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振春
今年1月,超過5800名無人陪伴的兒童、近7500個家庭在美墨邊境被捕;2月,近10萬名移民在美墨邊境被拘捕,這是自2019年以來的最高單月拘留人數(shù)。進入3月,美墨邊境無人陪伴的移民兒童人數(shù)繼續(xù)攀升。3月10日,近800名無人陪伴的移民兒童被捕,這已經(jīng)超過了目前每日逮捕450人的平均水平……美墨邊境難民收容壓力驟增,移民狂潮正在形成。美國國土安全部警告,接下來幾個月可能出現(xiàn)20年來最大的移民潮!拜登上臺后,為了急于兌現(xiàn)競選承諾,廢除了特朗普政府的多項移民政策,已經(jīng)安靜下來的美墨邊境又熱鬧起來,搭載中美洲難民奔向美國的“大篷車”絡繹于途,向著美墨邊境進發(fā)。
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的移民政策是美國移民政策的兩個極端。特朗普政府執(zhí)政時期,出臺了一系列嚴苛的移民政策,嚴厲打擊非法移民,甚至采取“零容忍”政策——眾多非法移民家庭的未成年子女和其父母被強行分開安置,造成“骨肉分離”的慘狀與人道主義災難,引發(fā)美國各界乃至全世界范圍的強烈抗議。
而民主黨總統(tǒng)拜登一上臺,就終結(jié)了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少數(shù)族裔選民是民主黨傳統(tǒng)票倉,因此民主黨的移民政策較為寬容。以2020年美國總統(tǒng)大選為例,87%的非裔美國人、65%的拉美裔美國人、61%的亞裔美國人將票投給了拜登。作為回報,拜登上臺后,移民自然就成為他重視和“關(guān)懷”的對象。由于特朗普嚴苛的移民政策引起少數(shù)族裔選民的反彈,所以少數(shù)族裔寄希望于拜登上臺后,能夠推翻這一政策。
2021年3月5日,跨越美墨邊境進入美國的非法移民被警車拉走。
在移民利益集團的壓力下,拜登剛一上臺,就對特朗普移民政策“撥亂反正”,美國的移民政策朝向另一個極端滑動。2月11日,拜登宣布不再挪用美國納稅人更多的錢來修建邊境墻,取消了特朗普為修建邊境墻而發(fā)布的國家緊急狀態(tài)命令;2月18日,拜登向國會提交了名為“2021年美國公民法案” (U.S. Citizenship Act of 2021)的移民提案;2月24日,拜登解除了前總統(tǒng)特朗普發(fā)布的“綠卡”凍結(jié)令;3月1日,拜登政府宣布,因美國前總統(tǒng)特朗普“零容忍”政策而分離的部分移民家庭,將被允許在美國團聚,其中一些家庭可能有機會留在美國……
拜登政府的移民新政打開了移民潮的“閘門”。
移民問題是美國政治最核心、最棘手的問題,也是美國政治極化的風暴眼。美國兩黨長期在移民問題上分歧巨大且難以彌合。皮尤調(diào)查機構(gòu)曾針對“是否移民以他們的辛勤工作和才能使國家強大”這一問題進行調(diào)查,1994年民主黨有32%的人贊同,共和黨有30%的人贊同;而到了2017年,高達84%民主黨人贊同,共和黨有42%的人贊同。從小布什政府時期到現(xiàn)在,兩黨都未能對已經(jīng)沿用20多年的移民政策體系進行實質(zhì)性的修改。由于在移民問題上兩黨分歧巨大,沒有共識,在國會中兩黨相互拆臺,因此國會很難拿出一份能在參眾兩院都得到通過的移民立法草案,以致幾十年未能通過任何綜合性移民改革立法?!耙泼駟栴}已經(jīng)政治化,綁架了美國政壇!”
同樣,拜登政府向國會所提交的“2021年美國公民法案”的提案通篇體現(xiàn)了四個字:“寬容”“赦免”。該法案存在很大風險和不確定性,尤其是法案主張八年內(nèi)給予1100萬非法移民合法公民身份,難以獲得兩黨支持,如此大力度的赦免會變相刺激、鼓勵“非法入境行為”。在1986年的移民政策改革中,國會曾經(jīng)赦免了近300萬非法移民,后遺癥至今未除,之后的美國政府對于“赦免政策”的使用慎之又慎,而拜登政府在新法案中,要赦免的非法移民達到1100萬,所產(chǎn)生的影響難以預估。
拜登一系列的“人道”的移民法案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尤其沒有照顧到共和黨人對于強大的邊境安全的訴求。特朗普對自己的移民政策被拋棄非常生氣,他表示:“邊境不斷激增的移民潮讓當?shù)厣鐓^(qū)不堪重負,耗盡了預算,令醫(yī)院人滿為患,搶走了美國合法工人的工作。在我離任時,我們的邊境是美國歷史上最安全的。在拜登的領導下,情況很快就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糟、更危險、更失控。他違背了維護憲法和執(zhí)行法律的就職誓言?!卑莸钦畡t針鋒相對:“我們不會采納前總統(tǒng)特朗普在移民政策上的建議或意見,過去四年來,移民政策不僅不人道,而且無效。我們將規(guī)劃自己的前進道路,這包括以人道和尊重的態(tài)度對待兒童?!币源藖砜?,美國兩黨在移民問題上的分歧還會進一步激化。目前民主黨人雖然控制國會參眾兩院,但按照規(guī)定,“2021年美國公民法案”在參議院的表決中,需要60票才能通過,因此民主黨人需要至少10張來自共和黨人的票數(shù),但已有多位共和黨議員對該法案表示反對。
拜登政府在“2021年美國公民法案”中所設計的愿景是,在美國移民體系里重塑人道和美國價值觀。然而,對于保守派來說,移民所帶來的多元化并不是他們所追求的“愿景”。美國有學者認為,美國社會之所以處于不團結(jié)的分裂狀態(tài),是因為前所未有的社會發(fā)展“正在瓦解民主社會所賴以生存的文化同質(zhì)(culture Homogeneity)”。這“前所未有的發(fā)展”當然包括每年數(shù)以百萬計進入美國社會的移民。移民問題根子上涉及美國立國的價值觀問題。美國保守派主張以猶太教—基督教為基軸、以歐洲白人文明為主體的文化價值體系為美國文化根基;而自由派要求打破這種單一性的文化價值體系,主張以文化相對主義為原則,建立一個包括歐洲白人猶太教—基督教文明在內(nèi)的多元、開放、包容的美國價值體系。源源不斷的移民,特別是穆斯林移民,涌入美國之后,仍然固守自己的文化與傳統(tǒng),不接受美國的主流文化,這讓保守派產(chǎn)生了“文化焦慮”,擔憂美國的未來與生活方式會因為移民的大量涌入而發(fā)生改變。反之,自由派們在包容、開放、多元化等大旗指引下,對移民抱以寬容的態(tài)度。移民問題業(yè)已成為美國“新文化戰(zhàn)爭”的內(nèi)容之一。
特朗普的政治遺產(chǎn)之一就是向最高法院輸送了三名保守派大法官。保守派希望最高法院能成為阻擋移民潮的最后一道“閘門”。令保守派欣慰的是,3月4日,最高法院以五比三的票數(shù)在“佩雷伊達訴威爾金森案”(Pereida v.Wilkinson)中做出了判決,增加了移民在驅(qū)逐出境程序中的舉證負擔,非法移民更有可能因為一些輕罪而遭驅(qū)逐。這幾年聯(lián)邦最高法院對待非法移民的態(tài)度呈現(xiàn)出保守態(tài)勢,在2018年的“特朗普訴夏威夷州案”(Trump v. Hawaii)和2019年的“巴爾訴東灣庇護機構(gòu)案”(Barr v. East Bay Sanctuary Covenant)等案件中做出了有利于保守派的判決。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最高法院能成為阻擋移民潮的最后一道“閘門”,畢竟最高法院在移民問題上受到一些司法原則的限制,移民問題的主戰(zhàn)場還是在行政與立法部門。實際上,移民政策對于執(zhí)政的民主黨和拜登政府來說壓力更大,如果在移民問題過于激進和冒進,必將引起保守勢力的反彈,也會增加民主黨輸?shù)?022年國會中期選舉和2024年總統(tǒng)大選的風險。
(作者為南京審計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