可以教別人怎么去做”“我能夠從中獲得成就感”[20]。這種強烈的情感聯(lián)系和歸屬感以及自我的身份認同,建構了勞動者強烈的主體意識,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部分勞動異化的不利影響,使時刻在線成為可能。勞動者不再為了生存而勞動,在數(shù)字勞動中獲得的滿足感、成就感和安全感使得勞動者的主體性正在回歸,這也成了大部分受眾勞動的基本價值訴求。

2.平臺:基于“利潤”的資本積累

馬克思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提出,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不是為了消費,而是為了追求利潤的最大化。作為資本主義在新媒介技術環(huán)境中的延伸,數(shù)字資本主義并沒有隨著傳播新科技的發(fā)展而改變其通過剝削勞動力實現(xiàn)自我增值的基本邏輯。特雷伯爾·肖爾茨(Trebor Scholz)指出,“在數(shù)字資本主義時代,對勞動的剝削以一種更加隱蔽的形式圍繞新型的信息技術和網絡平臺而展開”[21]。

互聯(lián)網平臺追求盈利首先遵從的是商業(yè)邏輯。如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豐巢收費事件,就暴露出了平臺經濟的價值排序。前期靠燒錢補貼建立市場優(yōu)勢、培養(yǎng)用戶消費習慣,后期通過漲價獲得巨額利潤的商業(yè)模式,似乎已經成為平臺經濟的慣用套路。一些平臺公司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其結果便是進一步擠壓用戶選擇權,放大自身獲利空間[22]。

在利潤和用戶二選一的情況下,大部分平臺會采取流量控制、服務分級等更為隱蔽的手段來控制用戶,用看似“以用戶為中心”的商業(yè)策略實現(xiàn)“以利潤為中心”的根本訴求。

(二)勞動關系認定的二重性

在平臺與用戶所產生的勞動關系中,一方面用戶作為平臺服務的對象,是競爭的重要對象;另一方面數(shù)字勞動的泛化,使得用戶向“勞工”轉變,用戶從掌握主動權到被動地接受平臺協(xié)議免費讓渡隱私,這種看似基于自愿的組合模式,實則體現(xiàn)了強大的資本控制能力,以“隱私換自由”實際上表明了勞動關系的極度不平等。

隨著資本主義的深入發(fā)展,資本完全統(tǒng)治了活勞動,它僅僅“把工人當作再生產財富的抽象能力保存下來,這種財富是以資本的形式作為統(tǒng)治勞動能力的力量與勞動能力相對立的”。勞動創(chuàng)造了資本,資本卻變成對經濟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進行全面統(tǒng)治的巨大社會權力,反過來對勞動主體進行全面壓抑,實現(xiàn)全面異化。[23]

受眾并非沒有經歷過抗爭,但是在媒體提供的敘事框架中,他們被新修辭的美麗外表所迷惑,享受時刻在線的時光,感謝平臺帶來的機會,他們沉浸于使用媒介帶來的放松和享受中,渴望以“數(shù)字勞動”的方式體現(xiàn)自身的在場。在部分受眾眼中剝削變成了過度修辭和過度解讀,他們的疑問在于“我知道這是剝削和無償占有又怎樣呢?”他們還是會為了快速進入App的使用頁面,而跳過對風險認知和隱私獲取條款的閱讀。對勞動關系認定的錯位,最終讓用戶不愿意承認自己平臺“勞工”的身份,但又改變不了作為“生產資料”存在的事實。這種曖昧的主體身份認同,正好掩蓋了平臺資本以“服務用戶”之名,行“利潤積累”之實的擴張過程。

四、數(shù)字勞動的迷思——旁落的社會責任

默多克(Graham Murdock,1946)認為,互聯(lián)網為文化共同體的復興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其激進的潛力在于將禮物經濟和公共物品融合而營造出一種新的關系的能力——這種關系處于專業(yè)和外行知識之間、業(yè)余和專業(yè)活動之間,它使文化產品在分享與饋贈之中超越了利潤與回報的邏輯。這種根植于大眾文化的公民精神和動員草根參與的愿景,將有助于構建一種反對商品經濟和消費主義文化的數(shù)字共同體。[24]

然而目前看來,默多克先生憧憬的超越利潤和回報的邏輯沒有成為社會的主導邏輯,數(shù)字勞動價值的二重性正是勞動主體間對價值的錯位理解與訴求,大眾的公民文化參與在變形的價值觀引領下成了助長消費主義和商品拜物教的強大力量。平臺和資本的邏輯將大量公共文化機構納入市場化運作模式,使一切被打上了商品的烙印。新的資本主義引領了這樣一個時代——所有的東西,不管是道德的還是物質的都會變成可售賣的商品進入市場。[25]

商業(yè)和利潤的價值排序導致了部分平臺為了引流和變現(xiàn)的目的,不惜犧牲口碑回避公共問題和責任,就像“火車站臺不對乘客負責”一樣,這樣的“天然免責”使部分網絡平臺在利潤追求的過程中不斷地“博出位”,對社會的文化引導帶來不良的示范。新冠疫情加速了整個社會的數(shù)字化進程,出于經濟復蘇的需要各種類型的網絡直播層出不窮,從縣長帶貨到明星帶貨,“紅”——成了當下各利益主體的基本訴求。讓自己紅讓產品紅,塑造了“網紅”這種新的拜物教形式。

信息社會中“傳媒的功能、目的和效果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一切都在媒介中存在,一切都在媒介中被感覺,媒介成為后現(xiàn)代超真實社會的超級制造者”[26],使得異化現(xiàn)象在當代消費社會中更加突出和嚴重。如果沒有價值觀作為引導,自由市場將所有的關系簡化為自由的和不受限制的交易關系,而這將成為美好社會的公敵。

[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社會網絡視角下農村政策傳播的效能危機及提升策略研究”(19BXW047)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姚建華,劉暢.新媒體語境下眾包新聞生產中的彈性雇傭關系研究[J].新聞愛好者,2017(11).

[2]姚建華,徐偲骕.全球數(shù)字勞工研究與中國語境:批判性的述評[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9(5).

[3]姚建華,徐偲骕.全球數(shù)字勞工研究與中國語境:批判性的述評[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9(5).

[4]陸茸.數(shù)據(jù)商品的價值與剝削:對克里斯蒂安·福克斯用戶“數(shù)字勞動”理論的批判性分析[J].經濟縱橫,2019(5).

[5]姚建華.數(shù)字勞工:產銷合一者和玩工[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9(1).

[6]約翰·費斯克.關鍵概念:傳播與文化研究辭典[M].李彬,譯.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8.

[7]韓文龍,劉璐.數(shù)字勞動過程及其四種表現(xiàn)形式[J].財經科學,2020(1).

[8]胡泳.數(shù)字勞動的無眠[J].新聞戰(zhàn)線,2019(7).

[9]Janet Wasko,Graham Murdock,Helena Sousa.The Handbook of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s[M].2011:13-40

[10]Crain Marion Poster Winifred R.CherryMiriam A.Invisible Labor:Hidden Work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16.

[11]胡泳.數(shù)字勞動的無眠[J].新聞戰(zhàn)線,2019(7).

[12]Vincent Manzerolle.Mobilizing the Audience Commodity—Digital Labour in a Wireless World[J].姚建華,徐偲骕,譯.開放時代,2017(3):181-191.

[13]丹·席勒.信息傳播的地緣政治經濟學[J].翟秀鳳,等編譯.國際新聞界,2016(12).

[14]賈宸琰,塔爾頓·吉萊斯皮.“平臺”這一隱喻,真的恰當嗎?[J].青年記者,2017(10).

[15]尼克·斯爾尼塞克.平臺資本主義[M].程水英,譯.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8:7.

[16]喬治·瑞澤爾.賦魅于一個祛魅的世界:消費圣殿的傳承與變遷[M].羅建平,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6).

[17]周晶.基于勞動概念的“交往理論”[N].中國社會科學報,2020-04-30.

[18]曼紐爾·卡斯特.傳播力[M].湯景泰,星辰,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27.

[19]數(shù)據(jù)來源:短視頻平臺上的創(chuàng)意勞動者.北京師范大學數(shù)字創(chuàng)意媒體研究中心,2019(9).

[20]數(shù)據(jù)來源:熱潮下的社交短視頻快手&抖音用戶研究報告[EB/OL].企鵝智酷,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2164224060.

[21]肖恩·塞爾斯,高雯君.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異化勞動”概念[J].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2008(12).

[22]毛振華.互聯(lián)網“寡頭病”該治治了[J].半月談(內部版),2020(5).

[23]于涵瀟.淺析馬克思異化理論的三個不同發(fā)展階段:以《手稿》《穆勒筆記》《資本論》為基礎[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2).

[24]Janet Wasko,Graham Murdock,Helena Sousa.The Handbook of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s[M].2011:13-40.

[25]Janet Wasko,Graham Murdock,Helena Sousa.The Handbook of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s[M].2011:13-40.

[26]陳力丹.當代信息社會批判[J].東南傳播,2017(7).

(作者為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生)

編校:王 謙

富裕县| 北碚区| 田林县| 南昌县| 花莲市| 获嘉县| 若尔盖县| 乐平市| 苍梧县| 尼勒克县| 石楼县| 漠河县| 应城市| 邛崃市| 峨眉山市| 余庆县| 密云县| 靖边县| 开平市| 漳平市| 准格尔旗| 闻喜县| 延长县| 吉安市| 张家川| 孝感市| 耿马| 枝江市| 武川县| 怀宁县| 托克逊县| 安化县| 通州区| 通山县| 江达县| 新密市| 吉隆县| 洛川县| 镇雄县| 洞口县| 虎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